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傷寒瘟疫條辨

基本介紹

《傷寒瘟疫條辨》是清朝醫學家楊濬所著的一部醫學著作。全書共分三卷,第一卷論述傷寒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和治療;第二卷論述瘟疫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和治療;第三卷論述傷寒和瘟疫的預防。

《傷寒瘟疫條辨》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著作,對後世的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內容

《傷寒瘟疫條辨》的第一卷主要論述傷寒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和治療。

關於傷寒的病因,楊濬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外感六淫,二是內傷七情,三是飲食勞倦。外感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邪,其中風寒最為常見。內傷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其中憂思最為常見。飲食勞倦是指過食生冷、過度勞累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導致傷寒的重要原因。

關於傷寒的病機,楊濬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邪氣犯表,二是正氣虛衰。邪氣犯表是指外邪侵入人體,在表層經絡和臟腑之間遊走,導致人體出現一系列症狀。正氣虛衰是指人體的正氣不足,不能抵禦外邪,導致外邪入侵,引起疾病。

關於傷寒的症狀,楊濬認為主要有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口渴、舌苔白、脈浮等。

關於傷寒的診斷,楊濬認為主要根據患者的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口渴、舌苔白、脈浮等症狀進行診斷。

關於傷寒的治療,楊濬認為主要以解表散寒、清熱解毒、扶正固本為原則。在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

《傷寒瘟疫條辨》的第二卷主要論述瘟疫的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和治療。

關於瘟疫的病因,楊濬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天時不和,二是地氣不正,三是人體正氣虛弱。天時不和是指氣候異常,如寒暑失常、陰陽失調等。地氣不正是指土壤污染、水質污染等。人體正氣虛弱是指人體的正氣不足,不能抵禦外邪,導致外邪入侵,引起疾病。

關於瘟疫的病機,楊濬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邪氣犯表,二是正氣虛衰。邪氣犯表是指外邪侵入人體,在表層經絡和臟腑之間遊走,導致人體出現一系列症狀。正氣虛衰是指人體的正氣不足,不能抵禦外邪,導致外邪入侵,引起疾病。

關於瘟疫的症狀,楊濬認為主要有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口渴、舌苔白、脈浮等。

關於瘟疫的診斷,楊濬認為主要根據患者的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口渴、舌苔白、脈浮等症狀進行診斷。

關於瘟疫的治療,楊濬認為主要以解表散寒、清熱解毒、扶正固本為原則。在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

《傷寒瘟疫條辨》的第三卷主要論述傷寒和瘟疫的預防。

關於傷寒和瘟疫的預防,楊濬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二是注意飲食衛生,三是避免接觸傳染源,四是及時接種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序六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一 (11)

卷一 (12)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三 (6)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三 (11)

卷三 (12)

卷三 (13)

卷四 (1)

卷五 (1)

卷六 (1)

卷六 (2)

卷六 (3)

卷六 (4)

卷六 (5)

卷六 (6)

卷六 (7)

卷六 (8)

卷六 (9)

卷六 (10)

跋一

跋二

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