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編 傷寒要訣 (49)

回本書目錄

第一編 傷寒要訣 (49)

1. 第四節,溫熱劑

方歌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樸苓蘇,廣夏春砂白芷俱,吸受濕穢兼停食,溫化芳香辛淡扶。

一加減藿香散

第一加減藿香散,杏樸三皮曲麥茵,便不爽兮脘腹脹,三焦濕鬱症堪陳。

二加減藿香散

藿香第二正氣方,廣茯樸通薏豆防,脘悶便溏身又痛,更兼舌白脈微茫。

三加減藿香散

第三加減正氣方,杏樸陳苓滑藿香,脘悶舌黃濕著裹,氣機宣用苦辛涼。

四加減藿香散

第四正氣藿苓陳,樸果神楂氣分因,脈右緩兼苔白滑,苦辛溫法變通神。

五加減藿香散

加減藿香第五方,腹陳苓樸穀芽蒼,濕邪著里從何見,脘悶還兼便泄溏。

仁香湯

仁香砂蔻藿檀丁,木附陳皮茹草斟,脘悶腹疼痧穢雜,疏中通絡氣流行。

神術湯

神術藿香查草朴,春砂新會妙同陳,霍亂濕盛胸中痞,法用溫中導滯靈。

術苓二陳煎

術苓二陳廣夏豬,乾薑澤瀉草同施,此方疏滯兼利溺,濕瀉脾虛胃鈍治。

大橘皮湯

大橘皮湯術二苓,檳榔滑澤桂同烹,中焦氣滯宜溫運,濕熱還須導下行。

桂枝橘皮湯

桂枝橘皮芍草襄,臣以大棗與鮮姜,脾受寒濕誠宜此,營衛調和法最良。

香砂理中湯

香砂理中溫健方,實因生冷損脾陽,木香分量砂仁等,生術東參炙草姜。

理陰煎

理陰熟地與歸身,方內乾薑炙草呈,此是理中湯變法,辛溫甘潤補脾陰。

香砂二陳湯

香砂二陳苓夏廣,檀香炙草砂仁仗,脘痛實由飲冷多,胃陽虛弱宜溫養。

胃苓湯

胃苓蒼樸廣苓豬,桂術還兼澤瀉施,脾胃兩傷成吐瀉,溫中健運效原奇。嘔加半夏生薑汁,腹痛紫金片入宜,足筋拘攣加何品,絡石藤與木瓜治。

白朮和中湯

白朮和中苓廣佐,谷蟲六曲與春砂,培中消運兼疏導,陳米還偕佛手花。寒盛加姜吳萸桂,濕熱川連厚朴佳,便閉導滯丸吞服,絡瘀青蔥絳覆加。

加味小建中湯

方名加味小建中,橘絡一錢橘白同,砂仁六分原方入,不令甘藥滯中宮。

神香聖朮煎

神香聖術廣皮姜,丁蔻功能桂術襄,方用扶脾溫腎法,病傷寒濕效非常。若兼嘔甚應開痞,薑汁一瓢加入良,筋吊還須添絡石,木瓜酒炒品同商。

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熱補方,陰寒猝中此為長,妙在薑汁通陽氣,朮附參姜效倍彰。

白話文:

第四節,溫熱劑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包含藿香、厚朴、茯苓、紫蘇,加上廣藿香、半夏、春砂仁、白芷。適用於感受濕濁穢氣或飲食停滯,以溫化、芳香、辛淡的方式調理。

一加減藿香散
第一種加減藿香散,添加杏仁、厚朴、三種皮(陳皮、大腹皮、茯苓皮)、神麴、麥芽、茵陳。主治排便不暢、脘腹脹滿,適用於三焦濕鬱證候。

二加減藿香散
第二種加減藿香散,含廣藿香、茯苓、厚朴、通草、薏苡仁、豆蔻、防風。適用於脘悶、大便溏薄、身體疼痛,舌苔白且脈象微弱模糊。

三加減藿香散
第三種加減藿香散,加入杏仁、厚朴、陳皮、茯苓、滑石、藿香。主治脘悶、舌苔黃膩、濕邪內蘊,適合用苦辛涼法宣通氣機。

四加減藿香散
第四種加減藿香散,含藿香、茯苓、陳皮、厚朴、草果、神麴、山楂,針對氣分濕滯。脈象右緩、舌苔白滑,以苦辛溫法靈活調治。

五加減藿香散
第五種加減藿香散,添加大腹皮、陳皮、茯苓、厚朴、穀芽、蒼朮。濕邪內阻時,可見脘悶兼大便溏洩。

仁香湯
仁香湯由砂仁、豆蔻、藿香、檀香、丁香、木香、附子、陳皮、竹茹、甘草組成。適用於脘悶腹痛、穢濁鬱結,能疏通中焦、暢行氣機。

神術湯
神術湯含蒼朮、藿香、山楂、甘草、厚朴,加上春砂仁、新會皮。主治霍亂濕盛導致胸中痞悶,以溫中導滯為法。

術苓二陳煎
術苓二陳煎包含白朮、茯苓、陳皮、半夏、豬苓,加乾薑、澤瀉、甘草。此方疏滯兼利水,適用於濕瀉脾虛、胃納遲鈍。

大橘皮湯
大橘皮湯配伍白朮、茯苓、豬苓、檳榔、滑石、澤瀉、桂枝,適合中焦氣滯需溫運,或濕熱需下行導除。

桂枝橘皮湯
桂枝橘皮湯以桂枝、橘皮、芍藥、甘草為基礎,輔以大棗、生薑。適用於脾受寒濕,調和營衛效果顯著。

香砂理中湯
香砂理中湯具溫健脾胃之效,因生冷損傷脾陽所致。木香、砂仁分量相等,搭配生白朮、人參、炙甘草、生薑。

理陰煎
理陰煎用熟地黃、當歸,搭配乾薑、炙甘草。此為理中湯的變方,以辛溫甘潤滋補脾陰。

香砂二陳湯
香砂二陳湯含茯苓、半夏、廣陳皮,再加檀香、炙甘草、砂仁。主治胃陽虛弱、脘痛因冷飲過多所致,宜溫養胃氣。

胃苓湯
胃苓湯含蒼朮、厚朴、廣陳皮、茯苓、豬苓,配合桂枝、白朮、澤瀉。調治脾胃兩傷導致的吐瀉,溫中健運效果顯著。若嘔吐加半夏、生薑汁;腹痛加紫金片;足筋拘攣則加絡石藤、木瓜。

白朮和中湯
白朮和中湯配伍茯苓、廣陳皮,以及穀芽、神麴、春砂仁。兼顧健脾消滯、疏導氣機,另加陳米、佛手花。若寒盛加生薑、吳茱萸、肉桂;濕熱則加黃連、厚朴;便閉服導滯丸;絡瘀加青蔥、絳覆。

加味小建中湯
加味小建中湯加入橘絡一錢、橘白一錢,砂仁六分,避免甘味藥阻滯中焦氣機。

神香聖朮煎
神香聖朮煎含廣陳皮、生薑,丁香、豆蔻,輔以肉桂、白朮。此方溫補脾腎,專治寒濕傷病。若嘔吐嚴重,加薑汁一瓢;筋脈攣急則加絡石藤、酒炒木瓜。

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湯為溫熱補益之劑,適合陰寒急症。生薑汁能通陽氣,白朮、附子、人參、炮薑合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