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潤劑類

天門冬(去心,酒蒸。),味甘苦,氣寒,沉也,陰也。上達肺氣,清金降火,益水之上源;下通少陰,滋腎潤燥。治肺痿、肺癰、吐血,(痿為正虛,素感風寒,咳嗽短氣,鼻塞胸脹,久而成痿。癰為邪實,熱毒蘊結,咳嗽膿血,胸中隱痛。治痿宜養血補氣,保肺清火。治癰宜瀉熱清痰,開提升散。痿重而癰輕也。)療虛勞內熱,定喘,除骨蒸,解煩渴,清痰嗽,並足下熱疼及骨痿難行。(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潤而不燥,滋陰養血,治心火旺盛,腎精易於施泄。天冬二兩,熟地二兩,人參一兩,黃柏三兩,砂仁一兩五錢,炙甘草七錢五分,為末,煉蜜丸。肉蓯蓉五錢酒浸,煎湯送下。)

白話文:

天門冬(去除中心,用酒蒸煮)

味道甘苦,性寒,沉降,屬於陰性。

上通肺氣,清肺降火,滋補肺部水液來源;下通少陰,滋養腎臟,潤燥。

治療肺痿、肺癰、吐血。(肺痿為正氣虛弱,長期受到風寒侵襲所致,表現為咳嗽氣喘、鼻塞胸悶,久而久之形成肺痿。肺癰為邪氣實證,熱毒瘀積所致,表現為咳嗽膿血、胸中隱痛。治療肺痿宜養血補氣,保肺清火。治療肺癰宜瀉熱清痰,開提升散。肺痿較重,肺癰較輕。)

另有功效:

  • 治療虛勞內熱,定喘,消除骨蒸,解煩渴,清痰嗽。
  • 並治療足下疼痛及骨痿難行。(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潤而清熱,滋陰養血,治療心火亢盛,腎精易於耗損。天門冬二兩,熟地二兩,人參一兩,黃柏三兩,砂仁一兩五錢,炙甘草七錢五分,研磨成細末,煉製成蜜丸。肉蓯蓉五錢用酒浸泡,煎煮成湯送服。)

麥門冬(酒浸,去心。),味甘苦;氣寒,降也,陽中陰也。以其甘多苦少,故能清心潤肺,肺中伏火,非此不除。補上焦津液,解胸膈煩渴,止胃火嘔吐,(胃火上衝則嘔吐,宜麥冬。又有因虛、因寒、因痰、因食之不同,隨證治之,不可執一也。)療手足痿躄,手足緩縱曰痿躄。陽明濕熱上蒸於肺,肺熱葉焦發為此證。(經云:治痿獨取陽明。《經疏》曰:麥冬實足陽明胃經之正藥。)益精強陰,澤肌潤結,肺痿,肺癰,咳唾衄血,經枯乳汁不行,肺燥痰嗽不絕。(午前嗽多屬胃火,宜芩、連、梔、柏,知母、石膏;午後嗽及日輕夜重,多屬陰虛,宜麥冬、五味子、元參、知母、六味。)降火清心,消痰補怯,金受火囚。生脈散須加人參。便滑瀉利,胃寒,二冬勿設。(古方麥冬飲子治勞嗽虛熱,咳喘痰血。麥冬二錢,五味子、人參七分,黃耆二錢,歸身、白芍、炙甘草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麥門冬(泡酒,去除種子)

味道:甘苦;性寒,有清熱降火的功效;陽中含陰。由於其甘多苦少,所以能清心潤肺,肺熱咳嗽,非此不能去除。

功效:

  • 補充上焦津液,解除胸悶口渴。
  • 抑制胃火嘔吐(胃火往上衝導致嘔吐,適合使用麥門冬。但也有虛弱、寒氣、痰液或飲食等不同原因造成的嘔吐,應根據證狀治療,不能一概而論)。
  • 治療手足痿躄(手足軟弱無力)。陽明經濕熱上蒸於肺,肺熱津液耗盡導致此證。(《內經》說:治療痿躄,只用陽明經。《經疏》說:麥門冬是陽明胃經的正藥)。
  • 益精強陰,滋潤肌膚,肺癆、肺癰、咳嗽咳血、月經枯竭、乳汁不通,肺燥痰咳不止。(上午咳嗽多屬胃火,宜用黃芩、黃連、梔子、柏子、知母、石膏;下午咳嗽或日輕夜重,多屬陰虛,宜用麥門冬、五味子、元參、知母、六味地黃丸)。
  • 降火清心,化痰補虛,金性受火所困。生脈散中須加入人參。
  • 便溏腹瀉,胃寒,不使用麥門冬和天門冬。(古方麥冬飲子治療疲勞咳嗽、虛熱,咳喘咳血。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人參七分,黃耆二錢,當歸、白芍、炙甘草一錢,水煎服用)。

款冬花(甘草湯浸。),味甘辛,性溫,陽也。入心、肺。主中風喉痹,治肺癰膿血腥臭,療肺咳痰唾稠黏,潤肺瀉火邪,下氣定喘促,驅久嗽。(凡陰虛勞嗽,用款冬花、紫菀、百合、沙參、生地、麥冬、五味、知、柏、芩、芍。如內熱骨蒸加丹皮、地骨皮、青蒿皆宜。如嗽而復瀉,為臟腑俱病,嗽而發熱不止,為陰虛火炎,皆難治。)

白話文:

款冬花

(用甘草湯浸泡。)味道甘辛,性溫,屬於陽性藥物。入心、肺經。主要功效是治療中風引起的喉嚨痹阻,以及肺癰導致的膿血腥臭、咳嗽痰多黏稠、肺熱咳嗽等症狀。也能滋潤肺部、瀉除火熱邪氣、降氣止喘、緩解久咳。

(凡是陰虛導致的咳嗽,可用款冬花、紫菀、百合、沙參、生地、麥冬、五味子、知母、柏子仁、黃芩、芍藥等藥物。如果患者伴有內熱骨蒸的症狀,可以加入丹皮、地骨皮、青蒿等藥物。如果咳嗽同時伴有腹瀉,則說明臟腑俱病,難以治療。如果咳嗽伴有持續發熱,則說明陰虛火炎,同樣難以治療。)

紫菀(蜜炙。),味苦辛,性溫。入心、肺。主咳逆上氣,喘嗽膿血,補虛調中,消痰瀉熱,開喉痹之惡涎,療小兒之驚癇,散結下氣,善利小便,專治血痰,為血勞聖藥。(海藏紫菀湯治肺傷氣極勞熱久嗽,吐痰吐血,肺癰肺痿。紫菀二錢,阿膠、知母、貝母一錢,人參、雲苓、甘草、桔梗五分,五味子十二粒。便溏加蓮子一錢。一方有款冬。)

酸棗仁,味甘,氣平,性潤。其肉味酸,故名酸棗而入肝。其仁居中,故主收斂而入心。不眠炒用,多眠生用。寧心志,止虛汗,解煩渴,養血安神,益肝補中,收斂魂魄,祛心腹寒熱,能安和五臟,潤劑上品也。按:棗仁味酸,本入肝經,而心則其所生者也,脾則其所制者也,膽又其所依之府也,並宜入之。《聖惠方》云:膽虛不眠,寒也。炒熟為末,竹葉湯下。蓋以肝膽相為表裡,血虛則肝虛,肝虛則膽亦虛,得熟棗仁之酸溫,以助肝氣,則木乘土位。又主困倦,所以令人多睡。又《濟眾方》云,膽實多眠,熱也。生研為末,薑湯調下。蓋以棗仁秋成者也,生則得兌金之全氣,而能制木,肝木有制,則脾不受侮,而運行不睡矣。此皆自然之理也。(歸脾湯用之。)

白話文:

紫菀(蜜炙。)味道苦辛,性質溫和。歸入心、肺經。主治咳嗽逆氣上沖,喘咳膿血,補虛調和中氣,消痰瀉熱,解除喉嚨阻塞的黏液,治療小兒驚癇,散結通利小便,善於治療血痰,是治療血虛勞損的聖藥。(《海上藏一本》中的「紫菀湯」治療肺部受傷、元氣極度衰弱、長年咳嗽,吐痰吐血,肺部化膿或肺癆。紫菀二錢,阿膠、知母、貝母一錢,人參、雲苓、甘草、桔梗五分,五味子十二粒。如果大便溏瀉,可加蓮子一錢。另一方有款冬花。)

酸棗仁,味道甘甜,氣息平穩,性質滋潤。其果肉味道酸,故名酸棗,歸入肝經。其種子長在果肉中央,故主斂攝,歸入心經。失眠時炒用,睡多時生用。安寧心神,止虛汗,解除煩渴,養血安神,益氣補中,收斂魂魄,去除心腹寒熱,能調和五臟,是滋潤劑中的上品。註解:棗仁味道酸,本歸入肝經,而心是它的生成之源,脾則是它所制約的對象,膽又依附其上,故酸棗仁皆宜歸入這些臟器。《聖惠方》說:膽虛失眠,是寒證。將炒熟的棗仁搗成末,用竹葉湯送服。這是因為肝膽表裡相通,血虛則肝虛,肝虛則膽也虛,用熟棗仁的酸溫之性,幫助肝氣,就能讓木氣剋制土氣。又主治睏倦,所以能讓人睡得香甜。又《濟眾方》說:膽實多眠,是熱證。將生的棗仁搗成末,用薑湯送服。這是因為棗仁在秋天成熟,生用能得到兌金(肺金)之全部元氣,而能制木氣,肝木受制,脾就不受侵犯,所以能運行氣血而不嗜睡。這些都是自然的道理。(「歸脾湯」中使用酸棗仁。)

柏子仁(鮮者。),味辛甘,性潤。氣香透心腎而悅脾,養心氣潤腎燥,助脾滋肝,資智寧神,聰耳明目,益血止汗,除風濕,愈癇驚,通關竅,澤皮膚,潤劑上品也。訒庵曰:補脾藥多燥,此潤而香能舒脾,燥脾藥中兼用最良。(柏子仁丸:柏子仁二兩,人參、白朮、半夏、五味子、牡蠣粉、麻黃根一兩,麥麩五錢,為末,煮棗肉丸,米飲下。此養心寧神,補陽斂汗之要藥也。陰虛多汗加熟地、杜仲。)

白話文:

柏子仁(新鮮的),味道辛辣甘甜,性質滋潤。香氣可以通達心腎,令人愉快,可以養心氣潤腎燥,幫助脾臟滋養肝臟,滋養智慧,寧神,聰耳明目,補血止汗,除風濕,治療癲癇,通暢關竅,滋潤皮膚,是潤劑中的上品。趙養謙說:補脾的藥物大多燥熱,而柏子仁滋潤芬芳,可以舒緩脾臟,在燥脾的藥物中兼用它效果最好。(柏子仁丸:柏子仁二兩,人參、白朮、半夏、五味子、牡蠣粉、麻黃根各一兩,麥麩五錢,搗碎成粉,煮成棗肉丸,用米湯送服。這是養心寧神,補陽歛汗的重要藥物。陰虛多汗者可加入熟地、杜仲。)

大麻仁(即作布之麻,去皮用),味甘,氣平,性潤。入脾、胃、大腸。緩脾潤燥,療胃熱汗多而便難,(三者皆燥也,汗多則津枯而便燥。仲景有麻仁丸。麻仁蘇子粥酌量與服。)破積血,通乳而利水。又木谷也,亦能治風。

百合(白花入藥,紅花者不可用。),味甘淡,氣平,故益氣補血,安心定魄,調中潤肺,逐驚悸,止涕淚,緩風濕咳嗽,散乳癰喉痹,解蠱毒,潤大小便秘。仲景用治百合病,(有百合地黃湯。)蓋借其平緩不峻,收失散之緩功耳。並治肺傷勞嗽,喘咳痰血。(蕺庵百合固金湯:百合、生地二錢,熟地三錢,麥冬錢半,元參、當歸、白芍、貝母、桔梗、甘草一錢。此以甘寒培本,不以苦寒傷生髮之氣也。)

白話文:

大麻:就是用來製作布料的麻,去皮使用。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滋潤。歸入脾、胃、大腸經。緩解脾虛和乾燥,治療胃熱、盜汗、大便困難(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乾燥所致,盜汗會導致津液枯竭,大便就會乾燥。仲景有「麻仁丸」的方子。麻仁「蘇子粥」酌量服用。)化解積血,催乳通水。又是一種木谷,也能治療風疾。

百合:(白色的花入藥,紅色的不能用。)味道甘淡,性質平和,所以能補氣養血,安心寧神,調和中氣,潤肺止咳,緩解驚悸,止涕淚,緩解風濕咳嗽,消散乳癰、喉嚨腫痛,解毒,潤腸通便。仲景用它來治療百合病(有「百合地黃湯」的方子)。這是因為它的性質平和緩和,能收斂散失的元氣。同時治療肺部損傷、勞累傷肺,喘咳痰血(蕺庵「百合固金湯」:百合、生地各二錢,熟地三錢,麥冬錢半,元參、當歸、白芍、貝母、桔梗、甘草各一錢。這個方子用甘寒的藥物來補養根本,不會用苦寒的藥物傷到生髮之氣)。

枳椇子,味甘,氣平。潤五臟,解酒毒,除煩渴。趙以德治酒毒房勞而病熱者,於補氣血藥中加葛根,反汗出懈怠。不禁葛根之散也,得枳椇子加入即愈。

牛乳,味甘微寒。潤腸胃,解熱毒,主噎膈反胃。按:東垣云:上膈由氣,治在和中降氣;中膈由積,治在行氣消積;下膈由寒,治在溫中散寒。氣血不足其本也,痰涎停滯其標也。非胃枯則胃寒,服香燥藥取快一時,破血散氣,是速其死也。韭汁牛乳飲主之。張氏隨宜加薑汁、藕汁、梨汁名五汁安中飲。或酌加竹瀝、萊菔汁、蘆根汁、陳米酒,佐以理中湯、八味丸加減用之,無不愈者,此其大略也,潤澤存乎一心。鄭奠一治噤口痢,服牛乳即瘥,可想其性味功用耳。(凡用牛乳十分,諸汁只二分。)

白話文:

枳椇子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滋潤五臟,解酒毒,止煩渴。趙以德用來治療因酒毒房勞而致熱病者,在補氣血藥中加入葛根,反而會出汗無力。葛根性質發散,只要加入枳椇子,就能治癒。

牛乳

味道甘甜,微寒。滋潤腸胃,解熱毒,主治噎膈反胃。按:東垣說:上膈是由於氣,治療在於和中降氣;中膈是由於積滯,治療在於行氣消積;下膈是由於寒,治療在於溫中散寒。氣血不足是它的本質,痰涎停滯是它的徵象。如果不是胃枯竭,那就是胃寒,服用香燥的藥物一時取快,破血散氣,會加速死亡。服用韭汁牛乳飲來治療。張氏隨機加入薑汁、藕汁、梨汁,稱之為五汁安中飲。或者酌情加入竹瀝、萊菔汁、蘆根汁、陳米酒,配合理中湯、八味丸加減使用,沒有不治癒的,這是一個大概的治療方法,滋潤的關鍵在於一心。鄭奠曾經治療噤口痢,服用牛乳後就痊癒了,由此可以想像它的性味和功效。(凡用牛乳十份,諸汁只用兩份。)

竹瀝,味甘,氣平。療陰虛發熱,理中風噤牙,小兒天吊驚搐,入口便定;婦人胎產悶暈,下咽即蘇。《衍義》云:胎前不損子,產後不礙虛。卻老痰,除涎飲,止驚悸,祛癲癇。痰在手足四末,非此不達;痰在皮裡膜外,有此可驅。(竹瀝達痰丸酌用六君子湯合滾痰丸為末,以竹瀝三浸三曬,竹瀝打麵糊為丸。每服二錢,竹瀝入薑汁送下,前證皆驗。)世人反以為寒,疑置不用,殊不知竹之有瀝,猶人之有血也。氣味甘平,經火煅出,何寒之有?

白話文:

竹瀝的功效與用法

竹瀝,味道甘甜,性平。可以治療陰虛發熱、中風口噤、小兒驚厥抽搐,服用後便能止住症狀;婦女生產後昏迷不醒,喝下竹瀝也能立即甦醒。《衍義》中記載:竹瀝在產前服用不會傷及胎兒,產後服用也不影響身體虛弱。它還可以化解陳舊痰液、消除涎液、止驚悸、治癲癇。如果痰積在手足末端,只有竹瀝才能有效治療;如果痰積在皮膚和肌肉之間,竹瀝也能将其驅除。

(竹瀝達痰丸 可以參考六君子湯 和滾痰丸 的配方,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竹瀝浸泡三次,曬乾三次,再用竹瀝調製成麵糊狀,製成丸藥。每次服用兩錢,用竹瀝加入薑汁送服,對上述病症都有療效。)

世人誤認為竹瀝性寒,所以懷疑其功效而不使用,殊不知竹子有竹瀝,就如同人有血一樣。竹瀝味道甘甜,性平,經火煅燒後,怎麼會寒呢?

蜂蜜(七月勿食生蜜,令人霍亂暴下。),味甘,性平。入脾、肺經。益氣補中,潤燥解毒,除心煩,通便閉,止瀉痢,悅顏色,潤臟腑,和百藥,卻重病。(蜜、酥等份,熔化一處,或湯或酒,日數調服不拘時,治久病血枯,並潤燥止渴。)蠟味淡滲,去陳積,主下痢,(古方蠟匱巴豆丸,治一切寒澼宿食,積滯瘧痢。巴豆去心膜油,杏仁炒,各四十九粒,為末,熔蠟和丸,綠豆大,水下三五丸。)灸瘡固膜。(蠟礬丸護膜托裡解毒,成膿心煩加雄黃。)

白話文:

蜂蜜(七月不宜食用生蜂蜜,以免引發霍亂、腹瀉。)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歸脾、肺經。有益氣補中、潤燥解毒、消除煩躁、通便止瀉、止瀉痢、改善氣色、潤澤臟腑、調和百藥、消除重病的作用。(蜂蜜、酥等量融化,無論用湯或酒,每日多次服用,不受時間限制,可治療長時間患病導致血氣乾枯,兼具潤燥止渴功效。)

味道淡而滲透,能去除陳舊積滯,主治下痢。(古方蠟丸(巴豆丸),治療各種寒濕宿食、積滯瘧痢。巴豆去心膜油,杏仁炒,各四十九粒,研磨成細粉,用融化的蠟和成丸,大小如綠豆,用溫水送服三至五丸。)用於灸瘡能固護膿膜。(蠟礬丸用於保護膿膜、託裡解毒,膿液形成、心煩時加入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