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 卷四 (1)
卷四 (1)
1. 提綱
陽明從燥金化氣,其經在太陽之次,肌肉之分,起鼻之交頞,挾口環唇,行身之前,下膈挾臍,循脛外,由足跗而走大指。陽明為三陽之長,太陽經病不解,營衛內郁,二日必傳陽明之經。陽氣盛滿,故脈大而身熱。若腑陽素實,則自經入腑。表熱傳裡,裡熱,則桂麻解表之法,變為承氣攻裡之方。仲景立陽明之篇,專為入腑者設,非第二日陽明之經病也。
白話文:
陽明經的氣息源自燥金,其循行路線主要在太陽經的範圍,涉及肌肉部位,從鼻翼開始,經過額頭,兩側連接至口周及脣邊,沿著身體前部下行,通過膈肌,旁近肚臍,再沿著小腿外側,經過腳踝到達大腳趾。陽明經是三陽經中的領頭,當太陽經的病症未能痊癒時,體內的營養和衛氣會積聚,通常在二天後會轉移至陽明經。如果體內陽氣充盈,脈搏就會變得大而體溫升高。若體內原本就陽氣充足,那麼這種情況可能從經絡轉入器官。當表層的熱邪進入內部,內部出現熱症狀,治療上則需由解表法轉為攻裡法,即使用如桂枝湯和麻黃湯這樣的藥物來清除體內的熱毒。張仲景撰寫的陽明經篇,專門針對進入器官的情況進行闡述,並非僅限於陽明經的病症在第二天的情況。
2. 陽明初病葛根湯證
陽明腑證,自太陽傳來,方其自經入腑之始,法宜解表,其得之中風,發熱惡風,汗出脈緩者,宜桂枝,其得之傷寒,發熱惡寒,無汗脈緊者,宜麻黃。以太陽、陽明,經腑合病,經證如初而腑熱未成,故但解太陽之經,不攻陽明之腑,經熱既泄,則腑熱不作矣。
經熱不泄,則腑熱必作,以其腑陽之盛也。何以知其腑陽之盛?以其脈大也。陽明經腑,皆主下降,外為風寒所閉,經絡束迫,胃氣鬱遏,上脘不降,宗氣壅塞,不能順下,故有喘而胸滿之證。背者,胸之府也,胸膈鬱滿,宗氣不得前降,則逆衝於背項,是以項背強直,大與太陽不同。一見項背強直,便是經腑合邪,宜加葛根,清散陽明經腑之郁。
白話文:
陽明腑證的情況,原本源自太陽經的傳播,當它從經絡進入到臟腑之時,按照醫理原則,應該採取解表的方法。如果病因是中風,表現為發熱、畏風、出汗、脈搏緩和的情況,適合使用「桂枝」進行治療;如果是因傷寒引起的,表現為發熱、畏寒、不出汗、脈搏緊繃的情況,則適合使用「麻黃」進行治療。
因為太陽經和陽明腑同時患病,經絡的症狀和初始相同,但尚未形成腑熱,所以只需解開太陽經的問題,而不需攻擊陽明腑。一旦經絡的熱氣得到排除,那麼腑熱就不會產生了。
如果經絡的熱氣未能排除,那麼腑熱必定會出現,這是因為腑中陽氣過盛所致。如何知道腑中陽氣過盛呢?這是因為脈搏會顯得大而有力。陽明經絡和腑都主導著向下運行,受到外在風寒的阻塞,導致經絡受束,胃氣被抑壓,上腹部無法向下運行,宗氣壅塞,無法順利向下流動,因此會出現喘息和胸部滿脹的症狀。背部,就是胸腔的臟腑,若胸腔內部鬱積,宗氣無法順利向下運行,則會逆向衝擊背部和肩膀,因此會有項背強直的情況,這與太陽經的症狀有所區別。一旦出現項背強直的症狀,就表示經絡和腑同時受到邪氣的侵襲,此時應加入「葛根」進行治療,用以清散陽明經絡和腑的積聚。
其項背強直而汗出惡風者,用桂枝加葛根湯,其項背強直而無汗惡寒者,用葛根湯。胃為受盛之腑,胃腑鬆緩,容納有餘,則吐利不作,經絡束迫,致腑氣鬱遏,不能容受,故見吐利。利者,用葛根湯,解表而舒胃氣,使不致郁陷,吐者,用葛根加半夏湯,解表而降胃氣,使不致沖逆。
表證不解,自太陽、少陽之經,內連陽明之腑,是謂三陽合病。其脈浮大,上於關上,膽熱傳之胃土,但欲眠睡,睡則陽氣鬱蒸,目合而汗出,是又當於桂、麻、葛根之中,加以柴、芩也。
白話文:
對於背項僵硬並伴有出汗和畏風的情況,應使用「桂枝加葛根湯」;對於背項僵硬但無汗且畏寒的情況,則應使用「葛根湯」。
胃作為食物接收和消化的器官,如果胃部鬆弛,能夠適量接收食物,就不會出現腹瀉或嘔吐的現象。但如果經絡被緊束,導致胃氣鬱塞,不能正常運作,就會出現腹瀉或嘔吐的情況。對於腹瀉的患者,可以使用「葛根湯」來發汗解表,舒緩胃部,避免病情加重;對於嘔吐的患者,則可以使用「葛根加半夏湯」,同樣起到發汗解表,降胃氣的作用,防止胃氣上衝。
如果表層的症狀沒有得到解決,從太陽經、少陽經開始,最終影響到陽明經的胃腑,這就是所謂的「三陽合病」。當脈搏浮大,上至關節時,膽熱會傳導至胃部,使人只想睡眠,睡著後陽氣被封閉,眼睛閉合時會出汗。因此,在使用桂枝、麻黃、葛根等藥物的同時,還需加入柴胡、黃芩等藥物進行治療。
桂枝加葛根湯,五十四
桂枝(一兩),芍藥(七錢),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葛根(一兩四錢)
水十杯,先煮葛根,減二杯,去沫,入諸藥,煎三杯,溫服一杯。取微汗。不用食粥。
葛根湯,五十五
葛根(一兩四錢),麻黃(七錢),桂枝(七錢),芍藥(七錢),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
水十杯,先煮葛根、麻黃,去沫,入諸藥,煎三杯,溫服一杯。覆衣,取微汗。不用食粥。
白話文:
桂枝加葛根湯方:
桂枝一兩,芍藥七錢,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葛根一兩四錢。
用水十杯,先煮葛根,減去兩杯後,去掉泡沫,加入其他藥材,煎至三杯,溫熱服用一杯。取微汗,不必吃粥。
葛根湯方:
葛根一兩四錢,麻黃七錢,桂枝七錢,芍藥七錢,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
用水十杯,先煮葛根和麻黃,去掉泡沫,加入其他藥材,煎至三杯,溫熱服用一杯。蓋上被子,取微汗,不必吃粥。
葛根加半夏湯,五十六
葛根(一兩四錢),麻黃(一兩,湯泡,去黃汁,焙),桂枝(七錢),芍藥(七錢),甘草(七錢),生薑(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一兩七錢)
水十杯,煎三杯,溫服一杯。覆衣,取微汗。
白話文:
【葛根加半夏湯】
材料:
- 葛根:4錢
- 麻黃:4錢(先用水浸泡,去除黃色液體後再烘烤)
- 桂枝:2錢1分
- 白芍:2錢1分
- 甘草:2錢1分
- 生薑:4錢
- 大棗:3顆(去核)
做法: 將十杯水煮沸,加入所有材料,煮至剩下三杯水量。然後取出一碗熱湯,待溫後分次飲用。飲後蓋上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
3. 陽明腑證
陽明病,自經傳腑之始,發表宜徹,汗出不徹,則經熱鬱蒸,自表傳裡。陽氣拂鬱,不得汗泄,身熱面赤,煩躁短氣,疼痛不知處所,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此必入胃腑。若以表藥發之,汗出熱退,猶可不成腑證,遲則傳腑,而成承氣湯證,較之在經,順逆攸分矣。緣其里陽素盛,而皮毛不開,經熱莫泄,則腑熱續發,表裡感應,自然之理也。
究其由來,或失於發表,或發表而汗出不徹,或發汗利水,津亡土燥,皆能致此。其自太陽來者,寒水之衰也,謂之太陽陽明。自少陽來者,相火之旺也,謂之少陽陽明。自陽明本經來者,謂之正陽陽明,全緣燥金之盛也。
白話文:
陽明病,指的是從經脈轉到臟腑的初期,應該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如果發汗不徹底,則會導致經脈中的熱氣鬱積,從表症轉化為內症。陽氣被阻塞,不能正常排汗,身體會出現發熱、臉色紅潤、焦躁不安、呼吸困難、疼痛且無法確定具體位置,疼痛可能忽在腹部,忽在四肢,這必定是進入了胃腑。如果使用發汗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出汗和熱退,還有可能不會發展成腑證,但如果時間拖長,就會形成「承氣湯」的病症,與在經脈時相比,其進展的順序有著很大的不同。
原因可能來自於發汗治療的失誤,或者發汗後未徹底排出體內水分,導致津液流失、土燥,這些都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發生。從太陽來的,是因為寒水的衰弱,稱為太陽陽明;從少陽來的,是因為相火的旺盛,稱為少陽陽明;從陽明本身的經脈來的,稱為正陽陽明,完全由於燥金的強盛。
其始腑熱未盛,猶見惡寒,及其腑熱已盛,則惡寒自罷。內熱蒸發,汗出表退,風寒悉去,全是一團燥火內燔。俟其手足汗流,臍腹滿痛,日晡潮熱,煩躁譫語,喘滿不臥,則大便已硬,當服下藥。輕者用調胃承氣湯,早和胃氣,不令燥結,其次用小承氣湯,重者用大承氣湯,下其結糞,以瀉胃熱也。
調胃承氣湯,五十七
大黃(一兩,酒浸,去皮),甘草(七錢),芒硝(二兩八錢)
白話文:
在病發初期,腸胃熱度尚未過高時,仍會感到畏寒,但當腸胃熱度增加後,畏寒的情況就會自然消失。體內熱度上升,導致出汗,這代表表層的病徵開始退散,風寒因素也被清除。整個身體現為一團燥熱,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會出現手掌腳心出汗、腹部脹痛、下午發熱、煩躁不安、喘息難耐、無法安睡等症狀,當患者的大便變得乾硬時,就應該服用下藥。
對症輕微的患者,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此方能調和胃部氣機,避免燥熱過度結聚;對症中等的患者,可以使用「小承氣湯」;對症嚴重的患者,則需使用「大承氣湯」來排除腸道積結的物質,以清瀉胃部熱毒。
調胃承氣湯配方:
- 大黃(一兩,用酒浸泡,去皮)
- 甘草(七錢)
- 芒硝(二兩八錢)
水三杯,煎一杯,去滓,入芒硝,煮化,少少溫服。
小承氣湯,五十八
大黃(一兩四錢),厚朴(七錢,炙,去皮),枳實(三枚,煮)
水四杯,煎杯半,溫分三服。初服當更衣,不更衣,盡服之。
大承氣湯,五十九
大黃(一兩四錢,酒洗),芒硝(一兩),枳實(五枚,炙),厚朴(二兩八錢,炙)
水十杯,先煮枳、樸,取五杯,去滓,入大黃,煎二杯,去滓,入芒硝,火化,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白話文:
水三杯煮至一杯,濾掉殘渣,加入芒硝,待其溶解後,少量溫服。
小承氣湯,方五十八
大黃(一兩四錢,用酒洗淨),厚朴(七錢,炙烤過,剝皮),枳實(三枚,煮熟)
用水四杯煮至半杯,溫熱後分三次服用。初次服用後應排便,若未排便,則需將藥全數服下。
大承氣湯,方五十九
大黃(一兩四錢,用酒洗淨),芒硝(一兩),枳實(五枚,炙烤過),厚朴(二兩八錢,炙烤過)
用水十杯,先煮枳和厚朴,取出五杯,濾掉殘渣,加入大黃,煮至二杯,再濾掉殘渣,加入芒硝,待其溶解後,分成兩次溫服。一旦有排便反應,即停止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