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 卷五 (1)
卷五 (1)
1. 提綱
陽明與太陰為表裡,陽盛則陽明司權,太陰化燥,而入胃腑,陰盛則太陰當令,陽明化濕,而傳脾臟。人之本氣不一,有胃實者,有胃虛者,胃實入腑,則燥熱而宜涼瀉,胃虛傳臟,則濕寒而宜溫補。大小承氣之證,胃之實者,五苓、四逆之證,胃之虛者。實者是謂陽明病,虛者名為陽明,而實則太陰也。
人知胃實者之無所復傳,不知胃虛者之動入三陰,傳變無窮也。則承氣三湯,可以生人於胃實,可以殺人於胃虛,未可孟浪混施也。
白話文:
陽明和太陰是相輔相成的,當陽氣過盛時,陽明會主導,太陰的水分會進入胃部,導致燥熱;相反地,當陰氣過盛時,太陰會主導,陽明的水分會進入脾臟,導致濕寒。人的基本氣質各異,有的脾胃強壯(胃實),有的脾胃虛弱(胃虛)。脾胃強壯的人若水分進入腸道,會導致燥熱,應使用涼瀉藥物;脾胃虛弱的人若水分進入內臟,會導致濕寒,應使用溫補藥物。大承氣湯和小承氣湯適用於脾胃強壯的情況,五苓散和四逆湯適用於脾胃虛弱的情況。強壯的狀況被稱為陽明病,虛弱的狀況則被稱為陽明病,但實際上是太陰的問題。
人們只知道脾胃強壯的人不會再傳到其他部位,卻不知道脾胃虛弱的人會影響三陰系統,病情變化無窮。因此,生用大承氣湯或死用五苓散和四逆湯,對於脾胃強壯和脾胃虛弱的人都可能有危險,不能輕率地混用。
2. 溏泄噦噫
陽明病,胃陽旺者,則當能食,至燥矢結塞,胃氣上逆,乃嘔不能食,若初傳胃腑,即不能食,是陽虛而胃寒也。再見小便不利,而手足汗出,是濕寒凝滯,陽不內藏,而發泄於四肢也。四肢為諸陽之本,故陽虛內寒之家,手足常多冷汗。濕寒積聚,必作固瘕。固瘕者,瘕塊堅固,石硬不軟,濕寒凘結,日久而成。
人之便後凝白寒滑,成塊而下者,即瘕之未固而後行者也。此其大便,必初硬後溏,以胃氣虛冷,不能蒸水化氣,水穀不別,合同而下,故成溏糞也。
凡陽明病,脈浮而遲,便是表熱裡寒,而見下利清穀者,宜四逆湯,溫其胃寒。(方在「太陰」。)若不溫里,而反飲冷水,以助其寒,胃氣上逆,必生嘔噦。若大吐大下後,陽虛汗出,醫見其外熱,或以為表證未解,復與之水,以發其汗,或以為裡熱未清,誤以涼藥攻之,土敗胃逆,俱發噦噫。緣其胃中寒冷,不堪涼瀉之味伐其微陽也。
白話文:
陽明病,當胃陽旺盛時,病人應有胃口進食。然而,如果胃部乾燥,形成糞便阻塞,導致胃氣上逆,病人會開始嘔吐,失去食慾。如果陽明病初期就影響到胃部,病人就失去了進食的能力,這表明胃部出現虛弱,並伴有胃寒的現象。
如果見到小便不利,同時手腳出汗,這表明體內濕寒凝滯,陽氣無法收斂,從而表現為四肢的散發。四肢是身體陽氣的基礎,因此,陽氣虛弱、體內寒氣重的人,手腳經常會出現冷汗。
濕寒積聚,必然會形成固瘕。固瘕是指腹部有堅硬、石質般的結塊,這是因為長期的濕寒凝聚所造成的。
人在排便後,如果排出的是白色、寒涼、滑膩、成塊的物體,這就是固瘕還沒有完全形成的症狀。這類患者的大便通常會先硬後溏,因為胃氣虛弱,不能蒸發水分和氣體,食物和水分混合後排出,所以成為溏便。
對於陽明病,如果脈象浮遲,表示體表有熱,但內部有寒,且見到下利清穀的情況,應使用「四逆湯」來溫暖胃寒(方子在「太陰」中)。如果不治療內部寒氣,反而喝冷水,會加重寒氣,使胃氣上逆,導致嘔吐。如果在大吐大瀉後,陽氣虛弱,開始出汗,醫生看到外表有熱,可能誤以為是表證未解,再次給水,引發出汗;或者誤以為是裡熱未清,用涼藥攻之,這樣會導致脾胃失調,出現噦噫之聲。
這是因為胃部的寒氣,無法承受涼藥對微弱陽氣的傷害。
若噦噫而見腹滿,便是太陰之證,其前後二竅,定有不利之處。蓋木主疏泄,脾土濕陷,肝木莫達,疏泄不行,故二竅不利。濕無泄路,已土鬱脹,是以腹滿。濁氣不得下達,故沖逆而生噦噫。視其前後不利之部,通其鬱塞,則濕消滯散,滿減噦除矣。
白話文:
如果出現噦噫和腹部脹滿的情況,這通常是太陰經的症狀,表明身體的前後兩個通道(如胃和腸道)可能存在不順暢的問題。因為木(代表肝)主管著身體的疏洩功能,脾土(代表消化系統)容易積聚濕氣,當肝木的疏洩功能受阻,導致脾土無法正常運作,兩個通道的不順暢就自然會出現。濕氣沒有適當的排泄途徑,使得土(代表脾)被困擾而積聚,導致腹部脹滿。由於體內的混濁氣體無法順利下降,因而產生噦噫的症狀。
對於這種情況,需要觀察問題出現在身體的哪個部分,然後尋找方法來疏通堵塞,使積聚的濕氣得到消除,淤滯得到疏散,這樣就能緩解腹部脹滿和噦噫的症狀了。
3. 衛虛無汗胃逆咳嘔
陽明病,法應多汗,乃反無汗,其身癢,如蟲行皮中之狀者,此以衛氣久虛,不能外發,鬱於皮腠之中,蠕蠕欲動,而不暢達故也。
若衛虛無汗,而小便又利,是陽氣下衰,不能攝水也。二三日後,陽氣愈衰,上逆而生咳嘔,手足厥冷者,濁陰上填,必苦頭痛。若但覺頭眩而不痛,則逆氣在胸,未全上頭。咳傷咽喉,必苦咽痛。其食谷欲嘔者,陽虛而冒逆也。宜吳茱萸湯,人參、大棗,補土而培中,吳萸、生薑,溫胃而降逆。若得湯而嘔吐反甚者,乃膽胃上逆,而生鬱熱,當先清其上熱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依照常理應該有多汗的症狀,然而反而沒有出汗,身體有癢感,就像有蟲子在皮膚裡爬動一樣。這表示衛氣長期虛弱,無法向外發散,積聚在皮膚毛孔中,導致不斷蠕動卻不順暢。
如果衛氣虛弱導致無汗,再加上小便頻繁,表示陽氣正在衰減,不能控制體液。幾天後,陽氣更加衰弱,向上逆流會產生咳嗽和嘔吐,手腳變得寒冷,這是因為陰邪上沖,必定會感到頭痛。如果只感到頭暈而不是頭痛,那麼逆流的氣體還未完全上到頭部。咳嗽會傷害咽喉,必定會感到喉嚨疼痛。吃東西時想嘔吐,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加上逆氣的影響。
適宜使用「吳茱萸湯」,加入「人參」、「大棗」,滋養脾胃,「吳茱萸」和「生薑」,可以溫暖胃部並抑制逆氣。
如果喝湯後反而嘔吐更嚴重,這表示膽胃逆流,產生了鬱熱,應該先清除上部的熱氣。
凡傷寒嘔多,俱因陽虛胃逆,雖有陽明裡證,不可攻之也。
吳茱萸湯,六十三
吳茱萸(三兩四錢),人參(一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水七杯,煎二杯,溫服大半杯,日三服。
白話文:
如果遇到傷寒後伴有頻繁嘔吐的情況,這通常是因為身體的陽氣不足,導致胃部功能失調。即便患者可能表現出陽明經的症狀,也不能採取攻伐的方法進行治療。
使用「吳茱萸湯」,配方如下:
- 吳茱萸(三兩四錢)
- 人參(一兩)
- 生薑(二兩)
- 大棗(十二枚)
以七杯水煎煮至兩杯,然後將藥液溫熱後分三次服用,每次約大半杯。
4. 濕旺心痞
太陽中風,寸緩關浮,而尺脈微弱,腎氣必虛。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而不嘔,此太陽之表證未解也。使其心下痞硬者,此必醫誤下而陷表陽,以致成痞,非陽明也。使其心下痞不因攻下,並見發熱作渴,惡寒已退者,此是太陽表解,轉屬陽明之腑也。蓋陽明腑病,胃氣上逆,甲木不降,二氣壅遏,自能成痞,不須攻下也。
其小便數者,水利土燥,大便必硬,然尺弱腎寒,不可攻下,雖不更衣十日,亦無所苦也。即渴欲飲水,亦當少少與之,但以法救其乾燥而已。以其渴是土濕木鬱,而生風燥,原非火盛。宜五苓散,瀉濕而燥土也(方在「太陽」)。
白話文:
太陽經的中風症狀,脈象寸部緩和,關部浮動,而尺部脈象微弱,這表示腎氣可能虛弱。患者會出現發熱、出汗,同時還會感到畏寒,但不會有噁心的情況,這表明太陽經的表症尚未完全解除。
如果患者的心下部位出現脹滿堅硬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醫治時誤用了下藥,導致原本應該保留在皮膚表面的陽氣下降到內臟,形成痞塊,而不是陽明經的病症。
如果患者的心下部位的脹滿堅硬不是由於下藥造成的,並且出現發熱、口渴,畏寒已經減退的情況,這表示太陽經的表症已經得到緩解,轉而進入了陽明經的腑病階段。因為陽明經的腑病,胃氣上逆,肝氣不能下達,兩種氣體被阻塞,自然會形成脹滿堅硬的病症,不需要進行下藥治療。
如果患者的尿頻,這可能表示體內水分過多,大便必然乾硬。然而,尺部脈象微弱,表現為腎氣寒冷,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下藥。即使十天都不排便,也不會感到不舒服。即使患者感到口渴想要喝水,也只能少量提供,目的是為了救濟體內的乾燥而已。因為口渴的原因可能是體內水分過多,木氣鬱滯,產生風燥,並非火熱所致。應使用五苓散,來排出體內的濕氣並滋潤乾燥的部分(該藥方在《太陽經》中)。
以上內容描述了中醫診斷和治療的過程,涉及脈象分析、辨證施治等專業知識。對於具體病情的診治,請尋求專業中醫師的指導。
陽明病,凡心下硬滿者,皆是土弱胃逆,即太陰之痞證也,慎勿以寒藥攻之,攻之敗其中氣,瀉利不止者,死,泄利止者,脾陽來復,乃可愈也。
白話文:
陽明病,若出現心下硬滿的情況,都是因為脾胃功能較弱,胃氣上逆所致,這屬於太陰經的痞證。在治療時,切忌使用寒涼藥物進行攻伐,因為這樣會傷害脾胃的中樞功能,導致腹瀉不止,若腹瀉停止,表示脾陽已經恢復,這樣的病症才能痊癒。
5. 寒熱脈緊
陽明中風,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是太陽之表證未解,衛閉而風不能泄也。而口苦咽乾,有少陽之經證,腹滿微喘,有太陰之臟證,緣陽衰土濕,中氣不運,胃氣上逆,膽火鬱升,故病象如此。此其表邪不解,而里陰復盛,若誤下之,則陽敗濕滋,必小便難而腹更滿也。
如其發熱汗出,不惡寒而反惡熱,是太陽表解,而屬陽明之腑矣。但既覺腹滿,則其太陰濕旺,雖經汗解,其身必重。若誤汗以亡其陽,則煩躁昏憒,而作譫語。若燒針以亡其陽,則煩躁怵惕,而廢眠臥。若誤下以亡其陽,則土敗胃虛,下焦客氣,逆動於胸膈,心神擾亂,懊憹不寧,宮城瘀塞,舌上胎生者,宜梔子豉湯,湧其敗濁也。若下後陰亡土燥,渴欲飲水,口乾舌澀者,宜人參白虎,(方在「太陽」。
白話文:
陽明中風症狀表現為發熱且畏寒,脈象浮緊,這是太陽的表症尚未解除,衛氣受阻導致風邪無法疏散。然而,口苦、咽乾現象表明有少陽經絡的症狀,腹脹微喘則提示有太陰臟腑的問題,這是因為陽氣衰弱、土氣濕潤,中氣運轉不暢,導致胃氣上逆,膽火鬱積上升,所以病症表現為這樣。
這種情況是表邪仍未解除,而裡面陰邪再次強盛,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治療,那麼陽氣會敗壞,濕氣會滋長,必定會出現小便困難和腹部更加脹滿的情況。
如果發熱伴有汗出,不再畏寒反而畏熱,這表明太陽表症已經解除,屬於陽明大腸的病徵。但若感覺腹脹,則表示太陰濕氣旺盛,即使通過出汗治療,身體仍然會感到沈重。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方法使陽氣喪失,那麼會出現煩躁、神智混亂,甚至出現胡言亂語的情況。如果使用針灸治療,也可能導致煩躁、驚恐不安,影響睡眠。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治療,則可能導致脾胃功能失調,下焦的邪氣逆流到胸膈,心神混亂,煩躁不安,宮城(即心包)瘀塞,舌頭上出現膿苔,這時應當使用「梔子豉湯」來清除體內的敗血和毒素。如果在使用下法後陰液喪失,脾土乾燥,出現口渴想要喝水,口乾舌燥的情況,則應當使用「人參白虎」方來治療(此方在「太陽」篇中可以找到)。
)培中而益氣,瀉熱而清金。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而小便不利者,是土濕木鬱,風動津耗,而疏泄不行也,宜豬苓湯,二苓、滑、澤,瀉濕而燥土,阿膠清風而潤木也。
豬苓湯,六十四
豬苓(三錢五分),茯苓(三錢五分),澤瀉(三錢五分),滑石(三錢五分),阿膠(三錢五分)
水四杯,先煮四味,取二杯,去渣,入阿膠,消化,溫服大半杯,日三服。
白話文:
培養中樞以增強體力,清瀉熱毒以淨化肺部。當脈象浮現且伴有發熱,口渴想要喝水,但小便不利時,這表示體內土氣過重,導致木氣鬱結,風氣使津液流失,造成肝脾運轉不暢。此情況適合使用「豬苓湯」進行調理。
「豬苓湯」配方如下:
- 豬苓:三錢五分
- 茯苓:三錢五分
- 澤瀉:三錢五分
- 滑石:三錢五分
- 阿膠:三錢五分
將上述材料加水四杯,先煮四種草藥至剩兩杯,去除草藥殘渣,加入阿膠,待其溶解後,溫和服用大約一半杯的量,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