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濬

《傷寒瘟疫條辨》~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溫病與傷寒不同診脈義(諸書未載)

陶氏曰:凡內外有熱,其脈沉伏,不洪不數,指下沉澀而小急,是為伏熱。此微弱之未必盡為陰也、虛也。夫脈原不可一途而取,須以神氣、形色、聲音、證候,彼此相參,以決死生安危,方為盡善。所以古人望、聞、問、切四者缺一不可。(脈證兩得,此治病之大關鍵也,業醫者深宜留心。

———眉批)

白話文:

陶弘景說:凡是內外都有熱症,但脈象卻沉伏不顯,脈搏既不洪大也不快速,指下感覺沉澀而略微急促,這就是潛伏的熱證。這種脈象微弱,並不一定全是陰虛或陽虛。脈象診斷不能單憑脈象一種方法,必須結合病人的精神狀態、形貌、聲音、以及其他症狀,互相參照,才能判斷病情輕重,決定生死安危,這樣才是完善的診斷方法。因此古人「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缺一不可。(脈象和症狀都能觀察到,這是治療疾病的关键,從事醫學的人應該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