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瘟疫條辨》~ 卷六 (1)
卷六 (1)
1. 本草類辨
夫藥之為類多矣,治病不要求奇,神明存乎其人。下記一百八十八種,一種連及者,又四十四味,分為十二劑。人參之外,非常不用,平易之物,用須辨明。俗云:多不如少,少不如好。今人趨利若鶩,以贗物欺人者皆是也,當局者不可不慎。再如苦菜、(用苗五兩,水十盅,煎三盅,分三次連服,治產後腹痛如錐刺,並腰腳刺痛者。
)茅根、蘆根、苧根、艾葉、柳葉、蔭葉、柏葉、茶葉、竹葉、竹茹、槐花、榆皮、大青、小薊、小鹽、(化水洗乳岩及瘰癧極驗。)地錦草、紫地丁、蓼實、旱蓮草、蒺藜、雞內金、蝸牛、地龍、(搗爛,入井水攪清飲之,治溫病大熱狂言,大腹黃疸,隨宜用。並治腎風腳氣。
白話文:
各種藥物種類繁多,治療疾病不必追求奇效,神效妙用在於人為。以下列出 188 種藥物,一味藥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另外有 44 味藥物,分成 12 劑。人參之外,一般不用,普通常見的藥物,用法應當清楚明白。俗話說:多不如少,少不如好。現在的人只顧利益,用假藥欺騙人,主管當局不可不謹慎小心。再如 苦菜、(用嫩苗五兩,水十盅,煎三盅,分三次連續服用,治療產後腹痛如刀刺,以及腰腳刺痛。)、茅根、蘆根、薴根、艾葉、柳葉、蔭葉、柏葉、茶葉、竹葉、竹茹、槐花、榆皮、大青、小薊、小鹽、(化水洗乳巖和瘰癧極為有效。)地錦草、紫地丁、蓼實、旱蓮草、蒺藜、雞內金、蝸牛、地龍、(搗爛,放入井水攪拌,澄清後飲用,治療溫病大熱狂言,大腹黃疸,視情況使用。也用於治療腎風腳氣。
)伏龍肝、石灰、百草霜、黑墨、蔥、韭、薤、蒜、生薑、大茴、花椒、紅曲、米醋、粳米、糯米、白扁豆、黑豆、赤豆、綠豆、薏苡仁、(《金匱》方薏苡仁附子敗醬湯,(敗醬即苦菜也。——眉批)治腹癰有膿。薏苡仁五錢,附子一錢,敗醬一錢五分,水煎,日三服。
白話文:
治療腹中膿腫。使用薏苡仁五錢、附子一錢、敗醬(即苦菜)一錢五分,加入水煎煮,每日服用三次。
)脂麻、蓖麻子、浮麥、麥芽、穀芽、西瓜、甘蔗、荸薺、荔核、元肉、橄欖、榧子、(四物雖非北地土產,亦居家常有之物。)白果、棗、梨、桑堪、烏梅、柿干、柿霜、柿蒂、發灰、尿鹼、人中黃、五穀蟲、官粉、鐵鏽、銅綠、驢溲、馬勃、敗鼓之皮,附記七十四味,隨地皆有,取之甚便,察之甚明,用如其證,效如響應。世多舍近而圖遠,舍易而求難,豈非貴耳賤目乎!
白話文:
)黑芝麻、蓖麻子、麩皮、麥芽、穀芽、西瓜、甘蔗、荸薺、荔枝核、元肉、橄欖、榧子、(這四種東西雖然不是北方出產,但家中常見。)銀杏果、棗子、梨、桑椹、烏梅、柿餅、柿霜、柿蒂、酒糟發酵後的豆渣、尿液中的鹼性物質、胎盤中含黃色的分泌物、穀中常見的蟲子、官府販賣的米粉、生鏽後的鐵屑、銅器表面氧化後的綠色物質、驢的尿液、馬勃(一種真菌)、破損的鼓皮。附註:以上七十四味藥材,隨處可得,容易取得,其功效一目瞭然,對症下藥即可,效果立竿見影。世人往往捨近求遠,捨棄容易而選擇困難的,難道不是珍視耳聞而輕視目見嗎?
(陳茶芽煎),治多年偏正頭風疼。
茶芽(五錢),黑豆(五十粒),燈心(五十寸),金銀花(三錢),元參,蔓荊子,防風,天麻(各一錢),川芎,辛夷花(各五分)
外用土茯苓四兩煎湯。取三盅煎服,滓再取二盅煎服,重者不過二劑。
通淋膏,治五淋澀疼,並小便不通。
地龍(一條),蝸牛(一個)
白話文:
治療多年的偏頭痛或正頭痛,可以使用以下藥方:
- 陳年茶芽(五錢):老茶葉的嫩芽,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其效果更佳。
- 黑豆(五十粒):具有滋補作用,能調和藥性。
- 燈心草(五十寸):清熱解毒,利尿。
- 金銀花(三錢):清熱解毒,消炎。
- 元參(一錢):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 蔓荊子(一錢):清熱解毒,疏風止痛。
- 防風(一錢):散風除濕,清熱解毒。
- 天麻(一錢):平肝熄風,緩解頭痛。
- 川芎(五分):活血行氣,調經止痛。
- 辛夷花(五分):開宣肺氣,止鼻塞。
外用土茯苓(四兩)煎湯,取三碗湯汁煎服,若仍有餘渣,可再次煎煮兩碗湯汁服用。病情嚴重者,最多服用兩次即可。
通淋膏,用於治療尿路感染、小便不暢或尿頻尿急等症狀,具體配方為:
- 地龍(一條):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
- 蝸牛(一個):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
搗,敷臍上即愈。
來復丹
旱蓮草(二斤),地錦草(二斤)
煮濃汁去滓,入黑豆四斤,青鹽四兩,汁沒豆一二指,細火攪煮,以汁盡為度,曬乾。長服滋腎益肝,烏須明目,卻病延年。
以上數方,至平至易之藥,屢試屢驗,可見治病全不在貴且異者。
白話文:
將藥物搗碎,敷在肚臍上,就能治好疾病。
來復丹
材料:
- 旱蓮草 (二斤)
- 地錦草 (二斤)
- 黑豆 (四斤)
- 青鹽 (四兩)
製法:
- 將旱蓮草和地錦草煮成濃汁,過濾掉渣滓。
- 加入黑豆和青鹽,汁液要淹沒黑豆一到兩指,以小火慢慢攪煮,直到汁液煮乾。
- 將煮好的藥物曬乾。
功效:
長期服用可以滋補腎臟和肝臟,烏黑頭髮,明亮眼睛,防病延年。
結論:
以上這些方子,都是非常簡單易懂的藥方,經過多次驗證,效果顯著。可見治病關鍵不在於藥物的昂貴或稀奇,而在於藥效是否真實有效。
2. 補劑類
人參(反藜蘆。),味甘微苦,陽中微陰,入手太陰肺,升也。陽氣虛竭者,回之於暫敗之初;陰血崩潰者,障之於決裂之後。(獨參湯主之。)惟其氣輕而不辛,所以能固氣;惟其味甘而純正,所以能補血。故凡虛而發熱,虛而自汗,虛而眩暈,虛而困倦,虛而短氣,虛而驚懼,虛而遺泄,虛而瀉痢,虛而頭疼,虛而腹痛,虛而飲食不運,虛而痰涎壅滯,虛而吐血衄血,虛而淋瀝便閉,虛而嘔逆煩躁,虛而下血失氣等證,是皆不可不用者。第以氣血相較,則人參氣味頗輕,而屬陽者多,所以得氣分者十之八,得血分者十之二,總之為氣分之物,而血分亦必不可少,未有氣不生而血能自生者也。(生脈散:人參五分,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治夏月火旺爍金,暑淫少氣,汗多口渴,病危脈絕。蓋心生脈,肺朝百脈,補肺清心,則氣充脈復,轉危為安矣。)故扁鵲曰:損其肺者,益其氣。須用人參以益之。肺氣既旺,他臟之氣皆旺矣。凡臟腑之有氣者,皆能補之。然其性溫,積溫亦能成熱,雖東垣云參、耆為退火之聖藥,丹溪云虛火可補,參、術之類是也,此皆言虛火也。而虛火二字,最有關係,最有分解。若內真寒而外現假熱之象,是為真正虛火,非放膽用之不可也。(參附湯主之。附減半於參是也。)然有一等元陰虧乏,而邪火燔爍於表裡,神魂躁動,內外乾枯,真正陰虛一證,誰為其非虛火?如過用人參,實能助熱,若節庵雲陽旺則陰愈消,《節要》云陰虛火動者不用,又云肺熱還傷肺等說固有此理,不可謂其盡非。而李月池輩皆極不然之,恐亦未必然也。夫虛火二字,當分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就證論證,勿以成心而執偏見斯可矣。若龍雷之火,原屬虛火,如巴蜀有火井,投以水則燔,投以火則滅,是即假熱之火,故補陽即消矣。至於亢旱塵飛,赤地千里,得非陽旺陰虛,而可以補陽生陰乎?或曰此正實火也,得寒則已。余曰不然。夫炎暑酷烈,熱令大行,此為實火,非寒莫解。而乾枯燥旱,泉源斷流,是為陰虛,非水莫濟。此實火與陰虛,亦自判然可別。是以陰虛而火不盛者,自可用參為君;若陰虛而火稍盛者,但可用參為佐;若陰虛而火太盛者,則誠有暫避人參,而惟甘寒壯水之劑,庶可收功。(六味地黃湯,大劑濃煎。或人參固本丸:熟地、乾地各二兩,天冬、麥冬、青蒿、枸杞各一兩,人參五錢。為末,煉蜜丸。)蓋天下之理,原有至是。謂之曰陰虛,必當忌參固不可,謂之曰陰虛,必當用參亦不可,要在斟酌病原,適其可,求其當而已。(言聞曰:人參惡皂角。東垣:理脾胃,瀉陰火,人參皂角同用,是惡而不惡也。人參畏五靈脂,古方療月閉,四物湯加人參、五靈,是畏而不畏也。又吐痰在胸膈,人參、藜蘆同用,而取其湧越,是急其怒性也,此非洞達經權者不能知。)
白話文:
人參(與 藜蘆 相反),味道甘甜微苦,陰中帶陽,可歸入太陰肺經,有升發作用。陽氣極度虛弱的人,在稍微衰敗時使用可以恢復元氣;陰血崩漏的人,在崩裂之後使用可以阻擋出血。(獨參湯)主治此類證狀。
由於其氣輕而苦味不重,所以能固氣;由於其味甘且純正,所以能補血。因此,凡是虛寒發熱、虛寒自汗、虛寒眩暈、虛寒疲倦、虛寒氣短、虛寒驚恐、虛寒遺尿遺精、虛寒腹瀉痢疾、虛寒頭痛、虛寒腹痛、虛寒飲食不運、虛寒痰涎壅滯、虛寒咳血吐血、虛寒淋漓便祕、虛寒嘔吐反胃煩躁、虛寒便血脫氣等證狀,都不可不用人參。
但若以氣血相比較,人參的氣味較輕,屬陽的部分較多,因此能益氣的佔八成,能補血的佔兩成,總的來說屬於益氣之品,但補血也必不可少,沒有氣血不能生成、只有氣血就能自生的道理。(生脈散:人參五分,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治療夏季火氣旺盛克金,暑氣過多導致氣虛,多汗口渴,病危脈絕。因為心臟生脈,肺臟通調全身脈絡,補肺清心,就能使氣充滿脈絡復甦,轉危為安。)
所以扁鵲說:損傷肺氣的人,要益補其氣。必須使用人參來益補。肺氣旺盛,其他臟腑之氣都會旺盛。凡是有氣的臟腑,都可以用人參補養。
然而人參性溫,積熱也會成火,雖然東垣說人參、黃耆是退火的聖藥,丹溪說虛火可用人參、朮類補養,這些都說的是虛火。而虛火二字,關係重大,分解極其重要。如果內部真寒而外部表現假熱的現象,就是真正的虛火,非膽大使用人參不可。(參附湯)主治此類證狀。附子用量減半於人參。)
然而有一種元陰虧乏,而邪火在表裡焚燒,神魂躁動,內外乾枯,真正的陰虛之證,誰能說是虛火?如果過量使用人參,確實能助熱,如果節庵雲陽旺則陰愈消,《節要》雲陰虛火動者不用,又云肺熱還傷肺等說固有此理,不可說完全不是。而李月池等人皆極力反對,恐怕也不是必然如此。虛火二字,應當分辨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根據證狀論證,不可成見而執著偏見。
如果龍雷之火,原本屬於虛火,比如巴蜀有火井,投入水則燃燒,投入火則熄滅,這就是假熱之火,所以補陽就會消退。至於乾旱塵飛,赤地千里,難道不是陽旺陰虛,而可以用補陽生陰的方法嗎?有人說這是實火,遇寒就能痊癒。我說不然。炎暑酷烈,熱令大行,這是實火,非寒不能解決。而乾枯燥旱,泉源斷流,這是陰虛,非水不能濟。這種實火和陰虛,自己就能清楚分辨。
因此,陰虛而火不盛的人,自可用人參為主藥;如果陰虛而火稍盛的人,只能用人參為佐藥;如果陰虛而火太盛的人,則確實應當暫時避開人參,而只用甘寒壯水的藥物,纔可收到效果。(六味地黃湯,濃煎服。或人參固本丸:熟地、乾地各二兩,天冬、麥冬、青蒿、枸杞各一兩,人參五錢。研成細末,用蜂蜜煉成丸劑。)
天下的道理,本來就是如此。如果說是陰虛,必定要忌用人參固然不行,如果說是陰虛,必定要用人參也不行,關鍵是要斟酌病因,合乎適宜,找到對症的藥物。
(言聞曰:人參與皁角相剋。東垣:理脾胃,瀉陰火,人參皁角同用,是相剋但又不相剋。人參畏五靈脂,古方用來治療閉經,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是相畏但又不相畏。又咳痰在胸膈,人參、藜蘆同用,取其湧越之效,是激發其怒性,不是通達經權的人不能做到。)
熟地(北方純陰,土肥力大,懷慶者佳。),味甘微溫,陰中微陽,氣薄味厚,降也。本草言手足少陰、厥陰經藥,大補心血,滋培腎水,兼益藏血之經。此論蓋得其大略,而未盡其奧妙。夫地黃產於中州沃土之鄉,得土氣之最厚者,其色黃,土之色也,其味甘,土之味也。得土之氣味與色,而曰非太陰、陽明之藥,吾不信也。惟是生用性寒,脾胃喜溫,固所宜慎。至於熟則性平,稟至陰之德,氣味純靜,故能補五臟之真陰,而於統血多血之臟為至要,豈非脾胃經藥耶?(仲景八味丸以熟地黃為君,脾腎兼補也。經云:飲食生化而輸於腎。)夫人之所以有生者,氣與血耳。氣主陽而動,血主陰而靜。補氣以人參為君,而耆、術為之佐。補血以熟地為君,而芎、歸為之佐。然在耆、朮、芎、歸,則又有所當避。而人參、熟地無有出其右者,故諸經之陽氣大虛,非人參不可,諸經之陰血大虛,非熟地不可。凡陰血虧損,有為發熱,為頭痛,為焦思,為喉痹,為嗽痰,為喘氣,或腎寒上衝,為嘔吐,或虛火載血於口鼻,或水濕泛溢於皮膚,或腎枯而泄利,或陰脫而跌僕,或陰虛而狂亂,或陰虛而神散,或陰虛而火升,或陰虛而躁動,或陰虛而剛急,或陰虛而水泛為痰,或陰虛而真氣散失等證,舍熟地何以填精補髓,滴滴歸源,使先天后天之陰血大旺,而陽有以化乎?然而陽性速,故人參少用暫用可以成功。陰性緩,故熟地非多用常用難以奏效。而今人有畏其滯膩者,則崔氏何以用腎氣丸而治痰浮?有畏其滑濕者,則仲景何以用八味丸而治腎泄?有自蒸而用者,則帶鮮而蒸者熟,既干而蒸者生,地頭之甑大,氣足而火候到,家常之甑小,氣薄而火候微,此生熟之有殊,而功力之有間也。有謂陽能生陰,陰不能生陽者,蓋亦偏說。夫陰陽之理原自互根,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內經》曰:精化為氣,得非陰亦能生陽乎?又若制用之法,有用薑汁炒者,則必中寒兼嘔而後可;有用砂仁制者,則必脹滿不行而後可;有用酒拌蒸者,則必經絡滯壅而後可。使無此三證,而妄用此製法,是不知用熟地者,正欲其靜重而反為動散,以逆其性,是蛇足也。余意總不如用黑豆煮湯,(肉黃皮黑,補脾補腎。)鮮者洗淨,乾者泡透,循環津潤,九蒸九曬九露,以熟為度耳。今人即欲用之補陰,而必兼以滲利,則焉知補陰不利水,利水不補陰,而補陰之法不宜滲。即欲用之補血,而復疑其滯膩,則焉知血虛非燥土旱極望雲霓,而枯竭之腸極喜滋潤。設不明此,乃少用之,尚欲兼之以利,又孰敢單用之,而任之以多,單用而多且不敢,又孰敢再助以甘,而盡其所長,是又何異噎而廢食也。悲夫!生地黃甘苦大寒,氣薄味厚,沉也,陰也。入心包、肝、腎,瀉丙丁,(導赤散。)清燥金,消瘀通經,平諸血逆,治吐衄崩中,淋瀝尿血,骨蒸煩躁,及傷寒溫病陽強,痘疹大熱。乾地黃性味功用與生地略同而稍緩。滋陰退陽,涼血活血而生血,潤燥除煩而止渴,治一切陰虛發熱之證。(烏龍丸治兩目昏而復明,則他證可知。乾地、熟地、川椒等份,為末,煉蜜丸,溫酒送下。生地、熟地、歸身、白芍、丹皮四錢,元參、沙參、雲苓、牛膝、荊芥二錢,柴、芩、犀一錢,熱逆嘔血驗。)(此加味犀角地黃湯,血熱嘔吐男女皆宜。犀角磨汁另入,荊芥穗炒黑用。——眉批)
白話文:
熟地黃(北方純陰,土質肥沃,以懷慶產的為佳。)味道甘甜微溫,陰中帶陽,氣味醇厚,具有滋補降下之功用。本草經中記載它能入手少陰、足少陰、厥陰經,大補心血,滋養腎水,同時益補藏血的經絡。這種論述雖然大致正確,但尚未窮盡它的奧妙之處。地黃產於中原沃土,得天地之氣最厚,它的顏色是黃色的,這與土的顏色相同;它的味道是甘甜的,這與土的味道相同。它稟承了土的氣味與顏色,而說它不是太陰、陽明的藥物,我是不相信的。只是生用地黃性屬寒涼,脾胃喜溫,所以使用時必須謹慎。至於熟地則性平,秉承至陰之德,氣味純靜,因此能夠補益五臟真陰,而對於統攝血液以及多血的臟器而言,更是至關重要,難道這不是脾胃經的藥物嗎?(張仲景的八味丸中以熟地黃為君藥,就是既補脾又補腎。經文說:「飲食生化而輸於腎。」)人之所以有生命,靠的是氣與血。氣主陽而動,血主陰而靜。補氣以人參為君藥,而黨參、白朮為輔佐;補血以熟地黃為君藥,而川芎、當歸為輔佐。不過,黨參、白朮、川芎、當歸這些藥物也有一些需要避忌的情況。而人參、熟地黃在這些藥物中卻無可替代,所以諸經陽氣大虛,非人參不可;諸經陰血大虛,非熟地黃不可。凡是陰血虧損,出現發熱、頭痛、焦慮、喉嚨腫痛、咳嗽咳痰、喘息、或腎寒上衝導致嘔吐、或虛火將血帶至口鼻、或水濕泛溢於皮膚、或腎枯而導致腹瀉、或陰脫而跌倒、或陰虛而狂亂、或陰虛而神散、或陰虛而火升、或陰虛而躁動、或陰虛而剛急、或陰虛而水泛為痰、或陰虛而真氣散失等證候,如果不使用熟地黃,如何填補精髓、補養骨髓,讓先天、後天的陰血大旺,讓陽氣有機會變化呢?不過,陽性迅速,所以人參少用暫用就能奏效;陰性緩和,所以熟地黃非多用常用難以奏效。現在有些人畏懼熟地黃滯膩,那麼崔氏為何用腎氣丸來治療痰浮呢?有些人畏懼熟地黃滑濕,那麼仲景為何用八味丸來治療腎泄呢?有人蒸熟地黃後直接使用,那麼鮮嫩的地黃蒸後熟,乾燥的地黃蒸後生,地頭的大蒸籠,氣足火候到;家常的小蒸籠,氣薄火候微,這便是生熟之別,也是功力之差。有人說陽能生陰,陰不能生陽,這也是偏頗之論。陰陽之理本來就是相互依存,沒有陽則陰無以產生,沒有陰則陽無以化育。《內經》說:「精化為氣」,這難道不是說陰也能生陽嗎?再說使用的方法,有的人用薑汁炒熟地黃,那麼一定要伴有寒中兼嘔纔行;有的人用砂仁制熟地黃,那麼一定要脹滿不通才行;有的人用酒拌蒸熟地黃,那麼一定要經絡滯壅纔行。如果沒有這三種證候,卻胡亂使用這些製法,說明不懂得使用熟地黃之道,正應該讓它靜重,卻反而讓它動散,這就違背了它的性質,是畫蛇添足了。我的意見還是用黑豆煮湯來使用熟地黃(黑豆皮黑,補脾補腎)。新鮮的黑豆洗淨,乾的黑豆泡透,反覆蒸煮滋潤,蒸九次曬九次露九次,直到熟為度。現在有些人想要用熟地黃補陰,卻一定要兼用利水滲濕的藥物,那麼又怎麼會知道補陰不應利水,利水不應補陰,而補陰的方法並不適合滲利?又有些人想要用熟地黃補血,卻懷疑它滯膩,那麼又怎麼會知道血虛就好像乾旱的土地極度渴望雲霓,而枯竭的腸胃極度喜愛滋潤?如果不明白這些道理,那麼少用熟地黃,還想兼用利水滲濕的藥物,那麼又有誰敢單獨使用它,而任由它多用呢?單獨使用而多用還不敢,那麼又有誰敢再用甘溫的藥物輔助,讓它發揮最大的功效呢?這樣做與噎著了就停止進食又有什麼兩樣呢?可悲啊!生地黃甘苦大寒,氣薄味厚,沉降的、陰性的。入心包、肝、腎經,瀉除丙丁之火(導赤散)。清熱潤燥,消瘀通經,平定各種血逆,治療吐血、衄血、崩漏、淋漓尿血、骨蒸潮熱煩躁,以及傷寒、溫病陽強,痘疹大熱。乾地黃性味功用與生地黃略同而稍緩。滋補陰津,退熱涼血,活血生血,潤燥除煩,止渴生津,治療一切陰虛發熱證候(烏龍丸治療雙目昏暗而後復明,其他證候可想而知。乾地黃、熟地黃、川椒等分,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溫酒送服。生地黃、熟地黃、當歸身、白芍、丹皮各四錢,元參、沙參、雲苓、牛膝、荊芥各二錢,黃連、黃芩、犀角各一錢,熱逆嘔血驗。)(此加味犀角地黃湯,血熱嘔吐男女皆宜。犀角磨汁另行加入,荊芥穗炒黑使用。——眉批)
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大忌無鱗魚。),味甘氣平性緩,生用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蜜炙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可升可降,無毒而善於解毒,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仲景有炙甘草湯。)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升,下藥得之緩其行。助參、耆成陽虛之功,人所知也,助地、萸療陰虛之危,誰其曉之?健脾胃,堅筋骨,長肌肉,祛邪熱,隨氣藥入氣,隨血藥入血,無往不可,故稱國老。余每用人參、熟地、甘草大劑濃煎,治氣血兩虛,陰陽將脫證,屢收奇功。惟中滿勿加,恐其作脹。欲速下勿入,恐其緩功。噁心惡甘,嘔吐亦忌。純寒純熱之藥,必用之以緩其力。(《金匱》方,飲饌中毒,未審何物,煎甘草薺苨湯,入口便活。《千金方》陰頭生瘡,蜜煎甘草末頻頻敷之。)梢達腎莖,止疼。(小薊飲子用之。小薊、藕節、當歸、黑蒲黃、黑梔子、生地、木通、滑石、甘草梢、竹葉等份,水煎服,治尿血血淋效。)
白話文:
甘草(相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非常忌諱無鱗魚。
味道甘甜,氣平性緩。生用能補益脾胃虛弱,同時清瀉心火;蜜炙能補益三焦元氣,同時祛散外寒。既能升提又能降下,無毒且善於解毒,具有調和的特性,有調補的作用。(仲景有「炙甘草湯」)
所以有毒的藥物遇到它能解毒,剛烈的藥物遇到它能緩和其藥性,發散的藥物遇到它能幫助發散,瀉下的藥物遇到它能緩和其作用。幫助人蔘、黃耆補益陽虛的作用,人人都知道,幫助熟地、山茱萸治療陰虛的危症,有誰知道呢?
健脾胃,強筋骨,長肌肉,祛除邪熱,隨同氣藥進入氣血,隨同血藥進入血液,無處不通,所以稱之為「國老」。我每每用人蔘、熟地、甘草大劑量濃煎,治療氣血兩虛、陰陽將要脫離的證狀,屢屢收到神奇的功效。只有中滿的人不要加甘草,以免脹氣。想要加速瀉下不要加甘草,以免緩慢功效。噁心厭惡甘草,嘔吐也忌諱。純寒或純熱的藥物,一定要用甘草緩和其藥力。(《金匱》方,食物中毒,不知道是何種毒物,用甘草煎「薺苨湯」服用,立刻解毒;《千金方》陰莖長瘡,用蜂蜜煎煮甘草末,頻頻敷用。)
甘草梢通達腎部,止痛。(「小薊飲子」用甘草梢。小薊、藕節、當歸、黑蒲黃、黑梔子、生地、木通、滑石、甘草梢、竹葉等份,水煎服,治療尿血有效。)
黃耆(生涼,炙溫。),味甘氣平,氣味俱輕,升也,陽也。專於氣分而達表,故能補元陽,壯脾胃,充腠理,長肌肉,治虛勞,除虛熱,氣虛難汗可發,表虛多汗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氣固而血自止也。故經曰血脫補氣。其所以除帶濁泄痢者,以氣升而陷自起也,故經曰陷者舉之。然而氣味俱浮,專於氣分,性不純良,表實者不宜用,裡虛者宜少用,恐升氣於表,而里愈虛也。氣實誤用,則致喘急,脹滿,關格;血虛過用,則致吐衄,痰壅咳嗽。(仲景有黃耆建中湯。升陽益胃湯:黃耆二錢,人參、甘草、半夏一錢,陳皮、白朮、白芍、白茯苓、澤瀉、羌活、獨活、柴胡、防風五分,黃連三分,生薑七分,大棗二枚,水煎。訒庵曰:東垣首重脾胃,而益胃又以升陽為先,故每用補中上升下滲之藥,此湯補中有散,發中有收,脾胃諸方,多從此昉也。)
白話文:
黃耆(生用涼,炙用溫),味道甘甜,性平,氣味輕浮,屬升陽性質。專補氣分而達於體表,故能補益元陽,健脾胃,充實體表組織,增長肌肉,治療虛弱勞損,消除虛熱,氣虛不汗可發汗,表虛多汗可止汗。其所以能止血崩血淋,是因為氣固攝而血自止。故經書上說:血脫即補氣。其所以能消除帶濁泄痢,是因為氣升舉而陷症自然消除,故經書上說:陷症用升舉法治療。但是它的氣味都浮於上,專補氣分,性質並不純良,表實證不宜用,裡虛證宜少用,以免升氣於表,而裡虛更甚。氣實證誤用,則導致喘急,脹滿,胸悶;血虛證過用,則導致吐血鼻血,痰壅咳嗽。(仲景有《黃耆建中湯》。《升陽益胃湯》:黃耆二錢,人參、甘草、《半夏》一錢,《陳皮》、《白朮》、白芍、白《茯苓》、《澤瀉》、《羌活》、《獨活》、《柴胡》、《防風》五分,《黃連》三分,《生薑》七分,《大棗》二枚,水煎。訒庵說:東垣首重脾胃,而益胃又以升陽為先,故每用補中上升下滲之藥,此湯補中有散,發中有收,脾胃諸方,多從此昉也。)
白朮,味甘澀氣溫。氣味俱厚,可升可降,陽中微陰。乳制潤其燥,土炒竊其氣。氣溫燥,故實脾胃,驅嘔逆,止瀉泄,祛勞倦,進飲食,除濕運痰,津液自生。味澀滯,故止汗實表,癰疽得之反多膿,奔豚遇之反增氣,上焦燥熱,氣多壅塞者不可用。佐黃芩以安胎,君枳實以消痞。(白朮三兩,枳實三兩,水煎分三服,治心下水積,堅大如盤。)在氣主氣,在血主血,四肢困倦,目不欲開,怠惰嗜臥,不思飲食,當加用之。無汗則能發,有汗則能止。
茯苓(雲南者佳。),味甘淡氣平,性降而滲,陽中陰也。上達肺氣,而下通膀胱。《本草》言白行壬癸,赤瀉丙丁,故能利竅滲濕。(仲景有茯苓甘草湯。)利竅則開心益志,導濁生津,滲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祛驚癇,厚腸臟,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耳。皮專行水,蓋以皮行皮之義,治水腫膚脹。(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腫脹,《澹寮》五皮飲:苓皮、五加皮、桑白皮、大腹皮、陳皮等份,加生薑皮煎。此於消腫之中,仍寓補脾之意。)茯神附根而生,專理心經,補心氣健忘,止恍惚驚悸,然總不外滲利,與茯苓不相遠也。(茯苓皮非補劑類也,一種而性味不同者甚多,觀者勿以連及而誤之,余仿此。)
白話文:
白朮
味道甘澀,性質溫和。氣味都很濃厚,既能升發又能下降,陽氣中帶有少量陰氣。用乳汁調制能潤澤它的乾燥,用土炒能收斂它的氣味。性質溫熱而乾燥,因此能補益脾胃,驅除嘔吐反胃,止住拉肚子,消除疲勞倦怠,促進食慾,去除濕氣運化痰液,津液自然產生。味道澀滯,因此能止汗固表,患了癰疽用它反而會增多膿液,患了奔豚症用它反而會加重氣鬱,上焦氣熱,氣滯不通暢的人不可使用。配合黃芩安胎,配伍枳實消痞。(白朮三兩,枳實三兩,加水煎服分三次喝,治療心下水積,堅硬大如盤子。)在氣方面為主導,在血方面也為主導,四肢睏倦,眼睛不想睜開,懶惰嗜睡,不想吃東西,應當加用此藥。身上不發汗的時候能發汗,身上有汗的時候能止汗。
茯苓(雲南產的品質最好。)味道甘淡,性質平和,性質向下滲透,陽氣中帶有陰氣。向上能通肺氣,向下能通膀胱。《本草》上說,白色的能運行腎水,紅色的能瀉火,因此能通利孔竅,滲透濕氣。(仲景有茯苓甘草湯。)通利孔竅就能開心益智,導出濁氣生津,滲透濕氣就能排除水分,健脾養胃。祛除驚癇,補益腸臟,治療痰濕的根本,幫助藥物下降。由於它的味道甘甜,所以說它能補陽,但補陽少,利濕多。它的皮專門行水,這是因為皮能行皮的緣故,治療水腫和皮膚脹滿。(脾不能為胃運行津液,所以會腫脹,《澹寮》的「五皮飲」:茯苓皮、五加皮、桑白皮、大腹皮、陳皮等分,加上生薑皮煎服。這在消腫的同時,也包含了補脾的意思。)茯神附著在茯苓的根上生長,專門管理心經,補益心氣,治療健忘,止住恍惚驚悸,但是總離不開滲透利濕的作用,與茯苓相差無幾。(茯苓皮不是補劑類的,同種類而性質味道不同的有很多,觀者不要因為連及而誤會了,我仿照這樣寫。)
芍藥(反藜蘆。),味微苦、微甘、微酸,氣微寒。氣薄於味,斂降多而升散少,陰中陽也。白補赤瀉,生用氣微涼,酒炒氣極平,其性降,故入血。補肝虛,瀉肝實,固腠理,消癰腫,止泄瀉,利小便,除眼疼,緩三消,斂血虛之發熱,驅血虛之腹痛。白者安胎熱不寧,赤者能通經破瘀。按:芍藥特補藥中之微寒者,非若極苦大寒之比,乃產後補血和氣之要藥也。若謂其色白屬金,寒伐生髮,產後當忌,則凡白過芍藥,寒過芍藥者,又將何如?丹溪之言不可泥也。(仲景芍藥甘草湯,治榮氣不足腹疼甚驗。)
當歸,味甘辛,氣溫,味重氣輕,可升可降。其味甘而重故補血,其氣輕而辛故行血,補中有動,陰中有陽,血中氣藥也。頭止血上行,身養血中守,尾破血下流,全和血不走。佐以補藥則潤,故能養榮,佐以攻藥則通,故能止疼;榮虛而表不解,佐以葛根等劑,亦能散表;衛熱而表不斂,佐以六黃之類亦能固表。惟其氣辛而動,欲其靜者當避之;惟其性滑而行,大便溏者當避之;若血滯為痢者,正所當用也,(當歸導滯湯治痢神效。)其要在動滑二字。入心生血,入脾統血,入肝藏血,凡血分受病必用之。血壅而不流則疼,須當歸辛溫以散之,使血氣各有所歸。諸頭疼與心腹兩脅疼,俱屬肝木,故以血藥主之耳。(當歸養血湯:黃耆一兩,當歸四錢,陽生陰長之義也。)
白話文:
芍藥(解毒藥,能抵抗藜蘆毒性。)味道微苦、微甜、微酸,性情微寒。氣味較淡,收斂降逆的作用多於升發宣散的作用,是陰中帶陽的藥草。白色芍藥補益,赤色芍藥瀉下,生用時藥性微涼,用酒炒後藥性極為平穩。芍藥性降,因此能入血。補虛弱的肝臟,瀉實熱的肝臟,固護皮膚組織,消散腫脹,止住腹瀉,利尿,消除眼痛,緩解消渴、多尿、多飲症,抑制血虛引起的發熱,驅除血虛引起的腹痛。白色的芍藥能安胎定熱,赤色的芍藥能通經活血,破血瘀。註:芍藥是補藥中藥性微寒的,不是像極苦大寒藥物那樣,是產後補血和氣的重要藥物。如果說芍藥顏色白屬金,寒性會克傷生髮之氣,產後應禁用,那麼所有比芍藥顏色更白的或比芍藥寒性更強的藥物,又該如何使用呢?丹溪的話不能過於執著。(仲景的芍藥甘草湯,用於治療氣血不足引起的腹痛,效果顯著。)
當歸,味道甘辛,性溫,味道濃重藥氣清淡,可升可降。其味甘而濃重,因此能補血,其氣輕而辛辣,因此能活血,既有補益又有通暢作用,陰中帶陽,是補血活血的藥物。頭部用於止血上行,身體用於養血中存,尾部用於破血下流,全株用於調和各種血證。搭配補益藥物,則滋潤,因此能養血;搭配攻下藥物,則通暢,因此能止痛;氣血虛弱而表證不解,搭配葛根等藥材,也能散解表證;衛氣過於熱盛而表證不斂,搭配六黃等藥材也能固護表證。由於其氣辛而通,想讓其安靜的時候應避免使用;由於其性滑而通暢,大便溏瀉時應避免使用;血瘀導致痢疾,正是適用的時候。(當歸導滯湯治療痢疾有奇效。)關鍵在於「通」和「滑」兩個字。入心生血,入脾統血,入肝藏血,凡血分疾病必定使用。血氣瘀滯不通則疼痛,需要辛溫的當歸來散瘀,讓血氣各有歸屬。各種頭疼和心腹、兩脅疼痛,都屬於肝木,因此用活血藥物來治療。(當歸養血湯:黃耆一兩,當歸四錢,取陽長陰生的意思。)
遠志(甘草湯浸,去心,炒。),味辛苦氣溫,升也,陽也。功專心腎,故可鎮心定神,祛邪安夢,壯陽益精,強志助力,增益智慧不忘,和悅顏色耐老,治小兒驚癇客忤,療婦人口噤失音。因其氣升,同參、草、棗仁能舉陷攝精,交接水火,但可佐不可多。小草,其苗葉也。除胸痹心疼氣逆,禁虛損夢遺精滑。(古方定志丸:遠志、茯神、赤氣、人參為末,蜜丸。)
山藥,味甘淡性澀,健脾補肺,堅骨益心。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健忘、滑精、瀉痢、癰腫。但其氣味輕緩,難勝專任,故補心肺必主參、術,滋腎水必主地、萸,澀帶濁須故紙同煎,固精滑仗茯、菟相濟,止瀉痢必借扁豆、蓮子與芡實。生搗敷毒,能消腫硬耳。諸凡固本丸藥,並可煮搗為糊。(安道曰:仲景八味丸用之以強陰。)
白話文:
遠志(用甘草湯浸泡,去除心,炒製。)味道辛苦,性溫,具有升發作用,屬陽性藥物。主要作用於心腎,因此可以鎮定心神,驅邪安眠,壯陽益精,增強意志力,增益智慧,使人面色紅潤,延緩衰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客忤,婦人口齒禁閉、失音。由於其氣性升發,與人參、草藥、棗仁搭配使用,可以升舉陷落之氣,收攝精氣,調和水火,但只能作為輔助藥物,不可多用。小草,是指其嫩芽和葉子。具有化解胸痹、心痛、氣逆的作用,但禁用於虛損、夢遺、精滑的人。(古方定志丸:遠志、茯神、赤氣、人參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劑。)
山藥,味道甘淡,性微澀,具有健脾益肺,強健骨骼,滋養心臟的功效。用於治療各種虛弱、百般損傷,五勞七傷、健忘、滑精、瀉痢、癰腫。但其藥性平和緩和,難以獨自承擔重任,因此補心肺必須以人參、白術為主藥,滋補腎水必須以地黃、山萸肉為主藥,澀滯濁氣需與故紙同煎,固精止滑需與茯苓、菟絲子相配,止瀉痢必須借用扁豆、蓮子、芡實。生搗敷用於外敷,可以消腫止痛。各種固本丸的藥物,都可以煮或搗成糊狀。(安道說:仲景的八味丸使用山藥來增強陰氣。)
杜仲(鹽水拌,炒斷絲。),味甘氣溫,色紫入肝,潤燥補虛。子能令母實,故又滋腎,肝充則筋健,腎足則骨強,益精秘氣,除陰囊濕癢,止小水夢遺,暖子宮,固胎氣,堅筋骨,壯腰膝及足弱難行。(孫琳曰:一少年新娶,得腳軟病且疼甚,作腳氣治不效。予思此腎虛也,用杜仲一兩,水酒各半煎服,六日全愈。)
牛膝(川出者佳,懷次之。),味甘苦,氣微涼,性降而滑,陰也。酒蒸補髓填精,益陰和血,療腰膝痠疼,滋鬚髮枯白。酒漬走十二經絡,助一身元氣,主手足痿痹,血燥拘攣,通膀胱秘澀,大腸乾結。生用其性下走如奔,破血癥,通血閉,引諸藥下行。治心腹諸疼,淋瀝尿血,墮胎極速,滑泄勿設。(古方地髓湯,治尿血、血淋。牛膝一兩,水煎服。訒庵曰:熱蓄膀胱,尿澀而疼曰淋。氣淋便澀余淋,勞淋房勞即發,冷淋寒戰後溲,膏淋便出如膏,石淋肝經移熱於胞中,日久熬煎精結成石,非腎與小腸病也。色鮮心與小腸實熱,色瘀腎與膀胱濕熱,宜通氣清心,平火利濕,不宜用補,恐濕熱得補增劇也。牛膝諸淋要藥,血淋尤宜。又有中氣不足致小便淋瀝者,宜補中益氣,經雲氣化則能出是也,忌用淋藥。李時珍曰:虎杖根尤通五淋,破宿血。《本事方》:虎杖根二兩水煎,去渣,入乳香、麝香少許服。一婦人沙石淋已十三年,每旋痛楚不可忍,偶得此方服之,一夕而愈,此予眼見者。又《聖惠方》治月經不通,癥瘕,腹大如甕,虛脹雷鳴,四肢沉重,氣短欲死。虎杖根一斤,銼碎,水十碗,浸一宿,煎取二碗,再入茜根汁二碗,牛膝汁兩碗,同煎如餳,每用三錢,酒化沖服,日二夜一,宿血當下,男積亦治。)
白話文:
杜仲(用鹽水拌勻,炒到成細絲狀。),味道甘甜,氣性溫和,顏色紫黑,入肝經,滋潤乾燥,補益虛弱。服用後可以讓母親奶水充足,因此也能滋養腎臟,肝臟充足則筋骨健壯,腎臟充足則骨骼強健,增強精氣,消除陰囊濕癢,停止小便遺精,溫暖子宮,固攝胎氣,強健筋骨,壯腰膝和腿腳有力。(孫琳說:一位新婚的年輕人,得了腳軟病而且疼痛劇烈,當作腳氣治療也不見效。我認為這是腎虛,用杜仲一兩,水和酒各半煎服,六天後完全痊癒。)
牛膝(產自四川的品質較佳,懷慶次之。),味道甘苦,氣性微寒,性滑而下行,屬於陰性。用酒蒸煮可以補髓充精,滋陰和血,治療腰膝痠痛,滋養鬚髮,防止枯白。用酒浸泡後可以走通全身經絡,助長全身元氣,主治手足痿痹,血燥導致的痙攣,通利膀胱結滯,治療大腸乾結。生用時性味下行如奔,可以破血癥,通血閉,引導其他藥物下行。治療心腹各種疼痛,淋瀝尿血,墮胎迅速,滑泄時不要使用。(古方《地髓湯》,治療尿血、血淋。牛膝一兩,水煎服用。張機說:熱氣積聚在膀胱,尿液澀痛叫做淋。氣淋便祕,餘淋勞累後即發,冷淋寒戰後小便,膏淋排便如膏狀,石淋肝經積熱移到膀胱,時間久了煎熬精液形成結石,並非腎臟和小腸的疾病。顏色鮮紅是心和小腸實熱,顏色暗紅是腎臟和膀胱濕熱,宜疏通氣機,清心降火,利濕,不宜用補,以免濕熱得補後加重。牛膝是治療各種淋證的要藥,血淋尤其適合。另外還有中氣不足導致小便淋瀝的,宜補中益氣,經文說氣化則能排泄,忌用淋證的藥物。李時珍說:虎杖根尤其能通五淋,破宿血。《本事方》:虎杖根二兩水煎,去渣,加入乳香、麝香少許服用。有一位婦女沙石淋已有十三年,每次旋轉時疼痛難忍,偶然得到此方服用,一晚上就痊癒了,這是親眼所見。另外《聖惠方》治療月經不通,癥瘕,腹部大如甕,虛脹雷鳴,四肢沉重,氣短欲死。虎杖根一斤,切碎,水十碗,浸泡一夜,煎取兩碗,再加入茜根汁兩碗,牛膝汁兩碗,一同煎煮如濃汁,每次用三錢,用酒化開沖服,日兩夜一,宿血當下排出,男性積聚也可用此方治療。)
何首烏,味苦甘澀,氣溫。夜則交藤,有陰陽交合之象。堅腎補肝,養血祛風,消瘰癧,散癰腫,療五痔,止腸風,驅惡瘧,烏鬚髮,明耳目,添精神,長肌肉,補虛勞,強筋骨,益精髓,壯腰膝,治婦人經胎產崩漏等證。老弱尤為要藥,久服生子延年,應節處方,嘉靖驗之,此七寶美髯丹之所以傳也。赤白合用,氣血兼補,黑豆拌蒸,勿犯鐵器。(七寶美髯丹:赤、白首烏二斤,黑豆湯浸,蒸曬九次,牛膝酒浸,蒸曬三次,白茯苓乳蒸,歸身、枸杞子、菟絲子酒蒸八兩,故紙四兩,黑脂麻拌炒為末,煉蜜丸,鹽水送下。)
白話文:
何首烏,味道苦甘而帶澀,性味溫熱。夜晚會纏繞交錯,有陰陽交合的象徵。可以強腎、補肝、養血、祛風、消除淋巴結腫大、分散癰腫、治療五種痔瘡、止住腸風、驅除惡性瘧疾、烏黑鬚髮、明目、增加精神、增長肌肉、補虛勞、強健筋骨、增加精華、強化腰膝,治療婦女經胎產後血崩等症狀。對於老弱者,尤其是一味重要的良藥,長期服用可以生子、延年益壽,確實按照節氣來配藥,嘉靖皇帝親身試採驗證過,這是「七寶美髯丹」之所以流傳的原因。紅、白首烏合用,能兼顧氣血的補益,搭配黑豆蒸煮,避免接觸鐵器。
(七寶美髯丹:赤首烏、白首烏各二斤,用黑豆水浸泡,蒸曬九次;牛膝酒浸泡,蒸曬三次;白茯苓以乳汁蒸製;當歸、枸杞子、菟絲子用酒蒸八兩,故紙四兩;黑芝麻拌炒成粉,煉製成蜜丸,用鹽水送服。)
山茱萸(酒蒸去核。),味辛酸,澀收斂,氣平微溫,陰中陽也。入肝、腎,益精秘氣,助水臟以暖腰膝,充精氣以利九竅,壯陽道,節小便,澀帶濁,斂汗止渴,調經收血,主心下邪氣,除一切風,逐一切冷。所云滑則氣脫,澀劑所以收之也。(仲景八味丸用之,其性味可知。)或云畏酸者暫已之。(古方草還丹益元陽補元氣,固元精滋元血,續嗣延年之要藥也。山茱萸酒蒸去核一斤,破故紙酒炒八兩,當歸酒蒸四兩,麝一錢,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酒下。)
白話文:
山茱萸(酒蒸後去核)。其味道略帶辛酸與渾厚,具有收斂作用,氣息平和而微溫,是陰中帶有陽性的藥材。它能進入肝、腎兩個器官,有助於增強精氣,暖腰膝,充實精氣以利於九竅的運作,壯陽道,控制小便,防止帶下混濁,收斂汗液,止渴,調理經血,主治病症包括心下邪氣,消除一切風邪和冷痛。
所說的「滑」指的是藥物容易導致氣體流失,而「澀」的藥物就是用來收斂、制止這種情況的。在張仲景的八味丸中使用了山茱萸,可以看出其藥性與功效。有些認為對酸敏感的人可以暫時停止使用。
山茱萸酒蒸後去核一斤,破故紙酒炒至八兩,當歸酒蒸至四兩,麝香一錢,研磨成粉末,煉製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八十一丸,以酒送服。這是一種古代的補養藥物,用於增加元陽、補充元氣、固護元精、滋潤元血,並有助於延年益壽,對於續嗣也有重要效果。
胡桃仁,味甘氣平,肉潤皮澀,其汁青黑,入肺、肝、腎、命門、三焦。溫肺潤腸,固精秘氣,養血滋陰。佐故紙減半,治腎虛腰疼,有木火相生之妙。上而虛勞喘嗽,中而遺精滑泄,下而腰腳痿躄,內而心腹之痛,外而癰瘍之毒,皆可除也。(加味青娥丸,治腎虛腰疼,並外邪所侵腰腿筋骨疼。胡桃仁八兩,破故紙鹽水炒、杜仲薑汁炒、牛膝酒炒、黃柏鹽水炒四兩,知母鹽水炒三兩,萆薢四兩分四份,鹽、酒、童便、米泔各浸炒一份,曬乾為末,春夏米粥為丸,秋冬煉蜜為丸,任下。)
白話文:
胡桃仁,嚐起來甜而不嗆,屬性溫和,果肉柔軟而果皮粗糙,榨出的汁液為青黑色,可以進入肺、肝、腎、命門和三焦經絡。可以溫暖肺部、潤滑腸道、固實精氣、滋養血液和陰液。搭配減量後的故紙,可以治療腎虛腰痛,有木火相生的妙用。從上到下,包括虛弱勞倦導致的喘咳、遺精滑泄、腰腳痿弱癱瘓、以及內心的腹痛、外表的癰瘡炎症,都可以消除。(加味青娥丸)可以治療腎虛腰痛,以及外來的邪氣侵犯導致的腰腿筋骨疼痛。胡桃仁八兩,搗碎的故紙用鹽水炒過、杜仲用薑汁炒過、牛膝用酒炒過、黃柏用鹽水炒過,各四兩。知母用鹽水炒過,三兩。萆薢四兩,分成四份,分別用鹽、酒、童便和米湯浸泡後炒過,曬乾磨成細末。春天和夏天用米粥做成丸劑,秋天和冬天用蜂蜜做成丸劑,根據需要服用。
女貞子,味甘微苦,氣平。其樹似桂,少陰之精。益肝腎安五臟,養精神強腰膝,補風虛烏髮須,療百病聰耳明目,久服延年,古方罕用何哉?(女貞子酒蒸二十兩,椹干十兩,旱蓮草十兩,煉蜜丸,補腎益肝,強陰壯陽,治虛損百病。如四月搗桑椹汁,七月搗旱蓮汁,不必用蜜。因其樹隆冬不凋,故又謂之冬青子,亦女貞之義也,非兩種也。)
枸杞子,味甘微辛,氣平,可升可降,潤肺滋腎養肝。以其味重而純,故能補陰,以其陰中有陽,故能補氣。陰滋則血盛,氣足則陽旺。諺云:去家千里,勿食枸杞,謂其能壯陽也。實則壯陽而無動性,故用以佐熟地最妙。其功聰耳明目,(杞菊丸:等份煉蜜丸。)益神魂添精髓,強筋骨補虛勞,止消渴,真陰虛而臍腹疼不止者,多用神效。地骨皮即枸杞根皮也,味甘辛微苦,性寒,走血分,入肝、腎、三焦、膽經。退陰虛而熱,療有汗骨蒸。凡不因風寒而熱在陰分骨髓者,最宜此物。涼而不峻,可理虛勞,氣輕而平,故亦清肺。時珍曰:枸杞、骨皮佐以青蒿,甘寒退大熱,不比芩、連苦寒之傷胃也。
白話文:
女貞子,味道甘甜稍苦,性情平和。它的樹木像桂樹,是陰氣的精華。能滋養肝腎、安撫五臟,養育精神、強健腰膝,補充風虛引起的頭髮和鬍鬚枯萎,治療百病、聰明耳目,長期服用可延年益壽,古方很少使用,這是為什麼呢?(女貞子蒸酒二十兩,椹幹十兩,旱蓮草十兩,煉成蜜丸,能補充腎氣、滋養肝臟,強壯陰氣、壯陽,治療虛弱引起的百病。如果在四月搗碎桑椹汁,七月搗碎旱蓮汁,就不必使用蜂蜜。因為它的樹木隆冬不凋,所以又稱為冬青子,也是女貞的含義,並不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枸杞子,味道甘甜稍辛、性情平和,可以上升也能下降,潤肺滋腎養肝。因為它的味道醇厚純正,所以能補充陰氣,因為它的陰中帶陽,所以能補充氣血。陰氣滋潤則血氣充足,氣血充足則陽氣旺盛。俗話說:離家千里,不要食用枸杞,意思是它能壯陽。但實際上它壯陽而不具有刺激性,所以用它來搭配熟地最妙。它有聰明耳目(杞菊丸:等份煉製蜜丸)的功效,有益於精神魂魄、補充精髓,強健筋骨、補充虛弱,止消渴,真陰虛弱而臍腹部疼痛不止的,多用效果很好。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皮,味道甘辛稍苦、性情寒涼,運行於血脈,進入肝、腎、三焦、膽經。能減少陰虛和熱,治療盜汗和骨蒸。凡是不因為風寒而熱產生在陰血和骨髓中的,最適合使用這種藥物。涼而不峻,可以調理虛弱,氣輕而平,所以也能清肺。李時珍說:枸杞、骨皮搭配青蒿使用,甘寒能退大熱,比芩連的苦寒傷胃好很多。
菟絲子(先以甜水洗淨,浸脹,次酒浸,蒸熟,杵爛捏餅,曬乾,炒。),味甘辛,氣溫,性固。入肝、脾、腎。補髓添精,助陽起痿,(《千金方》菟絲餅五兩,雄雞肝三具,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溫酒每下六十丸,日二次服。)暖腰膝冷疼,壯氣力筋骨,開胃進食肥肌,尤安夢寐。(《局方》茯菟丸,治精滑淋濁,及強中消渴。菟絲餅十兩,五味子八兩,白茯苓、石蓮肉三兩,山藥六兩,酒煮,山藥糊為丸。精滑淡鹽水下,赤濁燈心湯下,白濁白茯苓湯下,強中元參湯下,消渴米飲下。此方於補正氣中瀉腎邪也。)
白話文:
菟絲子(先用甜水洗淨,使其膨脹,再用酒浸泡,蒸熟,搗爛捏成餅狀,曬乾,炒熟。)),味道甘辛,性溫,性質固澀。歸入肝、脾、腎經。有補髓填精,助陽起痿的作用(《千金方》中記載:菟絲餅五兩,雄雞肝三枚,雀卵混合製成丸,如小豆般大小,用溫酒送服,每次六十丸,每日服兩次。)。能溫暖腰膝,緩解冷痛,壯氣力強筋骨,開胃進食,增肥健美,尤其能安神助眠(《局方》中記載:茯菟丸,治療精液滑脫、小便混濁,以及強精壯腰、消渴症。菟絲餅十兩,五味子八兩,白茯苓、石蓮肉三兩,山藥六兩,用酒煮,山藥煮成糊狀製成丸。精液滑脫,淡鹽水送服;小便赤濁,燈心湯送服;小便白濁,白茯苓湯送服;腰膝虛弱,元參湯送服;消渴症,米湯送服。此方在補氣正氣的同時,也能瀉除腎臟的邪氣。)。
覆盆子(淘淨酒蒸。),味甘,氣溫,入肝、腎。主腎傷精滑,陽痿不起,小便頻數,補虛續絕,調氣溫中,安和五臟,益腎強陰,補肝明目,澤肌膚烏鬚髮,亦療中風成驚。(古方五子衍宗丸:覆盆子、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蒺藜子等份為末,煉蜜丸。余意加車前子減半,強陰益精,利水不走氣,亦猶仲景八味丸用澤瀉之義。)
五味子,皮甘肉酸,性平而斂,核味辛苦,性溫而緩,兼有鹹味,故名五味。入肺、腎。南治風寒咳嗽,北主虛損勞傷。整者用其甘酸,生津解渴,止瀉除煩,收耗散之金,滋不足之水,斂虛汗,解酒毒。敲碎用其辛溫,斂氣強陰,補虛明目,固元陽,(《千金方》治陽痿不起,為末,溫酒調二錢,日三服,一月見功。)壯筋骨,除喘滿,(五味子湯,治喘而脈伏,及寒熱而厥,昏冒無脈者。)肝旺吞酸,助木剋土。(《衛生方》治久嗽肺脹。五味子二兩,罌粟殼五錢,餳炒為末,餳丸彈子大,每水煎一丸服。又丹溪方:治久嗽不已。五味子一兩,五倍子、風化硝四錢,甘草三錢,為末,蜜丸噙化。)
白話文:
覆盆子(洗淨後用酒蒸製)
味道甘甜,性溫,入肝、腎經。主治腎虛精滑,陽痿不舉,小便頻數,補益身體,調和氣血,安定五臟,益腎強陰,補肝明目,滋潤肌膚烏黑髮鬚,也治療中風引起驚厥。
(古方「五子衍宗丸」:覆盆子、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蒺藜子等份研成細末,加煉蜜製成丸。我建議再加入「車前子」,減半用量,可以增強滋陰補精的效果,利水而不傷氣,就像仲景「八味丸」中使用澤瀉的道理。)
五味子
果皮甘甜,果肉酸,性平而收斂,果核味辛苦,性溫而緩和,還有鹹味,因此得名「五味」。入肺、腎經。南方用來治療風寒咳嗽,北方主治虛損勞傷。
完整入藥,利用其甘酸,生津解渴,止瀉除煩,收斂流失的金元素,補充不足的水元素,抑制虛汗,解酒毒。敲碎入藥,利用其辛溫,收斂氣血,強陰補虛明目,固守元陽。(《千金方》中治陽痿不舉,研成細末,用溫酒調和二錢,每日三次服,一月見效。)強健筋骨,消除氣喘胸悶。(「五味子湯」,治療氣喘而脈搏微弱,以及寒熱交替並導致昏厥、神志不清、脈搏微弱的症狀。)肝氣旺盛者服用五味子會加重酸味,助長木氣克土。
(《衛生方》中治療久咳肺脹。五味子二兩,罌粟殼五錢,炒熟後研成細末,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一丸,用水煎服。又丹溪方:治療久咳不癒。五味子一兩,五倍子、風化硝四錢,甘草三錢,研成細末,製成蜜丸含化。)
五加皮,味苦辛,氣溫。順氣化痰,勝濕祛風,堅筋健步,強志益精。去婦女陰癢難當,扶男子陽痿不舉,小便遺淋可止,腰膝足痹能除,(五加皮二兩,牛膝一兩酒浸,木瓜一兩為末,米飲入酒一茶匙,調服二錢,尤治小兒三四歲不能行者。)逐四肢因氣不遂,祛肌膚瘀血多年。芬香五葉者佳。按:五加皮乃五車星之精也。才應五湖,人應五德,位應五方,物應五車。故青精入莖,有東方之液;白氣入節,有西方之津;赤氣入花,有南方之光;玄精入根,有北方之飴;黃煙入皮,有戊己之靈。五神鎮住,相轉育成。餌之延年,服者反嬰。(《千金方》四月五采莖,七月七採葉,九月九採根,合為末,治五緩虛羸。)
白話文:
五加皮
五加皮,味道苦辛,性溫。具有順氣化痰、勝濕祛風、堅筋健步、強志益精等功效。可治婦女陰癢難耐、男子陽痿不舉、小便失禁、腰膝足痹等症。
用法:
五加皮二兩,牛膝一兩,用酒浸泡;木瓜一兩研磨成粉末。取米湯加入酒一茶匙,調和五加皮粉末二錢服用。此方特別適合治療三、四歲不能走路的小孩。
五加皮還能驅除四肢因氣血不暢導致的麻痺,以及多年累積的肌膚瘀血。其中,葉片芬香且帶有五葉的五加皮品質最佳。
古人記載:
五加皮是五車星的精華。天地萬物皆應五行,人體亦然,五加皮則具備五行的特性。青色的精華進入莖部,蘊含東方的精氣;白色的氣息進入節間,蘊含西方的津液;紅色的氣息進入花朵,蘊含南方的光輝;黑色的精華進入根部,蘊含北方的甘甜;黃色的煙氣進入皮層,蘊含戊己之靈。五種神氣互相鎮守、轉化、滋養。服用五加皮可以延年益壽,甚至返老還童。
採集時間:
《千金方》記載,五加皮的莖宜在四月五日採集,葉宜在七月七日採集,根宜在九月九日採集,將三者混合研磨成粉末,可治五種虛弱之症。
胡蘆巴,味苦,氣溫,純陽。本草云:番國蘿蔔子也。入右腎,暖丹田,壯元陽,驅脹滿腹脅中,退清黃面頰上。同硫黃、黑附子,療腎臟虛冷佳;(三味等份為末,煉蜜丸,溫酒下。)合桃仁、大茴香,治膀胱疝氣效;(三味等份,麩炒為末。半以酒糊丸,鹽湯下,半以散,米飲調下,丸散相間,早晚服。)長服補火滋水,健脾和胃延年。(桃仁,胡桃仁也。)
鎖陽(酥炙。),味甘鹹,性溫,入腎。補精壯陽,滋燥養筋,療微弱,潤大便。因其固精,故有鎖陽之名。老人枯秘,(煮粥彌佳。)最為要藥。(鎖陽三錢,肉蓯蓉三錢,蘇子一錢,升麻五分,水煎,入蜜服。)
白話文:
葫蘆巴: 味道苦,性質溫和,屬於純陽。本草記載:是國外一種蘿蔔的種子。歸入右腎經,溫暖丹田,壯大元陽,驅除腹脅中的脹滿,讓面色變得紅潤。與硫黃、黑附子一起使用,治療腎臟虛冷效果極佳。(三味藥材等量研磨成粉,用蜂蜜煉製成丸劑,用溫酒送服。)與桃仁、大茴香一起使用,治療膀胱疝氣有效。(三味藥材等量,炒成粉末。一半用酒調和成丸劑,用鹽湯送服;一半用粉末狀,用米湯調和送服。丸劑和粉末劑交替服用,早晚各一次。)長期服用能補火滋水,健脾和胃,延年益壽。(注:桃仁指的是核桃仁。)
鎖陽: (酥炙後使用。)味道甘鹹,性質溫和,歸入腎經。補精壯陽,滋潤乾燥養護筋骨,治療衰弱,潤腸通便。由於它能固精,因此得名「鎖陽」。老年人便祕,(煮粥服用效果更佳。)是很重要的藥材。(鎖陽三錢、肉蓯蓉三錢、蘇子一錢、升麻五分,水煎,加入蜂蜜服下。)
肉蓯蓉,味甘鹹辛酸,氣溫味重,沉也,陰也。以其味重甘溫,故壯元陽補精髓,並絕陰不生,暖腰膝堅筋骨,除下焦冷疼;以其補陰助陽,故禁虛寒遺漏泄精,止淋瀝帶濁崩中;以其味酸性滑,故驟服立通大便,必需酒蒸五錢,性與鎖陽相近。便滑溏瀉勿摻。
骨碎補(去毛,蜜炙。),味苦,氣溫,入腎。破血有功,止血甚驗。主折傷,補精髓,療耳鳴,治周痹,固牙齒,去濕熱疼痛,及腎虛久瀉。(研末,入豬腎中,煨熟食之。)蓋腎主二便,久利多屬腎虛,不專責脾胃也。(六味丸料加骨碎補,治腎虛牙疼效。)
白話文:
肉蓯蓉
肉蓯蓉,味道甘、鹹、辛、酸,性質溫熱,偏重,屬於陰性。由於其味道厚重、甘甜溫和,因此能夠壯元陽、補精髓,並抑制陰寒之氣,溫暖腰膝、強健筋骨,去除下焦的寒冷疼痛。由於它可以同時補陰助陽,因此忌諱虛寒遺精、漏精、止不住小便、白帶過多、崩漏等症狀。由於它味酸且性滑,因此直接服用可以通便,但必須先用酒蒸五錢,其性質與鎖陽相近。如果容易腹瀉者,則不宜使用。
骨碎補
骨碎補(去除毛髮後用蜜炙),味道苦,性質溫熱,入腎經。它具有破血功效,止血效果顯著。主要用於治療骨折,補益精髓,治療耳鳴、周身痺痛、固齒,去除濕熱引起的疼痛,以及腎虛久瀉。可以將骨碎補研磨成粉,加入豬腎中,煨熟後食用。由於腎臟主導大小便,久瀉多為腎虛所致,不一定與脾胃有關。將骨碎補加入六味丸中,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牙痛。
阿膠,味甘辛,氣平而厚,能升能降,陽中陰也。入肺、肝、腎。其性溫和,故潤肺療癰痿,益氣定喘嗽;其味甘辛,故除吐衄淋痢,扶勞傷羸瘦;其味甘緩,故安胎固漏,(下血,酒煎服。)理帶止崩,補肝血,滋腎水,利大小腸,並治瘀濁及逆上之痰也。(楊士瀛曰:小兒驚風后瞳人不正,阿膠倍人參服最良。以阿膠育神,人參益氣也。仲景膠艾湯,治胎動血漏腹疼,並月水不調,淋瀝不斷。阿膠、艾葉、川芎二錢,當歸、生地黃三錢;白芍四錢,水酒煎服,熱加黃芩。)
白話文:
阿膠味甘辛,性溫和,具有升降雙向調節作用,屬於陽中陰質。它能入肺、肝、腎經。阿膠溫和滋潤,可潤肺療癰痿、益氣定喘嗽;甘辛之味能除吐衄淋痢,扶助勞傷羸瘦;甘緩之味可安胎固漏,止血、理帶止崩,補肝血、滋腎水,利大小腸,並能治療瘀濁及逆上之痰。小兒驚風後瞳人不正,可用阿膠配人參服用,以阿膠育神,人參益氣。阿膠還可治療胎動血漏腹疼、月水不調、淋瀝不斷等症。
龜板膠(河水洗淨,捶碎入水,桑柴火熬成膏。),味甘,氣平,屬金與水,純陰無陽。補心益腎,養陰資智。主骨蒸勞熱,腰腳痿軟,一切陰虛血弱之證。板(酥炙或豬油炙。)與膠功同而力微。
鹿角膠(寸斷,河水浸刮,桑柴火熬,入醋少許,再熬成膏,取角搗霜。),味甘鹹,氣平,純陽無陰。填精益氣,大補陰中之陽。手足腰腿肩臂骨節疼痛,酒化服立效。頭旋眼黑,遺濁崩帶,大有殊功。敲碎炒珠,安胎亦神,入丸亦同此制。霜與膠功同而力微。鹿茸甘溫純陽,補命火壯元陽,養血生精,壯骨強筋,其力更峻於膠,主一切虛勞危急之證,相火旺者並忌。(《醫余》曰:一人有臁瘡,赤腫而疼,用黃柏久不愈,加霜灰、發灰、乳香之類則愈。此陰陽寒暑往來之理也。)《備要》曰:龜、鹿皆靈而有壽。龜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脈,故取以補心、補腎、補血,以養陰也。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脈,故取以補命門、補精、補氣,以養陽也。此物理之玄微,神功之能事。觀其一主陰虛血弱,一主陽虛氣弱之病,可悟矣。龜板、鹿角合熬去粗,入人參熬成,名龜鹿二仙膏,大益氣血,兼理陰陽。
白話文:
龜板膠:
做法:用河水清洗龜板,捶碎後放入水中,用桑柴火熬煮成膏。
功效:味道甘甜,性質平穩,屬金水,純陰無陽。補養心腎,滋養陰液,增強智力。主治骨蒸勞熱、腰腳痠軟、一切陰虛血弱的症狀。
龜板(酥炙或豬油炙)與龜板膠功效相同,但效力較弱。
鹿角膠:
做法:將鹿角切碎,用河水浸泡後刮掉角皮,用桑柴火熬煮,加入少許醋,再熬煮成膏,取鹿角搗碎成粉末。
功效:味道甘鹹,性質平穩,純陽無陰。補養精氣,強壯陰中之陽。可用於治療手足、腰腿、肩臂、骨節疼痛,用酒化服用效果顯著。頭暈眼花、遺精、崩漏等症狀,也有顯著療效。敲碎鹿角炒成珠子,有安胎的作用,加入藥丸時也採用這種製法。
鹿角粉末與鹿角膠功效相同,但效力較弱。
鹿茸:
味道甘溫,屬純陽,補命火,壯元陽,養血生精,強健骨骼和筋腱,其效力比鹿角膠更強。主治一切虛勞危急的症狀,但陰火旺盛者應避免服用。(《醫餘》中記載:有位患者患有臁瘡,紅腫疼痛,用黃柏治療很長時間都沒有好轉,加入冰片粉末、頭髮灰、乳香等藥物後才痊癒。這說明瞭陰陽寒暑相互轉化的道理。)
《備要》中記載:烏龜和鹿都是靈物,壽命很長。烏龜的頭部經常藏在腹中,能打通任脈,所以可以用來補心、補腎、補血,以滋養陰液。鹿的鼻子經常朝向尾巴,能打通督脈,所以可以用來補命門、補精、補氣,以滋養陽氣。這是物理的奧妙,神功的奇效。烏龜主治陰虛血弱之病,鹿角主治陽虛氣弱之病,由此可見一斑。
烏龜板和鹿角一起熬煮後去除雜質,加入人參熬煮而成,名為「龜鹿二仙膏」,可以大補氣血,兼理陰陽。
丹砂,味甘微寒,色赤屬火,體陽性陰。(離中虛,有陰也。),鎮心安神,益氣明目,發汗定驚,祛風解毒,通血脈,除煩熱,止消渴,療百病。多服久服,令人癡呆,煉熟大熱有毒。(丹砂安神丸:黃連、元參、雲苓一兩,歸身、生地七錢五分,遠志、黑棗仁五錢,琥珀、犀角、甘草二錢五分,丹砂三錢為衣,為末,竹葉燈心湯丸,滾水送下。治一切神短煩躁不安,夜臥不寧,驚悸怔忡,恍惚健忘。甚驗。)
磁石(色黑吸鐵者真,火煅醋淬。諸石皆毒,獨磁石沖和無猛氣。),味辛鹹,沉也。色黑屬水,引肺入腎。補精益氣,通耳明目,除煩祛熱,療虛羸周痹、骨節痛,治驚癇腫核吞針鐵。(時珍曰:《千金》磁辰丸但云明目,而未發出微義。磁石二兩鎮養腎陰,使神水不外溢;辰砂二兩鎮養心血,使邪火不上侵;佐以炒熟神麯一兩,以斂其暴氣;生神麯三兩以生髮脾胃之氣。為末,煉蜜丸,熟水送下。乃黃婆媒合嬰奼之理也。)
白話文:
丹砂:
味道甘甜而微寒,顏色赤紅屬火,性質陽中帶陰(火中空虛,所以有陰氣)。它能安定心神,益氣明目,發汗定驚,祛風解毒,通暢血脈,消除煩熱,止消渴,治療百病。但長期大量服用會導致癡呆,煉製成熟後有大熱毒性。(丹砂安神丸:黃連、元參、雲苓各一兩,歸身、生地各七錢五分,遠志、黑棗仁各五錢,琥珀、犀角、甘草各二錢五分,用丹砂三錢為外衣,研成細末,用竹葉燈心湯丸服,滾水送下。治療一切精神短缺、煩躁不安、夜不能眠、驚悸怔忡、恍惚健忘。十分有效。)
磁石:
味道辛鹹,具有沉降的作用。顏色黑色屬水,能引氣從肺部入腎。它能補益精氣,通耳明目,除煩祛熱,治療虛弱嬴瘦、周身痹痛、骨節疼痛,還能治療驚癇、腫核、吞針鐵等症。(李時珍說:《千金》中的磁辰丸只說能明目,卻沒有發揮出它的精妙義理。磁石二兩能鎮養腎陰,使腎水不外溢;辰砂二兩能鎮養心血,使邪火不侵犯;輔以炒熟神麯一兩,以斂減其爆烈之氣;生神麯三兩以生髮脾胃之氣。這些藥物研成細末,煉製成蜜丸,用熟水送服。就是黃婆撮合嬰孩和孩子的道理。)
玉竹(一名萎蕤。),味甘,氣平,性溫,陽中之陰。潤肺補中。主心腹結氣,腰腳冷疼,止眥爛雙眸,逐風淫四末,澤容顏,調氣血,全體康健,但性緩力微。本草言用代人參,若遇虛危證,縱加斤許,曾何益於毫末哉!惟多用常用,所主風濕虛勞之緩證耳。
白話文:
玉竹
(又名萎蕤。)味甘,性溫,氣平,屬於陽中之陰。具有潤肺補中之功效。
主要治療心腹積聚的氣滯、腰腿冷痛,止治眼角潰爛,驅除風邪侵襲四肢末端,滋潤容顏,調和氣血,使身體健康。但其性緩和,藥力微弱。
《本草》記載,玉竹可代人參使用。然而,遇到虛弱危重的病症,即使大量使用,也如同杯水車薪,毫無益處。
玉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虛勞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