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四編 調理諸法 (2)

回本書目錄

第四編 調理諸法 (2)

1. 第二節,食物調理法

傷寒溫熱之症,多屬胃腸伏邪,早已失其消化力,最宜忍飢耐餓,平臥安靜,熱退舌淨無苔,始可漸進粥飲湯。漸進漸厚,不致轉復,爰將瘥後進食法、食物之忌宜、食物調補法,臚舉於下。

(甲)瘥後進食法,龐安常曰:凡病瘥後,先進清粥湯,次進濃粥湯,次進糜粥。亦須少與之,切勿任意過食也。至於酒肉,尤當禁忌。若有不謹,便復發熱,名曰食復。王士雄云:瘥後必小便清,舌苔淨,始可吃粥飯、鯽魚、臺鯗之類。油膩、酒醴、甜食、新鮮補滯諸物,必解過堅矢新糞,始可漸漸而進,切勿欲速,以致轉病。陳氏云:傷寒初瘥,進食最難。如胃中餘熱未清,進食過早,則邪熱必復發。若胃熱已清,舌苔亦淨,不與飲食,使幾微之元氣一脫,從何處續命耶?此際全以驗舌苔為主。如胃中有積熱者,舌必有苔,苔必乾燥,重則焦槁,甚則芒刺。在此時期,止可與白滾湯頻頻調之。禁絕穀氣,全要使胃脘空虛,則邪熱易退。今之為父母者,不知傷寒食復之利害,但狃於平昔之愛好,止記傷寒之不吃粥飯,而床頭果品,枕邊酸甜,一概不禁,不知此等滋味,一入胃腸,則稠黏膠結,反助胃火里邪,其害甚於穀氣。如果看得舌苔漸淨,即宜漸進穀氣,以扶正勝邪。其法先用荷葉擦洗杓器;次用青竹葉帶水一滾,傾去竹葉,止用淨水一碗;次入嫩鮮蘆根指大數寸,置湯中一滾,再去蘆根;次入陳冬米研磨之粉,法以水攪和粉,澄去沉底粗者,止取上浮細者,入前湯中十數沸後,粉糊已熟,蘆根、竹葉,氣清香入胃,能回清氣退濁氣,有濕化濕,有火清火,有痰消痰,如有燥糞,自能潤下之。此傷寒瘥後進食第一法也。其糊初進最薄,續迸逐漸加厚,至後進糜粥軟飯。若進米糊數日,鰱魚不下,藥方中加當歸、紫菀、麥冬,大便液足,燥糞自行矣。若誤用大黃,多損氣血陰液,戒之戒之。

白話文:

傷寒溫熱疾病的症狀和康復後進食方法

傷寒和溫熱疾病的症狀大多是胃腸內有邪氣潛伏,消化能力早已經喪失。此時最適合忍住飢餓和口渴,平靜地臥牀休息。等熱退後,舌苔乾淨時,才能漸漸進食一些稀粥和湯水。逐漸增加粥的濃稠度和湯水的分量,避免復發。以下列舉康復後進食的方法、飲食禁忌和飲食調補的方法。

(甲)康復後進食方法

龐安常說:凡是疾病康復後,先進食清粥湯,再逐漸增加粥的濃稠度,最後進食稀飯。進食時必須少量,切勿任意過食。至於酒肉,更應禁止。如果謹慎,就不會再次發熱,這種情況稱為「食復」。王士雄說:康復後,必須等到小便清澈,舌苔乾淨,才能吃粥飯、鯽魚、醃魚等食物。油膩、酒類、甜食、難消化的補品等食物,一定要等到排出堅硬的大便和新鮮的糞便後,才能逐漸食用。切勿操之過急,以免疾病復發。陳氏說:傷寒剛康復時,進食最為困難。如果胃中餘熱未清,進食過早,邪熱必定會復發。如果胃熱已經清除了,舌苔也乾淨了,如果不進食,那麼微弱的元氣一旦耗盡,又從哪裡續命呢?此時要以舌苔作為主要的判斷依據。如果胃中有積熱,舌頭上必定有苔,苔一定乾燥,嚴重時會焦黑,甚至像芒刺一樣。在此期間,只能頻頻用白滾水調養。禁止攝入穀物,目的就是讓胃部保持空虛,邪熱才容易消退。現在做父母的,不知道傷寒食復的危害,只習慣於平時的喜愛,只記得傷寒時不能吃粥飯,而牀頭的水果、枕邊的酸甜食物,卻一概不禁止。殊不知,這些美味一進入胃腸,就會黏稠凝結,反而助長胃火和內部邪氣,其危害甚於穀物。如果看到舌苔逐漸乾淨,就應該逐漸攝入穀物,以扶助正氣戰勝邪氣。方法是先用荷葉擦洗勺子和碗;然後用青竹葉帶水煮沸,倒掉竹葉,只用乾淨的水一碗;再放入嫩鮮蘆根拇指大小幾寸,放入湯中煮沸,再取出蘆根;再放入陳冬米磨成的粉,方法是用水攪拌米粉,澄清去掉沉澱的粗粉,只取上面漂浮的細粉,放入先前的湯中,煮沸十幾次,米糊已經煮熟,蘆根、竹葉,氣味清香,能使氣血向頭部運行,有濕化濕氣,有火清火,有痰化痰的作用,如果有乾燥的大便,自然能潤下。這是傷寒康復後進食的第一個方法。米糊剛開始進食時要非常稀,逐漸加濃,最後進食稀飯和軟飯。如果進食米糊幾天後,大便仍然不通,可以在藥方中加入當歸、紫菀、麥冬,大便就會通暢,乾燥的大便也會自行排出。如果誤用大黃,會損耗氣血和陰液,應當注意。

(乙)食物之忌宜,傷寒溫熱愈後,雖能食糜粥軟飯,正氣未復,凡飲食居處,俱不可不慎也。如酒餚、甘脆、肥鮮、生冷等物,皆不可犯。少食而頻,則易運化,不可過飽,及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也。不但油膩腥發麴櫱炙煿,熏灼臟腑者,固宜禁絕。即瓜果生冷,凡能冰伏脾胃者,亦宜禁不入口。最妙以蘿蔔湯、陳乾菜湯,疏導其胃腸。渴則飲清快露,和開水少許,或但飲細芽茶,輸運其精液。病勢輕減後,佐其點心,可略進流動性之滋養品,如藕粉、燕窩粥,及開水沖雞蛋等,每次之食量宜少,每日之次數宜多,不過以之略充飢腸而已。病將就痊時,凡各種未熟之果實油類,及一切之固形物而不易消化者,均不宜入口,恐損胃腸,反增病也。

白話文:

(二)飲食禁忌

傷寒溫熱痊癒後,雖然能吃粥和軟飯,但正氣未恢復,飲食起居都要小心謹慎。例如酒餚、甘甜脆口、肥膩鮮美、生冷等食物,都不可食用。少量多餐,容易消化,不可過飽,也不可勉強進食。不僅油膩腥臭、發酵發酸、燒烤炙烤、燻灼火旺的食物要禁止,即使瓜果生冷,凡會損傷脾胃的食物,也應禁止入口。最好的方法是用蘿蔔湯、陳乾菜湯來疏通胃腸。口渴時喝清淡的露水,加一點開水,或只喝細芽茶,來輸運精液。

病勢減輕後,可以吃一點點心,稍進流質滋補品,如藕粉、燕窩粥,以及開水沖泡的雞蛋等。每次進食量要少,次數要多,只是略微填飽肚子而已。病情將要痊癒時,各種未成熟的果實、油類,以及不易消化的固體食物,都不可食用,以免損傷胃腸,反而加重病情。

(丙)食物調補法,程鍾齡云:藥補不如食補。凡病邪未盡,元氣雖虛,而不任重補,則從容和緩以補之。相其機宜,循序漸進,脈症相安,漸為減藥,穀肉果菜,食養盡之,以底於平康。故飲食之補,但取其氣,不取其味,如五穀之氣以養之,五菜之氣以充之。每食之間,便覺津津汗透,將身中蘊蓄之邪熱,以漸運出於毛孔,何其快哉!人皆不知此理,急於用肥甘之味以補之,暫時雖精采健旺可喜,不思油膩阻滯經絡,邪熱不能外出,久久充養完固,愈無出期矣。龐安常有鑑於此,如所云:凡病新瘥,只宜先進白稀粥,次進濃粥湯,又次進糜粥,亦須少少與之,不得早吃肉食。旨哉言乎!顧松園云:百合麥冬湯,清肺止咳;真柿霜消痰解熱;人乳為補血神品;童便為降火仙丹;雪梨生食能清火,蒸熟則滋陰;苡仁湯,肺熱脾虛,服之有益;淡蓮子湯、芡實粥,遺精泄瀉,最屬相宜;扁豆紅棗湯,專補脾胃;龍眼肉湯,兼養心脾;鰉鱘鰾、線魚膠(同豬蹄、燕窩、海參,或雞、鴨,葷中煮爛,飲汁更佳),填精益髓;鳳頭白鴨,烏骨白雞,補陰除熱;豬肺蘸白及末,保肺止血。以上諸物,病人如已食飯多日,行動自如,方可隨宜恆食。此食補方法之大要也。

白話文:

(丙) 食物調理法,程鍾齡說:用藥物調理不如用食物調理。凡是疾病尚未完全痊癒,元氣雖然虛弱,但不能大補,那麼就從容和緩地進補。觀察時機合適,循序漸進,脈象症狀安穩,逐漸減少藥物服用,用穀類、肉類、果蔬,調理到身體恢復正常。所以飲食調理,只採取食物的氣,不追求味道,比如五穀的氣來滋養,五菜的氣來補充。每次進食之間,就會感到津液充足汗液透出,將身中積存的邪熱,逐漸通過毛孔排出,多麼快意啊!人們都不知道這個道理,急於用肥甘厚味的食物來進補,雖然暫時精光十足健康強健可喜,但是沒想到油膩阻滯經絡,邪熱不能排出,久而久之,積聚鞏固,就沒有出路了。龐安常鑑於此,就像他說的:凡是疾病剛剛痊癒,只宜先喝稀粥,然後喝濃粥湯,再然後喝糜粥,也必須少少地喝,不能過早吃肉食。多麼好的話啊!顧松園說:百合麥冬湯,清肺止咳;真柿霜消痰解熱;人乳是補血的聖品;童便可以降火是仙丹;雪梨生吃能夠清火,蒸熟則滋陰;薏仁湯,肺熱脾虛,服了有益;淡蓮子湯、芡實粥,遺精泄瀉,最為相宜;扁豆紅棗湯,專門補脾胃;龍眼肉湯,兼養心脾;鰉魚鰾、線魚膠(同豬蹄、燕窩、海參,或雞、鴨,這些葷食煮爛,喝湯更好),填精益髓;鳳頭白鴨、烏骨白雞,補陰除熱;豬肺蘸白及末,保肺止血。以上諸物,病人如果已經吃飯多日,行動自如,纔可以根據情況經常食用。這是食物調理方法的大要。

(丁)食物寒熱鑑別法,雖然食物之有寒有熱,猶人臟腑之有陰有陽。臟陽而不得性寒之物以為之協,則臟性益陽矣;臟陰而不得性熱之物以為之濟,則臟性益陰矣。臟有陰陽兼見之症,而不用不寒不熱之物以為調劑,則臟性益互雜而不平矣。食之入口,等於藥之治病,合則於人臟腑有益,而可卻病衛生;不合則於人臟腑有損,而即增病促死。此食治所以見重於方書,而與藥物並傳也。惟食物之種類,不下數百,姑節錄日用常食之物,以為辨別,分穀食、瓜菜、果品、禽獸、魚介等,為六項鑑別於下。

一、穀食:如穀食之有麥曲、蠶豆、豆油、酒醋,是谷之至溫者也。若蘆粟、稻米、粳米、陳倉米、黑豆、黃豆、白豆、豌豆、可豆,則稱平矣。又若粟米、黍稷、芥麥、綠豆、豆腐、豆豉、豆醬,則性寒矣。此穀食之分其寒熱也。

白話文:

食物寒熱辨別法

雖然食物有寒熱之分,就像人體的臟腑有陰陽之別。陽性的臟腑如果不適合寒性的食物,就會加重陽氣;陰性的臟腑如果不適合熱性的食物,就會加重陰氣。臟腑有陰陽兼見的症狀,如果不使用不寒不熱的食物來調和,則臟腑的陰陽會更加混雜不平衡。

食物入口,就像藥物治療疾病一樣,適當的食物對臟腑有益,可以預防疾病和養生;不適當的食物則會損害臟腑,導致疾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食物的治療作用在醫學上受到重視,與藥物並列相傳。

食物的種類多達數百種,這裡僅摘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進行辨別,分為穀食、瓜菜、果品、禽獸、魚介等六類,如下所示:

一、穀食

如麥曲、蠶豆、豆油、酒醋等,屬於穀物中最溫和的。蘆粟、稻米、粳米、陳倉米、黑豆、黃豆、白豆、豌豆、可豆等,則屬於平性。粟米、黍稷、芥麥、綠豆、豆腐、豆豉、豆醬等,則屬於寒性。這是穀食的寒熱分類。

二、瓜菜:又如瓜菜之有薑、蒜、蔥、韭、芹菜、胡荽、白芥、胡蘿蔔,是性溫者也。若山藥、薤菜、匏瓠、南瓜,性稍平也。又若莧菜、菠菜、油菜、藥菜、白苣、離苣、黃瓜、甜瓜、絲瓜、西瓜、醬瓜、諸筍、芋艿、茄子,是性寒者也。此瓜菜之分其寒熱也。

白話文:

二、瓜菜:例如瓜菜中有的薑、蒜、蔥、韭、芹菜、香菜、白芥菜、胡蘿蔔,這些都是性溫的。如果像山藥、薤菜、匏瓜、南瓜,這些性情比較平和。又像莧菜、菠菜、油菜、藥菜、白苣菜、離苣菜、黃瓜、甜瓜、絲瓜、西瓜、醬瓜、各種筍、芋頭、茄子,這些都是性寒的。這是瓜菜寒熱的區分。

三、果品:至於果品,如龍眼、荔枝、大棗、飴糖、沙糖、白糖、蓮子、葡萄、蜂蜜、胡桃、楊梅、木瓜、橄欖、青桃、李子、栗子,溫性也。榧實、黃精、枇杷、青梅、花生,平性也。梨子、菱角、蓮藕、橘瓤、烏芋、百合、甘蔗、白果、柿干、柿霜,寒性也。但生李性溫,食則生痰而助濕;生桃性燥,多則助熱而生毒。此果品之分其寒熱也。

白話文:

三、果品:至於果品,像是龍眼、荔枝、大棗、飴糖、沙糖、白糖、蓮子、葡萄、蜂蜜、胡桃、楊梅、木瓜、橄欖、青桃、李子、栗子,都是溫性的。榧實、黃精、枇杷、青梅、花生,都是平性的。梨子、菱角、蓮藕、橘瓤、烏芋、百合、甘蔗、白果、柿幹、柿霜,都是寒性的。但是生李性溫,吃多了會生痰助濕;生桃性燥,吃多了會助長熱氣生毒。這就是果品寒熱分類。

四、禽獸:至於禽獸之物,如雞肉、鴨肉、山雉、鷓鴣、犬肉、羊肉、鹿肉、鹿筋、貓肉,是至溫矣。燕窩、斑鳩、雁肉、鶴肉、鳧肉、竹雞、豬肉,是至平矣。兔肉、糜肉、糜筋,是至寒矣。但山雉、雞肉、鷓鴣性雖溫,而不免有發風壅毒之害;豬肉性雖平,而不免有多食動痰之虞。此禽獸之分其寒熱也。

白話文:

四、禽獸:

關於禽獸類食物,例如雞肉、鴨肉、山雉、鷓鴣、犬肉、羊肉、鹿肉、鹿筋、貓肉,這些都是屬於性溫的食物。燕窩、斑鳩、雁肉、鶴肉、鳧肉、竹雞、豬肉,則屬於性平的食物。而兔肉、糜肉、糜筋,則屬於性寒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山雉、雞肉、鷓鴣性溫,但卻容易引起風邪和毒素積聚;豬肉性平,但如果吃太多,容易造成痰濕積聚。

這就是禽獸類食物的寒熱性分類。

五、魚介:他如魚鱉龜介蟲類,其鯽魚、鰱魚、鰣魚、海蝦、鱔魯,皆溫性也。鯉魚、鯊魚、鮑魚、鰍魚、銀魚、烏賊,皆平性也。鱧魚、鰻魚、田蛙、螃蟹、鱉肉、龜肉、田螺、蛤蜊肉,皆寒性也。但蝦肉性燥,不免動風助火之變;鱉、蟹性寒有毒,不免動氣破血之虞。此魚鱉介蟲之分其寒熱也。

白話文:

五、魚介:

其他的像是魚、鱉、龜、介殼類、蟲類,其中鯽魚、鰱魚、鰣魚、海蝦、鱔魚,都屬於溫性。鯉魚、鯊魚、鮑魚、鰍魚、銀魚、烏賊,則屬於平性。鱧魚、鰻魚、田蛙、螃蟹、鱉肉、龜肉、田螺、蛤蜊肉,都屬於寒性。

不過,蝦肉性燥,容易引起風火之症;鱉、蟹性寒且帶毒,容易導致氣血損傷。這就是魚、鱉、介殼類、蟲類的寒熱屬性。

再於諸味之中,又細分其氣辛而葷,則性助火散氣;味重而甘,則性助濕生痰。體柔而滑,則性通腸利便;質硬而堅,則食之不化,烹煉不熟,則服之氣壅。必審其於人之病症虛實是否相符,則於養生之道始得,且勝於藥多多矣。以上皆補益方法之綱要也。

白話文:

在各種食物中,我們還要進一步區分:

  • 氣味辛辣而帶葷腥的食物,性質助長火氣,散發體內氣機;
  • 味道濃重而甜膩的食物,性質容易助濕生痰。
  • 質地柔軟而滑潤的食物,性質有助於通暢腸道,促進排便;
  • 質地堅硬的食物,吃下去不容易消化,如果烹調不熟,服食後容易造成氣機阻滯。

必須仔細觀察食物的特性,以及患者的病症虛實是否相符,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而且效果比單純服用藥物還要好。以上都是補益方法的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