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短氣

短氣者,氣短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處,其證多端,實為難辨,表裡寒熱虛實稍不明切,誤治者多矣。一者太陽表證不解,汗出不徹,其人面色緣緣正赤,陽氣怫鬱,煩躁不安,其身不知痛所在而短氣者,宜微汗則愈,桂枝麻黃各半湯。二者太陽十棗湯而反下之,陽氣內陷,遂成結胸,心下硬滿高起,氣促而短,脈沉滑而實者,大陷胸湯。脈浮大而虛者,柴胡陷胸湯。

三者陽明病,內實不大便,腹滿潮熱而短氣者,大柴胡湯。四者乾嘔短氣,痛引脅下,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控涎丹亦可)。五者短氣煩躁,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六者少陰病,脈沉細遲,四逆,面上惡寒有如刀刮,口鼻之氣難以布息而短促者,通脈四逆湯加人參。七者因汗吐下後,元氣虛弱,脈來微細,氣不相續而短促者,大建中湯。

白話文:

呼吸短促者的症狀:呼吸短促,不能連續,類似喘氣但沒有聳肩,類似呻吟但沒有疼痛部位。患者的症狀表現多種多樣,實為難以分辨。表裡寒熱虛實稍不明確,誤診誤治的情況很多。

一、太陽表證不解,汗液出不透,患者面色緣緣正赤,陽氣鬱結,煩躁不安,感覺全身不痛,但伴有呼吸短促,宜微汗則可痊癒,可以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二、太陽表證治療後逆用十棗湯而導致瀉下,陽氣內陷,遂成結胸,心窩硬滿高起,呼吸急促而且短促,脈沉滑而有力者,可以使用大陷胸湯。脈浮大而虛者,可以使用柴胡陷胸湯

三、陽明病,體內實熱大便不通,腹滿潮熱而伴有呼吸短促者,可以使用大柴胡湯

四、乾嘔伴有呼吸短促,疼痛牽引到脅下,汗出不畏寒者,這是表證已解但裡證未和,可以使用十棗湯。(也可以使用控涎丹)。

五、呼吸短促煩躁,心中懊惱者,可以使用梔子豉湯

六、少陰病,脈沉細遲,出現四逆(四肢厥冷),面部惡寒如刀刮,口鼻之氣難以佈散,呼吸短促者,可以使用通脈四逆湯加用人參

七、因汗出、嘔吐或瀉下後,元氣虛弱,脈象微細,呼吸不能連續,短促者,可以使用大建中湯

八者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被而短氣者,甘草附子湯。九者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煩悶短氣者,茯苓甘草湯;兼小便難,五苓散。大抵心腹脹滿,按之硬痛而短氣者,為裡實,宜承氣輩。若心腹濡軟不脹滿而短氣者,為表邪,宜瀉心輩。若少氣不足以息,脈微弱而短促者,為氣虛,宜理中輩。

此傷寒短氣之大略也。若溫病鬱熱內迫,氣多急促,須看兼證。舌上白苔如屑,清化湯、增損三黃石膏湯;若苔黃及黑色而短氣,加味涼膈散,或解毒承氣湯急下之。若病者屬四損之輩,又當詳辨。蓋短氣有類於喘,但短氣則氣急而短促,不似喘之搖肩而氣粗也。大抵氣急而不相續多屬實,少氣不足以息多屬虛,以此辨之,百不一失。

白話文:

  1. 傷寒或中風濕之邪,導致全身疼痛,小便不順,怕冷,不願脫衣被,且呼吸短促者,服用甘草附子湯。
  2. 食慾不振,口渴多飲,體內積水,煩悶短氣者,服用茯苓甘草湯;兼有小便困難的,可以加用五苓散。
  3. 心腹脹滿,按壓痛硬且短氣者,屬於內部有實證,宜用承氣湯類藥物。
  4. 心腹柔軟無脹滿,卻短氣者,屬於外邪未盡,宜用瀉心湯類藥物。
  5. 呼吸淺短,不足以維持生命,脈搏微弱且短促者,屬於氣虛,宜用理中湯類藥物。

以上是傷寒短氣的大致辨證方法。

若溫病導致內部熱邪鬱積,呼吸急促,應視其兼證。舌苔白色如屑,可用清化湯或增損三黃石膏湯;舌苔黃或黑而短氣,可用加味涼膈散或解毒承氣湯急下。若患者屬於四損之體質,應仔細辨別。

短氣與喘證類似,但短氣是呼吸急促而短促,不像喘證那樣肩部搖動,呼吸粗大。一般來說,氣急而不連續的,多屬實證;呼吸淺短,不足以維持生命的多屬虛證。以此辨別,準確性很高。

2. 呃逆

呃逆者,氣上逆而呃忒也。《內經》作噦,即此字之聲也,即此證也,勿誤作咳逆。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呃逆者,才及咽喉則遽止,呃呃然連續數聲,而短促不長也,如傷寒胃熱失下,內實大便硬呃逆者,脈必應指有力,調胃承氣湯。便軟者,生薑瀉心湯。胃虛有熱呃逆者,橘皮竹茹湯。

有痰飲者,脈必弦滑,小半夏生薑湯。脈細微呃逆者,胃寒也,橘皮乾薑湯、丁香柿蒂湯。《金匱要略》曰:其氣自臍下直上衝於胸嗌間而呃逆者,此陰證也。其病不在胃也,乃肝腎虛寒之極,而挾陰火上衝,以病本下虛,內已伏陰,或誤服寒冷之藥,遂令寒極於下,逼其相火上衝,率集於胃中而呃逆,亦欲盡也,急服腎氣丸料。

白話文:

呃逆,是指氣氣上逆而發出呃忒的聲音。《內經》中稱為「噦」,就是這個字的讀音,也是這個症狀,不要誤認為咳嗽。咳嗽是咳嗽得厲害,不是呃逆。呃逆是氣纔到咽喉就突然停止,發出呃呃的聲音,連續幾聲,而且短促,不會很長。例如傷寒時胃中有熱,大便不通而造成的呃逆,脈象一定會應指有力,可以用「調胃承氣湯」。如果是大便軟弱的,可以用「生薑瀉心湯」。胃虛有熱的呃逆,可以用「橘皮竹茹湯」。

有痰飲的人,脈象一定會弦滑,可以用「小半夏生薑湯」。脈象細微的呃逆,是胃寒造成的,可以用「橘皮乾薑湯」或「丁香柿蒂湯」。《金匱要略》中說:如果氣從臍下直接上升,衝到胸膈之間而發出呃逆的,這是陰症。這種病不在胃,而是肝腎虛寒極度,挾帶著陰火上衝,由於病本在下虛,內在已經有陰伏,如果誤服了寒涼的藥物,就會導致寒氣極盛在下方,逼迫相火上衝,集中在胃中而呃逆,想把它們都排泄掉。這時必須趕快服「腎氣丸」調理。

又病人呃逆煩躁,自覺甚熱,他人以手按之,其肌膚則冷,此為無根失守之火,散亂為熱,非實熱也,乃水極似火,陰證似陽也。若不識此,誤用涼藥,下咽立斃。大建中湯,或附子湯加肉桂、乾薑急溫其下,真陽回陰火降,呃忒乃止也。如寒極呃忒不已者,兼用硫黃、乳香等份為末,酒煎嗅之,或以艾湯調服硫黃末二錢,或艾灸中脘、關元、氣海更妙。凡呃逆而二便不通者,屬實熱;凡呃逆而厥逆自利者,屬虛寒。

白話文:

患者不停地打嗝,焦躁不安,自己覺得很熱,別人用手摸他,卻發現他的皮膚很冷。這說明他體內是虛火,沒有根基,散亂成熱,並不是真的熱。就像水極度缺乏,就會顯得像火一樣,陰證表現出陽證的症狀。如果不懂這個道理,誤用涼藥,就會立刻致命。應該服用大建中湯或附子湯,再加入肉桂和乾薑,溫暖下焦,讓真陽回歸,陰火下降,就能止住打嗝。如果寒氣太盛,打嗝不止,可以將硫黃和乳香等量研磨成粉,用酒煎服,聞其香味,或者用艾湯調服硫黃粉兩錢,或用艾灸中脘、關元、氣海穴,效果更好。總之,打嗝伴隨二便不通,屬於實熱;打嗝伴隨手腳冰冷,腹瀉不止,則屬於虛寒。

凡呃逆不尿腹滿者,不治。凡久病而見呃逆者,此真氣已衰,不治。凡舌短灰黑,及頭汗,不得尿,與自利腹痛而呃逆者,不治。凡呃逆脈散者死。按:以上論傷寒呃逆寒熱死生之論,無遺蘊矣。若溫病無陰證不在此例。怫熱攻發,火性上炎,氣逆而呃呃連聲也。治法各從其本證而消息之,大概不外清化、升降、加味涼膈以清熱導滯為主。

如見白虎證則投白虎,見承氣證則投承氣,膈間痰閉則用滌痰湯、滾痰丸,但治本證呃自止,其餘可以類推矣。

按:呃逆一證,古無是名,俗謂打擱忒是也。其在《內經》本謂之噦,因其呃呃連聲,故今人以呃逆名之,於義亦妥。孫真人云:遍尋方論無此名,遂以咳逆為噦,致令後世訛傳,乃以咳逆、嘔吐、噦、乾嘔、噫氣之類,互相淆亂,紛紛聚訟。自唐迄今,余用析而判之,曰噦者,呃逆也,非咳逆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出現打嗝、尿不出來、肚子脹滿的情況,就無法醫治。如果一個人長期生病,出現打嗝,代表他的真氣已經衰竭,也無法醫治。如果一個人舌頭短小、顏色灰黑,還伴隨頭部出汗、尿不出來、腹痛瀉肚子,並且打嗝,也是無法醫治的。如果一個人打嗝,脈象散亂,也會死亡。以上這些論述,是關於傷寒導致打嗝、寒熱交替、生死相關的論點,沒有遺漏任何細節。不過,溫病如果沒有陰證,就不在此例。發熱症狀由於熱邪攻發,火性向上炎燒,氣逆而導致連續打嗝。治療方法則要根據病人的本證而有所調整,大致上不外乎清化、升降,並且加入涼膈藥物來清熱導滯。

如果病人出現白虎證,就應該用白虎湯;如果出現承氣證,就應該用承氣湯;如果膈間痰閉,就應該用滌痰湯或滾痰丸。只要治好本證,打嗝就會自然停止,其他情況可以類推。

打嗝這個症狀,古代沒有這個名稱,民間俗稱打嗝。在《內經》中,原本稱為噦,因為打嗝會發出連續的聲音,所以現在的人才以「呃逆」來命名,在意義上也是恰當的。孫真人說:遍尋醫書方論,都沒有「呃逆」這個名詞,因此把咳逆當作噦,導致後世誤傳,把咳逆、嘔吐、噦、乾嘔、噫氣等症狀互相混淆,爭論不休。從唐代到現在,我整理分析這些症狀,認為噦就是打嗝,不是咳逆。

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乾嘔者,無物之吐即嘔也,非噦也。噫者,飯食之息,即噯氣也,非咳逆也。嘔者有聲有物也,吐者無聲出物也。後人但以此為鑑,則異說之疑,可以盡釋矣。

白話文:

咳嗽嚴重的人叫做「咳逆」,不是打嗝。「乾嘔」是指沒有東西的嘔吐,不是反胃。「噫」是吃飯時呼出的氣息,也就是噯氣,不是咳嗽或咳逆。「嘔」是有聲音且有東西出來,「吐」是沒有聲音卻把東西吐出來。如果後代的人能以此作為參考標準,那麼對於不同的說法就會有所解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