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跋一

回本書目錄

跋一

1. 跋一

世嘗謂傷寒家,如戴復庵偏於溫補,劉河間偏於寒瀉,是殆循跡以求,而未深嘗其味者。蓋復庵以傷寒汗下失宜,寒涼太過,始為熱中,末傳寒中,誠得治傷寒壞病之要訣,而非偏於溫補也。河間以傷寒為雜病,溫病為大病,特製雙解、涼膈、三黃石膏表裡兩解,誠得治溫病鬱熱之要訣,而非偏於寒瀉也。各擅其勝,易地則皆然矣。

不得要領,而動相非議,又何怪人異其旨,家異其學耶?余才淺學疏,未入閫奧,惟是博考先哲議論,零星輻輳,詳辨溫病脈證與傷寒大異,病分常氣雜氣,治分氣分血分,與夫陰陽寒熱,表裡虛實,條分縷析,而理歸一貫。其論證處方,於先哲之隱深者明顯之,詰屈者流利之,以就淺近非,故點金成鐵也。

將使因證檢書,而求治方者,寒溫補瀉各適其宜,不至多歧而惑,則幸甚。

戊子春慄山璇書

白話文:

世人常認為治療傷寒的醫家中,像戴復庵偏向溫補療法,劉河間則偏向用寒瀉方式,這大概是人們只看到表面做法,並沒有深入瞭解他們的真正意圖。實際上,復庵先生是針對傷寒在出汗和下藥時處理不當,寒涼藥物使用過度,導致初期熱症,後期轉為寒症的情況,他所提出的治療方法確實是處理傷寒後遺症的關鍵,而不是單純偏向溫補。同樣的,河間先生認為傷寒是一種雜病,溫病則是大病,特別設計了雙解、涼膈、三黃石膏等表裡兩解的治療方式,確實是處理溫病鬱熱的關鍵,而不是單純偏向寒瀉。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優點,換個環境,情況也會一樣。

如果不能理解他們的關鍵所在,輕易地互相批評,那麼他人對他們的理論有不同的看法,各家學說有分歧也就不足為奇了。我的學識淺薄,還未能深入理解醫學的精髓,但我廣泛研究前人的討論,詳細辨別溫病和傷寒的脈象症狀有很大的不同,疾病可分為常氣和雜氣,治療方式可分為氣分和血分,以及陰陽寒熱、表裡虛實等,這些都被細緻分析,道理歸納為一體。我在論述病症和開立處方時,對於前人深奧難懂的理論,我試圖使其更清晰明確,把拗口難懂的部分變得流暢易懂,目的不是把金子點成鐵。

我希望,當醫生根據病症查閱書籍尋找治療方案時,能讓寒熱補瀉的療法適得其所,不會因為選擇太多而感到困惑,那將是我最大的幸運。

戊子年春季,慄山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