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瘟疫條辨》~ 跋一
跋一
1. 跋一
世嘗謂傷寒家,如戴復庵偏於溫補,劉河間偏於寒瀉,是殆循跡以求,而未深嘗其味者。蓋復庵以傷寒汗下失宜,寒涼太過,始為熱中,末傳寒中,誠得治傷寒壞病之要訣,而非偏於溫補也。河間以傷寒為雜病,溫病為大病,特製雙解、涼膈、三黃石膏表裡兩解,誠得治溫病鬱熱之要訣,而非偏於寒瀉也。各擅其勝,易地則皆然矣。
不得要領,而動相非議,又何怪人異其旨,家異其學耶?余才淺學疏,未入閫奧,惟是博考先哲議論,零星輻輳,詳辨溫病脈證與傷寒大異,病分常氣雜氣,治分氣分血分,與夫陰陽寒熱,表裡虛實,條分縷析,而理歸一貫。其論證處方,於先哲之隱深者明顯之,詰屈者流利之,以就淺近非,故點金成鐵也。
將使因證檢書,而求治方者,寒溫補瀉各適其宜,不至多歧而惑,則幸甚。
戊子春慄山璇書
白話文:
世人常說傷寒派的醫家,例如戴復庵偏重於用溫補藥,劉河間則偏重於用寒涼藥來瀉。這是大概根據他們的用藥習慣來評論,而不是深入理解他們用藥的道理。
戴復庵認為傷寒是因為汗下用得不得當,寒涼藥用得太過,才會導致熱在體內,最後傳變成寒在體內。這種說法確實抓到了治療傷寒壞病的關鍵,並不是偏重於溫補。
劉河間把傷寒當作雜病,把溫病當作大病,特別制定了雙解、涼膈、三黃石膏等方劑,從表裡兩方面來解除病症。這種說法確實抓到了治療溫病鬱熱的關鍵,並不是偏重於寒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之處,換作其他人來做,也都會有同樣的表現。
不能理解其中的要領,就隨意相互批評,又怎麼能怪其他人不明白他們的宗旨,各家學派不同呢?
我的能力和學問淺薄,沒有深入理解醫學的深奧道理,只不過是廣泛參考前人的論述,蒐集整理成冊,詳細地辨別了溫病的脈象症狀與傷寒大不相同,疾病分為常氣和雜氣,治療方法分為氣分和血分,以及陰陽寒熱、表裡虛實等等,條理清晰,道理貫通。
書中論治的方劑,把前人深奧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把生澀難懂的內容變得流暢易讀,目的是為了讓一般人也能理解,所以才把金子變成鐵一樣的普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