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說意》~ 卷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

1. 提綱

厥陰以風木主令,其經起足大指,循足跗,由內踝過陰器,抵小腹,上胸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連目系,與督脈會於巔。太陽經病不解,日傳一經,以至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六日傳於厥陰之經,六經盡矣。若但傳厥陰之經,不入厥陰之臟,則經盡表解,自能汗愈,緣營衛郁遏,經脈莫容,既無內陷之路,自然外發也。

此雖傳厥陰之經,而厥陰之厥熱吐利諸證,則概不發作,其諸證發作者,是臟病而非經病也。入臟則出入莫必,吉凶難料,陰勝則內傳,而傳無定日,陽復則外解,而解無定期,陰勝則為死機,陽復則為生兆,厥熱勝復之間,所關非細也。

白話文:

厥陰經以風木為主,其經路從腳大拇指開始,沿著腳底,經過內踝,到達陰器部位,再到小腹,上行胸膈,佈滿兩側肋骨,沿著喉嚨後方,連接眼脈,與督脈在頂部相會。

如果太陽經的病狀未能痊癒,每天傳遞至另一個經脈,直至傳到陽明、少陽、太陰、少陰,最後在第六天傳至厥陰經,這時六經的傳遞就結束了。如果只傳遞厥陰經,但沒有進入厥陰的內臟,那麼代表表症已經解除,身體可以自行出汗痊癒,這是因為體內的營養和衛護系統被阻塞,無法正常運行,沒有深入內臟的通道,所以會表現出外部發病的狀態。

即使病徵傳至厥陰經,但厥陰的高熱和嘔吐、腹瀉等症狀通常不會出現,出現其他症狀的,是因為涉及內臟問題而非純粹的經絡問題。一旦病徵進入內臟,進出的狀況就不確定,預測吉凶變得困難。如果陰氣佔優勢,病徵可能內傳,傳播的時間不固定;如果陽氣恢復,病徵會向外解除,但解除的時間也不確定。陰氣佔優勢的狀態下,預示著可能的死亡;陽氣恢復的狀態下,則預示著生存的可能性。在陰陽氣勢的交織中,影響的範圍並不小。

2. 厥陰烏梅丸證

厥陰風木,生於腎水,而胎君火,水陰而火陽,陰勝則下寒,陽勝則上熱。風動火鬱,津液消亡,則生消渴。木性生髮,水寒土濕,生意抑遏,鬱怒衝擊,則心中疼痛。木賊土敗,脾陷則冒逆,故飢不欲食。食下脹滿不消,胃氣愈逆,是以吐蛔。下之陽亡脾敗,乙木陷泄,則下利不止也。

厥陰陰盛之極,則手足厥逆。厥而吐蛔,是謂蛔厥。傷寒脈緩而厥,至七八日,皮膚寒冷,其人躁擾無暫安之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蟲。令病者有時安靜,有時煩亂,此為臟寒,不能安蛔,蛔蟲避寒就溫,上入胸膈,故生煩亂。蛔蟲得溫而安,須臾煩止。

白話文:

厥陰風木理論起源自腎水,但其根源在於君火,水屬陰而火屬陽。陰氣過盛會導致下體寒涼,陽氣過盛則會引起上體熱燥。風動火鬱,津液耗盡,這就是導致口渴的原因。木氣生發,水寒土濕,使得生機被抑制,鬱怒衝擊,心臟會感到疼痛。

木氣失衡,土敗脾虛,則頭部昏沈,胃口不佳。進食後會感到腹脹不消化,胃氣更加逆流,因此會出現吐蛔蟲的現象。若用下法治療,陽氣會流失,脾氣衰敗,乙木下陷,則會導致持續的下痢。

厥陰陰盛到極點,就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如果在吐蛔的情況下出現手腳冰冷,這就是所謂的「蛔厥」。傷寒症狀中,脈搏緩慢且手腳冰冷,經過七八天後,皮膚仍然寒冷,病人焦慮不安,這表示是臟器出了問題,而非蛔厥。蛔厥的患者會有時感到安靜,有時感到煩亂,這是因為臟器寒冷,無法安定蟲子,蟲子避開寒冷尋求溫暖,上達胸腔,所以會感到煩亂。蟲子得到溫暖會感到舒適,一段時間後煩亂就會停止。

及其得食,胃寒不消,氣逆作嘔,衝動蛔蟲,蛔蟲不安,是以又煩,頃則隨吐而出,故當自吐蛔。蛔厥者,宜烏梅丸,烏梅、桂枝,斂肝而疏木,乾薑、細辛,溫胃而降逆,人參補中而培土,當歸滋木而清風,椒、附,暖其寒水,連、柏,瀉其相火也。

烏梅丸,又主久利,九十八

烏梅(三百枚),細辛(二兩),乾薑(三兩五錢),人參(二兩),桂枝(二兩),當歸(一兩六錢),蜀椒(一兩四錢),附子(二兩),黃連(五兩六錢),黃柏(二兩)

白話文:

當食物進入身體後,如果胃部寒冷而不消化,氣體逆流可能會導致噁心和嘔吐。這種情況會使寄生蟲如蛔蟲感到不安,從而引起更多的煩躁。通常,蛔蟲會隨著嘔吐物一起排出體外,因此需要自己進行嘔吐以清除蛔蟲。

如果出現了胃部寒冷、四肢發麻、頭痛、心悸等「蛔厥」症狀,應該使用「烏梅丸」進行治療。烏梅、桂枝、乾薑等草藥能夠收斂肝臟、舒緩木性;乾薑、細辛能夠溫暖胃部並降低逆氣;人參補強中樞、培養大地之氣;當歸滋潤木性、清涼風熱;花椒和附子能溫暖寒水;連翹和黃柏則能降下相火。

烏梅丸對於長期腹瀉有著很好的療效,共有九十八個配方組成。烏梅(三百枚)、細辛(二兩)、乾薑(三兩五錢)、人參(二兩)、桂枝(二兩)、當歸(一兩六錢)、蜀椒(一兩四錢)、附子(二兩)、黃連(五兩六錢)、黃柏(二兩)等草藥組成了這個方子。

研細,合勻,醋浸烏梅一宿,去核,用米五碗蓋之,蒸熟,去米,搗爛和藥,入蜜,臼中杵二千下,丸桐子大,食前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黏滑、臭穢諸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細緻,混合均勻後,以醋浸泡烏梅一夜,然後去除烏梅核,用五碗米覆蓋,進行蒸煮,直到熟透,再去除米粒,將烏梅泥與藥材混合,加入蜂蜜,使用石臼攪拌二千次,製成桐籽大小的藥丸。於餐前服用十顆,每日三次,隨身體適應程度增加至二十顆。請避免攝取生冷、黏滑、腐敗的食物。

3. 厥熱勝復

手足逆冷,則名為厥,其所以厥者,以其陽上而不下,陰下而不上,不相順接之故也,不順則逆,故曰厥逆。蓋四肢秉氣於脾胃,脾冒者,陰陽升降之樞軸,脾升胃降,陰陽交濟,土氣溫和,故四肢不冷,脾胃虛敗,升降失職,腎水下陷,心火上逆,此陰陽分析,不相順接之由也。

厥陰肝木,水火之中氣,陰盛則從母氣而化寒,陽復則從子氣而化熱,心火既復則發熱,心火未復,則腎水方盛而為厥。諸凡四肢厥冷者,是寒水方旺之時,不可下之。他如虛損之家,陽虧陰盛,亦同此法也。

厥陰陰極陽生,陰極則厥,陽復則熱,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陰極而發厥者,此後陽復,必然發熱,及其發熱,則後必又厥,以陰陽之理,不能長勝而無復也。其前之厥深者,後之熱亦深,前之厥微者,後之熱亦微。方其厥之將終而熱之欲作,應當下之,以瀉未炎之火,而反發汗,以傷津血,必心火上炎,而口傷爛赤也。

白話文:

如果手腳出現逆向寒冷的情況,這在中醫裡被稱為「厥」。厥的原因是因為體內的陽氣上升而無法下降,陰氣下降而無法上升,導致兩者不能順序相接,進而產生逆向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厥逆」。

四肢的氣息源自脾胃,脾胃是調節陰陽升降的關鍵。當脾胃功能正常,脾升胃降,陰陽交換,身體氣息溫和,四肢自然不會感到寒冷。但若脾胃虛弱,升降失衡,腎水下陷,心火上逆,便是陰陽失調,造成四肢寒冷的緣故。

厥陰肝木,是介於水與火之間的氣息,當陰盛時,會隨著母親的氣息轉化為寒冷;當陽復時,會隨著兒子的氣息轉化為熱。心火復原時會出現發熱,若心火尚未復原,腎水反而旺盛,就會引起厥逆。對於四肢常感寒冷的人來說,這是因為寒冷的水氣正在旺盛,不應該使用下藥治療。對於那些體質虛弱、陽氣不足、陰氣過盛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厥陰處於陰極而有陽生,陰極就會出現厥逆,陽復就會產生熱。傷寒病初發一二天,到了四五天,陰極而發厥,這表示後陽氣復蘇,必然會產生發熱。一旦發熱,就可能再次出現厥逆,因為陰陽的道理,不可能長時間勝利而不復原。之前厥逆的深度,後面的發熱也會相對深重;之前的厥逆輕微,後面的發熱也會相對輕微。當厥逆接近終止,熱意開始蠢蠢欲動時,應該採取下藥的方式來洩除未燃的熱氣,但若反其道而行,使用發汗的方式,會傷害到津液和血液,必然會導致心火上炎,並引發口腔的腐爛和紅腫。

陰勝發厥,原不可下,厥將罷而熱欲來,則又可下,不使寒熱迭發,勝復循環,以傷正氣也。

大抵陰盛而發厥者五日,則陽復而發熱者亦必五日,設至六日,必當復厥,其不厥者,則陰退而自愈,以厥證始終不過五日,今熱又五日,勝復相應,而不見再厥,是以知其必愈也。若發厥四日,熱反三日,後日發厥,復至五日,則其病為進,以其寒多熱少,陽氣退敗,故為病進也。若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寒少熱多,陽氣漸長,其病當愈。

陽長陰消,自是吉事,而陽長不可太過,若發熱四日,以至七日,而其熱不除者,是陽氣過長,熱甚之極,必鬱蒸陰分,而便膿血也。

白話文:

陰盛引起的厥逆,原本不宜使用下法治療。如果厥逆開始緩解,但出現熱象,這時可能可以使用下法,目的是為了避免寒熱交織、陰陽反覆,這樣會傷害到正常的生命力。

大約在陰盛引起厥逆的情況下,五天後會出現陽氣復蘇並引發熱象,同樣地,五天後也會出現厥逆的情況。如果到了第六天仍然沒有厥逆,則表示陰邪逐漸減退,病情自然痊癒。如果厥逆出現四天,接著熱象出現三天,然後再出現厥逆,直到第五天,那麼病情有可能加重,因為寒象多於熱象,表示陽氣衰弱,病情因此加重。

相反地,如果熱象出現四天,接著厥逆出現三天,再接著熱象持續四天,這時候熱象多於寒象,表示陽氣逐漸增加,病情應該會好轉。

陽氣增加,陰氣減少,這是好事,但陽氣增加也不宜過度。如果熱象從四天增加到七天,而且熱象仍然不退,表示陽氣過度增長,熱度極高,可能會導致陰分受壓迫,產生腹瀉帶血的情況。

4. 陰陽消長

傷寒熱少厥微,其厥第覺指頭寒冷,是熱退而陰復也。但默默不欲飲食,時覺煩躁,此熱猶未除也。遲至數日,小便利而色白者,方是熱除也。除則煩去而欲食,其病為愈。若厥而作嘔,胸脅煩滿者,此甲木之沖逆。甲木既逆,乙木必陷,陷而生風,疏泄失藏,其後必便血也。

熱除則病愈,而不宜全除,如傷寒脈遲,六七日後,反與黃芩湯,盡徹其熱,脈遲為陰盛,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寒冷,應不能食,而反能食,此名除中,中氣除根,而居膈上,故暫時能食,必主死也。若其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下見泄利,是熱少寒多,陰進而陽退也。

白話文:

熱病初期,症狀表現為四肢微冷,這是熱力減退、陰氣回復的表現。患者會感到疲憊,沒有飲食的慾望,偶爾會感到煩躁,這說明熱病還未完全消散。在幾天後,如果小便清潔且顏色為白色,這纔是熱病開始消退的徵兆。熱病消退,煩躁的情緒也會隨之消失,患者開始有飲食的慾望,這表明病情正在好轉。

如果患者出現四肢厥冷伴隨嘔吐,胸部和兩側脅部感到煩躁和不適,這是肝氣上衝的現象。肝氣上衝後,膽氣下陷,膽氣下陷導致風氣上行,導致肝膽疏洩功能失常,預示著後期可能會出現大便出血的狀況。

熱病消除後,病狀會得到痊癒,但不應該過度消除熱病。例如,如果傷寒脈搏遲緩,幾天後反而使用了黃芩湯來清除熱病,完全消除了熱病,脈搏遲緩顯示陰氣旺盛,現在使用黃芩湯再次清除熱病,腹部變得寒冷,應該無法進食,卻反而能夠進食,這種情況稱為「除中」,即中氣被徹底清除,但仍然停留在胸膈部位,這只是一時的能進食,實際上會導致死亡。若在發熱六天後,出現九天的四肢厥冷,並伴有腹瀉,這是熱病減少、寒氣增多的表現,代表陰氣進入而陽氣離退。

凡陰盛而厥利者,當不能食,若反能食者,恐為除中。觀其食已索餅,不發暴熱者,知其胃氣尚在,未嘗外除,必當自愈。蓋厥利而能食,必是陽復而發熱。陽復之熱,續在而不去,除中之熱,暴來而暴去。恐其厥後之熱暴來而復暴去,便是除中之病,迨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是前非暴來而後非暴去,期之旦日夜半必愈。

以先發熱六日,後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先之發熱六日,亦為九日,厥熱勻平,日期相應,此陽已長而陰不進,故期之旦日夜半愈。若後三日脈之,而脈仍見數,其熱不罷者,此陽長之太過,熱氣有餘,必鬱蒸血肉,而發癰膿也。

白話文:

對於陰盛導致的厥利(一種病症表現),通常會出現沒有食慾的情況。如果反而出現了胃口大開的現象,則可能暗示病情有所轉好,但這種情況要小心,因為這可能是「除中」(一種病情突然惡化的現象)的前兆。觀察患者是否在進食後要求吃餅乾,並且沒有出現突然的高熱,可以判斷胃氣仍在,病情還未向外發展,預示著病情可能自行痊癒。

當厥利的情況下還能正常進食,則表明陽氣正在恢復,同時伴有發熱現象。這類發熱會持續存在,不會突然消失,而「除中」所引發的高熱則會突然出現又迅速消退。如果擔心厥利後的發熱會突然出現又迅速消失,這就是「除中」病狀的特徵。到了第三天,通過脈搏檢查,如果發現發熱依然存在,那麼之前的發熱並非突然出現,也並非突然消失,預計在早晨或夜晚半時刻病情就會得到痊癒。

對於最初六天出現發熱,接著九天出現厥逆(寒厥),再過三天再次出現發熱,總共加起來也是九天,厥逆和發熱的時間對應,顯示陽氣正在增長而陰氣無法跟上,因此預計在早晨或夜晚半時刻病情就會痊癒。

如果在第三天脈搏檢查時,發現脈搏仍然頻數,且發熱未停止,則可能表示陽氣過度增長,熱氣過剩,會導致血液和肌肉積聚熱氣,引發潰瘍和膿包的生成。

凡見厥逆,必病下利,後見發熱,則陽複利止,再見厥逆,必當複利。若厥逆之後,發熱利止,陽復當愈,而反汗出咽痛者,此陽復之太過,內熱鬱蒸,外開皮毛,而上衝喉嚨,其喉必痹塞也。

若發熱無汗,是陽不上行,下焦溫暖,利必自止。若下利不止,是陽復之太過,積熱下郁,必傷陰分,而便膿血。便膿血者,熱不上衝,其喉不痹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厥逆的情況,那麼必定會有腹瀉的症狀。後續如果出現發熱,這表示陽氣恢復,腹瀉狀況就會停止。再次出現厥逆,腹瀉情況必然會再次發生。如果在厥逆之後出現發熱且腹瀉停止,表示陽氣恢復,病情應當痊癒。但如果有出汗和咽喉疼痛的情況,這表示陽氣恢復過度,體內熱邪積聚,向外開洩皮膚,向上沖擊喉嚨,導致咽喉堵塞。

如果出現發熱但沒有出汗,這表示陽氣未能上行,下部保持溫暖,腹瀉情況自然會停止。如果腹瀉不停止,這表示陽氣恢復過度,積聚的熱邪向下沈積,必定會損傷陰液,導致大便帶有血液。大便帶有血液的情況,表示熱邪未上衝,咽喉不會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