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瘟疫條辨》~ 卷一 (3)
卷一 (3)
1. 傷寒脈證辨
太陽經病,頭項痛,腰脊強,身痛,發熱惡寒,惡風,脈浮緊,以太陽經脈由脊背連風府,至巔頂,故為此證。此三陽之表也。(仲景曰:大汗後,身熱愈甚者,陰陽交而魂魄離也。)
陽明經病,身熱,目痛,鼻乾,不眠,脈洪而長,以陽明主肌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為此證。此三陽之裡也。正陽明府病,由表傳裡,由經入府也。邪氣既深,故為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斑黃狂亂,五六日不大便,脈滑而實,此實熱已傳於內,乃可下之。若脈弱無神,又當詳辨。
少陽經病,往來寒熱,胸脅滿痛,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口苦目眩耳聾,脈弦而數,以少陽經脈循脅肋絡於耳,故為此證。此三陽三陰之間也。由此漸入三陰,故為半表半裡之證。(傷寒邪在三陽,但有一毫表證,總以發汗解肌為主。)
白話文:
太陽經病
頭痛、頸部痛、腰背僵硬、全身痠痛、發燒畏寒、怕風、脈浮緊。因為太陽經脈由脊背連接到風府穴,再到頭頂,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三陽經中的表證。(仲景說:大汗後,身體發熱更厲害,是陰陽交錯,魂魄分離所致。)
陽明經病
發燒、眼睛疼痛、鼻子乾澀、失眠、脈洪大而長。因為陽明經主管肌肉,其脈絡通過鼻子,聯繫到眼睛,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三陽經中的裡證。陽明府臟病,由表傳裡,由經傳腑。邪氣已深,所以會出現潮熱、自汗、胡言亂語、口渴、不惡寒反而惡熱、掀開被子、揮手蹬腳,或出現發斑、黃疸、狂亂,五六天不大便,脈滑而實。這表示實熱已傳到內部,可以下瀉治療。如果脈弱無神,還要進一步辨證。
少陽經病
時而發冷時而發熱、胸脅脹痛、不想吃東西、心煩想吐、口苦、眼睛眩暈、耳朵聽力下降、脈弦細而數。因為少陽經脈循著脅肋,聯繫到耳朵,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三陽三陰之間的證候。因此,逐漸會傳入三陰經,所以是半表半裡的症狀。(傷寒邪氣在三陽經,只要有一絲表證,都以發汗解肌為主。)
太陰經病,腹滿而吐,食不下,嗌乾,手足自溫,或自利腹痛不渴,脈沉而細,以太陰經脈布胃中絡於嗌,故為此證。
少陰經病,欲吐不吐,(脈注胸,邪上逆。)心煩,(絡心故煩。)但欲寐,(陰主靜。)口燥舌乾,自利而渴,(絡心故乾渴。)或咽痛吐利,引衣蜷臥,(寒主收引故蜷臥。)其脈沉,以少陰經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為此證。
厥陰經病,煩滿囊縮,(脈循陰器。)消渴(子盛則母虛,故腎水消而生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母盛則子實,故氣撞心而痛熱。)飢不欲食,食即吐蛔,(木邪則土受傷。)下之利不止,脈沉而弦,以厥陰經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為此證。
白話文:
太陰經病症表現為腹部脹滿、嘔吐、食慾不振、咽喉乾燥、手腳溫熱,或腹瀉伴隨腹痛但不口渴,脈象沉細。這是因為太陰經脈經過胃部,連接到咽喉,所以出現這些症狀。
少陰經病症表現為想吐卻吐不出來、脈象沉且上衝胸部、心煩意亂、嗜睡、口乾舌燥、腹瀉但口渴、或咽喉疼痛、腹瀉、蜷縮在床上。這是因為少陰經脈貫穿腎臟,連接到肺部,並與舌根相連,所以出現這些症狀。
厥陰經病症表現為腹部脹滿、陰部收縮、口渴、氣往上衝撞心臟、心痛且發熱、飢餓但不想吃、吃東西就吐蛔蟲、腹瀉不止,脈象沉且弦。這是因為厥陰經脈經過陰部,連接到肝臟,所以出現這些症狀。
按:傷寒自外之內,脈證一定,而傳變無常,但不可拘於日數,泥於次序。《內經》次第言之者,以發明其理耳。大抵太陽表證居多,然豈無初病徑犯陽明者?豈無發於太陽即少陰受之者?豈無太陽熱鬱以次而傳三陰者?豈無太陽止傳陽明、少陽而不傳三陰者?所以仲景有云:日數雖多,有表證即宜汗;日數雖少,有里證即宜下。此二句語活而義廣,治傷寒之良法也。
白話文:
傷寒從外侵入身體,脈象和症狀有一定的規律,但傳變過程卻變化莫測,不能拘泥於時間長短,也不能墨守成規。 《內經》中按照順序論述,只是為了闡明原理而已。 一般來說,太陽病症較多,但也有初次發病就直犯陽明的,也有從太陽病發展到少陰病的,也有太陽熱氣鬱積逐漸傳染到三陰的,還有的只傳染到陽明、少陽而沒有傳染到三陰的。 所以張仲景說:「即使病程很長,只要有表證就應該發汗;即使病程很短,只要有裡證就應該下瀉。」這兩句話言簡意賅,意味深長,是治療傷寒的良方。
2. 溫病脈證辨
《傷寒論·平脈篇》曰: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慄山曰:此段乃溫病脈證根源也,雖未明言溫病,其詞意與傷寒絕不相干。《溫疫論》以溫病得於雜氣,《纘論》以溫病由血分出,觀此益信,——旁批)陰中於邪,必內慄也。(慄,竦縮也。
按:經曰清邪,曰濁邪,明非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邪也,另為一種,乃天地之雜氣也。種種惡穢,上溷空明清淨之氣,下敗水土汙濁之氣,人受之,故上曰潔,下曰渾,中必內慄也。)
玩篇中此四十六字,全非傷寒脈證所有事,乃論溫病所從入之門,變證之總,所謂赤文綠字,開天闢地之寶符,人未之識耳。(仍從《傷寒論》中看出,溫病得於雜氣,與傷寒外感風寒不同,是讀書得間處。
白話文:
《傷寒論·平脈篇》上說:寸口脈的陰陽兩側都緊繃,說明清邪中焦在上焦,濁邪中焦在下焦。清邪中焦上焦叫做潔,濁邪中焦下焦叫做渾。(慄山說:這一段話是溫病脈證的根源,雖然沒有明文提到溫病,但是其詞意與傷寒完全無關。《溫疫論》認為溫病是由於雜氣,《纘論》認為溫病是由血分產生,從這段話中可以更加確信,——旁批)陰邪中人,必定會感到內心恐懼。(慄,指身體發抖。
按:經書中所說的清邪、濁邪,顯然不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邪,而是另一種邪氣,也就是天地的雜氣。各種惡穢之氣,上混淆了空中明淨之氣,下污染了水土濁氣,人受到這些影響,所以上面稱之為潔,下面稱之為渾,中間必定會感到內心恐懼。)
仔細推敲篇中的這四十六個字,完全不是傷寒脈證所包含的內容,而是論述溫病入侵之門和變證的總體,可以稱之為打開天地奧祕的珍貴祕符,但是人們卻沒有認識到它。(仍然從《傷寒論》中看出,溫病是由於雜氣引起,與傷寒外感風寒不同,這是在讀書中獲得的啟示。)
——眉批)大意謂人之鼻氣通於天,如毒霧煙瘴謂之清邪,是雜氣之浮而上者,從鼻息而上入於陽,而陽分受傷,(經云:清邪中上焦是也,——旁批)久則發熱頭腫,項強頸攣,與俗稱大頭溫、蝦蟆溫之說符也。人之口氣通於地,如水土物產化為濁邪,是雜氣之沉而下者,從口舌而下入於陰,而陰分受傷,(經云:濁邪中下焦是也。
——旁批)久則臍築湫痛,嘔瀉腹鳴,足膝厥逆,便清下重,與俗稱絞腸溫、軟腳溫之說符也。然從鼻從口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分布上下,故中焦受邪,(經云,陰中於邪是也。——旁批)則清濁相干,氣滯血凝不流,其釀變即現中焦,與俗稱瓜瓤溫、疙瘩溫、陽毒、陰毒之說符也。此三焦定位之邪也。
白話文:
意思是,鼻子與天相通,如果吸入了毒霧瘴氣,這些濁氣會往上浮,從鼻子進入陽氣,陽氣受損,久而久之就會發熱頭腫,脖子僵硬。這就符合民間所稱的大頭溫、蝦蟆溫的說法。而嘴巴則與地相通,如同水土物產化為濁氣,這些濁氣會往下沉,從嘴巴進入陰氣,陰氣受損,久而久之就會腹部疼痛,嘔吐腹瀉,腳膝冰冷,排泄物清稀。這就符合民間所稱的絞腸溫、軟腳溫的說法。然而,無論是從鼻子或嘴巴進入的邪氣,都會先進入中焦,再分佈到上下,因此中焦受邪,就會導致清濁相干,氣滯血凝,釀成變化。這就符合民間所稱的瓜瓤溫、疙瘩溫、陽毒、陰毒的說法。這就是三焦定位的邪氣。
(奇想天開,妙有至理,溫病之來歷,從此復明於世矣。———眉批)氣口脈盛屬內傷,洪長滑數,陰陽搏激曰緊。若三焦邪溷為一,則怫鬱熏蒸,口爛蝕斷,衛氣通者,遊行經絡臟腑,則為癰膿。榮氣通者,嚏出聲嗢咽塞,熱壅不行,則下血如豚肝,如屋漏,然以榮衛漸通,猶非危候。
若上焦之陽,下焦之陰,兩不相交,則脾氣於中難運,斯五液注下,而生氣幾絕矣。《纘論》所謂傷寒自氣分傳入血分,溫病由血分發出氣分,鐵案不移。傷寒得天地之常氣,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側,自皮膚傳經絡,受病於氣分,故感而即動。認真脈證治法,急以發表為第一義,入里則不消矣。
白話文:
這位作者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卻又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他重新闡明了溫病的病理,讓後世醫者豁然開朗。
氣口脈盛屬於內傷,脈象洪長滑數,說明陰陽氣血搏擊激烈,造成氣血運行不暢,表現為身體緊繃。如果三焦都被邪氣污染,就會造成氣機鬱滯,熱毒上蒸,導致口腔潰爛,甚至牙齒脫落。衛氣通暢的話,會遊走於經絡和臟腑,導致癰疽膿腫。榮氣通暢的話,會引起打噴嚏、流鼻涕、咽喉阻塞等症狀,由於熱毒壅塞,無法正常運行,就會導致下血,如同豬肝般鮮紅,或如屋頂漏水般持續不止。但因為榮衛氣機逐漸通暢,還算不上危急情況。
如果上焦陽氣和下焦陰氣不能相互交感,脾胃運化就會受到阻礙,導致五液下注,生命元氣幾乎斷絕。就像《傷寒論》所說,傷寒由氣分傳入血分,溫病則由血分發出氣分,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規律。傷寒是感受天地間的常氣而生病,病邪首先侵犯身體背部,然後是身體前部,再是身體兩側,從皮膚傳到經絡,在氣分受到影響後,就會立刻發病。治療傷寒時,要抓住脈證,首先要以發汗解表為主要原則,如果病邪深入到臟腑,就難以治癒了。
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何至傳入血分,變證百出哉?河間以傷寒為雜病,溫病為大病,信然。蓋溫病得天地之雜氣,由口鼻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散漫不收,去而復合,受病於血分,故郁久而發。
亦有因外感,或飢飽勞碌,或焦思氣惱觸動而發者,一發則邪氣充斥奔迫,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即脈閉體厥,從無陰證,皆毒火也,與傷寒外感,與治傷寒溫散,何相干涉?(傷寒以脈為主,溫病以證為主。——眉批)奈何千年憒憒,混為一病,試折衷於經論,寧不渙然冰釋哉?治法急以逐穢為第一義。
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惡穢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所以溫病非瀉則清,非清則瀉,原無多方,時其輕重緩急而救之,或該從證,或該從脈,切勿造次。
白話文:
當身體沒有得到溫暖的呵護而無法消散寒氣時,怎麼能傳入血液裡,導致千變萬化的症狀呢?河間張仲景把傷寒當作小病,溫病當作大病,這話可信。因為溫病得到天地間的雜亂之氣,從口鼻進入身體,直走中道,流佈全身三焦,散漫不收束,時常反覆發作,久積後才發病於血液中。
也有因為外感因素,或者飢飽勞碌,或者焦慮氣憤而觸發發病的。一旦發病,邪氣就會充斥奔湧,向上發作到極點再向下,向下發作到極點再向上,從而導致脈搏閉塞、身體厥冷,但從沒有出現過陰證,這些都是毒火造成的。這和外感傷寒以及治療傷寒的溫散方法又有什麼關係呢?
(傷寒以脈象為主要依據,溫病以症狀為主要依據。——眉批)為什麼千百年來都糊裡糊塗地混為一種疾病呢?試著從醫書經典中折衷取捨, разве не станет все ясным и понятным? Лечение заключается прежде всего в быстром выведении вредоносных факторов.
Если верхний отдел [тела] как туман, то прогревайте и выгоняйте [вредные факторы],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устраняя токсины; если средний отдел [тела] как застой, то рассеивайте и выгоняйте [вредные факторы],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устраняя токсины; если нижний отдел [тела] как болото, то пробивайте и выгоняйте [вредные факторы],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устраняя токсины. Когда вредоносные факторы будут устранены, воспользуйтесь моментом и продолжите их выводить, не позволяя им снова накапливаться. Поэтому при лечении 溫病 либо применяют слабительное, либо очищающее средство, либо и то, и другое — в зависимости от того, насколько болезнь серьезна и как быстро она развивается, и от конкретных признаков болезни. Нельзя действовать опрометчиво.
《傷寒論》曰: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此段明言溫病治法與傷寒不同。——旁批)成注:以瀉諸經之溫熱,謂瀉諸陽之熱逆,瀉胸中之熱,瀉胃中之熱,瀉四肢之熱,瀉五臟之熱也。
按:溫病脈,經曰寸口脈陰陽俱緊,與傷寒脈浮緊、浮緩不同。溫病證,經曰中上焦,中下焦,陰中邪,(升降散、增損雙解散主方也。)與傷寒證,行身背,行身前,行身側不同。溫病治法,經曰刺五十九穴,與傷寒治法溫覆發散不同。非以溫病,雖有表證,實無表邪,明示不可汗耶。
白話文:
《傷寒論》提到,治療溫病可以用針灸五十九個穴位。溫病的脈象與傷寒不同,溫病脈象是寸口脈陰陽俱緊,而傷寒脈象是浮緊或浮緩。溫病的症狀也與傷寒不同,溫病的症狀是中上焦、中下焦或陰中邪,而傷寒的症狀是行身背、行身前或行身側。溫病的治療方法也是以針灸五十九穴為主,而傷寒的治療方法是溫覆發散。溫病雖然有表證,但實際上沒有表邪,因此不可發汗。
獨是河間以傷寒為雜病,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至詳且悉。溫病為大病,豈反無方論治法乎?噫!兵燹散亡,傳寫多訛,錯簡亦復不少,承訛襲謬,積習相沿,迄今千餘年矣。名手林立,方書充棟,未有不令發汗之說。餘一人以管窺之見,而欲革故洗新,使之從風,亦知其難。
然而孰得孰失,何去何從,必有能辨之者。
白話文:
只有河間張仲景先生,將傷寒視為雜病,著有《傷寒雜病論》,列舉三百九十七種病症,一百一十三個治療方法,內容詳盡全面。溫病也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怎麼可能沒有治療方法和理論呢?唉!戰亂頻仍,書籍散失,抄寫時出現錯誤,錯漏的書籍也不少,錯誤不斷傳承,積習成俗,至今已經一千多年了。名醫輩出,醫書滿屋,卻都主張發汗治療。我僅憑淺薄的醫學知識,想要革除舊弊,推陳出新,讓醫術順應時代發展,我知道這很難。
然而,孰是孰非,應該如何取捨,一定會有能明辨是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