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傷寒論述義》~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風濕

風濕者。太陽病而兼濕邪。是也。(風。非中風之風。(蓋總括風寒之詞。)得病之初。兩邪相合。以濕性濡滯。故數日之間。猶淹留骨節。而其衛虛。其寒亦甚。(八九日三字。當與風濕相搏句易位看。傷寒五六日中風。及婦人中風七八日。云云。經水適斷者。俱同例也。

)治宜溫發。而證有輕重。故設桂枝附子。甘草附子二湯。(桂枝附子湯證。舉不嘔不渴者。蓋以既經數日。人疑其邪陷。然病猶在表。故揭此二候。以為里無邪之徵矣。甘草附子湯證短氣。前注為邪在胸膈者。非是。金匱歷節。亦有此證。俱是表被邪遏。裡氣不暢所致也。

白話文:

患有風濕的人,是太陽病夾雜濕邪所致。(風,指風寒之風,並非中風。)發病初期,風寒濕邪同時作祟。濕性濡滯,因此風寒濕邪會在骨節中停留數日。由於濕邪影響衛氣,導致寒邪更加嚴重。(八九日三字,應與風濕相搏句換位看。傷寒五六日中風,以及婦人中風七八日,類似情況。)治療宜溫發,但證候輕重不同,所以設置桂枝附子、甘草附子二湯。(桂枝附子湯證:患者不嘔吐、不口渴。因為發病已數日,可能會懷疑邪氣已深陷,但病症仍在表層,因此提出不嘔吐、不口渴兩個徵候,作為無裡邪的證明。甘草附子湯證:患者氣短。前註解釋為邪氣在胸膈,並非如此。金匱要略也有類似證候,都是表被邪遏,裡氣不暢所致。)

)如里素有熱者。有去桂加朮之法。(去桂加朮之義。尤氏解稍妥。與金匱注同。故不拈出。舒氏欲改大便堅。為大便溏。誤也。蓋里有濕者。大便滑泄。小便不利。此其常也。今大便堅。小便自利者。知是濕唯在表。而里素有熱。因去桂不用。然既無桂。則殊少外散之能。

故易之以術。方後曰附子術並走皮內。則此方之術。是為發表濕。而不為燥脾。明矣。仲景之時。術無蒼白之分。未知其所用為何。然在今世。則二術隨宜為妙。如此方。及甘草附子湯。並用蒼朮。正見其效。施氏績易簡方所辨甚精。今拈於下。曰。夫去濕以術為主。古方及本經。

白話文:

如果內里本來就有熱,就要用去桂加術的方法。去桂加術的意思,尤氏的解釋比較妥當,也和金匱注相同,就不再提出來了。舒氏想要改成大便堅硬為大便稀溏,就錯了。因為內里有濕氣的人,大便會滑泄,小便不利,這是常有的事。現在大便堅硬,小便卻順暢,就知道濕氣只在表層,而內里本來就有熱,所以才去掉桂枝不用。然而,既然沒有桂枝,就少了外散的能力。

因此就用蒼朮來代替,方子後面說附子、蒼朮都走皮內,說明這個方子中的蒼朮是為了發表濕氣,而不是為了燥脾,這就明白了。仲景的時代,蒼朮還沒分白蒼朮和蒼朮,不知道他用的是哪一種。但在現在,則要根據情況選用白蒼朮或蒼朮,效果會更好。像這個方子,還有甘草附子湯,都用蒼朮,就說明了這種用法是有效的。施氏在簡易方論中對這個問題的辨析非常精準,現在摘錄如下:去濕氣主要靠蒼朮,古方和本經都是這麼做的。

止言術。未嘗有蒼白之分。自陶隱居言術有兩種。後人以白者難得。故貴而用之。殊不知白朮肉厚而味甘。甘入脾。能緩而養氣。凡養氣調中。則相宜耳。蒼朮肉薄。而味辛烈。辛烈走氣而發外。凡於治風去濕。則相宜耳。又中西惟忠亦論此方之術。取之發表。文冗不錄。○方後。

法當加桂以下五十二字。金匱所無。)風濕之病。不止是證。其詳在雜病論中。此唯存梗概耳。(再詳此二條證。俱濕病之屬表虛寒者。蓋與少陰直中。其情相似。而其機則不同。)

白話文:

止言術,並沒有白朮和蒼朮孰優孰劣的區分。陶隱居認為言術有兩種,後人認為白朮難得,所以珍貴並使用它。殊不知白朮肉厚味甘,甘入脾,能緩和滋養氣血;凡是滋養氣血、調和脾胃的,就適合用白朮。蒼朮肉薄味辛烈,辛烈能散氣發散外邪;凡是治療風濕、去除濕邪的,就適合用蒼朮。另外,中西惟忠也論述了這種藥方,取其發表之效,但文字冗長,就不再記錄了。

方子後面應該加上桂枝等五十二個字,金匱要略中沒有記載。風濕病不僅僅是這個症狀,詳情請參考雜病論。這裡僅僅是梗概。再詳細說明這兩個症狀,都是屬於濕病,且表虛寒的類型。雖然和少陰病症狀相似,但發病機理卻不同。

2. 濕熱寒濕

濕熱者。水濕內瘀。熱氣熏蒸。相郁發黃。是也。此猶陽明病。唯有燥濕之分。(瘀熱。唯於發黃及蓄血稱之。錢說可信。徐氏亦曰。凡言瘀字。有挾濕之義焉。考瘀。系淤字從疒。說文曰。淤。澱滓濁泥。從水於聲。)蓋其人州都不通內畜水濕。而得病之後。胃熱相釀。以為重濁。

殆如淤泥之黏濘。是所以郁甚成黃。故以茵陳蒿湯。逐除濕熱也。(茵陳蒿湯條。其一不言腹滿不大便者。省文也。蓋茵陳為清熱中之燥藥。故的解濕熱。又此湯用後。大便必利。胃熱能散。則濕自小便去。故如皂角汁狀。以濕即水類也。○水一斗二升。煮至三升。殊覺過濃。

白話文:

濕熱之人,体内积聚着水湿,热气蒸熏,相互郁结,导致皮肤发黄。这就像阳明病,只是多了个燥湿的特征。瘀热是指发黄和积血的情况,钱氏和徐氏都认为“瘀”字包含着湿气的意思。“瘀”字从“疒”,《说文》解释为“淤”,指的是沉淀的杂质和泥土。因为此人全身气血流通不畅,体内蓄积水湿,生病后胃热交织,形成重浊的症状,就像淤泥一样粘稠,因此郁结严重而发黄。所以要用茵陈蒿汤来驱除湿热。茵陈蒿汤方剂中没有提到腹满不排便,这是为了简化文字。茵陈蒿属于清热中燥的药物,所以能有效地解热除湿。服用此汤后,大便必会通畅,胃热消散,湿气就会从小便排出,就像皂角汁一样。水一斗二升,煮至三升,感觉太浓了。

二升二字無者為勝。)更有二證。其一。前證而未內實者。單清涼之。梔子檗皮湯證。是也。(全嬰方論。蘗皮湯。治小兒衄血。至一二勝悶絕。即本方。)其一。濕熱外迫者。專發散之。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證。是也。(先教諭弟子西仲潛曰。此二條。證方互錯。瘀熱在裡。

理不宜發表。必是梔檗湯證。身黃髮熱。即為表候。殆即赤小豆湯證。此前人所未言。殊似有理。云岐子以此三湯配三陽。亦足互徵。○先友伊澤信恬曰。連軺。即連翹。本草經所載之物。而非其根也。千金及翼。並作連翹。爾雅。連。異翹。郭璞注。一名連苕。皆可取證。

白話文:

二升二字,無者為勝。)另外還有兩個證據。其一。之前證而未內實的。單用清涼之。(梔子)檗皮湯證。就是這樣。(《全嬰方論》,蘗皮湯。治療小兒衄血。至一二勝悶絕。即本方。)其一。濕熱外迫的。專用發散之。(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證。就是這樣。(先前教導弟子西仲潛說:這兩條,證方顛倒了。瘀熱在裡,理不宜發表。必定是梔檗湯證。身黃發熱,即為表候。殆即(赤小豆湯)證。這此前人未曾說過,很有道理。雲岐子以此三湯配三陽,也足夠相互印證。○先友伊澤信恬說:連軺,即(連翹)。《本草經》所記載的植物。而非其根。千金及翼,皆作連翹。《爾雅》,連。異翹。郭璞注:一名連苕。皆可取證。

且詩陳風。邛有旨苕。陸璣疏。苕。苕饒也。幽州人謂之翹饒。漢書禮樂志。兼云招給祠南郊。顏師古注。招。讀與翹同。文選吳都賦。翹關扛鼎。李善注。列子曰。孔子勁能招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據此。翹。苕。軺。實一聲也。此說為核。又金鑑曰。無梓皮。以茵陳代之。

愚意不如李中梓之以桑白皮代之。)寒濕者。其人素胃寒有濕。邪氣相郁為黃。如谷癉。及寒濕在裡證。是也。此太陰病之類變。而寒亦發黃者。猶是郁黷所致也。(此證。後世名為陰黃。韓祗和方說殊詳。)

白話文:

《詩經》中的陳風篇提到「邛有旨苕」,陸璣在《毛詩故訓傳》中解釋「苕」為「苕饒」,幽州人稱之為「翹饒」。《漢書》的《禮樂志》也提到「招給祠南郊」,顏師古注釋「招」與「翹」讀音相同。《文選》的《吳都賦》中寫到「翹關扛鼎」,李善注釋引用《列子》的說法,孔子力大能開國門的關,卻不願以力聞名。由此可見,「翹」、「苕」、「軺」三個字讀音一致。這個說法十分準確。另外,《金鑑》中提到可以用茵陳代替梓皮。

我認為不如用桑白皮代替梓皮更好。寒濕的人體質本來就胃寒濕氣重,邪氣鬱結就會發黃,類似於谷癉,以及寒濕在裡證都屬於這種情況。這是太陰病的變證,寒氣導致發黃也是因為鬱結所致。這種病症後世稱為陰黃,韓祗和的《方說》中對此有詳細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