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0)

1. 六經證治辨

凡傷寒足太陽膀胱經,從頭頂貫腰脊,故頭項強,發熱惡寒。然風寒常相因,寒則傷榮,頭痛惡寒,脈浮緊無汗,麻黃湯主之,開發腠理以散寒,得汗而愈。風則傷衛,頭痛惡風,脈浮緩有汗,桂枝主之,充塞腠理以散風,汗止而愈。若風寒並受,榮衛俱傷,大青龍湯主之。

此三方者,冬月天寒腠密,非辛溫不能發散,故宜用也。若夫春夏之溫病,其雜氣從口鼻而入,伏郁中焦,流布上下,一發則炎熱熾盛,表裡枯涸,其陰氣不榮,斷不能汗,亦不可汗,宜以辛涼苦寒清瀉為妙。輕則清之,神解、清化、芳香之類;重則下之,增損雙解、加味涼膈、升降之類,消息治之。傷寒汗後熱不退,此陰陽交而魂魄離也,證亦危矣。

其勢稍緩者,宜更汗之。若反劇煩躁者,必有夾食夾痰,或兼有宿病,當尋其源而治之。若發熱煩躁,小便不利,為熱入膀胱之本,五苓散主之。溫病清後熱不退,脈洪滑數,或沉伏,表裡皆實,譫妄狂越,此熱在三焦也,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大下之。傷寒傳至陽明,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葛根湯

表裡俱盛,口渴引飲,脈洪大,白虎湯,此在經之熱也。傳至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往來寒熱,脅滿口苦而嘔,默默不欲食,小柴胡湯加減和之。過此不解,則入陽明之府。表證悉罷,名為傳裡,潮熱譫語,唇焦舌燥,大便秘,脈沉實長洪,如痞滿燥實四證皆具,大承氣湯主之。但見痞滿實三證,邪在中焦,調胃承氣湯,不用枳、樸,恐傷上焦之氣。

但見痞滿二證,邪在上焦,不用芒硝,恐傷下焦之血也。小腹急,大便黑,小便自利,喜忘如狂,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代抵當湯丸。濕熱發黃,但頭汗出,茵陳蒿湯。傷寒下後熱不退,胸中堅滿不消,脈尚數實者,此為下未盡,或下後一二日復發熱喘滿者,並可用大柴胡湯,或六一順氣湯復下之。若下後仍不解,宜詳虛實論治。

如脈虛人弱,發熱口乾舌燥,不可更下,小柴胡湯參胡三白湯和之。溫病下後厥不回,熱仍盛而不退者,危證也。如脈虛人弱,不可更下,黃連解毒湯玉女煎清之。不能不下,黃龍湯主之。若停積已盡,邪熱愈盛,脈微氣微,法無可生,至此下之死,不下亦死,用大復甦飲,清補兼施,宣散蓄熱,脈氣漸復,或有得生者。《醫貫》以六味地黃丸料,大劑煎飲,以滋真陰,此亦有理。

若傷寒腹滿而嗌乾,則知病在太陰也;口燥咽乾而渴,則知病在少陰也;煩滿囊縮而厥,則知病在厥陰也。邪到三陰,脈多見沉,倘沉而有力,此從三陽傳於三陰,熱證也。外雖有厥逆,自利慾寢,舌卷囊縮等證,正所云陽極發厥,止該清之下之,自是桂枝大黃、承氣、六一一派。(六一者,六一順氣湯也。

加殭蠶、蟬蛻黃連,即加味六一順氣湯也。——眉批)若本是陽證,因汗下太過,陽氣已脫,遂轉為陰證。夫邪在三陽,其虛未甚,胃氣尚能與邪搏而為實熱之證。邪到三陰,久而生變,其虛之甚也,氣血津液俱亡,不能勝其邪之傷,因之下陷,而裡寒之證作矣。此熱變為寒之至理。

脈必沉而無力,證見四肢厥逆,心悸惕瞤,腹痛吐利,畏寒戰慄,引衣蜷臥,急宜溫之補之。陽虛者附子、四逆,陰虛者理陰、補陰。傷寒多有此證治,溫病無陰證,熱變為寒,百不一出,此辨溫病與傷寒六經證治異治之要訣也。(傷寒溫病治法各別,層疊不亂,足見精密,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耳。

——眉批)蓋傷寒之邪,風寒外感,始中太陽者十八九。溫病之邪,直行中道,初起陽明者十八九。信乎治療之宜早,而發表清裡之宜諦當也。倘審之不諦,而誤治之,即成壞病矣。

2. 壞病辨

壞病者,非本來壞病,醫壞之也。謂傷寒不當汗而汗,不當下而下,或汗下太早,或汗下太遲,或汗下無力不及於病,或汗下過度虛其正氣。如誤汗則有亡陽衄血,斑黃譫語,驚惕眩冒;誤下則有煩躁嘔瀉,結胸痞氣,下厥上竭等證是也。《傷寒論》曰:「太陽病,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又曰:「若已發汗、吐下、溫針,譫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觀其脈證,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前一段桂枝不中與,謂表證已罷,邪已傳變。後一段柴胡證罷,謂半表半裡之證已罷,邪入更深。仲景「隨證治之」一語,語活而義廣。以視王、韓諸公專主溫補者,為盡善也。

若溫病一壞,勢雖烈於傷寒,果隨證治之,亦有得生者,但不可鹵莽滅裂耳。又溫病沸熱內郁,斷無傳經之理。傷寒則以七日為一候,其有二候三候不解者,病邪多在三陽經留戀。仲景《傷寒論》原本《內經·熱論》一篇,並無過經再經明文,唯有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潤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之精神頓爽矣。玩本文六衰字,語意最妙。

蓋謂初感之邪,至七日及十餘日尚未盡衰,則可或汗吐下錯誤,以致邪氣愈熾,則可自當依壞病例治之。豈有厥陰交盡於裡,再出而傳太陽之事哉?試質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