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2)

1. 肉瞤筋惕

瞤者,肌肉蠕動;惕者,筋脈動跳也。此因發汗攻下太過,邪熱未解,血虛氣奪,筋肉失其所養,故惕惕而跳動也。凡傷寒惕瞤兼肢冷者,真武湯;輕者,桂苓甘術湯。汗下後虛極而惕瞤者,人參養榮湯、大建中湯;汗下後虛極,煩而不得眠惕瞤者,加味溫膽湯。若不經汗下而肉瞤筋惕,潮熱來尤甚,大便必結,小便赤澀,以手按臍旁硬痛,此燥糞也,大柴胡湯加芒硝。

如初病便見肉瞤筋惕,必先元氣虛損,或失血,房室勞役,及新產崩漏,致有是證,人參養榮湯。若誤用表藥,必無生理。倘不詳辨寒熱虛實,而欲治之無差,難矣!若溫病而見惕瞤之證,此陽明火毒陷入厥陰。陽明主潤宗筋,燔灼津液,弗榮而動,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消息治之。

設有虛而惕瞤者,必入四損不可正治之條。一實一虛,其脈證畢竟有辨,隨證變治,全賴醫者活法耳。

白話文:

【肌肉跳動與筋脈抽搐】

肌肉跳動指的是肌膚下的肌肉不自主地蠕動,而筋脈抽搐則是指筋絡不時地跳動。這通常是由於過度出汗或是瀉下導致身體內邪熱未能消除,血液不足、氣力衰弱,筋肉失去養分供應,所以會產生抽搐和跳動的現象。

凡是有感冒而同時出現四肢冰冷與筋肉跳動的人,可服用真武湯;病情較輕的,則可用桂苓甘術湯。在大量出汗或瀉下後,身體極度虛弱而出現筋肉跳動的,可服用人參養榮湯或大建中湯;若是在出汗或瀉下後極度虛弱,且心情煩躁無法入睡,同時伴有筋肉跳動的,則可用加味溫膽湯。若未曾經過大量出汗或瀉下,卻出現肌肉跳動與筋脈抽搐,特別在潮熱時症狀更為嚴重,且伴有便祕,尿色深紅且排尿困難,按壓肚臍旁邊有硬塊且疼痛,這是因為腸道乾燥導致糞便積聚,需服用大柴胡湯加上芒硝。

如果一開始就出現肌肉跳動與筋脈抽搐,通常是因為原本元氣已損耗,或者失血過多,或是性生活過度勞累,以及產後出血過多等情況,導致出現這些症狀,可以服用人參養榮湯。若誤用了表面治療的藥物,很可能會危及生命。如果不詳細分辨病情的寒熱虛實,想要對症下藥,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是溫熱性疾病而伴隨著筋肉跳動,這表示熱毒已經深入肝臟。肝臟負責調節體內的津液,當津液被高溫蒸發,無法滋養筋肉而使其活動異常,可以使用加味六一順氣湯或解毒承氣湯來治療。

假如有因體虛導致筋肉跳動的情況,必須按照四大損傷無法直接治療的原則來處理。病情的實證與虛證,在脈象和症狀上終究有所區別,應該根據具體症狀來靈活調整治療方案,這完全取決於醫生的臨牀經驗和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