《感症寶筏》~ 花氏原序

回本書目錄

花氏原序

1. 花氏原序

上古之人,稟天地渾穆之氣以生,壽永而無病。中古自神農氏嘗百草,分經絡,始知有藥,始知有病。岐伯氏通脈理,辨病因,始知有醫。聖人懼後世疾病而不求治,則著《靈樞》、《素問》兩書以垂後。後人宗之,代有名醫,各有著論,隨時施治,無非救世之苦心。然而病情多端,其變幻叵測,而速於死者莫如傷寒一證。

藥一誤投,病不可挽。諸名家述傷寒,略而不周。惟張仲景先生定一百一十三方,治分六經,可謂約而賅矣。後學誤以類傷寒作正傷寒,治而不分手足經,無怪乎病之淺者深,深者危,危者莫救。浙西吳坤安先生,親炙吳中葉天士、薛生白兩先生,深探傷寒、類傷寒之秘旨,應世三十牟。凡遇感證,在經治經,在腑治腑,在臟治臟。

白話文:

上古時期的人們,承繼天地渾厚的氣息得以誕生,壽命長久且很少生病。中古時代從神農氏嘗試百草開始,分清了經絡,才懂得了藥物的存在,也認識到了疾病的產生。岐伯氏通曉脈理,分辨病因,才開始有醫學的發展。聖賢為了防範後世因疾病而無法治療的情況,撰寫了《靈樞》和《素問》兩本書,作為後世的指引。後代的醫學家們都遵循這些典籍,一代又一代地出現了有名的醫生,他們各自撰寫了論著,根據時下的情況進行治療,都是出自於救世的苦心。但疾病的種類繁多,變化莫測,特別是傷寒這種病,死亡速度極快。

一劑藥物如果使用錯誤,病狀可能就無法輓回。各大家對於傷寒的描述,往往有所疏漏或不夠全面。只有張仲景先生制定了113個方子,按照六經來分類治療,簡明而全面。後來的學者往往誤以為類似傷寒就是真正的傷寒,不分手足經來進行治療,難怪輕症會變得嚴重,重症更加危險,危險的情況更是無法輓救。浙西的吳坤安先生,親自跟隨吳中的葉天士、薛生白兩位先生學習,深入研究了傷寒和類似傷寒的奧祕,經歷了三十餘年的臨牀實踐。在遇到感染的症狀時,他會根據經絡、臟腑的特性來進行對應的治療。

無論虛實,數劑即愈,使病者不傷元氣而易痊。其仁心妙手,聞之耳熟。惜先生安於家居,不肯輕出,余羈職守,南北間隔,徒欣慕焉。乃弟友石,輯先生平日所著書為四卷,名之曰《傷寒指掌》,北來就正於余,並囑序。余讀其自序,觀其門類及論證、用藥、處方,分條析理,古今來治傷寒之法,莫能越其範圍。知先生得力於仲景者深矣。

而前後條辨諸書,俱成渣滓。故余樂為之序,以公諸世。學者獲此書讀之,循序而進,以治傷寒能分六經之法,即治雜證,亦無不應手以盡其妙,豈獨能治傷寒、類傷寒哉!

嘉慶十有二年歲次丁卯中秋

太醫院院使愚弟花映墀拜題

白話文:

不論病人虛實,只要幾劑藥就能痊癒,讓病人不傷元氣,輕鬆恢復健康。先生仁心妙手,名聲早已遠播。可惜先生安於居家,不願輕易出門,而我卻身負職責,南北奔波,只能遙望先生而心生嚮往。我的弟弟石友將先生平時所寫的書整理成四卷,取名為《傷寒指掌》,特地帶來北方讓我過目,並請我寫序。我讀過先生的自序,也翻閱了書中的門類、論證、用藥、處方,條理清晰,古今以來治療傷寒的方法,都無法超越先生的範圍。可見先生對張仲景的精髓領悟得非常深。

而其他關於傷寒的書籍,都成了過時的糟粕。所以我樂意為這本書寫序,讓它廣為流傳。學者們讀了這本書,按照書中的步驟一步步學習,就能掌握分六經治療傷寒的方法,即使治療其他雜症,也能得心應手,達到最佳效果。這本書不僅能治傷寒、類傷寒,還能治更多疾病!

嘉慶十二年丁卯年中秋

太醫院院使愚弟花映墀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