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傷寒論述義》~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風濕

風濕者。太陽病而兼濕邪。是也。(風。非中風之風。(蓋總括風寒之詞。)得病之初。兩邪相合。以濕性濡滯。故數日之間。猶淹留骨節。而其衛虛。其寒亦甚。(八九日三字。當與風濕相搏句易位看。傷寒五六日中風。及婦人中風七八日。云云。經水適斷者。俱同例也。

)治宜溫發。而證有輕重。故設桂枝附子甘草附子二湯。(桂枝附子湯證。舉不嘔不渴者。蓋以既經數日。人疑其邪陷。然病猶在表。故揭此二候。以為里無邪之徵矣。甘草附子湯證短氣。前注為邪在胸膈者。非是。金匱歷節。亦有此證。俱是表被邪遏。裡氣不暢所致也。

)如里素有熱者。有去桂加朮之法。(去桂加朮之義。尤氏解稍妥。與金匱注同。故不拈出。舒氏欲改大便堅。為大便溏。誤也。蓋里有濕者。大便滑泄。小便不利。此其常也。今大便堅。小便自利者。知是濕唯在表。而里素有熱。因去桂不用。然既無桂。則殊少外散之能。

故易之以術。方後曰附子術並走皮內。則此方之術。是為發表濕。而不為燥脾。明矣。仲景之時。術無蒼白之分。未知其所用為何。然在今世。則二術隨宜為妙。如此方。及甘草附子湯。並用蒼朮。正見其效。施氏績易簡方所辨甚精。今拈於下。曰。夫去濕以術為主。古方及本經。

止言術。未嘗有蒼白之分。自陶隱居言術有兩種。後人以白者難得。故貴而用之。殊不知白朮肉厚而味甘。甘入脾。能緩而養氣。凡養氣調中。則相宜耳。蒼朮肉薄。而味辛烈。辛烈走氣而發外。凡於治風去濕。則相宜耳。又中西惟忠亦論此方之術。取之發表。文冗不錄。○方後。

法當加桂以下五十二字。金匱所無。)風濕之病。不止是證。其詳在雜病論中。此唯存梗概耳。(再詳此二條證。俱濕病之屬表虛寒者。蓋與少陰直中。其情相似。而其機則不同。)

2. 濕熱寒濕

濕熱者。水濕內瘀。熱氣熏蒸。相郁發黃。是也。此猶陽明病。唯有燥濕之分。(瘀熱。唯於發黃及蓄血稱之。錢說可信。徐氏亦曰。凡言瘀字。有挾濕之義焉。考瘀。系淤字從疒。說文曰。淤。澱滓濁泥。從水於聲。)蓋其人州都不通內畜水濕。而得病之後。胃熱相釀。以為重濁。

殆如淤泥之黏濘。是所以郁甚成黃。故以茵陳蒿湯。逐除濕熱也。(茵陳蒿湯條。其一不言腹滿不大便者。省文也。蓋茵陳為清熱中之燥藥。故的解濕熱。又此湯用後。大便必利。胃熱能散。則濕自小便去。故如皂角汁狀。以濕即水類也。○水一斗二升。煮至三升。殊覺過濃。

二升二字無者為勝。)更有二證。其一。前證而未內實者。單清涼之。梔子檗皮湯證。是也。(全嬰方論。蘗皮湯。治小兒衄血。至一二勝悶絕。即本方。)其一。濕熱外迫者。專發散之。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證。是也。(先教諭弟子西仲潛曰。此二條。證方互錯。瘀熱在裡。

理不宜發表。必是梔檗湯證。身黃髮熱。即為表候。殆即赤小豆湯證。此前人所未言。殊似有理。云岐子以此三湯配三陽。亦足互徵。○先友伊澤信恬曰。連軺。即連翹。本草經所載之物。而非其根也。千金及翼。並作連翹。爾雅。連。異翹。郭璞注。一名連苕。皆可取證。

且詩陳風。邛有旨苕。陸璣疏。苕。苕饒也。幽州人謂之翹饒。漢書禮樂志。兼云招給祠南郊。顏師古注。招。讀與翹同。文選吳都賦。翹關扛鼎。李善注。列子曰。孔子勁能招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據此。翹。苕。軺。實一聲也。此說為核。又金鑑曰。無梓皮。以茵陳代之。

愚意不如李中梓之以桑白皮代之。)寒濕者。其人素胃寒有濕。邪氣相郁為黃。如谷癉。及寒濕在裡證。是也。此太陰病之類變。而寒亦發黃者。猶是郁黷所致也。(此證。後世名為陰黃。韓祗和方說殊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