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傷寒脈證辨

太陽經病,頭項痛,腰脊強,身痛,發熱惡寒,惡風,脈浮緊,以太陽經脈由脊背連風府,至巔頂,故為此證。此三陽之表也。(仲景曰:大汗後,身熱愈甚者,陰陽交而魂魄離也。)

陽明經病,身熱,目痛,鼻乾,不眠,脈洪而長,以陽明主肌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為此證。此三陽之裡也。正陽明府病,由表傳裡,由經入府也。邪氣既深,故為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斑黃狂亂,五六日不大便,脈滑而實,此實熱已傳於內,乃可下之。若脈弱無神,又當詳辨。

少陽經病,往來寒熱,胸脅滿痛,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口苦目眩耳聾,脈弦而數,以少陽經脈循脅肋絡於耳,故為此證。此三陽三陰之間也。由此漸入三陰,故為半表半裡之證。(傷寒邪在三陽,但有一毫表證,總以發汗解肌為主。)

太陰經病,腹滿而吐,食不下,嗌乾,手足自溫,或自利腹痛不渴,脈沉而細,以太陰經脈布胃中絡於嗌,故為此證。

少陰經病,欲吐不吐,(脈注胸,邪上逆。)心煩,(絡心故煩。)但欲寐,(陰主靜。)口燥舌乾,自利而渴,(絡心故乾渴。)或咽痛吐利,引衣蜷臥,(寒主收引故蜷臥。)其脈沉,以少陰經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為此證。

厥陰經病,煩滿囊縮,(脈循陰器。)消渴(子盛則母虛,故腎水消而生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母盛則子實,故氣撞心而痛熱。)飢不欲食,食即吐蛔,(木邪則土受傷。)下之利不止,脈沉而弦,以厥陰經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為此證。

按:傷寒自外之內,脈證一定,而傳變無常,但不可拘於日數,泥於次序。《內經》次第言之者,以發明其理耳。大抵太陽表證居多,然豈無初病徑犯陽明者?豈無發於太陽即少陰受之者?豈無太陽熱鬱以次而傳三陰者?豈無太陽止傳陽明、少陽而不傳三陰者?所以仲景有云:日數雖多,有表證即宜汗;日數雖少,有里證即宜下。此二句語活而義廣,治傷寒之良法也。

白話文:

[傷寒脈證辨]

太陽經的病症會出現頭部和頸部疼痛,腰背僵硬,全身疼痛,發燒畏寒,怕風,脈搏浮緊。這是因為太陽經脈由脊背連接風府穴,直至頭頂,因此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三陽病症中的表症。

陽明經的病症會有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失眠,脈搏洪大且長。這是因為陽明經主掌肌肉,其脈絡穿過鼻子,連接到眼睛,因此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三陽病症中的裏症。正陽明腑病是由表及裏,從經絡進入腑臟。邪氣深入,因此會有陣發性高燒、自汗,胡言亂語,口渴,不再畏寒反而畏熱,掀開衣服,手腳亂動,或者出現斑疹、黃疸、精神錯亂,五到六天未排便,脈搏滑而實。這表示實熱已經傳入內部,可以進行瀉下治療。如果脈搏虛弱無力,則需進一步鑒別。

少陽經的病症會有忽冷忽熱,胸脅滿悶疼痛,心情煩躁想嘔吐,口苦,眼睛眩暈,耳朵聽力下降,脈搏弦緊而頻繁。這是因為少陽經脈沿著脅肋連接耳朵,因此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介於三陽和三陰之間的病症。由此逐漸進入三陰,因此是半表半裏的病症。

太陰經的病症會有腹部脹滿,嘔吐,食慾不佳,咽喉乾燥,手腳溫暖,或者腹瀉、腹痛但不口渴,脈搏沉而細。這是因為太陰經脈分佈胃部,連接到咽喉,因此會出現這些症狀。

少陰經的病症會有想嘔吐卻吐不出,心煩意亂,只想睡覺,口乾舌燥,自利且口渴,或者喉嚨痛,嘔吐腹瀉,蜷縮著蓋著衣服睡覺。這是因為寒冷會使人蜷縮。其脈搏沉,這是因為少陰經脈貫穿腎臟,連接到肺部,與舌頭相關,因此會出現這些症狀。

厥陰經的病症會有煩躁不安,睪丸收縮,口渴,氣往上衝擊心臟,心臟疼痛發熱,餓卻不想吃東西,一吃就吐蟲,下瀉不止,脈搏沉而弦。這是因為厥陰經脈沿著生殖器官連接到肝臟,因此會出現這些症狀。

總結:傷寒從外到內,脈象和症狀是固定的,但是病情的變化並沒有固定模式,不能僅僅根據天數判斷,也不能固守次序。《內經》按照順序描述,只是為了說明道理。基本上太陽經的表症較多,然而難道不會一開始就直接侵犯陽明經嗎?難道不會在太陽經就直接影響少陰經嗎?難道不會在太陽經熱度鬱積,然後依次傳遞到三陰經嗎?難道不會只傳遞到陽明經、少陽經,而沒有傳遞到三陰經嗎?因此,張仲景說:即使天數多,只要有表症就應該發汗;即使天數少,只要有裏症就應該瀉下。這兩句話靈活而涵義廣泛,是治療傷寒的好方法。

2. 溫病脈證辨

《傷寒論·平脈篇》曰: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慄山曰:此段乃溫病脈證根源也,雖未明言溫病,其詞意與傷寒絕不相干。《溫疫論》以溫病得於雜氣,《纘論》以溫病由血分出,觀此益信,——旁批)陰中於邪,必內慄也。(慄,竦縮也。

按:經曰清邪,曰濁邪,明非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邪也,另為一種,乃天地之雜氣也。種種惡穢,上溷空明清淨之氣,下敗水土汙濁之氣,人受之,故上曰潔,下曰渾,中必內慄也。)

玩篇中此四十六字,全非傷寒脈證所有事,乃論溫病所從入之門,變證之總,所謂赤文綠字,開天闢地之寶符,人未之識耳。(仍從《傷寒論》中看出,溫病得於雜氣,與傷寒外感風寒不同,是讀書得間處。

——眉批)大意謂人之鼻氣通於天,如毒霧煙瘴謂之清邪,是雜氣之浮而上者,從鼻息而上入於陽,而陽分受傷,(經云:清邪中上焦是也,——旁批)久則發熱頭腫,項強頸攣,與俗稱大頭溫、蝦蟆溫之說符也。人之口氣通於地,如水土物產化為濁邪,是雜氣之沉而下者,從口舌而下入於陰,而陰分受傷,(經云:濁邪中下焦是也。

——旁批)久則臍築湫痛,嘔瀉腹鳴,足膝厥逆,便清下重,與俗稱絞腸溫、軟腳溫之說符也。然從鼻從口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分布上下,故中焦受邪,(經云,陰中於邪是也。——旁批)則清濁相干,氣滯血凝不流,其釀變即現中焦,與俗稱瓜瓤溫、疙瘩溫、陽毒、陰毒之說符也。此三焦定位之邪也。

(奇想天開,妙有至理,溫病之來歷,從此復明於世矣。———眉批)氣口脈盛屬內傷,洪長滑數,陰陽搏激曰緊。若三焦邪溷為一,則怫鬱熏蒸,口爛蝕斷,衛氣通者,遊行經絡臟腑,則為癰膿。榮氣通者,嚏出聲嗢咽塞,熱壅不行,則下血如豚肝,如屋漏,然以榮衛漸通,猶非危候。

若上焦之陽,下焦之陰,兩不相交,則脾氣於中難運,斯五液注下,而生氣幾絕矣。《纘論》所謂傷寒自氣分傳入血分,溫病由血分發出氣分,鐵案不移。傷寒得天地之常氣,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側,自皮膚傳經絡,受病於氣分,故感而即動。認真脈證治法,急以發表為第一義,入里則不消矣。

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何至傳入血分,變證百出哉?河間以傷寒為雜病,溫病為大病,信然。蓋溫病得天地之雜氣,由口鼻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散漫不收,去而復合,受病於血分,故郁久而發。

亦有因外感,或飢飽勞碌,或焦思氣惱觸動而發者,一發則邪氣充斥奔迫,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即脈閉體厥,從無陰證,皆毒火也,與傷寒外感,與治傷寒溫散,何相干涉?(傷寒以脈為主,溫病以證為主。——眉批)奈何千年憒憒,混為一病,試折衷於經論,寧不渙然冰釋哉?治法急以逐穢為第一義。

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惡穢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所以溫病非瀉則清,非清則瀉,原無多方,時其輕重緩急而救之,或該從證,或該從脈,切勿造次。

《傷寒論》曰: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此段明言溫病治法與傷寒不同。——旁批)成注:以瀉諸經之溫熱,謂瀉諸陽之熱逆,瀉胸中之熱,瀉胃中之熱,瀉四肢之熱,瀉五臟之熱也。

按:溫病脈,經曰寸口脈陰陽俱緊,與傷寒脈浮緊、浮緩不同。溫病證,經曰中上焦,中下焦,陰中邪,(升降散、增損雙解散主方也。)與傷寒證,行身背,行身前,行身側不同。溫病治法,經曰刺五十九穴,與傷寒治法溫覆發散不同。非以溫病,雖有表證,實無表邪,明示不可汗耶。

獨是河間以傷寒為雜病,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至詳且悉。溫病為大病,豈反無方論治法乎?噫!兵燹散亡,傳寫多訛,錯簡亦復不少,承訛襲謬,積習相沿,迄今千餘年矣。名手林立,方書充棟,未有不令發汗之說。餘一人以管窺之見,而欲革故洗新,使之從風,亦知其難。

然而孰得孰失,何去何從,必有能辨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