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瘟疫條辨》~ 跋三
跋三
1. 跋三
大都靜川孫公,官於江南,與余為同僚。其人敦以和,直以爽,慷慨好施也。余與之交七載,意氣勤勤懇懇,久而彌摯,蓋誠篤君子也。甲辰夏,余自淮至白下,公之第三子適以是日殤,相對垂泣,究不辨致殞之為何疾也。余時奉檄赴崑邑,匆匆別去,今年春旋返金陵,復與公追話曩昔,公始而愀然,繼乃慨然曰:吾今始知亡兒致殞之由,乃以溫證作寒證,向未有深於此者,為之條分縷辨也。
因盛稱慄山楊先生《寒溫條辨》一書,為發千古未發之秘,且縷述以方藥治疾奇效狀,並出手錄一編授余曰:因兒亡而得是書,因是書而吾家之患疾者咸獲無恙,因一家之獲效而得以推及路人。噫!使是書傳,兒雖亡無憾矣!今將鋟以傳世,乞子一言序之。余不知醫者也,即公亦素非以醫自見者也。
茲之捐廉俸,選梓人,汲汲若不可一日緩者,夫固有所信之也。嗚呼!公之書,楊氏之書也。楊氏不暇以其書治人,而公治之,楊氏不暇以其書傳人,而公傳之。則凡因是書而得免疫癘夭札之虞者,楊氏濟世之心,亦公濟世之心也。世之讀是書者,一如公之信楊氏,濟人寧有量耶。
至其分析寒溫,如快刀破竹,永斷葛藤,如明鏡取形,不隱毫髮。即余不知醫者,讀之豁然有以自明,況深探之微者乎!原與天下之人共寶之。
乾隆乙巳夏五山陰無恙邵颿拜手跋
白話文:
大部分內容都在描述靜川孫公,他在江南擔任官員,與我是同事。他為人敦厚和藹,正直爽快,慷慨大方樂於助人。我與他交往了七年,彼此之間情誼深厚,時間越久,情感越真摯,他確實是一位誠實忠厚的君子。
甲辰年的夏天,我從淮地到達南京,恰巧那天他的第三個兒子去世,我們相對哭泣,無法確定導致他死亡的是什麼疾病。當時我接到公文要前往崑山縣,匆忙告別。到了今年春天回到金陵,再次與孫公回憶往事,他開始神色凝重,接著感慨地說:現在我才明白我兒子死亡的原因,因為將溫熱病症誤診為寒冷病症,這種情況以前從未遇到過,我要詳細地說明。
他極力推崇慄山楊先生的《寒溫條辨》一書,認為這本書揭示了千古以來未被發現的祕密,並且詳細敘述用藥治病的神奇效果,他還拿出自己抄錄的一本給我,說:因為兒子的死,我得到了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我家裡生病的人都康復了,因為我家裡的人康復,我得以將它推廣給其他人。唉!如果這本書能流傳下去,即使兒子死了,我也無憾了!現在我打算將它刻版印刷,傳播給世人,請你寫一篇序言。
我並不懂醫術,孫公也不是以醫術自居的人。
他捐出自己的俸祿,選拔木匠,急切地想要完成這件事,這表明他對這本書深信不疑。啊!孫公的書,實際上是楊先生的書。楊先生沒有時間用他的書來治病救人,而孫公用;楊先生沒有時間用他的書來傳播知識,而孫公傳播。那麼所有因為這本書而免受疾病困擾的人,都是楊先生濟世救人的初心,也是孫公濟世救人的初心。世上讀這本書的人,都應該像孫公一樣相信楊先生,救人的善行又怎麼會有止境呢?
至於書中對寒冷和溫熱的分析,就像快刀切開竹子,永遠斬斷糾纏不清的事物,就像明鏡照出事物的形態,不隱藏任何細節。即使我這個不懂醫術的人,讀了這本書也能豁然開朗,更何況那些深入研究醫術的人呢!我希望與天下人一起珍視這本書。
乾隆乙巳年夏季五月,山陰無恙的邵颿謹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