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二 (23)
卷二 (23)
1. 舌白苔,黃苔,黑苔
乾隆乙巳季冬科試,先君六旬有六,冒雪歸家,風寒鬱熱,以致頭痛,發熱惡寒,吐血,諸醫不效。余甚驚惶,斟酌東垣此湯一服而愈。前因吾父中風,留心醫道,三年內未敢處方,自是而悟,認真脈證,方未有不效者。噫!醫道之難在此矣。)
辨中有發經論所未發者,實千古不易正理,後學宗之,自不覆晉人轍矣。(畏齋。)
白話文:
乾隆乙巳年冬季科考結束後,家父六十六歲,冒雪回家,染上風寒鬱熱之症,導致頭痛、發燒畏寒、吐血,許多醫生都治不好。我非常驚慌,參考東垣(張仲景)的某個方劑,一劑就治癒了父親。以前因為父親中風,我便留心鑽研醫道,三年內不敢隨便開方,從那以後才明白,認真辨證施治,用方就從未失誤過。唉!醫道的困難就在於此啊!
其中有些論述,是《傷寒論》等經書中沒有提及的,其實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真理,後學者若能遵循此理,就不會重蹈晉代醫家(指錯誤的醫學理論或方法)的覆轍了。(畏齋記)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