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述義》~ 卷二 (17)
卷二 (17)
1. 述少陰病
此實懸料之言。然此諸方證,皆以潤為主,不似變陽諸證之必要清涼者。知是亡陰虛燥,稍近厥陰矣。醫學讀書記曰:「少陰陽虛,汗出而厥者,不足慮也;若並傷其陰則危矣。是以少陰厥逆,舌不幹者生,乾者死。」斯言稍是,然似不知少陰之變為厥陰者矣。黃連阿膠湯,與梔豉一類。
然此以潤為主,蓋以非邪熱壅鬱故耳。程氏曰:「少陰之有咽痛,皆下寒上熱,津液搏結使然。無厥陰撞氣,故不成痹。但視氣勢之微甚,或潤或解或溫,總不用著涼藥。」此說頗當。蓋治咽諸方,要是治標之法已。又勞瘵病極為咽痛,其理則一。徐大椿注苦酒湯曰:「疑即陰火喉癬之類。」
為當。 ○豬膚。諸說不一。按《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臘設扃鼎。」注曰:「膚,豕肉也,唯燖者有膚。」疏曰:「豕則有膚,豚則無膚,故士喪禮,豚皆無膚,以其皮薄故也。」又《禮記·內則疏》曰:「麋膚魚醢者,麋膚,謂麋肉外膚,食之以魚醢配之。」今合考之,則膚是為肉之近外多脂者。
古義瞭然,無庸別解矣。又錢氏,以熬香屬豬膚,誤。 ○苦酒湯。刀環。刀:即古錢,今猶傳世,其形狹長,柄端有環,以安雞卵,甚適好。
白話文:
少陰病的論述
這段論述是推測性的。但這些方證,都以滋潤為主,不像陽氣轉變的諸證需要清熱涼解。可知是陰液虧損乾燥,略微接近厥陰的狀態了。《醫學讀書記》說:少陰陽虛,汗出而厥逆的,不必擔心。但如果同時傷及陰液,就危險了。所以少陰厥逆,舌不乾燥的能活,乾燥的就死。這種說法大致正確,但似乎不知道少陰病轉化為厥陰的道理。黃連阿膠湯,與梔子豉湯之類相似,都是以滋潤為主,因為並非邪熱壅塞之故。程氏說:少陰病咽喉疼痛,都是下寒上熱,津液阻塞所致。沒有厥陰邪氣衝擊,所以不會形成痹證。只需觀察病情輕重,或滋潤或疏解或溫補,總之不用寒涼藥物。這種說法相當恰當,因為治療咽喉諸方,大多是治標之法。此外,勞瘵病極易引起咽喉疼痛,其道理相同。徐大椿注釋苦酒湯時說:懷疑就是陰虛火旺導致的喉嚨癬之類,這說法是對的。豬膚,各家說法不一。根據《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臘設扃鼎”,注釋說:“膚,豕肉也。”只有肥豬肉才有膚。疏解說:豬肉才有膚,豬崽肉沒有膚。所以《士喪禮》中,豬崽肉都沒有膚,因為其皮薄的緣故。《禮記·內則》疏解說:“麋膚魚醢者,麋膚,謂麋肉外膚,食之以魚醢配之。”現在綜合考察,則“膚”是指肉的近外層多脂肪的部分,古義清楚明白,不必另作解釋。還有錢氏將熬香歸類於豬膚,是錯誤的。苦酒湯中的“刀環”,刀,就是古錢,現在還流傳於世,形狀狹長,柄端有環,用以固定雞蛋,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