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二編 病理診斷 (15)
第二編 病理診斷 (15)
1. 第八節,察新久
廉勘,前清國初張石頑老人,於診法多所發明,爰為節述其說,以補俞氏之不逮。
一、辨形。細觀肌之滑澀,以徵津液之盛衰;理之疏密,以徵營衛之強弱;肉之堅軟,以徵胃氣之虛實;筋之粗細,以徵肝血之充餒;骨之大小,以徵腎氣之勇怯;爪之剛柔,以徵膽液之淳清;指之肥瘦,以徵經氣之榮枯;掌之厚薄,以徵臟氣之豐歉;尺之寒熱,以徵表裡之陰陽。至於深閨窈窕,往往密護屏幃,不能望見顏色,但須驗其手腕色澤之蒼白肥瘠,已見一斑。
若夫肌之滑澀、理之疏密、肉之堅軟、筋之粗細、骨之大小、爪之剛柔、指之肥瘦、掌之厚薄、尺之寒熱,及乎動靜之安危、氣息之微盛,更合之以脈,參之以證,則氣血之虛實、情性之剛柔、形體之勞逸、服食之精粗、病苦之逆順,皆瞭然心目矣。
二、辨色。色貴明潤,不欲沉夭。凡暴感客邪之色,不妨昏壅滯濁;病久氣虛,只宜瘦削清癯。若病邪方銳,清白少神;虛羸久困,而嫵媚鮮澤,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慘,無論病之新久,總屬陽氣不振。惟黃色見於面目,而不至索澤者,皆為向愈之候。若眼胞上下如煙煤者,寒痰也;眼黑頰赤者,熱痰也。
眼黑而行步艱難呻吟者,痰飲入骨;眼黑而面帶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痰也。病人見黃色光澤者,為有胃氣,不死;干黃者,為津液之槁,多凶。目睛黃者,非癉即衄。目黃大煩為病進,平人黑氣起於口鼻耳目者危。若赤色見於兩顴,黑氣出於神庭,乃火氣入於心腎,暴亡之兆也。
他如黃屬脾胃,若黃而肥盛,胃中有痰濕也;黃而枯癯,胃中有火也;黃而色淡,胃氣本虛也;黃而色黯,津液久耗也。黃為中央之色,其虛實寒熱之機,又當以飲食便溺消息之。色白屬肺,白而淖澤,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綿軟,氣虛有痰也;白而消瘦,爪甲鮮赤,氣虛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澤,爪甲色淡,肺胃虛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脈,氣虛不能統血,若兼爪甲色青,則為陰寒之證矣。白為氣虛之象,縱有失血發熱,皆為虛火,斷無實熱之理。
蒼黑屬肝與腎,蒼而理粗,筋骨勞勩也;蒼而枯槁,營血之涸也;黑而肥澤,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陰火內戕也。蒼黑為下焦氣旺,雖犯客寒,亦必蘊為邪熱,絕無虛寒之候也。赤屬心,主三焦,深赤色堅,素稟多火也;赤而胭堅,營血之充也;微赤而鮮,氣虛有火也;赤而索澤,血虛火旺也。赤為火炎之色,只慮津枯血竭,亦無虛寒之患。
大抵火形人,從未有肥盛多濕者,即有痰嗽,亦燥氣耳,此皆望診之大要也。
三、辨聲。聲雖發於肺,實發自丹田,其輕清重濁,雖由基始,要以不異平時為吉。而聲音清朗如常者,形病氣不病也;始病即氣壅聲濁者,邪干清道也;病未久而語聲不續者,其人中氣本虛也。
白話文:
第八節,觀察疾病的病程長短
經過考證,清朝初年的張石頑老人在診斷方法上有許多獨到的見解,現節錄其學說,以補充俞氏(前人)的不足之處。
一、辨別形體
仔細觀察皮膚的滑潤或乾澀,可判斷體內津液的盛衰;皮膚紋理的疏密,可反映營衛之氣的強弱;肌肉的堅實或柔軟,可顯示胃氣的虛實;筋脈的粗細,可推測肝血的充盈或不足;骨骼的大小,可觀察腎氣的強弱;指甲的硬軟,可驗證膽液的清濁;手指的肥瘦,可反映經氣的榮枯;手掌的厚薄,可推測臟氣的盛衰;尺部皮膚的寒熱,可辨別表裏陰陽。至於深閨中的女子,常常以帷帳遮蔽,無法觀察面色,只需檢視其手腕的蒼白或豐潤,即可略知一二。
如果綜合觀察皮膚的滑澁、紋理的疏密、肌肉的堅軟、筋脈的粗細、骨骼的大小、指甲的剛柔、手指的肥瘦、手掌的厚薄、尺部的寒熱,再加上動靜狀態的安危、氣息的強弱,並結合脈象,參考症狀,便能清楚掌握氣血的虛實、性格的剛柔、形體的勞逸、飲食的精粗,以及疾病的順逆。
二、辨別面色
面色以明亮潤澤為佳,不宜晦暗枯槁。暴感外邪時,面色可能昏滯濁暗;久病氣虛者,面容應偏清瘦。若病勢兇猛,卻面色蒼白無神;或久病虛弱,反顯嫵媚光彩,皆非正常色澤。五色中,青黑黯淡之色,無論新病久病,都屬陽氣不振;唯獨黃色出現在面部而不枯澀者,是疾病將愈之兆。
其他表現:
- 眼瞼如煤煙色:寒痰所致。
- 眼下黑而面頰紅:熱痰所致。
- 眼下黑且行動艱難、呻吟:痰飲深入筋骨。
- 眼下黑、面色如土、四肢痿痹、屈伸不利:風痰所致。
- 病人面色黃而光潤:胃氣尚存,預後良好;面色乾黃:津液枯竭,多為凶兆。
- 眼白泛黃:可能為黃疸或衄血。
- 眼黃且煩躁不安:病情加重;常人出現黑氣從口鼻耳目散出:危險之象。
- 兩顴發赤、印堂發黑:火邪入侵心腎,猝死之兆。
色澤與臟腑關係:
- 黃色屬脾胃:肥潤者為痰濕,枯瘦者為胃火,色淡為胃虛,色黯為津液虧耗。需結合飲食、二便綜合判斷。
- 白色屬肺:潤澤者肺胃充盛;肥胖而肌肉鬆軟者為氣虛夾痰;消瘦且指甲鮮紅者為氣虛有火;蒼白無光且指甲淡白者,為肺胃虛寒;微青或手臂青筋明顯者,氣虛失血;若指甲發青,則屬陰寒證。白色多為氣虛,即使出血發熱,亦屬虛火。
- 青黑色屬肝腎:粗糙者為筋骨勞損;枯槁者為血虛;黑而豐潤者腎精充足;黑而消瘦者為陰虛火旺。青黑多屬下焦實熱,較少虛寒。
- 赤色屬心與三焦:深紅堅實者多火旺;紅潤者血盛;淡紅鮮亮者氣虛有火;紅而乾枯者血虛火旺。赤色主火熱,須防津血耗竭,鮮少虛寒。
總之,火熱體質者多瘦而不肥,即便有痰咳,也屬燥證。此為望診的要點。
三、辨別聲音
聲音雖由肺發出,實則源於丹田。其清濁輕重雖有先天基礎,但以與平時無異為佳。
- 聲音清朗如常:形病而氣未病。
- 初病即聲重濁:邪氣乾擾清陽。
- 病不久便言語斷續:中氣本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