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五臟所主論
夫在天之風,在地為木,在人為肝,惟肝則主風。在天之熱,(暄、暑、熾、燠,熱之用也。)在地為火,在人為心,惟心則主熱。在天之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惟脾則主濕。在天之燥,在地為金,在人為肺,惟肺則主燥。在天之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腎,惟腎則主寒。
白話文:
在自然界,風屬木,主宰在人體的肝臟。熱屬火,主宰在人體的心臟。濕屬土,主宰在人體的脾臟。燥屬金,主宰在人體的肺臟。寒屬水,主宰在人體的腎臟。
籲!此天地自然之氣也。氣之愆伏,乘虛入人,而人不能克,百病之所由生。故風喜傷肝,熱喜傷心,濕喜傷脾,燥喜傷肺,寒喜傷腎,而暑喜傷心包絡。(心包絡曰膻中,在胸膈間。蓋心主暑,故暑氣伏於三焦膈胃之間。)其或風氣之勝,木邪乘土,則脾病生焉。熱氣之勝,火邪乘金,則肺病生焉。
白話文:
啊!這是天地自然之間的氣。氣的異常潛伏,乘虛進入人體,而人不能克服,這是百病產生的原因。因此,風氣喜傷肝臟,熱氣喜傷心臟,濕氣喜傷脾臟,燥氣喜傷肺臟,寒氣喜傷腎臟,而暑氣喜傷心包絡。(心包絡又稱「膻中」,位於胸膈之間。因為心臟主暑,所以暑氣潛伏於三焦、膈肌和胃之間。)如果風氣盛行,木邪剋制土,那麼脾臟就會生病。熱氣盛行,火邪剋制金,那麼肺臟就會生病。
濕氣之勝,土邪乘水,則腎病生焉。燥氣之勝,金邪乘木,則肝病生焉。寒氣大來,心火亦為腎水所乘矣。左關為人迎,可以知風寒暑濕熱燥所從入之門。右關為氣口,可以別臟氣鬱暢與食氣聚散盈虛之候。若乃憂愁思慮,易耗心神。恚怒氣逆,易損肝氣。縱欲強志,腎之戕。
白話文:
濕氣盛行時,土邪會侵犯水,因此會引發腎病。燥氣盛行時,金邪會侵犯木,因此會引發肝病。寒氣大量來襲時,心火也會被腎水剋制。左關是人體的第一道關卡,可以知道風寒暑濕熱燥等邪氣從哪個門戶進入。右關是氣息的出口,可以區分臟氣的鬱結舒暢以及飲食之氣的聚散盈虛。如果憂愁思慮,很容易耗損心神。如果恚怒氣逆,很容易損害肝氣。縱慾強志,會損害腎臟。
形寒飲冷,肺之害。飢飽勞倦,脾之傷。外之六氣相乘,內之七情相感,凡是數者,皆為五臟之邪。因其所主,而尋其某臟所受之處,則得之矣。心主血,所藏者神,上應舌,外應諸掌,其聲言,其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肝主筋,所藏者魂,上應眼,外應爪甲,其聲呼,其色青,其臭燥,其味酸,其液泣。
白話文:
形體寒冷喜飲冷飲,是肺的損害。飢餓、飽食、勞累、疲倦,是脾的損傷。外界的六種天氣相互影響侵襲內在的七種情志相互感應,凡是這些,都是五臟的邪氣。根據邪氣所主,探求某個臟器所受到的部位,就能得到結果了。心主血,藏神,上面與舌相應,外面與諸掌相應,聲音為言語,顏色為紅色,氣味為焦味,味道為苦味,液體為汗液。肝主筋,藏魂,上面與眼相應,外面與爪甲相應,聲音為呼喊,顏色為青色,氣味為乾燥,味道為酸味,液體為淚液。
腎主骨,所藏者精與志,上應耳,外應腰背,其聲呻,其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液唾。(腎冷多唾,腎熱多渴。)肺主氣,所藏者魄,上應鼻,外應皮毛,其聲哭,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脾主肌肉,所藏者意與智,上應口,外應四肢,其聲歌,其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故心肺在上主脈氣也,肝腎在下藏精血也,脾居中州又所以為精血脈氣之養也。
白話文:
腎臟主宰骨頭,儲藏著精華和意志,與耳朵相應,與腰背相應,發出的聲音是呻吟,顏色是黑色,氣味是腐臭的,味道是鹹的,分泌的液體是唾液。(腎臟寒冷的人唾液多,腎臟燥熱的人容易口渴。)
肺臟主宰氣息,儲藏著魂魄,與鼻子相應,與皮毛相應,發出的聲音是哭泣,顏色是白色,氣味是腥臭的,味道是辛辣的,分泌的液體是鼻涕。
脾臟主宰肌肉,儲藏著思想和智慧,與嘴巴相應,與四肢相應,發出的聲音是唱歌,顏色是黃色,氣味是芳香的,味道是甘甜的,分泌的液體是口水。
因此,心臟和肺臟位於上部,主宰著脈搏和氣息;肝臟和腎臟位於下部,儲藏著精華和血液;脾臟位於中間,又有著滋養精血脈氣的作用。
心之平脈浮大而散,肝之平脈弦細而長,腎之平脈沉濡而滑,肺之平脈短澀而浮,脾之平脈和緩而大。平者,五臟本然之正脈也。春弦、夏鉤、(叔和云:夏洪取火脈來盛之義。)秋毛、冬石,以其四時當旺者,象之木火金水,四時各旺七十有二日。土為季脈,每季之月寄旺一十八日。
白話文:
心臟的平脈浮動大而鬆散;肝臟的平脈弦緊細長;腎臟的平脈沉靜滋潤而滑利;肺臟的平脈短促澀滯而浮動;脾臟的平脈平和舒緩而寬大。平脈,是五臟本來的正常脈象。春天的脈象是弦緊的、夏天的脈象是洪大的(叔和說:夏天洪大是因為火脈旺盛的緣故)、秋天的脈象是毛糙的、冬天的脈象是堅硬的,這是因為四時當旺的臟象分別是木、火、金、水,四時各旺盛七十二天。土為季脈,每季的月份寄旺十八天。
春則弦緩,夏則洪緩,秋則微緩,冬則沉緩。合四季而論,則亦七十有二日矣。春弦者,端直之狀,細弱而長是也。夏鉤者,浮大而散,來疾去遲是也。秋毛者,稀軟之狀,輕虛以浮是也。冬石者,沉濡而滑,舉指來疾是也。土之脈,溫厚氣行乎臟腑之中,平和不可得見,其衰則現焉。
白話文:
春天,脈象像弦線一樣緊而緩慢;夏天,脈象像洪水一樣盛大而緩慢;秋天,脈象微微緩慢;冬天,脈象沉重而緩慢。把四季的脈象合起來看,一共是七十二種。春天的脈象像弦線一樣直而長,細弱而長是它的特點。夏天的脈象像洪水一樣浮大而散,來得快去得慢是它的特點。秋天的脈象像毛髮一樣稀疏柔軟,輕虛而浮是它的特點。冬天的脈象像石頭一樣沉重濡濕而光滑,舉起手指來得快是它的特點。土的脈象,溫暖厚重之氣運行在臟腑之中,平和的時候看不出來,衰弱的時候才會顯現出來。
所謂弦、鉤、毛、石,蓋應時而略見耳。其中須有穀神胃氣之和。若弦如張弓弦,鉤如操帶鉤,毛如風吹毛,石來如奪索,去如彈石,此皆危脈也。此絕無胃氣也。胃氣虧絕,其能久乎?若夫春得金脈,夏得水脈,秋得火脈,冬得土脈,四季得木脈,其與心之脈克肺,肺之脈克肝,肝之脈克脾,脾之脈克腎,腎之脈克心,此皆賊邪也。
一臟無氣,況可以為人乎?然則諸腑之脈可得聞歟?曰:小腸微洪,大腸微澀,膀胱微沉,胃微緩而膽微弦急。此無他腑與臟合氣,同氣相求,斯有得其近似者矣。抑古人所謂九臟者又何如耶?曰:形臟四,一者頭角,二者耳目,三者口齒,四者胸中。神臟五,在心藏神,在肝藏魂,在腎藏志,肺藏魄而脾藏意。
白話文:
所謂的「弦、鉤、毛、石」脈象,是應時而偶爾出現的徵象。其中必須有脾胃功能調和。如果脈象像拉滿的弓弦一樣緊張,像挑起衣帶的鉤子一樣堅硬,像風吹過的羽毛一樣輕浮,像被人搶奪的繩索一樣突然來襲,又像彈射出的石頭一樣迅速離去,這些都是危急的脈象。這是因為沒有脾胃之氣了。脾胃之氣衰竭,人還能活多久呢?
至於「春天出現金脈,夏天出現水脈,秋天出現火脈,冬天出現土脈,四季出現木脈」,這些都是心脈剋制肺脈,肺脈剋制肝脈,肝脈剋制脾脈,脾脈剋制腎脈,腎脈剋制心脈的「賊邪」。
一個臟腑沒有了元氣,還能維持人的生命嗎?那麼其他臟腑的脈象可以聽出來嗎?聽起來像這樣:小腸的脈象微微洪大,大腸的脈象微微澀滯,膀胱的脈象微微深沉,胃的脈象微微緩和,膽的脈象微微弦緊。這是因為沒有其他臟腑與它們協調運作,同氣相求,所以只能聽到它們的近似脈象。
古人所說的「九臟」,是指哪些呢?形體上的臟器有四個:頭和額頭、耳朵和眼睛、口和牙齒、胸部。精神上的臟器有五個:心藏「神」、肝藏「魂」、腎藏「志」、肺藏「魄」、脾藏「意」。
然臟者,神之舍;色者,神之旗。五臟已敗,其色必夭,槁怪異常,夭必亡矣。抑猶有說焉。微遲、濡弱,其候雖不同,而為寒為虛一也。數實、長洪,其形雖不類,而為熱為實一也。諸脈皆弦,吾知其病出於肝;諸脈皆緩,吾知其病出於脾;諸脈皆澀,吾知其病出於肺。
白話文:
臟腑是神靈的住所;面容是精神的旗幟。五臟一旦敗壞,面色必定枯黃憔悴,怪異異常,生命垂危。此外,以下的一些狀況也有類似的含義:神疲氣短、身體虛弱,雖然表現不同,但都屬於寒虛證。脈搏數實、洪大,雖然形態不同,但都屬於熱實證。各種脈搏都弦緊,我知道患者的病情出在肝臟;各種脈搏都緩慢,我知道患者的病情出在脾臟;各種脈搏都澀滯,我知道患者的病情出在肺臟。
脈皆浮洪,病不在心乎?脈皆沉滑,病不在腎乎?若合腑臟而觀,假如數在左寸,數主熱也,沉之而得,則熱入於心;浮之而得,則熱入小腸。遲在左尺,遲主寒也,沉之而得,則寒入於腎;浮之而得,則寒入膀胱。其餘以此推之。噫!此通變法也。安得圓機之士與之論此哉!
白話文:
脈搏浮而洪大,難道病不在於心嗎?脈搏沉而滑利,難道病不在於腎嗎?如果我們把五臟六腑合起來觀察,假設脈搏數在左寸口,數主熱,沉取之而得到,那麼熱就入於心;浮取之而得到,那麼熱就入於小腸。遲在左尺,遲主寒,沉取之而得到,那麼寒就入於腎;浮取之而得到,那麼寒就入於膀胱。其餘的以此類推。唉!這就是通變的方法。哪裡能找到通達機變的人與之討論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