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跋三

回本書目錄

跋三

1. 跋三

大都靜川孫公,官於江南,與余為同僚。其人敦以和,直以爽,慷慨好施也。余與之交七載,意氣勤勤懇懇,久而彌摯,蓋誠篤君子也。甲辰夏,余自淮至白下,公之第三子適以是日殤,相對垂泣,究不辨致殞之為何疾也。余時奉檄赴崑邑,匆匆別去,今年春旋返金陵,復與公追話曩昔,公始而愀然,繼乃慨然曰:吾今始知亡兒致殞之由,乃以溫證作寒證,向未有深於此者,為之條分縷辨也。

因盛稱慄山楊先生《寒溫條辨》一書,為發千古未發之秘,且縷述以方藥治疾奇效狀,並出手錄一編授余曰:因兒亡而得是書,因是書而吾家之患疾者咸獲無恙,因一家之獲效而得以推及路人。噫!使是書傳,兒雖亡無憾矣!今將鋟以傳世,乞子一言序之。余不知醫者也,即公亦素非以醫自見者也。

茲之捐廉俸,選梓人,汲汲若不可一日緩者,夫固有所信之也。嗚呼!公之書,楊氏之書也。楊氏不暇以其書治人,而公治之,楊氏不暇以其書傳人,而公傳之。則凡因是書而得免疫癘夭札之虞者,楊氏濟世之心,亦公濟世之心也。世之讀是書者,一如公之信楊氏,濟人寧有量耶。

至其分析寒溫,如快刀破竹,永斷葛藤,如明鏡取形,不隱毫髮。即余不知醫者,讀之豁然有以自明,況深探之微者乎!原與天下之人共寶之。

乾隆乙巳夏五山陰無恙邵颿拜手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