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編 傷寒要訣 (1)

回本書目錄

第一編 傷寒要訣 (1)

1. 第一章 傷寒總論

傷寒,外感百病之總名也。有小證,有大證;有新感證,有伏氣證;有兼證,有夾證,有壞證,有復證,傳變不測,死生反掌,非雜病比。奈扁鵲《難經》,但言傷寒有五:一曰中風,二曰傷寒,三曰濕溫,四曰熱病,五曰溫病,僅載脈候之異同,並無證治之陳列,語焉不詳,後學何所依據。惟中風自是中風,傷寒自是傷寒,濕溫自是濕溫,已可概見。

然皆列入傷寒門中者,因後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當時不傳於世,至晉王叔和以斷簡殘編,補方造論,混名曰《傷寒論》,而不名曰「四時感證論」,從此一切感證,通稱傷寒,從古亦從俗也。予亦從俗名曰《通俗傷寒論》。人皆謂百病莫難於傷寒,予謂治傷寒何難,治傷寒兼證稍難;治傷寒夾證較難;治傷寒復證更難;治傷寒壞證最難。

白話文:

「傷寒」是外感百病的總稱,表現形式多樣,有輕微的症狀,也有嚴重的症狀;有新感染的,也有舊病復發的;有單純的症狀,也有合併症狀的,還有惡化的症狀和復發的症狀,變化無常,生死難料,遠非一般疾病可比。扁鵲的《難經》只提到傷寒有五種: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只記載了脈象的不同,並沒有詳細的證治方法,言簡意賅,後人難以依循。雖然中風就是中風,傷寒就是傷寒,濕溫就是濕溫,但這些都歸類在傷寒門中,因為後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當時失傳,到了晉朝王叔和才用殘缺的書稿,補充方劑和論述,並將其命名為《傷寒論》,而不是「四時感證論」,從此所有感邪引起的疾病都稱為傷寒,古往今來都沿襲這種說法。我也順應習俗,將我的書命名為《通俗傷寒論》。人們常說百病中最難治的就是傷寒,但我認為治療傷寒並不容易,但治療合併症狀的傷寒更難;治療合併症狀的傷寒更難;治療復發的傷寒更難;治療惡化的傷寒最難。

蓋其間寒熱雜感、濕燥互見、虛實混淆、陰陽疑似,非富於經驗而手敏心靈、隨機應變者,決不足當此重任,日與傷寒證戰。諺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非謂臨證多者不必讀書也,亦謂臨證多者乃為讀書耳。國初俞嘉言嘗云:讀書無眼,病人無命。旨哉言乎。予業傷寒專科四十餘年矣,姑以心得者,歷言其要。

白話文:

因為病情變化多端,寒熱、濕燥、虛實、陰陽難以辨別,只有經驗豐富、反應靈敏、善於應變的人,才能勝任這份重責,日復一日地與傷寒症狀搏鬥。俗話說:「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這不是說臨證多了就不必讀書,而是說臨證多了才能真正理解書本的知識。明朝初期俞嘉言曾說:「讀書無眼,病人無命。」這句話說得實在精闢。我專攻傷寒科四十多年了,現在就將我的一些心得,簡單說說重點。

2. 第一節 六經形層

太陽經主皮毛,陽明經主肌肉,少陽經主腠理,太陰經主肢末,少陰經主血脈,厥陰經主筋膜。

白話文:

太陽經主要掌管皮膚和毛髮,陽明經主要掌管肌肉,少陽經主要掌管皮肉之間的縫隙(腠理),太陰經主要掌管四肢末端,少陰經主要掌管血液循環,厥陰經主要掌管筋膜。

3. 第二節,六經氣化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中見之下,氣之標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故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秀按

《內經》所言,某經之上云者,謂臟腑為本,經脈為標,臟腑居經脈之上,故稱上焉。某氣治之云者,謂其主治者,皆其本氣也,本氣根於臟腑,是本氣居經脈之上也。由臟腑本氣,循經脈下行,其中所絡之處,名為中見也。中見之下,其經脈外走手足,以成六經,各有三陽三陰之不同,則系六氣之末,故曰氣之標也。或標同於本,或標同於中,標本各有不同,而氣化之應,亦異象矣。

白話文:

太陽經之上,用寒氣來治療,其中夾雜著少陰經;陽明經之上,用乾燥之氣來治療,其中夾雜著太陰經;少陽經之上,用火氣來治療,其中夾雜著厥陰經;太陰經之上,用濕氣來治療,其中夾雜著陽明經;少陰經之上,用熱氣來治療,其中夾雜著太陽經;厥陰經之上,用風氣來治療,其中夾雜著少陽經。

所謂的「本」,指的是臟腑;本的下面,是經脈;經脈中出現的夾雜,就是「中見」。本與標不同,氣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少陽經和太陰經從本論治,少陰經和太陽經從標論治,陽明經和厥陰經不從標本論治,而是從經脈中間論治。

註解

《內經》中說的某經「之上」,是指臟腑是本,經脈是標,臟腑在經脈的上方,所以稱為之上。某種「氣治之」,是指其主治的都是其本氣,本氣根植於臟腑,所以本氣在經脈之上。從臟腑本氣循經脈向下運行,經脈中相絡的地方,叫做「中見」。中見的下面,經脈外走手足,形成六條經脈,各有陽經、陰經之分,是六氣的末端,所以稱為氣之標。或者標與本相同,或者標與中相同,標本各有不同,而氣化的反應,也呈現不同的現象。

故六經各有病情好惡之不一,其間少陽太陰從本者,以少陽本火而標陽,太陰本濕而標陰,標本同氣而從本。然少陰太陽,亦有中氣,而不言從中者,以少陽之中,厥陰風木也,木火同氣,木從火化矣,故不從中。太陰之中,陽明燥金也,土金相生,燥從濕化矣,故不從中。

少陰太陽,從本從標者,以少陰本熱而標陰,太陽本寒而標陽,標本異氣,故或從本,或從標。然少陰太陽,亦有中氣,以少陰之中,太陽寒水也;太陽之中,少陰君火也。同於本則異於標,同於標則異於本,故皆不從中氣也。至若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者,以陽明之中,太陰濕土也,亦以燥從濕化矣;厥陰之中,少陽相火也,亦以風從火化矣,故不從標本,而從中氣。

白話文:

六經病情好惡之辨

六經各有病情喜惡的不同,其中少陽與太陰是從其本氣而論的。 因為少陽的本氣是火,而其標氣是陽,太陰的本氣是濕,而其標氣是陰,標氣和本氣同屬於一類,所以從本氣而論。

然而少陰與太陽,也有中氣,卻不說從中氣而論。 這是因為少陽的中氣是厥陰風木,木和火同屬一類,木氣從火氣化生,所以不從中氣論。太陰的中氣是陽明燥金,土和金相生,燥氣從濕氣化生,所以也不從中氣論。

少陰與太陽,從本氣或從標氣而論。 因為少陰的本氣是熱,而其標氣是陰,太陽的本氣是寒,而其標氣是陽,標氣和本氣不同屬一類,所以有時從本氣,有時從標氣。

然而少陰與太陽,也有中氣。 因為少陰的中氣是太陽寒水,太陽的中氣是少陰君火。它們與本氣相同,卻與標氣不同,與標氣相同,卻與本氣不同,所以皆不從中氣而論。

至於陽明與厥陰,則不從本氣、標氣,而是從中氣而論。 因為陽明的中氣是太陰濕土,燥氣從濕氣化生;厥陰的中氣是少陽相火,風氣從火氣化生。所以不從本氣、標氣,而從中氣而論。

要之標本生化,以風遇火,則從火化;以燥遇濕,則從濕化,總不離於水流濕,火就燥,同氣相求之義耳,然有正化、有對化、有從化、有逆化,逆從得施,標本相移。故《內經》云,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

知逆與從正行無間,知標本者萬舉萬當。張長沙全部《傷寒論》悉根於此,此即六經氣化之真理也,為治一切感證之首要。學者先於此窮究其理,又能廣求古訓,博採眾法,則臨證之際,自能應用無窮矣。

廉勘,人體臟腑經絡之標本,臟腑為本,居里;十經為標,居表;表裡相絡者為中氣,居中。所謂絡者,乃表裡相維絡,如足太陽膀胱經絡於腎,足少陰腎經絡於膀胱也,余仿此。至於六經之氣,以風、寒、熱、濕、火、燥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本標之中見者為中氣。中氣如少陽厥陰為表裡,陽明太陰為表裡,太陽少陰為表裡,表裡相通,則彼此互為中氣。義出《內經·六微旨大論》。此皆吳國古醫論人生氣化之精要也。竊謂既明六經氣化,尤必明全體功用,庶於臨證時,增多一番悟機,即於選藥制方時,更多一番治法也。爰節述其大略云:全體各器官,各有功用。如骨主支持;筋肉主運動;皮膚主被覆、保護;腦主意思記性;心主循環血液,亦主悟性;肺主呼吸空氣;脾主生白血球;肝主生膽汁;膽主藏膽汁;膵主生膵液(按:膵即胰,此即吾國所謂脾也。東西醫所謂脾與胰,吾國王勳臣謂之總提);胃主消化食物;小腸主吸收食物內之精液;大腸主吸收余液而傳渣滓;腎主泌溺;男女生殖器主繁殖。此其大略也。是以就其功用而類別之,其支柱全體以為引動之基者,曰骨骼系統(有頭部骨骼、幹部骨骼、肢部骨骼三部,軟骨韌帶皆附屬之);附著於骨骼之上以起運動者,曰筋骨系統(其外部諸筋肉能使之隨意運動者,曰隨意筋,一曰自主筋;其內臟諸筋肉不能使之隨意運動者,曰不隨意筋,一曰不自主筋);被覆於筋肉之前面以保護之者,曰皮膚系統(在外層而無神經及血管,不知痛亦不出血者,曰表皮;在內層而有神經及血管,知痛而有血者,曰真皮。其他毛髮、爪甲、汗腺、皮脂腺、黏膜及結締織皆屬之)。

白話文:

總而言之,標本的生化變化,如果風遇火,就會從火化;燥遇濕,就會從濕化。這些變化都不會離開水流濕,火就燥,同氣相求的道理。但是,有正化、有對化、有從化、有逆化,逆化和從化適當運用,標本就會相互轉變。所以《內經》說,有的病在標而從標治療,有的病在本而從本治療,有的病在本而從標治療,有的病在標而從本治療。所以,治療有的取標而見效,有的取本而見效;有的逆取而見效,有的從取而見效。

瞭解逆和從在正道中無間隔,瞭解標本就會百發百中。張長沙的《傷寒論》完全是根據這個道理寫的,這就是六經氣化的真理,是治療一切外感病的首要關鍵。學者們首先要窮究這個道理,還要廣泛學習古訓,博採眾法,這樣在臨牀上,就能靈活運用,無窮無盡。

廉勘,人體臟腑經絡的標本,臟腑為本,居於內裏;十經為標,居於外表;表裏相聯繫的稱為中氣,居於中間。所謂聯繫,就是表裏互相貫穿聯繫,比如足太陽膀胱經聯繫於腎,足少陰腎經聯繫於膀胱。其他的類推。至於六經之氣,以風、寒、熱、濕、火、燥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本標之中顯現出來的稱為中氣。中氣比如少陽厥陰為表裏,陽明太陰為表裏,太陽少陰為表裏,表裏相通,於是彼此互相為中氣。這個道理出自《內經·六微旨大論》。這些都是吳國古代中醫關於人體氣化的精要論述。我認為,既然明白了六經氣化,就必須明白全身的功用,這樣在臨牀上,就能增加一些領悟,在選藥開方時,就能增加一些治療方法。所以我簡述其大概如下:全身各個器官都有自己的功用。比如骨骼主支撐;肌肉主運動;皮膚主包覆、保護;大腦主思維記憶;心臟主循環血液,也主悟性;肺臟主呼吸空氣;脾臟主生白血球;肝臟主生膽汁;膽囊主儲藏膽汁;胰臟主生胰液(按:胰臟就是胰腺,這也是我們中國所說的脾。中西醫所說的脾和胰,我們國家王勳臣稱之為總提);胃臟主消化食物;小腸主吸收食物中的精華;大腸主吸收剩餘液體而排出渣滓;腎臟主排泄尿液;男女生殖器主繁衍。這就是其大略。因此,根據其功用而分類,支撐全身作為運動基礎的,稱為骨骼系統(有頭部骨骼、軀幹骨骼、肢部骨骼三部分,軟骨韌帶都附屬於它);附著在骨骼上以引起運動的,稱為筋骨系統(其外部的肌肉能使之隨意運動的,稱為隨意肌,也稱自主肌;其內臟的肌肉不能使之隨意運動的,稱為不隨意肌,也稱不自主肌);包覆在肌肉前部以保護它的,稱為皮膚系統(在外層而沒有神經和血管,不知疼痛也不出血的,稱為表皮;在內層而有神經和血管,知痛而有血的,稱為真皮。其他的毛髮、指甲、汗腺、皮脂腺、黏膜和結締組織都屬於它)。

其他製造滋養物者,曰消化器(自口腔、咽頭、食道、胃、小腸、大腸以迄肛門,謂之消化管;附麗於消化管之唾腺、胃腺、腸腺、肝臟、膵臟等,皆以分泌消化液者,謂之消化腺)。復輸運滋養物以分布全身者,曰循環器(此血液循環之器官也。其器官之主為心臟,余為血管,自心臟歧出,狀如樹枝,分派全身,漸成極細之無數小管,其小管復有此相合,愈合愈大,再歸於心臟。其附屬者,淋巴系也)。

更收取全身之廢料以運輸之於體外者,曰排泄器(肺臟、皮膚及泌溺器是也)。其因運輸廢料以致血液汙暗,而又能吸收養氣以使變為鮮紅者,曰呼吸器(鼻腔、喉頭、氣管、肺臟及呼吸筋、橫膈膜及肋骨內外之膜是也)。至於繁殖人類者,曰生殖器(有男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二種。

白話文:

其他製造營養物質的器官,稱為「消化系統」(從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腸、大腸到肛門,稱為消化道;附屬於消化道的唾液腺、胃腺、腸腺、肝臟、胰臟等,這些會分泌消化液的器官,稱為消化腺)。負責輸運營養物質到全身的器官,稱為「循環系統」(這是血液循環的器官。這個器官的主體是心臟,其他的是血管,從心臟分枝而出,形狀像樹枝,分佈到全身,逐漸形成無數根極細的小管,這些小管又有彼此相通的,癒合愈大,再次回到心臟。它的附屬器官是淋巴系統)。

負責收集全身廢棄物並運送出體外的器官,稱為「排泄系統」(肺臟、皮膚和泌尿系統就是)。肺臟在運輸廢棄物的過程中,會讓血液變得汙黑,但也能吸收空氣中的養分,讓血液變為鮮紅色,這種器官稱為「呼吸系統」(鼻腔、喉頭、氣管、肺臟及控制呼吸的肌肉、橫膈膜和肋骨裡外層的膜就是)。至於繁衍人類的器官,稱為「生殖系統」(分為男性生殖系統和女性生殖系統)。

其為交接之作用者,謂之交接器;為繁殖之作用者,謂之繁殖器)。能統一骨骼、筋肉、皮膚、消化器、循環器、排泄器、呼吸器、生殖器,以使之各有作用者,曰神經系統(有動物性神經系統,其神經分布於動物性機關;植物性神經系統,其神經分布於植物性機關之別。

其發神經之基所,曰中樞,腦脊髓及交感神經節是也,亦曰神經中樞;其分布於各部之神經,色白而狀如細絲者,曰末梢,腦脊髓神經及交感神經是也,亦曰神經)。因而生特別之感覺者,曰五官器(耳、目、鼻、舌、皮膚是也)。篤志中醫學者,能明乎此,則以新醫學全體之功用,參合古醫學六經之氣化,庶乎虛實兼到,變化從心矣。

白話文:

負責連結身體各部位的,稱為交接器;負責繁衍後代的,稱為繁殖器。能統一骨骼、肌肉、皮膚、消化器官、循環器官、排泄器官、呼吸器官、生殖器官,使各部位都能發揮各自作用的,叫做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又分為動物性神經系統和植物性神經系統,動物性神經系統的神經分布在動物性器官,植物性神經系統的神經則分布在植物性器官。

神經發源的地方,稱為中樞,包括腦、脊髓和交感神經節,也叫做神經中樞。分布到各個部位的神經,呈白色細絲狀,稱為末梢,包括腦脊髓神經和交感神經,也叫做神經。由此產生特殊的感覺,稱為五官器,包括耳、目、鼻、舌、皮膚。專研中醫的學者,能明白這些道理,就能將現代醫學的整體功能,與古代醫學六經的氣化結合起來,才能虛實兼顧,變化隨心所欲。

惟人身百體,皮肉筋骨合成軀殼,其中實以臟腑,貫以腦筋,一物有一物之體用,以新醫學為精確。而講十二經標本氣化,及八脈奇經十五大絡貫穿周身、聯絡內外,而為血氣運行之道路,以使之融會於全體,精義入神,以古醫學佔優勝。醫必融貫古今中外,一爐而陶鎔之,庶足為當今之醫學大家也。

白話文:

人的身體是由皮肉筋骨組成,內臟和腦筋則是核心,每個部位都有其功能,現代醫學對此解釋得非常精確。而中醫則強調十二經絡的標本氣化,以及八脈奇經和十五絡脈貫穿全身、連結內外,為血氣運行提供道路,使之融會貫通,其精妙之處令人嘆為觀止。要成為真正的醫學大家,就必須融合古今中外醫學精華,取長補短,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