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傷寒論述義》~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述厥陰病

厥陰病者。裡虛而寒熱相錯證。是也。其類有二。曰上熱下寒。曰寒熱勝復。其熱俱非有相結。而以上熱下寒。為之正證。(提綱所揭。其義可見也。注家多混合為說。誤矣。)蓋物窮則變。是以少陰之寒極。而為此病矣。(其機既詳於少陰中。)然亦有自陽變者。少陽病誤治。

最多致之。以其位稍同耳。(少陽邪壅胸脅。本病熱在上焦。柯氏曰。少陽咽乾。即厥陰消渴之機。胸脅苦滿。即氣上撞心之兆。心煩。即熱之初。不飲食。是飢不欲食之根。喜嘔。即吐蛔之漸。故少陽不解。轉屬厥陰而病危。厥陰病衰。轉屬少陽。而欲愈。如傷寒熱少厥微。

指頭寒。不欲食。至數日。熱除欲得食。其病愈者。是已。此說稍當。蓋平素陰虛。上盈下虧者。多遽變厥陰。)更有自陽明病過下者。(開於陽明病中。又麻黃升麻湯條證。明繫上熱下寒。而云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則可知陽證過下。變為厥陰。蓋彼條。其方可疑。其證不可疑矣。

)其為證也。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者。上熱之徵也。(氣上撞心者。邪火上迫所為。心中疼熱者。懊憹之甚也。飢而不欲食者。以熱壅上焦。故腹中雖飢不欲食。瓜蒂散證。亦有飢不能食。蓋涎與熱。其因雖異。其情則相似。)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者。

下寒之徵也。(下寒。謂中下二焦。楊氏所謂。熱在上焦。而中焦下焦虛寒無熱耳。是也。金匱濕病。有丹田有熱。胸上有寒之語。先君子錯易寒熱字。為之說曰。巢源。有冷熱不調候。云。陽並於上則上熱。陰並於下則下冷。而無上冷下熱之證。其故何也。蓋火性炎上。水性就下。

病冷熱不調。則熱必浮於上。寒必沉於下。是所以無下熱上冷之候也。凡誤下之證。下焦之陽驟虛。氣必上逆。則上焦之陽。反因下而成實。以火氣不下行。故為上熱下冷之證。此言誠發本病之理蘊。故今更拈於茲。又嶺南衛生方。載李待詔瘴瘧論云。余觀嶺南瘴疾證候。雖或不一。

大抵陰陽各不升降。上熱下寒者。十蓋八九。況人之一身。上焦屬丙丁火。中焦戊己土。下焦壬癸水。上固常熱。下固常冷。而又感此陽燠陰濕不和之氣。自多上熱下寒之證也。此亦一理。仍附存之。)是寒熱二證。一時並見者。故治法以溫涼兼施為主。如烏梅丸。實為其對方。

(吐蛔之機。從欠詳釋。以意揣之。蛔去寒就溫。故上入其膈。蛔在膈。故心煩。然膈上非蛔宜久留之地。故旋下於胃。故須臾復止。胃陽無權。雖得食徒增濁壅。故嘔。而蛔亦隨動。故又煩也。蛔聞食臭出者。言蛔為食入。而不安其所。復出上膈。乃勢不得不從嘔而出。此所以其人當吐蛔也。

再按得食。似非謂食畢之後。或是及稍下箸。則嘔又煩也。此為蛔聞食臭。而上出於膈之故。驗之病者。往往為然。上說未必是。然提綱有食則吐蛔之語。姑兩存之。○陶隱居曰。椒。去實。於鎗中微熬。令汗出。則有勢力。又當歸。本草稱溫中而古方多用散寒。蓋此方所用。

亦取溫散。且本病虛燥。特用姜附。殆畏其僭。故更配參歸。是潤養之功。亦自寓其中矣。)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亦宜適用矣。(此條不必謂本病正證。然其方固清上溫下。故用治本病。屢見應驗。喻氏曰。本自寒下。是其人之平素胃寒下利也。張氏曰。本自寒下。其人下虛也。

並似未穩。要其訛脫不得強解。然大旨不過本是胃虛膈熱。醫誤吐下。故熱搏於上。而冷甚於下也。醫復吐下之。復。當為反義讀。黃元御曰。本自內寒下利。醫復吐下之。中氣愈敗。寒邪阻隔。胃氣更逆。脾氣更陷。吐下不止。若食方入口即吐者。是中脘虛塞。而上焦有熱。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乾薑人參。溫補中脘之虛寒。黃連黃芩。清泄上焦之虛熱也。此說稍妥。又黃仲理曰。翻胃之初。亦可用止逆而和中也。柯氏曰。凡嘔家夾熱者。不利於香砂桔半。服此方而晏如。○更有上熱下冷輕證。出兼變熱鬱。又滯下勞瘵痘𤺋等。其病之極。

為上熱下冷者。多難治。)寒熱勝復者。其來路大約與前證相均。而所以有勝復者。在人身陰陽之消長。與邪氣之弛張耳。(本篇第九條。汪氏注。以寒熱勝復證。分為自愈。陽脫。陽復不及。陽復太過四等。殆為詳核。魏氏則哂程氏勝復之說。多見其不知量矣。張兼善曰。

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此陰陽推蕩。必然之理也。易云。窮則變。窮者。至極之謂也。陽至極而生陰。故陽病有厥冷證。陰至極而生陽。則厥逆者。有發熱之條。凡言厥深熱亦深者。乃事之極。而變之常。亦篤論也。○第七條。錢氏補復發熱三日利止七字。其說甚精。或曰。

按上下文。不必補而義自通。何者。云厥反九日而利。故承以凡厥利者云云。文脈相連接。蓋食以索餅。而熱來者。必在厥九日之後。是一日。後日脈之。即指其翌。是一日。旦日夜半愈。是一日。併為三日。故下文結云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為九日也。果如錢言。則冒首至三月利止。

自為一截。殊覺語意重複。此說或有理。按此證食索餅後。分為三證。一為不發熱而自愈。此胃氣有守。不為食而泄。能食乃為佳兆。一為除中。暴熱來出而復去。一為熱來而續在者。錢注欠瑩。故輯義引汪魏。以糾補之。尤氏曰。不發熱。不字當作若。謬矣。○第十條。厥者必發熱。

程氏曰。厥必從發熱得之。恐不然。軒熙曰。本經必字。多預決定日後之辭。此言為是。蓋此章言熱伏於內。而厥見於外之證。或有前厥者。是熱先郁里。後日必熱發於外。或有前熱者。是熱先外達。後日必熱閉於內而厥矣。必發熱。後必厥。二句是雙關法。且既言厥當下之。

則此厥。明屬熱鬱所致。實以外厥之微甚。卜裡熱之淺深也。)其證厥熱各發。不一時相兼。故治法。方其發熱。則用涼藥。方其發厥。則用溫藥。調停審酌。始為合徹。倘失其機。必為偏害矣。(秦氏傷寒大白曰。厥少熱多。熱不除必便膿血。可見熱病回陰。陰證回陽。均怕過與不及。

是也。喻氏曰。按厥陰篇中。次第不一。有純陽無陰之證。有純陰無陽之證。有陰陽差多差少之證。大率陽脈陽證。當取用三陽經治法。陰脈陰證。常合用少陰經治法。厥陰病。見陽為易愈。見陰為難痊。據喻此說。本篇清涼諸方。恐其為陽勝而設。溫補諸方。為陰勝而設也。

唯中間有不必系本病者。豈不過以類隸之乎。○當歸四逆湯條。錢氏柯氏注固是。或曰。此條之厥。當厥熱勝復之厥。蓋其寒本輕。但一時血氣不通。仍致厥寒。而亦有熱伏於內。故用姜附。則恐後日有喉痹口爛便膿血等之變。此所以別立一方主治之也。此說難從。又程氏曰。

血虛停寒。不特不可下也。並亦難用溫。蓋慮姜附輩之僭而燥也。須以溫經。而兼潤燥和陽。卻兼益陰為治。周氏曰。至通草。本經稱其通利九竅。及血脈關節。則諸藥亦得通草之功。破阻滯而散厥寒矣。兩說亦失當。姑錄備考。)此厥陰病要領也。(仲景舉死證者。少陰特多。

而厥陰反少。此理甚妙。人身以陽為重。厥陰則寒熱相錯。用藥有所顧忌。然比之少陰之純寒。猶有陽存耳。周氏載陳氏少陰厥陰之辨。其說欠核。故不錄。)要之上熱下寒。與寒熱勝復。均無所傳。其唯陰陽和平。病當快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