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瘟疫條辨》~ 卷三 (4)
卷三 (4)
1. 短氣
短氣者,氣短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處,其證多端,實為難辨,表裡寒熱虛實稍不明切,誤治者多矣。一者太陽表證不解,汗出不徹,其人面色緣緣正赤,陽氣怫鬱,煩躁不安,其身不知痛所在而短氣者,宜微汗則愈,桂枝麻黃各半湯。二者太陽病發於陽而反下之,陽氣內陷,遂成結胸,心下硬滿高起,氣促而短,脈沉滑而實者,大陷胸湯。脈浮大而虛者,柴胡陷胸湯。
三者陽明病,內實不大便,腹滿潮熱而短氣者,大柴胡湯。四者乾嘔短氣,痛引脅下,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控涎丹亦可)。五者短氣煩躁,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六者少陰病,脈沉細遲,四逆,面上惡寒有如刀刮,口鼻之氣難以布息而短促者,通脈四逆湯加人參。七者因汗吐下後,元氣虛弱,脈來微細,氣不相續而短促者,大建中湯。
八者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被而短氣者,甘草附子湯。九者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煩悶短氣者,茯苓甘草湯;兼小便難,五苓散。大抵心腹脹滿,按之硬痛而短氣者,為裡實,宜承氣輩。若心腹濡軟不脹滿而短氣者,為表邪,宜瀉心輩。若少氣不足以息,脈微弱而短促者,為氣虛,宜理中輩。
此傷寒短氣之大略也。若溫病鬱熱內迫,氣多急促,須看兼證。舌上白苔如屑,清化湯、增損三黃石膏湯;若苔黃及黑色而短氣,加味涼膈散,或解毒承氣湯急下之。若病者屬四損之輩,又當詳辨。蓋短氣有類於喘,但短氣則氣急而短促,不似喘之搖肩而氣粗也。大抵氣急而不相續多屬實,少氣不足以息多屬虛,以此辨之,百不一失。
白話文:
[短氣]
短氣指的是呼吸急促且無法順暢接續,症狀類似喘息卻不至於聳動肩膀,看似呻吟卻無明顯疼痛部位。這病症變化多樣,確實難以分辨,一旦表證、裏證、寒熱虛實判斷不清,錯誤治療的情況屢見不鮮。
第一種情況,太陽表證未解,汗出不透徹,患者臉色紅潤異常,陽氣鬱結,煩躁不安,身體無特定疼痛點卻感到短氣,應給予輕微發汗即可治癒,推薦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第二種情況,太陽病發於陽卻被誤用下法,導致陽氣內陷,形成結胸,表現爲心下硬滿高起,呼吸急促短促,脈象沉滑而實的,適用大陷胸湯。脈象浮大而虛的,則適用柴胡陷胸湯。
第三種情況,陽明病,體內實滿不便,腹部脹滿並伴有潮熱及短氣,適合使用大柴胡湯。
第四種情況,乾嘔伴短氣,疼痛牽涉到脅下,出汗但不畏寒,這表明表證已解但裏證未和,適用十棗湯。(控涎丹也可)。
第五種情況,短氣伴隨煩躁,心中鬱悶不適,適用梔子豉湯。
第六種情況,少陰病,脈象沉細遲緩,四肢冰冷,面部感覺寒冷如刀刮,口鼻呼吸困難而短促,適用通脈四逆湯加人參。
第七種情況,汗吐下後,元氣虛弱,脈象微細,呼吸不暢且短促,適用大建中湯。
第八種情況,風溼相互作用,全身疼痛,小便不暢,怕風不願脫衣被,且感短氣,適用甘草附子湯。
第九種情況,飲食減少而飲水多,水分滯留心下,引起煩悶短氣,適用茯苓甘草湯;如果同時小便困難,適用五苓散。通常,心腹脹滿,按壓時感覺硬且疼痛並短氣,爲裏實,應使用承氣類方劑。如果心腹柔軟不脹滿且短氣,爲表邪,應使用瀉心類方劑。如果氣息微弱不足以接續且脈象微弱短促,爲氣虛,適用理中類方劑。
這是傷寒短氣的大致情況。如果是溫病熱鬱內迫導致的短氣,需結合其他症狀判斷。舌苔如粉狀白屑,適用清化湯、增損三黃石膏湯;如果舌苔黃或黑並伴隨短氣,適用加味涼膈散,或解毒承氣湯緊急下藥。如果是屬於氣、血、陰、陽四損的病人,更需仔細辨別。總的來說,短氣與喘息相似但不同,短氣是呼吸急促而短暫,不像喘息那樣聳動肩膀且氣息粗重。一般而言,呼吸急促不連續多爲實證,氣息微弱不足以接續多爲虛證,以此區分,很少出錯。
2. 呃逆
呃逆者,氣上逆而呃忒也。《內經》作噦,即此字之聲也,即此證也,勿誤作咳逆。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呃逆者,才及咽喉則遽止,呃呃然連續數聲,而短促不長也,如傷寒胃熱失下,內實大便硬呃逆者,脈必應指有力,調胃承氣湯。便軟者,生薑瀉心湯。胃虛有熱呃逆者,橘皮竹茹湯。
有痰飲者,脈必弦滑,小半夏生薑湯。脈細微呃逆者,胃寒也,橘皮乾薑湯、丁香柿蒂湯。《金匱要略》曰:其氣自臍下直上衝於胸嗌間而呃逆者,此陰證也。其病不在胃也,乃肝腎虛寒之極,而挾陰火上衝,以病本下虛,內已伏陰,或誤服寒冷之藥,遂令寒極於下,逼其相火上衝,率集於胃中而呃逆,亦欲盡也,急服腎氣丸料。
又病人呃逆煩躁,自覺甚熱,他人以手按之,其肌膚則冷,此為無根失守之火,散亂為熱,非實熱也,乃水極似火,陰證似陽也。若不識此,誤用涼藥,下咽立斃。大建中湯,或附子湯加肉桂、乾薑急溫其下,真陽回陰火降,呃忒乃止也。如寒極呃忒不已者,兼用硫黃、乳香等份為末,酒煎嗅之,或以艾湯調服硫黃末二錢,或艾灸中脘、關元、氣海更妙。凡呃逆而二便不通者,屬實熱;凡呃逆而厥逆自利者,屬虛寒。
凡呃逆不尿腹滿者,不治。凡久病而見呃逆者,此真氣已衰,不治。凡舌短灰黑,及頭汗,不得尿,與自利腹痛而呃逆者,不治。凡呃逆脈散者死。按:以上論傷寒呃逆寒熱死生之論,無遺蘊矣。若溫病無陰證不在此例。怫熱攻發,火性上炎,氣逆而呃呃連聲也。治法各從其本證而消息之,大概不外清化、升降、加味涼膈以清熱導滯為主。
如見白虎證則投白虎,見承氣證則投承氣,膈間痰閉則用滌痰湯、滾痰丸,但治本證呃自止,其餘可以類推矣。
按:呃逆一證,古無是名,俗謂打擱忒是也。其在《內經》本謂之噦,因其呃呃連聲,故今人以呃逆名之,於義亦妥。孫真人云:遍尋方論無此名,遂以咳逆為噦,致令後世訛傳,乃以咳逆、嘔吐、噦、乾嘔、噫氣之類,互相淆亂,紛紛聚訟。自唐迄今,余用析而判之,曰噦者,呃逆也,非咳逆也。
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乾嘔者,無物之吐即嘔也,非噦也。噫者,飯食之息,即噯氣也,非咳逆也。嘔者有聲有物也,吐者無聲出物也。後人但以此為鑑,則異說之疑,可以盡釋矣。
白話文:
[呃逆],就是氣往上沖,然後發出呃忒的聲音。《內經》裡稱之為噦,就是這個字的讀音,也就是這種症狀,千萬不要誤認為是咳嗽。咳嗽到嚴重的程度,並不是呃逆。真正的呃逆,剛到咽喉就停止了,會發出連串的呃呃聲,而且聲音短促,不會拉長。例如傷寒導致的胃熱,如果沒有得到適時治療,造成大便硬結,並且出現呃逆,脈搏會顯得強勁有力,這種情況下,可用調胃承氣湯治療。若是大便軟的,則用生薑瀉心湯。胃虛伴有熱象的呃逆,可用橘皮竹茹湯。
對於有痰飲問題的人,脈搏通常呈現弦滑的特徵,小半夏生薑湯可作為治療選擇。脈搏細微的呃逆患者,通常是因為胃寒,可以考慮使用橘皮乾薑湯或丁香柿蒂湯。《金匱要略》提到,氣從肚臍下方直接上衝到胸口和咽喉之間的呃逆,屬於陰性症狀,病因不在胃部,而是肝腎虛寒至極,夾帶著陰火上衝,由於下體虛弱,體內已經潛藏陰寒,或者誤服了過於寒涼的藥物,導致下體寒氣極重,迫使相火上衝,聚集在胃部而產生呃逆,這時候,應該馬上服用腎氣丸。
患者如果出現呃逆、煩躁,感覺自己很熱,但別人用手摸他的皮膚卻是冰冷的,這是因為體內的無根之火散亂,產生了熱感,但實際上並不是真的有實熱,而是水極像火,陰證像陽的現象。如果不瞭解這種情況,誤用寒涼的藥物,可能會立刻致命。遇到這種情況,大建中湯,或者附子湯加上肉桂、乾薑,快速溫暖下體,讓真陽恢復,陰火下降,呃逆就會停止。對於極度寒冷而無法停止呃逆的情況,可以同時使用硫黃、乳香等量磨成粉末,用酒煎煮後嗅聞,或者用艾湯調服硫黃粉兩錢,或者在中脘、關元、氣海等穴位進行艾灸,效果更佳。凡是呃逆並且大小便不通的,屬於實熱;凡是呃逆並且四肢厥冷,自利的,屬於虛寒。
凡是呃逆,無法排尿且腹部脹滿的,是無法治療的。凡是長期患病後出現呃逆的,代表真氣已經衰退,也是無法治療的。凡是舌頭縮短,呈灰黑色,以及頭部出汗,無法排尿,或者自利、腹痛且伴有呃逆的,同樣無法治療。凡是脈搏散亂的呃逆患者,都會死亡。總結:以上討論了傷寒引起的呃逆,包括寒熱和生死的理論,已經毫無遺漏。如果是溫病,沒有陰證的情況,就不在此範疇。溫病發作,火氣上沖,氣逆而產生連串的呃逆。治療方法要根據病情本身來調整,大致上不外乎清化、升降,以涼膈清熱和導滯為主。
如果出現白虎證,就使用白虎湯;如果出現承氣證,就使用承氣湯;如果膈間有痰堵塞,可以使用滌痰湯、滾痰丸,只要針對病因治療,呃逆自然會停止,其他的都可以依此類推。
補充說明:呃逆這種症狀,古時候並沒有這個名稱,民間常稱之為打嗝。在《內經》中,稱之為噦,因為它會發出連串的呃呃聲,所以現在人們用呃逆來命名,意義上也十分恰當。孫真人說:遍尋各種方書和論述,都找不到這個名稱,於是把咳逆當作噦,導致後世誤解,把咳逆、嘔吐、噦、乾嘔、噫氣等混為一談,引起許多爭議。從唐朝至今,我認為應該加以分析和區分,噦就是呃逆,而不是咳逆。
咳逆,指的是嚴重的咳嗽,而不是呃逆。乾嘔,指的是無物可吐的嘔吐,也不是噦。噫,是指吃飯時的呼吸,即打嗝,不是咳逆。嘔吐是有聲音且有東西吐出的,而吐則是無聲地排出東西。後人只要以此為標準,那麼各種不同的說法所帶來的疑惑,就可以完全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