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0)

1. 六經證治辨

凡傷寒足太陽膀胱經,從頭頂貫腰脊,故頭項強,發熱惡寒。然風寒常相因,寒則傷榮,頭痛惡寒,脈浮緊無汗,麻黃湯主之,開發腠理以散寒,得汗而愈。風則傷衛,頭痛惡風,脈浮緩有汗,桂枝主之,充塞腠理以散風,汗止而愈。若風寒並受,榮衛俱傷,大青龍湯主之。

此三方者,冬月天寒腠密,非辛溫不能發散,故宜用也。若夫春夏之溫病,其雜氣從口鼻而入,伏郁中焦,流布上下,一發則炎熱熾盛,表裡枯涸,其陰氣不榮,斷不能汗,亦不可汗,宜以辛涼苦寒清瀉為妙。輕則清之,神解、清化、芳香之類;重則下之,增損雙解、加味涼膈、升降之類,消息治之。傷寒汗後熱不退,此陰陽交而魂魄離也,證亦危矣。

白話文:

凡是因寒邪傷害太陽膀胱經的,從頭頂貫穿腰脊,所以頭頸強緊,發熱惡寒。不過風寒往往同時存在,寒邪傷及榮氣,則頭痛惡寒,脈浮緊無汗,應使用麻黃湯來發散腠理,排出汗液而痊癒。風邪傷及衛氣,則頭痛惡風,脈浮緩有汗,應使用桂枝來充塞腠理,發散風邪,汗止而痊癒。若同時受風寒,榮衛俱傷,應使用大青龍湯。

這三種方劑,在冬月天寒時腠理緻密,非辛溫之劑不能發散,故宜使用。若在春夏時節溫病,其雜氣從口鼻而入,伏藏於中焦,流佈上下,一旦發作則炎熱熾盛,表裡枯燥,陰氣不榮,不能發汗,也不可發汗,宜以辛涼苦寒之藥清瀉為妙。輕症可用清肺、化痰、芳香等藥物;重症可用瀉下、調和脾胃、升降等藥物,隨時增減使用,消息治之。傷寒發汗後熱不退,這是陰陽交錯,魂魄離散所致,病情危急。

其勢稍緩者,宜更汗之。若反劇煩躁者,必有夾食夾痰,或兼有宿病,當尋其源而治之。若發熱煩躁,小便不利,為熱入膀胱之本,五苓散主之。溫病清後熱不退,脈洪滑數,或沉伏,表裡皆實,譫妄狂越,此熱在三焦也,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大下之。傷寒傳至陽明,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葛根湯。

表裡俱盛,口渴引飲,脈洪大,白虎湯,此在經之熱也。傳至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往來寒熱,脅滿口苦而嘔,默默不欲食,小柴胡湯加減和之。過此不解,則入陽明之府。表證悉罷,名為傳裡,潮熱譫語,唇焦舌燥,大便秘,脈沉實長洪,如痞滿燥實四證皆具,大承氣湯主之。但見痞滿實三證,邪在中焦,調胃承氣湯,不用枳、樸,恐傷上焦之氣。

白話文:

如果病情稍微緩解,可以再發汗治療。如果反而變得更加劇烈煩躁,必定有夾食夾痰,或者合併有宿病,應當尋找病因進行治療。如果發熱煩躁,小便不利,是熱邪侵犯膀胱所致,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療。溫病熱邪清除後仍不退,脈象洪滑而數,或沉伏,表裡皆熱,導致神志昏亂,狂妄亂動,這是熱邪在三焦作祟,可以使用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大下攻之。傷寒傳至陽明經,會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澀、不能入睡等症狀,可以使用葛根湯治療。

表裡證候都很盛,口渴想喝水,脈象洪大,是經絡中的熱邪所致,可以使用白虎湯治療。熱邪傳至少陽經,屬於半表半裡證型,會出現往來寒熱、肋部脹滿、口苦嘔吐、默默不欲進食等症狀,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減方治療。如果超過這個階段仍未好轉,熱邪就會進入陽明腑。表證全部消失,稱為傳裡,會出現潮熱、譫語、嘴脣焦燥、舌頭乾澀、大便祕結、脈象沉實而長洪等症狀,如果同時具備痞滿、燥實四證,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治療。如果只見痞滿實三證,表明邪氣在中焦,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不用枳實、厚朴,以免損傷上焦之氣。

但見痞滿二證,邪在上焦,不用芒硝,恐傷下焦之血也。小腹急,大便黑,小便自利,喜忘如狂,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代抵當湯丸。濕熱發黃,但頭汗出,茵陳蒿湯。傷寒下後熱不退,胸中堅滿不消,脈尚數實者,此為下未盡,或下後一二日復發熱喘滿者,並可用大柴胡湯,或六一順氣湯復下之。若下後仍不解,宜詳虛實論治。

如脈虛人弱,發熱口乾舌燥,不可更下,小柴胡湯、參胡三白湯和之。溫病下後厥不回,熱仍盛而不退者,危證也。如脈虛人弱,不可更下,黃連解毒湯、玉女煎清之。不能不下,黃龍湯主之。若停積已盡,邪熱愈盛,脈微氣微,法無可生,至此下之死,不下亦死,用大復甦飲,清補兼施,宣散蓄熱,脈氣漸復,或有得生者。《醫貫》以六味地黃丸料,大劑煎飲,以滋真陰,此亦有理。

白話文:

如果看到痞滿這兩種證狀,邪氣在胸膈以上,不能用芒硝,恐怕會損傷下焦的血液。小腹急痛,大便黑色,小便自己排出,喜忘如癡狂,這是蓄血的現象,可以服用桃仁承氣湯或代抵當湯丸。濕熱導致皮膚發黃,頭部出汗,可以使用茵陳蒿湯。傷寒病人在下瀉之後,熱度不退,胸中堅硬滿脹不消,脈象仍然數實的,這是因為下瀉不徹底,或下瀉後一兩日內又發熱氣喘胸滿的,都可以服用大柴胡湯或六一順氣湯再次下瀉。如果下瀉後症狀仍然不解,應該依據虛實進行詳細診察。

如果脈象虛弱,人體衰弱,發熱、口乾舌燥,不能再下瀉,可以服用小柴胡湯或參胡三白湯調和。溫病下瀉後,四肢厥冷仍然不回暖,熱度仍然很高而不退的,這是危急的證狀。如果脈象虛弱,人體衰弱,不能再下瀉,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或玉女煎清熱。如果不能不下瀉,可以使用黃龍湯為主藥。如果停積的邪氣已經排盡,邪熱愈盛,脈搏和呼吸微弱,治療方法無效,下瀉會死亡,不下瀉也會死亡,可以使用大復甦飲,同時清熱補氣,宣散蓄積的熱氣,脈搏和呼吸可能逐漸恢復,有機會存活。醫貫這本醫書認為,可以用六味地黃丸的藥材,用大劑量煎服,以滋養真陰,這個說法也是有道理的。

若傷寒腹滿而嗌乾,則知病在太陰也;口燥咽乾而渴,則知病在少陰也;煩滿囊縮而厥,則知病在厥陰也。邪到三陰,脈多見沉,倘沉而有力,此從三陽傳於三陰,熱證也。外雖有厥逆,自利慾寢,舌卷囊縮等證,正所云陽極發厥,止該清之下之,自是桂枝加大黃、承氣、六一一派。(六一者,六一順氣湯也。

加殭蠶、蟬蛻、黃連,即加味六一順氣湯也。——眉批)若本是陽證,因汗下太過,陽氣已脫,遂轉為陰證。夫邪在三陽,其虛未甚,胃氣尚能與邪搏而為實熱之證。邪到三陰,久而生變,其虛之甚也,氣血津液俱亡,不能勝其邪之傷,因之下陷,而裡寒之證作矣。此熱變為寒之至理。

白話文:

如果傷寒腹脹,同時喉嚨乾渴,就知道病在太陰經;如果口乾舌燥口渴,就知道病在少陰經;如果煩悶、小腹收縮、手腳厥冷,就知道病在厥陰經。邪氣入侵三陰經,脈象多見沉滯;如果沉滯有力,這是從三陽經傳到三陰經的熱證。即使出現手腳厥冷、自發便溺、舌頭捲縮、小腹收縮等症狀,也屬於「陽極發厥」,仍然應該清熱下利,使用桂枝湯加味大黃、承氣湯、六一順氣湯之類的藥方。(六一是六一順氣湯。——眉批)如果原是陽證,因為發汗、瀉下過度,使得陽氣耗脫,轉變成陰證。邪氣在三陽經的時候,虛證還不太嚴重,胃氣還能與邪氣抗衡,表現出實熱的症狀。邪氣入侵三陰經,久而久之會出現變化,虛證會變得嚴重,氣血津液都耗盡,抵抗不了邪氣的侵犯,因此下陷,出現裡寒的症狀。這就是熱變為寒的道理。

脈必沉而無力,證見四肢厥逆,心悸惕瞤,腹痛吐利,畏寒戰慄,引衣蜷臥,急宜溫之補之。陽虛者附子、四逆,陰虛者理陰、補陰。傷寒多有此證治,溫病無陰證,熱變為寒,百不一出,此辨溫病與傷寒六經證治異治之要訣也。(傷寒溫病治法各別,層疊不亂,足見精密,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耳。

——眉批)蓋傷寒之邪,風寒外感,始中太陽者十八九。溫病之邪,直行中道,初起陽明者十八九。信乎治療之宜早,而發表清裡之宜諦當也。倘審之不諦,而誤治之,即成壞病矣。

白話文:

如果脈象沉而無力,並且出現四肢冰冷、心慌、肌肉抽搐、腹痛、腹瀉、怕冷發抖、縮成一團想要蓋衣服等症狀,就需要趕緊用溫熱的藥物來溫補。如果是陽氣不足,可以用附子治療四逆症;如果是陰氣不足,就要滋養陰氣、補益陰虛。傷寒患者經常出現這些症狀,需要溫補治療。但溫病患者,如果沒有陰虛的症狀,而是熱邪轉化為寒邪,就不要用溫補的方法。這是辨別傷寒和溫病六經病證的關鍵所在。

(眉批)傷寒和溫病的治療方法各不相同,層層疊疊、井然有序,足見其精妙,但最終運用之妙還是取決於醫生的心意。

通常來說,傷寒是由於風寒外感,一開始侵犯太陽經的比例佔了八九成。而溫病是由於邪氣直行,一開始侵犯陽明經的比例也佔了八九成。所以治療要趁早,並且要根據病症選擇發散和清熱的方法。如果判斷失誤、治療不當,就會導致病情惡化。

2. 壞病辨

壞病者,非本來壞病,醫壞之也。謂傷寒不當汗而汗,不當下而下,或汗下太早,或汗下太遲,或汗下無力不及於病,或汗下過度虛其正氣。如誤汗則有亡陽衄血,斑黃譫語,驚惕眩冒;誤下則有煩躁嘔瀉,結胸痞氣,下厥上竭等證是也。《傷寒論》曰:「太陽病,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又曰:「若已發汗、吐下、溫針,譫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觀其脈證,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前一段桂枝不中與,謂表證已罷,邪已傳變。後一段柴胡證罷,謂半表半裡之證已罷,邪入更深。仲景「隨證治之」一語,語活而義廣。以視王、韓諸公專主溫補者,為盡善也。

白話文:

患有壞病的人,並不是原本就有壞病,而是被醫生治壞的。所謂傷寒不該發汗而發汗,不該用瀉藥而用瀉藥,或過早發汗或瀉藥,或過晚發汗或瀉藥,或發汗或瀉藥的力道不足而無法治療疾病,或發汗或瀉藥過度而傷害了正氣。譬如誤發汗就會有亡陽衄血、斑黃譫語、驚惕眩冒等症狀;誤用瀉藥就會有煩躁嘔瀉、結胸痞氣、下厥上竭等症狀。《傷寒論》說:「太陽病,已經發汗,如果吐了、用了瀉藥、溫針灸,仍然沒有好,這是壞病,不適合再用桂枝。觀察病人脈象和症狀,就可以知道犯了哪種錯誤,根據症狀來治療。」又說:「如果已經發汗、吐下、溫針灸,出現譫語,柴胡的症狀已經消失,這是壞病。觀察病人脈象和症狀,就可以知道犯了哪種錯誤,用正確的方法來治療。」前面一段說不適合用桂枝,是因為表證已經消失,邪氣已經轉變。後面一段說柴胡的症狀已經消失,是因為半表半裡的症狀已經消失,邪氣已經深入。仲景說的「根據症狀來治療」,這句話不但靈活,而且意義廣泛。比起王、韓兩位名醫只專注於溫補,這種治療方法纔是最完美的。

若溫病一壞,勢雖烈於傷寒,果隨證治之,亦有得生者,但不可鹵莽滅裂耳。又溫病沸熱內郁,斷無傳經之理。傷寒則以七日為一候,其有二候三候不解者,病邪多在三陽經留戀。仲景《傷寒論》原本《內經·熱論》一篇,並無過經再經明文,唯有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潤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之精神頓爽矣。玩本文六衰字,語意最妙。

蓋謂初感之邪,至七日及十餘日尚未盡衰,則可或汗吐下錯誤,以致邪氣愈熾,則可自當依壞病例治之。豈有厥陰交盡於裡,再出而傳太陽之事哉?試質之高明。

白話文:

溫病一旦惡化,雖然比傷寒更加嚴重,但只要根據病症治療,還是有存活的機會,只是不可草率魯莽。另外,溫病的熱氣郁積在體內,根本不會傳經。傷寒則以七天為一個階段,如果病症持續兩三個階段未解,病邪多半停留在三陽經脈。張仲景的《傷寒論》原本取材於《內經·熱論》,並沒有提到病邪會跨經脈傳遞,只有提到七天太陽病衰,頭痛稍減;八天陽明病衰,身體發熱減輕;九天少陽病衰,耳聾略微能聽到聲音;十天太陰病衰,肚子減小但仍如之前;十一天少陰病衰,口渴減輕舌頭潤滑並且打噴嚏;十二天厥陰病衰,小腹下垂,呼吸舒暢,病人的精神也突然好轉。仔細推敲這段文字,六個「衰」字用得妙極了。

意思是說,剛開始感染的病邪,如果到第七天或十幾天還沒有完全消失,就可能因為錯誤的汗、吐、下治療,導致病邪更加嚴重,那就要按照病症的嚴重程度來治療。怎麼可能厥陰經的病邪完全侵入體內,再跑到體表傳染給太陽經呢?這點希望大家可以仔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