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說意》~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誤下諸變

太陽經病未解,而遽下之,其脈促,而不結胸者,經中陽氣,內為陰格,外為邪束,不能通達,是以脈促,而既不結胸,則表陽未陷,經氣鬱發,必當作汗,此為欲解也。若寸脈浮者,陽為陰格,不得下通,必結胸也。脈緊者,表陽被郁,邪火上炎,必咽痛也。脈弦者,下傷脾胃,木氣不舒,肝膽之脈,布於脅肋,必兩脅拘急也。

脈細數者,濁陰上逆,微陽浮升,必頭痛不止也。脈沉緊者,表邪外束,胃氣上逆,必欲嘔也。脈沉滑者,肝木不升,郁動於下,必協合外熱,而為泄利也。脈浮滑者,乙木鬱陷,疏泄失藏,必下血也。蓋木司營血,其性上升,木氣不達,鬱勃動盪,乃見滑象。滑而沉者,病在於臟,故主下利,滑而浮者,病在於經,故主下血。

肝脈在左關,若鬱於土中,則診見於右關,鬱於水內,則診見於尺矣。

白話文:

太陽經的疾病尚未痊癒,卻立即施以藥物治療,如果脈搏加快但沒有形成心下痞滿(即不結胸),這說明體內的陽氣被陰邪所阻,無法正常流通,所以脈搏加快。既然沒有形成心下痞滿,表示外部的陽氣還未陷入內部,經絡的氣血被阻滯,必然會產生出汗的現象,這是病情要好轉的徵兆。如果寸脈(即手腕部分)顯得浮起,這表示陽氣被陰邪所阻,不能向下通達,很可能是心下痞滿。脈搏緊張,表示外部的陽氣被抑壓,邪氣上行,可能會出現咽喉疼痛的情況。脈搏弦硬,表示傷害了脾胃,木氣不舒暢,肝膽的脈絡分佈於側腹,可能會感到兩側的側腹緊繃。

脈搏細數,表示濁氣上逆,微小的陽氣浮現,可能會持續頭痛。脈搏沈緊,表示外部的邪氣束縛著身體,胃氣上逆,可能會想要嘔吐。脈搏沈滑,表示肝木的氣息未能正常上升,鬱積在下部,可能會與外部的熱邪結合,導致腹瀉。脈搏浮滑,表示乙木(代表肝木)受到抑壓,不能正常運行,可能導致出血。因為木氣主管營養血液,其性質上升,木氣不通暢,鬱積搖晃,才會出現滑象。滑而沈的脈象,表示病變在內部器官,所以會主腹瀉;滑而浮的脈象,表示病變在經絡,所以會主出血。

肝脈的位置在左關,如果被土(脾)所抑壓,那麼在右關就能察覺到。如果被水(腎)所包圍,那麼在尺部就可以發現異常。

2. 誤下脾陷

太陽病二三日,方傳陽明、少陽之經,乃但欲起,不能臥,煩躁如此,其心下必結。以邪逼陽明,經氣不降,少陽無下行之路,二氣痞塞,故胃口結滯,陽明、少陽之脈,必見弦大。若脈微弱者,此陰盛陽虛,本有寒邪在下也。寒則宜溫,乃反下之,當脾陷而為泄利。若利止,必胃逆而為結胸。

若泄利未止,四日見其外熱,以為內熱,復誤下之,則陽根上泄,外熱不退,而內寒下利,永無止期,此作協熱利也。

白話文:

太陽病經過二到三天後,開始傳至陽明、少陽之經,病人的症狀表現為只想起牀,無法躺臥,並且感到煩躁不安,這時他們的心下部位可能會有緊結感。這是因為邪氣逼迫陽明經絡,使經氣無法順暢下降,少陽之氣沒有向下的通路,兩股氣流阻塞在中間,導致胃口出現堵塞和消化不良的情況。陽明與少陽的脈象會呈現出弦大之態。如果脈象變得微弱,這表示體內陰氣過盛,陽氣虛弱,原本就存在於下部的寒邪。對於寒邪,應使用溫熱的方法來對付,但若反而進行下法治療,可能會導致脾臟功能下降,引發腹瀉的症狀。如果腹瀉情況停止,可能表示胃部逆氣,進而導致結胸(一種腹部脹滿的症狀)。

如果腹瀉情況尚未停止,在第四天時出現外在熱徵,被誤判為內在熱徵,再次錯誤地使用下法治療,那麼會使得陽氣從上部大量流失,外部的熱症狀未能消退,而內部的寒邪和腹瀉持續不退,這種情況會形成協熱利(即外熱內寒,腹瀉不停)。

3. 痞證表裡

痞證者,將來之太陰臟證,誤下而成者。胃主降濁,脾主升清,人之心下虛空者,清陽升而濁陰降也。下傷中氣,升降失職,濁陰上逆,則心下痞塞,清陽下陷,則大便泄利,故痞證必兼下利,以其中氣之敗也。太陰病,腹滿自利,下之則胸下結硬,腹滿者,痞之根,然尚未成痞,下之而胸下結硬,乃成痞矣。

如太陽傷寒,多入三陰,表證未解,應當解表,而醫數下之,敗其脾陽,遂協合外熱,而為泄利。緣表證不解,則外熱不退,下後內愈寒而外愈熱,是謂協熱利。清氣下陷而泄利不止,則濁氣上逆而心下痞硬,內寒外熱,表裡不解。宜桂枝人參湯,桂枝解其表,薑、甘、參、術,解其里也。

白話文:

"痞證"指的是未來可能發展成太陰臟的病症,由於誤用藥物導致的病症。胃負責排除廢物,脾負責提升清潔物質,心下方空曠的地方,清潔物質上升,混雜物質下降。如果傷害到中間的氣息,使物質的上下運轉失衡,混雜物質就會上升,引起心下方堵塞,清潔物質下沈,導致排便不順,所以痞證一定會伴隨著排便不順,因為中間的氣息已經受到損傷。

像是太陽傷寒症狀,很容易進入三陰病症,如果表層的症狀沒有解決,應該先解決表層的問題,但醫學人員卻多次使用藥物,導致脾的陽氣受損,接著結合外在的熱量,導致排便不順。如果表層的症狀沒有解決,外在的熱量就無法消退,使用藥物後,內部反而更冷,外表反而更熱,這種情況被稱為協熱利。清潔物質下沈導致排便不順,混雜物質上升引起心下方緊硬,內部寒冷,外表熱度,表層和內部都沒有得到解決。適合使用「桂枝人參湯」,桂枝解開表層的問題,薑、甘、參、術則解開內部的問題。

若傷寒大下之後,復發其汗,陽敗陰乘,心下痞硬,理宜攻痞。如外見惡寒者,亦是表未解也,不可攻痞,攻痞則陷其表陽,當先解其表,表解後,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也。

前用桂枝人參,雙解表裡,此用桂枝解表,大黃黃連攻裡者,以上則外熱,此則外寒。陰陽之理,外熱者必內寒,外寒者必內熱。表證未解,陰邪束閉,陽郁不達,則外見惡寒,外寒則內必發熱,此以外寒包其內熱,故用桂枝以解外寒,大黃黃連以攻內熱。痞證陰盛格陽,郁生上熱,以大黃黃連推其上熱,使之下達,則肺熱肅清,設其下寒續生,則宜改溫藥矣。

白話文:

如果在患傷寒病後,大量排便,再進行發汗治療,可能會導致陽氣衰敗,陰氣乘機而入,出現心下部位緊實、堅硬的症狀,這時應當針對心下的病症進行治療。但如果從外部看有畏寒的情況,這表明表層的症狀尚未解除,不能對心下的病症進行治療,否則會損害表層的陽氣。應該先解除表層的症狀,待表層症狀緩解後,再對心下的病症進行治療。

解除表層症狀可以用桂枝和人參,這兩種藥物可以同時作用於表層和內部,桂枝能解開表層的症狀,大黃和黃連則可以針對內部的病症進行治療。在前面的治療中使用了桂枝和人參,這裡則使用桂枝來解開外部的熱病,大黃和黃連則用於消除內部的熱病。根據陰陽理論,外部有熱病的人內部很可能有寒病,外部有寒病的人內部可能有熱病。如果表層的症狀還未解除,陰邪束縛著陽氣,陽氣無法正常運行,外部就會出現畏寒的情況。外部有寒病的人,內部必定有熱病,這是因為外部的寒病包裹著內部的熱病,所以使用桂枝來解開外部的寒病,大黃和黃連用於消除內部的熱病。

對於心下部位堵塞、內部陽氣被阻隔的病症,即「痞」,陰邪過盛,阻隔陽氣,使得內部產生上部的熱病,通過使用大黃和黃連推開上部的熱病,讓它下降,這樣肺部的熱病就能得到清凈。如果內部仍然有寒病持續產生,則需要更換為溫和的藥物進行治療。

桂枝人參湯,四十五

桂枝(一兩四錢),人參(一兩),白朮(一兩),甘草(一兩四錢),乾薑(一兩)

水十杯,先煮四味,取五杯,入桂枝,更煮取三杯,溫服一杯,日再夜一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十六

大黃(七錢),黃連(三錢五分)

以麻沸湯二杯漬之,須臾絞去渣,分溫再服。

白話文:

【桂枝人參湯】,配方為:桂枝(四錢),人參(四錢),白朮(四錢),甘草(六錢),乾薑(四錢)。加水十杯,先煮前四味至剩五杯,再加入桂枝,繼續煮至剩三杯,溫熱服用一杯,一天內早晚各服一次。

【大黃黃連瀉心湯】,配方為:大黃(二錢半),黃連(一錢二分五釐)。以熱水二杯浸泡,稍後濾去渣,分成兩次溫熱服用。

4. 清上溫下

傷寒脈候浮緊,應以汗解,乃反下之,表陽內陷,緊反入里,浮緊變為沉緊,里陰逆上,於是作痞。痞證陰陽拒格,下寒上熱,合用諸瀉心清上溫下之法。

其主大黃黃連瀉心者,以濁陰逆湊,痞悶不開,陽氣遏郁,必生上熱,陰氣凝冱,必生下寒。下寒已作,逼其上熱,二氣摶結,證則心下石硬,脈則關上沉緊,一定之理。若按之心下濡而不硬,診之關上浮而不沉者,是胃陽之不降,濁氣之堙郁,上熱已生,而下寒未作也。此緣下傷中氣,膽胃逆升,土木壅遏,結滯不散,相火燔騰,故生上熱。

白話文:

當一個人的脈象表現為傷寒且呈浮緊之狀,按照醫學理論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然而,卻被誤用了下藥的方法。這樣做導致原本在外的陽氣反而進入了內部,使原本浮現的緊張感轉化為深沈的緊張,從而使得內在的陰邪之氣逆襲向上,引發了一種稱為「痞」的病症。

痞病的特徵是內外陰陽的對抗和拒絕,表現爲下部寒冷、上部熱盛的情況。為了治療這種病症,通常會結合使用清熱利上、溫補下部的方法。

對於以大黃和黃連作為主要藥物的瀉心法來說,這是因為體內的濁陰之氣逆流而上,導致心下部位堵塞不通,陽氣被阻塞,必然會引發上部的熱症;陰氣凝固,則必然會導致下部的寒症。如果下部已經出現了寒症,那麼上部的熱症就會被強迫推進,兩股力量相互交織,結果在心下處形成像石頭一樣的堅硬感,脈象呈現為關上部位的沈緊。這是治療痞病的一個確定的原則。

如果按壓心下的部位感覺軟而沒有硬感,診察時關上的脈象為浮動而不是沈緊,這表明胃部的陽氣未能下達,體內的濁氣被阻塞,上部已經產生熱症,但下部的寒症還未顯現。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下部損傷了中焦的氣機,導致膽胃逆向上升,土木之氣被阻塞,結聚無法散去,相火旺盛,因此引發上部的熱症。

大黃黃連瀉膽胃之鬱熱,則氣降而痞消,名曰瀉心,是瀉少陽膽木之相火也。

若下寒已作,則此法難用矣,下寒既動,心下塊硬,關上脈沉,固無用矣。而上熱逼蒸,下無去路,則開發皮毛,泄而為汗。使其心下硬滿,而復惡寒汗出者,則是下寒已動。宜附子瀉心湯,大黃、芩、連,瀉其上熱,而加附子,以溫下寒也。此與桂枝人參、大黃黃連,自是一證。

其始中焦陰凝,未生上熱,故用桂枝解其表邪,人參理其中氣。遲則上熱已生,故變桂枝人參之法,桂枝解其表寒,而易大黃黃連瀉其裡熱。繼則下寒已動,故變大黃黃連之法,大黃、芩、連,清其上熱,而加附子,溫其下寒。下寒生則上熱逼鬱而愈甚,故增黃芩,以清膽火也。

白話文:

大黃和黃連能清除膽胃的積熱,使氣息下降,腹部脹滿減輕,這被稱為「瀉心」,實際上是清除了少陽(膽木)的相火。

如果腹部已經寒涼,這種方法就不適用了。當腹部寒涼開始影響,心下部出現塊狀硬物,關脈沈弱,這種情況就無法使用這種方法。然而,如果上部有熱氣逼迫蒸發,下部沒有排泄的路徑,那麼就需要打開皮膚,通過出汗來排除。當出現心下部硬實且伴有畏寒、出汗的情況時,表明腹部已經寒涼。應使用「附子瀉心湯」,大黃、黃芩、黃連來清除上部的熱氣,並加上附子來溫暖下部的寒涼。這與「桂枝」、「人參」、大黃黃連,實際上是同一種症狀。

起初中焦的陰性氣質凝結,還未產生上部的熱氣,因此使用桂枝來解除外邪,人參來調理中間的氣血。如果拖延下去,上部熱氣已經生成,於是改變了桂枝人參的方法,桂枝來解外寒,而換用大黃黃連來清裡熱。接著,當腹部寒涼開始影響,便改變大黃黃連的方法,大黃、黃芩、黃連來清凈上部的熱氣,並加上附子來溫暖下部的寒涼。一旦腹部寒涼產生,上部熱氣就會被逼迫得更加嚴重,因此增加黃芩,以清淨膽火。

附子瀉心湯,四十七

黃連(三錢五分),黃芩(三錢五分),附子(一枚,炮,去皮臍,別煮,取汁),大黃(三錢五分)

以麻沸湯二杯漬之,須臾絞去渣,入附子汁,分溫再服。

白話文:

【附子瀉心湯方】,四十七

黃連(三分之五兩),黃芩(三分之五兩),附子(一枚,炙熟,去皮及子,單煮後,取出汁液),大黃(三分之五兩)

用麻沸湯兩杯浸泡,片刻後過濾去除藥渣,加入附子的汁液,分成兩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