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編 傷寒要訣 (67)
第一編 傷寒要訣 (67)
1. 第六節,清涼劑
三汁寧絡飲(附方)
三汁寧絡薄荷姜,地龍洗淨濾清汁,西黃龍腦與辰砂,井水半杯調服吉。
犀地清絡飲
犀地清絡粉丹皮,連翹赤芍桃仁列,燈草茅根代水煎,沖用竹瀝姜蒲汁。
犀羚三汁飲
犀羚三汁竹菖藕,翹郁薇丹皂竹黃,燈草茅根蘆筍等,犀羚二味共煎湯。
局方至寶丹(附方)
局方至寶犀角砂,琥玳同將一兩加,牛麝五錢安息化,和丸蠟護解邪誇。
局方紫雪(附方)
紫雪丹方羚角犀,四香五石朴硝施,元升炙草神砂入,開竅驅邪配合奇。
新定牛黃清心丸(附方)
新定牛黃梅麝雄,芩連梔郁砂珠粉,犀角膠丸金箔衣,心包熱陷斯堪拯。
安宮牛黃丸(附方)
安宮犀角郁牛黃,雄片連芩梔郁香,更有砂珠金箔入,芳香通竅重奇方。
連翹梔豉湯
連翹梔豉一方傳,桔橘蔻仁生枳殼,辛夷淨仁搗鬱金,邪陷心胸功效卓。
五汁一枝煎
五汁一枝生地藕,茅根竹瀝與生薑,先將紫蘇旁枝煮,並汁和勻潤液良。
增減黃連瀉心湯
增減瀉心連芩夏,枳實滑石苡仁同,瓜仁通草燈心煮,竹瀝菖蒲薑汁沖。
導赤清心湯
導赤清心丹地通,茯神蓮棗益元散,竹葉燈心童便沖,心包虛熱功能擅。
清肝達郁湯
清肝達郁丹梔芍,橘草歸柴蘇薄荷,滁菊花同鮮橘葉,宣疏清泄法如何。
加減法:怒加制附小青皮,飧泄殭蠶烏梅炭,疝氣橘核荔枝茴,腹痛越鞠丸同贊,丹皮梔子皆宜去,香附丹參二味標,經遲血氣虛寒甚,可入桂心鹿角膠,血滯桃仁同絳覆,兩方合用法堪操,經早多由血分熱,涼血清經四字包,桑葉丹皮鮮生地,方中加入此為高,液虧玉竹偕冬地,血液既充經自調,經閉䗪蟲丸可取,輕者但服益母膏,血枯調肝兼養血,杞菊六味加阿膠,方內薄荷易玫瑰,柴胡還宜鱉血炒,費氏推此為總方,調經功不讓逍遙,更有室寡師尼輩,平時情欲不能遂,經閉經痛經亂多,此方加味法誠美,香附澤蘭地鬱金,和肝理脾功稱最,崩漏香附炒青皮,血熱茅根山梔地,子宮痛極不能伸,龍膽草加青芩暨,更用三錢清麟丸,急瀉濕火功神異,陰癢蟲因濕熱生,膽草蛇床金鈴備,外治用藥納陰中,方後查明不可廢,陰瘡潰爛防黴毒,膝柏黑醜兼土茯,硼酸水常滌子宮,務清其火解其毒,更有一種血風瘡,狀如丹毒痛且癢,此由風濕血燥成,鮮地川連力可仗。
增減旋覆代赭湯
增減旋覆代赭湯,橘半萸連合二香,肝逆自應清降法,竹茹把葉水煎嘗。
加減法,呃逆丁香柿蒂加,痞脹川樸檳榔妙,食滯錢半萊菔子,八分砂仁同拌炒,便秘郁李宜四錢,蘇子錢半拌且搗。
連茹絳覆湯
連茹絳覆郁青蔥,玫瑰瓣拌絲瓜絡,清通肝絡法精詳,病久血鬱用之確。
加減法:火盛痛甚延胡楝,瘀結紫金桃杏仁,腸燥元明淨白蜜,液枯歸地麥沙參。
白話文:
【第六節,清涼劑】
● 三汁寧絡飲(附方)
以薄荷、生薑、洗淨地龍濾汁,加入西黃、龍腦、辰砂,用半杯井水調和服用。
● 犀地清絡飲
含犀角、生地、粉丹皮、連翹、赤芍、桃仁,以燈草、茅根煎水,沖入竹瀝和薑汁、蒲汁服用。
● 犀羚三汁飲
含犀角、羚羊角、竹瀝、石菖蒲、藕汁,搭配連翹、鬱金、丹參、竹黃、燈草、茅根、蘆筍,犀角與羚羊角單獨煎湯後混合。
● 局方至寶丹(附方)
含犀角、硃砂、琥珀、玳瑁各一兩,牛黃、麝香各五錢,以安息香製丸,蠟殼保護,能化解邪熱。
● 局方紫雪(附方)
含羚羊角、犀角、四種香藥、五種礦石藥,加朴硝,配玄參、升麻、炙甘草、神砂,具開竅驅邪之效。
● 新定牛黃清心丸(附方)
含牛黃、烏梅、麝香、雄黃、黃芩、黃連、梔子、鬱金、硃砂、珍珠粉,犀角膠製丸金箔包衣,主治心包熱邪內陷。
● 安宮牛黃丸(附方)
含犀角、鬱金、牛黃、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麝香,另加硃砂、珍珠、金箔,為芳香開竅重劑。
● 連翹梔豉湯
以連翹、梔子、豆豉為主,配桔梗、橘皮、蔻仁、生枳殼、辛夷、鬱金,專治邪熱鬱結心胸。
● 五汁一枝煎
含生地、藕汁、茅根、竹瀝、生薑,先煎紫蘇旁枝,再混合汁液服用。
● 增減黃連瀉心湯
含黃連、黃芩、半夏、枳實、滑石、苡仁、瓜仁、通草、燈心,沖入竹瀝、菖蒲汁、薑汁。
● 導赤清心湯
含丹皮、生地、通草、茯神、蓮子、紅棗、益元散,以竹葉、燈心煎水,沖童便服,適用於心包虛熱。
● 清肝達郁湯
含丹皮、梔子、白芍、橘皮、甘草、當歸、柴胡、蘇葉、薄荷、滁菊、鮮橘葉,具疏肝清熱之效。
加減法
- 憤怒:加制附、小青皮。
- 腹瀉:加殭蠶、烏梅炭。
- 疝氣:加橘核、荔枝、茴香。
- 腹痛:配合越鞠丸,去丹皮、梔子,加香附、丹參。
- 經遲血寒:加桂心、鹿角膠。
- 血瘀:加桃仁、絳覆花。
- 經早血熱:加桑葉、丹皮、鮮生地。
- 陰虛:加玉竹、麥冬、生地。
- 經閉輕症:服益母膏;重症用䗪蟲丸。
- 血虛:用杞菊六味丸加阿膠,薄荷改玫瑰,柴胡以鱉血炒。
- 情志不遂致經亂:加香附、澤蘭、鬱金。
- 崩漏:香附炒青皮,血熱加茅根、山梔、生地。
- 子宮劇痛:加龍膽草、青芩,配清麟丸瀉濕火。
- 陰癢濕熱:加龍膽草、蛇床子、金鈴子,外用藥納陰。
- 陰瘡潰爛:加膝柏、黑醜、土茯苓,硼酸水清洗。
- 血風瘡:鮮生地、黃連為主。
● 增減旋覆代赭湯
含旋覆花、代赭石、橘皮、半夏、吳茱萸、黃連、木香、丁香,以竹茹、枇杷葉煎服。
加減法
- 呃逆:加丁香、柿蒂。
- 腹脹:加川樸、檳榔。
- 食滯:加萊菔子、砂仁。
- 便秘:加郁李仁、蘇子。
● 連茹絳覆湯
含黃連、竹茹、絳覆花、鬱金、青蔥、玫瑰、絲瓜絡,適用於肝絡血鬱久病。
加減法
- 火盛痛劇:加延胡索、川楝子。
- 血瘀:加紫金、桃仁、杏仁。
- 腸燥:加元明粉、白蜜。
- 陰虛:加當歸、生地、麥冬、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