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瘟疫條辨》~ 卷六 (10)
卷六 (10)
1. 吐劑類
瓜蒂,味苦,有毒。入口即吐,實熱痰涎多用之。《類編》曰:一女子病齁喘不止,遇一人令取瓜蒂七枚為末,調服其汁,吐痰如膠之黏,三進而病如掃。(仲景有瓜蒂散。子和用瓜蒂、藜蘆、防風等份為末,名三聖散,荸薺汁調末一錢,吐風痰。)
白礬,味酸鹹寒,性澀而收。燥濕追涎,化痰墜濁,解毒生津,止血定疼,通大小便。主疳疾,生好肉蝕惡肉,除痼熱在骨髓。時珍曰:能吐風熱痰涎,取其酸苦湧瀉也。白礬、茶芽為末,冷水調服,吐一切毒。(古方白礬滑石湯,治熱毒怪證,目赤鼻脹大喘,渾身生斑,毛髮如鐵,此熱毒氣結於中下焦也。白礬二兩,滑石二兩,水三碗,煎減半,不住飲之,飲盡再作。鶴頂丹,治結胸胸痹,痰火聲嘶。白礬三錢,銀硃一錢五分,同研,入瓦盞,置炭火上熔化,去火,候乾為末。每服一錢五分,薑茶煎湯調下。聽其心上隱隱微聲,結者自散。白礬化痰解毒,銀硃破積消滯也。鐵化湯,洗一切眼疾,痘後翳膜侵睛,赤爛云點尤妙。生白礬、枯白礬、膽礬、青鹽、五味子二錢,川椒五分,烏梅二枚,杏仁七粒,新針七個,無根水泡七晝夜,針亦化為水矣。一日三洗效。)
白話文:
瓜蒂
味道苦,有毒。入口後立即會吐出來,適用於實熱體質、痰液過多的情況。《類編》記載:有一位女子患有齁喘,難以停止。她遇到一位路人告訴她,取七顆瓜蒂搗碎成末,然後用水調服瓜蒂汁,吐出來的痰液像膠水一樣黏稠。連續服用三次,病情就痊癒了。(《傷寒論》中有一種方劑叫「瓜蒂散」。仲景用瓜蒂、藜蘆、防風等藥材等量磨製成粉末,稱為「三聖散」,用荸薺汁調服一錢,可以吐出風痰。)
白礬
味道酸鹹偏寒,性味澀而具收斂作用。具有乾燥濕氣、祛除涎液、化痰濁降氣、解毒生津、止血止痛、通暢大小便等功效。主治疳疾、生長好肉、腐蝕壞肉、清除骨髓中的痼疾熱症。李時珍說:白礬能吐出風熱痰涎,這是因為它的酸苦味具有湧瀉作用。白礬和茶芽磨成粉末,用冷水調服,可以吐出各種毒素。(古方中的白礬滑石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怪病,症狀包括眼睛發紅、鼻孔腫脹、大喘氣、全身生斑點、毛髮像鐵絲。這是因為熱毒之氣滯留在中下焦所致。白礬二兩、滑石二兩,加水三碗煎煮,煎至剩一半,不停地喝,喝完再煎煮。鶴頂丹,用於治療胸悶胸痛、痰火導致的聲音嘶啞。白礬三錢、銀硃一錢五分,研磨後放入瓦盞,置於炭火上熔化,離火後等其冷卻乾燥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薑茶煎湯調服。會聽到心臟隱隱約約有微弱的聲音,鬱結之氣就會自行消散。白礬化痰解毒,銀硃破積消滯。鐵化湯,用於清洗各種眼疾,痘後翳膜侵犯眼睛、眼睛發紅潰爛、雲翳遮住視線等情況效果尤佳。生白礬、枯白礬、膽礬、青鹽、五味子各二錢,川椒五分,烏梅兩枚,杏仁七粒,新針七根,放入沒有根莖的水中浸泡七晝夜,針也會溶化於水中。一天清洗三次即可見效。)
牙皂,味辛鹹,性溫,有小毒。入肝、腎。主風痹死肌,頭風目淚,通關竅,理癰疽。婦人吹乳及乳癰,牙皂燒灰同蛤粉研末,調服二錢。消脹滿化水穀,除咳嗽療骨蒸,搐鼻噴嚏立至,敷腫疼痛即除。和白礬可吐風痰,拌蜜煎名為導箭。刺主厲風,鼻梁崩倒,眉發自脫。又主癰疽未潰者能發空竅,已潰者引藥排膿,直透達膿處成功。諸般惡瘡咸不可缺。(《千金方》治二便關格,皂莢燒末,米飲調服三錢立通。《宣明》酒打麵糊丸如桐子大,溫酒下二錢,又方鐵角散,治痰喘咳逆,及哮吼神驗。長皂角三條,一條入半夏十粒,一條入杏仁十粒,一條入巴豆十粒,用蜜炙入半夏條,薑汁炙入杏仁條,麻油炙入巴豆條,俱黃色為度,去皮子研為末,每服二三分,安手心以薑汁調之,舌餂嚥下。)
白話文:
皁角
,味道辛鹹,性溫,有小毒。歸入肝、腎經。
主治
風痹、肌肉麻痺、頭痛目淚,通暢經絡,消散癰疽。
婦人乳汁不通及乳癰,將皁角燒成灰與蛤粉混合研磨成粉末,取二錢調服。
其他功效
消脹滿,促進消化,化解咳嗽,治療骨蒸,通鼻止噴嚏,敷於腫痛處可立即消除。
與白礬合用可催吐風痰,加入蜂蜜煎製可製成名為「導箭」的藥物,用於刺拔驅邪,治療暴風、鼻樑塌陷、眉髮脫落。
也可治療未潰瘍的癰疽,使之形成空洞,已潰瘍的癰疽則可引藥排出膿液,直到膿液完全排出。
各種惡瘡都可用皁角治療。(《千金方》中記載:治療二便不通,將皁莢燒成灰末,用米湯調服三錢即可通暢。
《宣明》中記載:將酒加入麵糊中捏成桐子般大小的丸子,用溫酒送服二錢。
鐵角散方劑:治療痰喘咳嗽逆和哮吼,效果顯著。
長皁角三根,一根放入半夏十粒,一根放入杏仁十粒,一根放入巴豆十粒。將半夏用蜂蜜炙過,杏仁用薑汁炙過,巴豆用麻油炙過,炙至黃色為準,去皮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二三分,放在手心用薑汁調和,含著嚥下。)
常山,味辛苦,微寒,有小毒。能引吐行水,祛老痰積飲。痰有六:風痰、寒痰、濕痰、熱痰、氣痰、食痰。飲有五:流於肺為支飲,於肝為懸飲,於心為伏飲,於經絡為溢飲,於腸胃為痰飲。常山力能吐之下之。同甘草用則吐,同大黃用則下,多用生用亦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錢許能起沉疴,每見奇功,未見其或吐也,勿泥雷公久病忌服之說。訒庵曰:常山吐瘧痰,藜蘆吐風痰,瓜蒂吐熱痰,附子尖吐濕痰、寒痰,萊菔子吐氣痰、食痰。若體虛人湧吐痰涎,惟人參蘆為最。
白話文:
常山:
常山,味道辛辣苦澀,性微寒,略帶小毒。它能引發嘔吐,利水消腫,祛除陳年痰飲積聚。痰分為六種:風痰、寒痰、濕痰、熱痰、氣痰、食痰。飲也分五種:停留在肺部稱為支飲,留在肝臟稱為懸飲,留在心臟稱為伏飲,留在經絡稱為溢飲,留在腸胃稱為痰飲。常山有強力引發嘔吐的作用,可以將這些痰飲排出體外。
與甘草一起使用,常山就會引發嘔吐;與大黃一起使用,常山就會引發瀉下。常山通常生用,大量使用必定會引發嘔吐。如果用酒浸泡炒透,每次只用少許,就能治療頑固的疾病,經常能看到奇效,幾乎不會出現嘔吐的現象。不要拘泥於雷公的說法,認為久病的人不能服用常山。
訒庵說:常山可以吐出瘧疾引起的痰;藜蘆可以吐出風痰;瓜蒂可以吐出熱痰;附子尖可以吐出濕痰、寒痰;萊菔子可以吐出氣痰、食痰。如果體虛的人出現大量痰涎,最有效的藥物是人參蘆。
藜蘆(反細辛、芍藥、諸參。取根去頭。),味辛苦,性寒,有大毒。入口即吐,善通頂,令人嚏,風癇證多用之。(藜蘆一錢,鬱金五分,為末,溫漿水和服探吐。通頂散治諸風頭痛。藜蘆一錢,黃連一分,為末,搐鼻。子和曰:一婦病癇數年,採食百草,狀若蔥苗,誤蒸食之,覺不安,吐膠涎數日,昏困汗出後,輕健如常,以所食訪人,即藜蘆也。)
人參蘆,味苦,氣輕。以逆流水煎服五錢,(或入竹瀝。)湧出痰涎,虛人無損。(《千金方》燒鹽熟湯調服,以指探吐,凡病皆宜,亦無損也。)按:《內經》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在上者湧之,木鬱奪之。越以瓜蒂、豆豉之苦,湧以赤小豆之酸,奪去上焦有形之物,而木得舒暢,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丹溪曰:吐中就有發散之義,以吐發汗,人所不知也。訒庵曰:汗、吐、下、和治療之四法。仲景瓜蒂散、梔豉湯並是吐法。子和治病用吐尤多。丹溪治許白雲大吐二十餘日,小便不通,亦用吐法,甚至四君、四物以引吐。成法具在,今人惟知以和為上,汗下次之,而吐法絕置不用,遇邪在上焦當吐不吐,致結塞而成壞病,背棄古法,枉人性命,可痛也夫!
白話文:
藜蘆(相反應:細辛、芍藥、各種參類藥材。取根部,去除根頭。)味道辛苦,屬性寒涼,毒性很強。入口立即嘔吐,能通頂竅,令人打噴嚏,常被用於治療風癇證。
(藜蘆一錢,鬱金五分,研成細末,用溫熱的漿水送服,以催吐。通頂散用於治療各種頭痛。藜蘆一錢,黃連一分,研成細末,塞入鼻中。子和記載說:有一名婦女患癇疾多年,採食百草,形狀像蔥苗,誤將藜蘆蒸食,感覺不適,連續嘔吐膠涎數日,昏迷出汗後,身體輕快如常,按著她食用過的植物尋問他人,發現就是藜蘆。)
人參蘆,味道苦,氣味辛散。用逆流的泉水煎服五錢,(或加入竹瀝。)可催吐痰涎,虛弱之人也不會受到傷害。(《千金方》中記載:將鹽燒熟,加入熱湯中送服,用手指探喉催吐,凡病皆宜,也不會受到傷害。)根據:《內經》記載:堵塞在上方的高處的病症,應當從逆流方向宣洩,堵塞在上面的病症,應當從上往下催吐,肝木鬱結奪取其精氣。用瓜蒂、豆豉的苦寒之氣來宣洩,用赤小豆的酸味來催吐,奪去上焦有形之物,使肝木得以舒暢,這便是天地交合,萬物暢通的道理。丹溪子說:催吐法中含有發散的作用,用催吐發散汗液,是人們不知道的。張志聰說:汗、吐、下、和是治療的四種方法。仲景的瓜蒂散、梔豉湯都是催吐法。子和治療疾病尤其多用催吐法。丹溪子治療許白雲的重病,嘔吐了二十多天,小便不通,也採用催吐法,甚至用四君、四物湯來催吐。治療方法已經有所記載,現在的人只知道用水藥丸劑,其次用發汗法,而完全不用催吐法了。遇到邪氣堵塞在上焦時,應該催吐而不催吐,導致堵塞而形成壞病,違背古法,枉送性命,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