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證候辨

或曰:子辨溫病與傷寒,有云壤之別,今用白虎、瀉心、承氣、抵當,皆傷寒方也,既同其方,必同其證,子何言之異也?余曰:傷寒初起必有感冒之因,冬月烈風嚴寒,雖屬天地之常氣,但人或單衣風露,或強力入水,或臨風脫衣,或當檐沐浴,或道路沖寒,自覺肌肉粟起,既而四肢拘急,頭痛發熱,惡寒惡風,脈緩有汗為中風,脈緊無汗為傷寒,或失治,或誤治,以致變證蜂起。

溫病初起,原無感冒之因,天地之雜氣,無形無聲,氣交流行,由口鼻入三焦,人自不覺耳。不比風寒感人,一著即病,及其鬱久而發也,忽覺凜凜,以後但熱而不惡寒,或因飢飽勞碌,焦思氣鬱,觸動其邪,是促其發也。不因所觸,內之鬱熱自發者居多。傷寒之邪,自外傳內;溫病之邪,由內達外。

白話文:

有人說:您區分溫病和傷寒,就像有天壤之別,現在您卻用白虎湯、瀉心湯、承氣湯、抵當湯,這些都是治療傷寒的方子,既然方子一樣,證狀也應該一樣,您為什麼說它們不同呢?我說:傷寒發病初期,必定有感冒的誘因,冬季大風大寒,雖然是天地間的正常天氣,但如果有人穿著單薄的衣服接觸風露,或者用力入水,或者對著風脫衣服,或者在屋簷下洗澡,或者在道路上受寒,就會自覺肌肉發寒起粟,接著四肢拘緊,頭痛發熱,惡寒惡風,脈緩有汗為中風,脈緊無汗為傷寒。或者因為治療不當,或者誤診誤治,導致併發症叢生。

溫病發病初期,原本沒有感冒的誘因,天地間的雜氣,無形無聲,氣體交替運行,從口鼻進入三焦,人自己不會察覺。這和風寒侵襲人體不同,一旦侵襲就會生病。到了邪氣鬱結很久而發病的時候,突然感覺寒顫,之後只有發熱而沒有惡寒,或者由於飢餓、過飽、勞累、焦慮,氣鬱觸動了邪氣,促使它發作。如果不因為這些誘因,內部的鬱熱自己發作的佔多數。傷寒的邪氣,由外傳入內;溫病的邪氣,由內達於外。

傷寒多表證,初病發熱頭痛,末即口燥咽乾;溫病皆里證,一發即口燥咽乾,未嘗不發熱頭痛。傷寒外邪,一汗而解;溫病伏邪,雖汗不解,病且加重。傷寒解以發汗,溫病解以戰汗;傷寒汗解在前,溫病汗解在後。鮮薄荷連根搗,取自然汁服,能散一切風毒。傷寒投劑,可使立汗,溫病下後,里清表透,不汗自愈,終有得汗而解者。

傷寒感邪在經,以經傳經;溫病伏邪在內,內溢於經。傷寒感發甚暴,溫病多有淹纏。三五七日忽然加重,亦有發之甚暴者。傷寒不傳染於人,溫病多傳染於人。傷寒多感太陽,溫病多起陽明。傷寒以發表為先,溫病以清裡為主。各有證候,種種不同。其所同者,傷寒溫病皆致胃實,故用白虎、承氣等方清熱導滯,後一節治法亦無大異,不得謂里證同而表證亦同耳。

白話文:

傷寒多為表證,起病時出現發熱和頭痛,不久後就會感到口乾舌燥;溫病都是裡證,發病時就口乾舌燥,不一定會發熱頭痛。傷寒為外邪所致,出汗後即可痊癒;溫病為伏邪所致,即使出汗也不會痊癒,病情還會加重。傷寒的治療方法以發汗為主,溫病的治療方法以抗汗為主;傷寒發汗在前,溫病發汗在後。新鮮薄荷連根搗爛,取其自然汁液飲用,可以驅散一切風毒。治療傷寒時服藥後會立即出汗,治療溫病時在服瀉藥後,體內的熱邪清除了,表邪透達了,即使不出汗也會自癒,最後還是會出汗而痊癒。

傷寒的邪氣在經絡中,遵循一定的傳播規律;溫病的邪氣藏匿在體內,由內向經絡傳播。傷寒發病急劇,溫病多拖延難癒。有的溫病在三五七天後會突然加重,也有發病急劇的。傷寒不具有傳染性,溫病多具有傳染性。傷寒多侵襲太陽經,溫病多從陽明經發病。傷寒以發散外邪為優先,溫病以清除裡熱為主。兩者證候各不相同。它們的共同點是,傷寒和溫病都會導致胃中有實熱,因此可以用白虎湯、承氣湯等方劑來清熱導滯,後一節的治療方法也基本一致,不能說裡證相同,表證也相同。

2. 寒熱為治病大綱領辨

客有過而問之者曰:聞子著《寒溫條辨》,將發明傷寒乎,抑發明溫病也?特念無論傷寒溫病,未有不發於寒熱者,先賢之治法,有以為熱者,有以為寒者,有以為寒熱之錯出者,此為治病大綱領,盍為我條分而辯論焉。余曰:願受教。客曰:《內經》云:熱病者,傷寒之類也。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已入於府者,可下而已。三陽三陰,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臟腑不通,則死矣。又曰: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下而已。(道常盡變,說盡古今病勢人情。——眉批)《內經》直言傷寒為熱,而不言其有寒。

白話文:

一位客人前來詢問道:「聽說您撰寫了《寒溫條辨》,是專門闡述傷寒呢?還是專門闡述溫病呢?我特別想請問,無論是傷寒還是溫病,不都是由寒熱變化而引起的嗎?古時候的醫家,有的認為是熱證,有的認為是寒證,有的認為是寒熱錯雜,這是治療疾病的大綱領,您可否為我條分縷析,辯論一番?」

我回答說:「我很樂意接受您的教誨。」

客人說:「《內經》中說:『熱病者,傷寒之類也。』

人體受寒之後,就會生病發熱。如果病邪尚未侵入內臟,只要發汗就能痊癒;如果已經侵入內臟,就需要瀉下才能痊癒。三陽三陰、五臟六腑都會受病,營衛之氣不流通,臟腑不通暢,就會導致死亡。

《內經》還說:『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下而已。』」

(道常盡變,說盡古今病勢人情。——眉批)《內經》直接說傷寒是熱證,而沒有提及它有寒證。

仲景《傷寒論》垂一百一十三方,用桂、附、人參者八十有奇,仲景治法與《內經》不同,其故何也?余曰:上古之世,恬淡渾穆,精神內守,即有傷寒,一清熱而痊可,此《內經》道其常也。世不古若,人非昔比,以病有淺深,則治有輕重,氣稟日趨於澆薄,故有鬱熱而兼有虛寒,此仲景盡其變也。

客又曰:傷寒以發表為第一義,然麻黃、桂枝、大青龍每苦於熱而難用,輕用則有狂躁、斑黃、衄血、亡陽之失,致成熱毒壞病,故河間自制雙解散、涼膈散、三黃石膏湯。(雙解、涼膈、三黃石膏、六一順氣、大柴胡五方,有治傷寒溫病之不同處,觀藥方辨自知。解毒承氣湯,即大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加白殭蠶、蟬蛻,去梔、柏,即瀉心承氣湯,加栝樓、半夏,即陷胸承氣湯。

白話文:

仲景的《傷寒論》記載了一百一十三個方子,其中用了桂皮、附子、人參的有八十多個。仲景的治療方法與《內經》不同,這是什麼原因?

我認為,上古時期,人們恬淡安逸,精神內斂,即使得了傷寒,只要清熱就能痊癒。這是《內經》所說的常理。如今世風日下,人們的身體狀況也不如從前,疾病有輕有重,所以治療也需要分輕重緩急。人們的體質日漸虛弱,所以既有鬱熱,又有虛寒。仲景正是考慮到了這些變化。

有人又問:傷寒以發散為首要之務,但是麻黃、桂枝、大青龍等方子往往因熱盛難以使用,輕用則會導致狂躁、斑黃、衄血、亡陽等過失,甚至演變成熱毒壞病。因此,河間張仲景自創了「雙解散」、「涼膈散」、「三黃石膏湯」(雙解、涼膈、三黃石膏、六一順氣、大柴胡五個方子,在治療傷寒和溫病方面各有不同,觀看藥方就能辨別)。「解毒承氣湯」就是「大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再加白殭蠶、蟬蛻,去梔子、柏子,就是「瀉心承氣湯」;加栝樓、半夏,就是「陷胸承氣湯」。

——眉批)若麻黃、桂枝、大青龍果不宜用,仲景何以列於一百一十三方之首乎?致使學者視仲景書,欲伏焉而不敢決,欲棄焉而莫之外。夫仲景為醫家立法不祧之祖,而其方難用,其故何也?余曰:傷寒以病則寒,以時則寒,其用之固宜。若用於溫病,誠不免狂躁、斑黃、衄血、亡陽之失矣。

辛溫發散之藥,仲景蓋為冬月觸冒風寒之常氣而發之傷寒設,不為感受天地疵癘旱潦之雜氣而發之溫病設,仲景治溫病必別有方論,今不見者,其亡之也。叔和搜採仲景舊論之散落者以成書,功莫大矣。但惜其以自己之說,雜於仲景所言之中,使玉石不分耳。溫病與傷寒異治處,惟劉河間、王安道始倡其說,兼余屢驗得凶厲大病,死生在數日間者,惟溫病為然。

白話文:

眉批)如果麻黃、桂枝、大青龍湯這些辛溫發散的藥物不適合使用,那為什麼張仲景會將它們列在一百一十三方的首位呢?這使得學習張仲景著作的人,既想遵從又不敢確定,既想捨棄卻又無法放棄。張仲景作為醫學理論的創立者,他的方子難以應用,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傷寒病是因為身體受寒,並且在寒冷的季節發生,所以使用這些藥物自然合適。但如果在溫熱病的情況下使用,就會導致狂躁、黃疸、鼻血、陽氣喪失等不良後果。

張仲景在冬天為了治療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傷寒病而創製了這些藥方,而不是為了治療由於天地異常氣候(如旱災或水災)導致的溫熱病而制定的。張仲景對於溫熱病一定有其他的方子理論,只是現在看不到了,可能已經失傳了。華佗收集並整理了張仲景以往的理論,形成了一部書籍,這是他的巨大功勞。然而遺憾的是,他將自己的觀點混入了張仲景的理論之中,讓好的和壞的不分開了。

溫熱病和傷寒病的治療方式不同,這是由劉河間和王安道首次提出的。此外,我多次親自驗證過,生死之際僅在數日之間的嚴重疾病,只有溫熱病會如此。

而發於冬月之正傷寒者,百不一出,此河間所制雙解、涼膈、三黃石膏,清瀉內熱之所以可用,而仲景麻黃、桂枝、大青龍,正發汗者之所以不可用也。蓋冬月觸冒風寒之常氣而病,謂之傷寒;四時觸受疵癘之雜氣而病,謂之溫病。由其根源之不一,故脈證不能相同,治法不可相混耳。

(此段辨溫病與傷寒之異,辨治溫病與治傷寒之異,坦白朋亮,毫無矇混,而筆力足以達之。——眉批)客又曰:人有傷寒初病,直中三陰,其為寒證無疑矣。又有初病三陽,本是熱證,傳至三陰,裡實可下,止該用承氣、抵當,乃間有寒證可溫可補,又用理中、四逆其故何也?余曰:以初本是熱證,或久病枯竭,或暴感風寒,或飲食生冷,或過為寒涼之藥所攻伐,遂變成陰證。所云害熱未已,寒證復起,始為熱中,末傳寒中是也。

白話文:

冬天發作的正傷寒,罕見有人會死於此病。河間所製的雙解、涼膈、三黃膏,是用來清瀉體內熱氣的,所以可以適用於此病,而仲景所用的麻黃、桂枝、大青龍,屬於發汗藥,所以不適用於此病。

冬天受風寒之氣而生病,稱為傷寒;其他季節接觸到雜氣而生病,稱為溫病。由於病因不同,脈象和症狀也不同,因此治療的方法也不相同。

眉批

辨別溫病與傷寒的不同,治療溫病與傷寒的不同,清晰明瞭,毫無混淆,文筆精湛。

另外一段

有病人傷寒初期,直接侵犯三陰,無疑是寒證。也有病人初期三陽證候明顯,本是熱證,傳至三陰後,裡實可以下攻,應該使用承氣湯、抵當湯。但卻偶爾出現寒證,可以溫補,又使用理中湯、四逆湯,這是什麼緣故呢?

回答

一般來說,初期是熱證,但如果久病虧虛,或突然受風寒,或飲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物攻伐,就會變成陰證。所謂「害熱未已,寒證復起」,就是指一開始是熱證,後來傳變為寒證。

且人之虛而未甚者,胃氣尚能與邪搏,而為實熱之證。若虛之甚者,亡陽於外,亡陰於內,上而津脫,下而液脫,不能勝其邪之傷,因之下陷,而裡寒之證作矣。(傷寒直中三陰是寒證,若本是熱證,傳至三陰熱證變為寒證者,王、劉亦未言及,此足補之。——眉批)熱極生寒,其證多危,以氣血之虛脫也。

客又曰:寒熱互乘,虛實錯出,既聞命矣。子之治療,果何以得其宜,條辨之說,可聞否乎?余曰:證治多端,難以言喻。傷寒自表傳裡,里證皆表證侵入於內也;溫病由里達表,表證即里證浮越於外也。(侵入、浮越四字,令人咀嚼不盡。——眉批)大抵病在表證,有可用麻黃、桂枝、葛根辛溫發汗者,傷寒是也;有可用神解、清化、升降、芳香、辛涼、清熱者,溫病是也。

白話文:

人體虛弱但尚未嚴重時,胃氣仍然可以與外邪抵抗,表現為實熱症狀。但若虛弱至極,陽氣外泄,陰氣內虛,導致津液外流,體液下降,無法抵禦外邪侵襲,進而下陷,便會出現裡寒證。熱極生寒,症狀通常危重,主要因為氣血虛脫所致。

有人問道:寒熱互相影響,虛實交錯出現,如此複雜的病症,如何才能對症下藥呢?我說:病症千變萬化,很難一概而論。傷寒從表證傳入裡證,裡證是表證侵入內部所致;溫病從裡證傳到表證,表證是裡證浮出體表所致。總之,表證可使用麻黃、桂枝、葛根等辛溫發汗藥物治療,如傷寒;表證亦可使用神解、清化、升降、芳香、辛涼、清熱等藥物治療,如溫病。

在半表半裡證,有可用小柴胡加減和解者,傷寒是也;有可用增損大柴胡、增損三黃石腎湯內外攻發者,溫病是也。在裡證,有可用涼膈、承氣鹹寒攻伐者,溫病與傷寒大略同;有可用理陰、補陰、溫中、補中調之養之者,溫病與傷寒大略同。但溫病無陰證,宜溫補者,即所云四損不可正治也。

若夫傷寒直中三陰之真寒證,不過理中、四逆、附子、白通,一於溫補之而已。至於四時交錯,六氣不節,以致霍亂、瘧痢、吐瀉、咳嗽、風溫、暑溫、濕溫、秋溫、冬溫等病,感時行之氣而變者,或熱或寒,或寒熱錯出,又當觀其何時何氣,參酌傷寒溫病之法,以意消息而治之。(補出寒證治法,又補出時氣病治法,何等緻密!——眉批)此方治之宜,大略如此。

白話文:

半表半裡證:

  • 可以用小柴胡加減和解治療的,是傷寒。
  • 可以用增損大柴胡、增損三黃石腎湯內外攻發治療的,是溫病。

裡證:

  • 可以用涼膈、承氣鹹寒攻伐治療的,溫病與傷寒大致相同。
  • 可以用理陰、補陰、溫中、補中調之養之治療的,溫病與傷寒大致相同。
  • 但溫病沒有陰證需要溫補的,即所謂的四損不可正治。

傷寒直中三陰之真寒證:

  • 只需要用理中、四逆、附子、白通等溫補藥物即可。

時氣病:

  • 由於四季交錯,六氣不調引起的霍亂、瘧痢、吐瀉、咳嗽、風溫、暑溫、濕溫、秋溫、冬溫等疾病,感應時行之氣而發生變化。
  • 這些疾病或熱或寒,或寒熱錯出,治療時應觀察何時何氣,參酌傷寒溫病之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時氣病治療方法:

  • 大致如上所述,治療得當,療效顯著。

而變證之異,則有言不能傳者,能知意在言表,則知所未言者矣。客又曰:子之治療,誠無可易矣。第前輩諸名家,皆以為溫暑之病本於傷寒而得之,而子獨辨溫病與傷寒根源異,治法異,行邪伏邪異,證候異,六經脈證異,並與時氣之病異,得勿嫌於違古乎?余曰:吾人立法立言,特患不合於理,無濟於世耳。果能有合於理,有濟於世,雖違之庸何傷?客唯唯而退。

因櫽括其說曰:寒熱為治病大綱領辨,尚祈臨病之工,務須辨明的確。或為傷寒,或為溫病,再諦審其或屬熱,或屬寒,或屬寒熱錯出,必洞悉於胸中,然後診脈定方,斷不可偏執己見,亦不可偏信一家之謬說,庶不至於差錯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時,有些變化難以用言語表達,但能理解患者話語背后的意思,就能明白他們未說出口的症狀。有人問我:“你的治療方法確實無可挑剔,但前輩名醫都認為溫暑病是由傷寒引起的,而你卻認為溫病和傷寒的根源不同,治療方法不同,邪氣入侵和留滯的方式不同,症狀不同,六經脈證不同,而且還與時疫不同。難道你不怕違背古法嗎?”我回答:“我們制定醫學理論和發表醫學著作,最怕的就是不合乎道理,不能為世人帶來益處。如果真的符合道理,能造福世人,即使違背古法又何妨?”那人點點頭,便告辭了。

我總結他的觀點說:寒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則,希望大家在診療時務必辨明確切。可能是傷寒,也可能是溫病,然後再仔細判斷是屬於熱證,還是寒證,或者寒熱交錯,必須心中了然。之後才能根據脈象開方,絕對不能固執己見,也不能盲目相信某一家學派的錯誤說法,這樣才能避免診療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