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瘟疫條辨》~ 卷三 (10)
卷三 (10)
1. 懊憹(憹即惱字,古人通用)
懊憹者,鬱郁然不舒,憒憒然無奈,比之煩躁而更甚也。凡傷寒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劇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與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而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二者為邪熱鬱於胸中,須梔子豉湯吐之,以湧其結熱也。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糞,與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發黃,二者為邪熱結於胃中,須大承氣湯、茵陳蒿湯下之,以滌其內熱也。若溫病懊憹,為熱毒蘊於胸中,加味涼膈散;或熱毒鬱於胃中,解毒承氣湯。
白話文:
煩悶憂鬱,心情鬱悶不暢,感到無奈,比煩躁更加嚴重。凡是傷寒發作後發汗、嘔吐、腹瀉後,感到虛弱煩躁、無法入睡,嚴重者反復顛倒,心中煩悶憂鬱;與陽明病後服下泄劑,體外有熱,手腳溫熱但胸部沒有緊迫感,心中煩悶憂鬱,飢餓但不能進食,只有頭部出汗等兩種情況,都是邪熱鬱結在胸中,需要服用【梔子豉湯】催吐,以排出鬱結的熱氣。陽明病後服下泄劑,心中煩悶憂鬱,胃中積有乾結的糞便;與陽明病不出汗,小便不利,心中煩悶憂鬱等兩種情況,必然會發黃疸,都是邪熱鬱結在胃中,需要服用【大承氣湯】、【茵陳蒿湯】等瀉下藥,以清除體內的熱氣。如果溫熱病引起煩悶憂鬱,是熱毒鬱結在胸中,應服用【加味涼膈散】;如果熱毒鬱結在胃中,應服用【解毒承氣湯】。
識此等證候者,吐下之不差,湯劑之適當,則無不可愈之疾矣。一或當吐反下,治熱以溫,則變證百出,斑生黃髮者比比也,為醫者請精究之。
白話文:
認識這些症狀的人,如果嘔吐和拉肚子都沒有好轉,用合適的藥物治療,那麼就沒有不能痊癒的疾病了。一旦應該要嘔吐反而拉肚子,或者用溫性的藥物來治療熱病,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病症,身上長出色澤金黃的皮疹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的,所以醫生們必須仔細研究這方面的知識。
2. 怫鬱
怫鬱者,陽氣怫鬱,面色緣緣正赤也。傷寒汗出不徹,陽氣怫鬱在表,不知痛處,鬚髮汗乃愈,桂枝麻黃各半湯。若腹痛潮熱,脈大而數者,因大便不通,火氣上炎而作面赤,大柴胡湯。時有微熱,怫鬱不得眠者,調胃承氣湯。吐汗下後虛極,胃中虛冷,外氣怫鬱,乃假色現於面而內寒也,理中湯加蔥白,冷甚加附子。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面色赤者,四逆湯加蔥白。
白話文:
心情鬱悶的人,陽氣鬱結,臉色泛紅。傷寒發熱出汗不透,陽氣鬱結在表,沒有明確的疼痛部位,等到出汗流到鬍鬚和頭髮才好,可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如果腹部疼痛伴隨發熱,脈搏有力而快,這是因為大便不通,火氣上炎導致面部發紅,可用大柴胡湯。如果時常感到微熱,心情鬱悶無法入睡,可用調胃承氣湯。嘔吐、出汗、腹瀉後體虛,胃中空虛寒冷,外氣鬱結,導致面部虛假發紅,實際上內部寒冷,可用理中湯加蔥白,如果寒氣很重,可以再加附子。少陰寒證導致腹瀉,裡寒外熱,面色發紅,可用四逆湯加蔥白。
若溫病無陰證,滿面色赤,目紅如朱,煩躁飲水者,此熱毒怫鬱也,增損三黃石膏湯。內實潮熱不大便,增損大柴胡湯,或加味涼膈散。大抵傷寒陰證怫鬱並汗吐下虛者,自是面赤而不光彩也。若傷寒陽證表不解,溫病內實熱甚者,赤而光盛也。不可但見面赤,便以為熱證也,須辨之。
白話文:
如果溫病沒有陰虛的症狀,病人滿臉通紅,眼睛紅得像朱砂,焦躁不安,不停喝水,這是熱毒鬱結所致,可以用增損三黃石膏湯治療。如果內熱實證,發燒但大便不暢,可以用增損大柴胡湯,或加味涼膈散治療。總的來說,傷寒陰虛證,或因汗吐下而導致虛弱的人,面部雖然發紅,但缺乏光彩。而傷寒陽證,表證未解,或溫病內熱實證的人,面色紅潤且光彩照人。不能單憑面色發紅就判斷為熱證,必須仔细辨別。
3. 鬱冒
郁為鬱結而氣不舒,冒為昏冒而神不清,俗謂昏迷是也。皆因虛乘寒所致。《傷寒論》曰:諸虛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此正寒氣乘虛中於人也,駱龍吉以附子湯加天麻、川芎、乾薑之類治之。《傷寒論》曰:太陽病,先下之不解,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冒,冒家汗出自愈,由表和也。若不得汗不解者,以人參三白湯加天麻、川芎。
下虛脈微加附子,溫經乃固本也。昏冒耳聾非大劑溫補不能取效。滋苗者必固其本,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謂也。陽明病小便小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眠,有燥糞也,調胃承氣湯。少陽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以虛極而脫也。若溫病蓄熱內逼,脈道不利,反致脈沉細或閉而鬱冒欲死者,加味涼膈散、加味六一順氣湯之類治之。
白話文:
鬱為鬱結而氣不舒,冒為昏冒而神不清,俗謂昏迷是也。皆因虛乘寒所致。
鬱結的意思是氣不順暢。冒的意思是昏沉,神志不清,俗稱昏迷,都是因為虛弱的時候受了寒所導致。
《傷寒論》中說:各種虛證的人受了寒,就會出現厥證,表現為鬱悶、昏沉,沒有知覺。
這正是寒氣趁虛進入人體的緣故。駱龍吉用附子湯加上天麻、川芎、乾薑等藥材來治療。
《傷寒論》中還說:太陽病,先用下法治療,但是病情沒有緩解,然後又用發汗法治療,這樣一來,表裡都虛弱了,人就會出現昏冒的症狀,如果發出汗來,病情就會自愈,這是因為表證和解了。
如果發不出汗來,病情還是沒有緩解,可以用人參三白湯加上天麻、川芎。
下焦虛弱,脈搏微弱,可以加用附子,溫暖經絡才能固護根本。昏冒、耳聾這些病症,如果不使用大劑量的溫補藥物,是不能夠見效的。
滋養上焦的藥物,必須要固護根本;攻下焦的藥物,必然會枯竭上焦,這就是這個道理。
陽明病,小便不利,大便時而困難時而通暢,有的時候微微發熱,喘息、昏沉、不能入睡,還有燥糞,可以選用調胃承氣湯。
少陽病,腹瀉停止,但是頭暈目眩,時常自己昏沉,這是因為體虛到了極點,正氣脫離了緣故。
如果溫病蓄積熱邪,內熱逼迫,脈絡不通,反而出現脈搏沉細或閉塞,有鬱悶、昏沉,甚至想要死去的症狀,可以用加味涼膈散、加味六一順氣湯等藥物治療。
《此事難知》曰:傷寒心下不痛,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或傳至十日以來,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稀粥與之則咽,不與則不思,形如醉人,此熱傳少陰心經也。因心火逼肺,所以神昏,蓋肺為清肅之令,內有火邪故也。若脈在丙者,(脈浮是也。
)宜導赤散;脈在丁,(脈沉是也。)大黃黃連瀉心湯;丙丁俱熱者,導赤瀉心各半湯。在溫病火邪逼肺,神昏不惺,大復甦飲主之。蓋心經透出邪火,與火邪之越經而傳於心,及汗多亡陽者,皆心神不足故也。醫者不識此證,便以為將死,因之誤治者多矣。最要忌灸,灸則愈增其熱;最要忌下,與食則咽,邪不在胃也,誤下則亡其陰。
白話文:
《此事難知》說:傷寒病時,心窩處不痛,腹部不滿,大小便正常,或持續十天左右,逐漸出現神志不清、不說話,或在睡夢中獨自說一兩句,眼睛發紅、嘴脣乾燥,舌頭乾燥不喝水,餵稀粥就吞下去,不餵就不想要,就像喝醉酒一樣,這是熱邪傳變到少陰心經所致。因為心火侵入肺部,所以出現神志不清,因為肺主清肅,裡面有火邪的緣故。如果脈搏在丙位(脈象浮起),應服用「導赤散」;脈搏在丁位(脈象沉降),應服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丙丁兩位皆熱者,服用「導赤瀉心各半湯」。溫病時火邪侵入肺部,神志不清、不醒,應服用「大復甦飲」。因為心經外透出邪火,與越過經絡傳到心臟的火邪,以及大量出汗導致陽氣虛損,都是心神不足所致。醫生不認識這種病症,就以為病人快要死了,因此導致誤治的很多。最忌諱艾灸,艾灸會更加重熱象;最忌諱下瀉,病人給食就能吞嚥,說明邪氣不在胃裡,誤下瀉會損傷陰氣。
傷寒溫病極多此證,不可不辨也。《活人書》曰:傷寒瘥後,又云:傷寒後不瘥。或十數日,或半月二十日,終不惺惺,常昏沉似失精神,言語錯謬,或無寒熱,或寒熱如瘧,或朝夕潮熱,都是發汗不徹,餘毒在心胞絡所致也,宜知母麻黃湯,溫覆令微汗。若心煩不眠,欲飲水,當稍稍與之,胃和即愈。
未汗須再服,以汗為度。此說亦有理。愚謂須是傷寒不曾大發汗,及病以來身無汗者,尤為相宜,或於知母麻黃湯中加酒炒黃連尤妙。若治溫病,清熱導滯,自能汗解,並無正發汗之理,安得有汗出不徹之後證乎?此中玄妙,但可為知者道也。
白話文:
傷寒和溫病中,類似這種症狀的例子很多,必須仔細辨別。
《活人書》中說:傷寒痊癒後,又說:傷寒後沒有痊癒。
有些病人經過十幾天、半個月或者二十天,始終昏昏沉沉,神志不清,說話錯亂,或者沒有發熱,或者發熱像瘧疾一樣,或者早晚發潮熱,這些都是發汗不徹底,餘毒殘留在心臟和體內造成。
應該使用「知母麻黃湯」,溫熱覆蓋身體,讓病人微微出汗。
如果心煩失眠,想喝水,可以稍微給予一些。胃氣平和後,就可以痊癒。
如果病人沒有出汗,需要再次服用「知母麻黃湯」,以出汗為度。
這個說法也有道理。
我認為,如果病人傷寒時從未大發過汗,或者生病以來一直沒有出汗,這種方法尤其適合。
或者在「知母麻黃湯」中加入酒炒黃連,效果會更好。
如果是治療溫病,清熱導滯,自然會出汗,並不需要刻意發汗。怎麼會有發汗不徹底的後續症狀呢?
這樣的道理很是微妙,只有明白的人才能體會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