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三編 證治各論 (29)

回本書目錄

第三編 證治各論 (29)

1. 第十一節,夾瀉傷寒(一名傷寒夾泄瀉)

【因】素有脾虛泄瀉,或肝邪侮脾作瀉,或寒邪先中太陰,而為泄瀉,或先傷食物,欲瀉不暢,再感風寒,而犯太陽證者。

【證】頭痛身熱,胸悶或不悶,溲短大便泄瀉,舌苔白為中寒泄瀉;舌黃而厚,胸滿腹㽲痛,頭痛身熱,口黏而穢,為宿食化瀉;若舌淡紅,苔青白色,脘悶腹滿,鳴響作痛而泄瀉,得瀉則腹滿痛鳴響皆瘥,為肝邪侮脾化瀉,再新受外感,亦頭痛發熱。

【脈】左脈濡數,右脈沉弱,為寒瀉;若左弦堅或弦勁,右軟弱或沉緩,肝強脾弱,為肝邪侮脾。

【治】中寒感邪,用蔥豉胃苓湯(即胃苓湯去甘草加蔥豉);夾食化瀉身熱,用楂曲平胃散,加豆豉、藿香、薄荷、豬苓、茯苓、澤瀉之類;肝邪侮脾,腹鳴痛瀉,用扶土抑木煎(炒白芍六錢、炒白朮三錢、煨防風錢半、新會皮一錢、炒黃芩二錢、煨葛根一錢),加豆豉、焦梔之類。

白話文:

原本就脾胃虛弱容易腹瀉,或者肝氣犯脾導致腹瀉,或者寒氣先侵犯脾胃,引起腹瀉,或者先前吃壞東西,想拉肚子卻拉不出來,又受了風寒,而出現太陽病症狀。

症狀表現為頭痛發熱,胸悶或不悶,小便量少,大便稀溏,舌苔白,屬於寒邪引起的腹瀉;舌頭發黃且厚,胸部滿脹,肚子絞痛,頭痛發熱,口黏膩有異味,屬於食物積滯引起的腹瀉;如果舌頭淡紅,舌苔青白色,脘腹脹滿,發出響聲疼痛伴隨腹瀉,拉完肚子後腹部脹滿、疼痛、鳴響都消失了,屬於肝氣犯脾引起的腹瀉。若患者又受了外寒,也會出現頭痛發熱。

脈象表現為左側脈搏濡數,右側脈搏沉弱,屬於寒邪引起的腹瀉;如果左側脈搏弦緊或弦勁,右側脈搏軟弱或沉緩,屬於肝氣過盛,脾氣虛弱,屬於肝氣犯脾。

治療方法:寒邪引起的腹瀉,使用蔥豉胃苓湯(即胃苓湯去掉甘草,加入蔥豉);食物積滯引起的腹瀉,使用楂曲平胃散,加入豆豉、藿香、薄荷、豬苓、茯苓、澤瀉等;肝氣犯脾引起的腹瀉,使用扶土抑木煎(炒白芍六錢、炒白朮三錢、煨防風錢半、新會皮一錢、炒黃芩二錢、煨葛根一錢),加入豆豉、焦梔等。

秀按,俞氏所分泄瀉為三種,乃因先泄瀉,後受風寒感邪,而病頭痛身熱,與傷寒自病之下利不同。所謂傷寒下利者,不因攻下,自然溏瀉也。要在辨寒熱而治之,庶幾無差。大抵陽熱之利,渴欲飲水,溺色赤,發熱後重,糞色必焦黃,或為腸垢,所下皆熱臭,臍下必熱,得涼藥則止,得熱藥愈增;陰寒之利,口不渴,小便色白,肢或厥冷,脈沉遲無力,必洞下清穀,或為騖溏,糞色或白或淡黃,臍下多寒。三陽證下利身熱,太陰下利手足溫,少陰厥陰下利,身涼無熱,此其大概耳。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葛根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湯;陽明少陽合病下利,小柴胡湯加葛根、芍藥。合病發熱自利,則為表邪,不可例以為里證也。溫熱病發熱而渴,小便赤色,大便自利,五苓散去桂加黃芩;熱內盛而利不止,黃連解毒湯;躁悶狂亂者,三黃石膏湯,或大柴胡湯。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以太陰藏寒,或用理中湯。若寒甚逆冷,脈沉細者,理中湯加附子;若腹滿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合理中湯主之;若嘔者,加半夏、生薑;自利而渴屬少陰虛,故引水自救,白通湯主之,以通其陽而消其陰;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借豬膽汁嚮導之力,以引陽藥深入;服湯後,脈暴出者死,正氣因發泄而脫也;脈微續者生,陽氣漸復也;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以運脾滲水為務;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通脈四逆湯主之;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自汗不止,裡寒下脫,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陽邪傳至少陰,陷入於裡,而不能交通陽分,故不宜苦寒攻之,而但以此利解之;少陰病,自利清水,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熱邪傳入少陰,逼迫津水,注為自利,質清而無滓穢相雜,色青而無赤黃相間,此正陽邪暴橫,反類陰邪,但陽邪傳自上焦,其人心下必痛,口必乾燥,設系陰邪,則心下滿而不痛,口中和而不渴,必無此枯槁之象,故宜急下以救其陰也。厥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此總以溫里為急也:大汗出,熱不止,內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亡血本不宜用姜附以損陰,陽虛又不當用歸芍以斂陽氣,以利後惡寒,陽虛下脫已甚,故用四逆以復陽。為陽脫加人參,則陽藥愈加得力,陽生則陰長;設誤用陰藥,必致腹滿不食,或重加泄利嘔逆,轉成下脫矣。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下之。蓋下利則熱不結,胃不實,何緣得有譫語,此必邪返於胃,內有燥糞,故雖下利而結者自若也,爰用小承氣以微攻其胃。大抵下利脫氣至急,五奪之中,惟此為甚,故不厭詳審。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厥證但發熱則不死,以發熱則邪出於表,而里證自除,下利自止也;若反下利厥逆,煩躁有加,則其發熱又為真陽外散之候,陰陽兩絕,故主死也;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躁不得臥,腎中陽氣越絕之象也;下利而手足厥冷,皆為危候,加以發熱躁不得臥,不但虛陽發露,而真陰亦以爍盡無餘矣,安得不死乎。《金匱要略》云:六府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藏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氣已脫矣。此參合陳素中辨證之大略也。

白話文:

**秀按:**俞氏所分的泄瀉有三種,是因為一開始是泄瀉,後來受風寒、感染邪氣,而出現頭痛、發熱等症狀,這與傷寒自發的下痢不同。所謂傷寒下痢,是指沒有使用瀉藥,自然出現溏瀉的現象。要根據寒熱來辨證治療,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大致而言,陽熱之痢會口渴、想喝水、小便顏色偏紅、發熱、後重、大便顏色焦黃或成腸垢、所下的東西都帶有熱臭、臍下一定偏熱,服用涼藥就能停止,服用熱藥則會加重病情;陰寒之痢會不口渴、小便顏色偏白、手腳或四肢冰冷、脈象沉遲無力、一定會拉出未消化的米飯,或成水樣便,大便顏色偏白或淡黃,臍下多半冰冷。三陽證下痢會發熱,太陰下痢手腳溫暖,少陰、厥陰下痢會全身發冷無熱,這些都是大概的辨證原則。

太陽陽明合病下痢,可以使用葛根湯;太陽少陽合病下痢,可以使用黃芩湯;陽明少陽合病下痢,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葛根、芍藥。合病發熱自利,則屬於表邪,不能一概以為是裡證。溫熱病發熱、口渴、小便偏紅、大便自利,可以使用苓散去桂加黃芩;熱氣內盛而下痢不止,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躁悶狂亂,可以使用三黃石膏湯或大柴胡湯。自利不渴屬於太陰,因為太陰藏寒,可以溫暖,適合服用四逆類方劑,因為太陰藏寒,或使用理中湯。如果寒氣過重、四肢冰冷,脈象沉細,理中湯可以加附子;如果腹脹、小便不利,可以使用苓散搭配理中湯治療;如果嘔吐,可以加半夏、生薑。自利而口渴屬於少陰虛證,所以會引水自救,使用白通湯治療,以通陽氣、消陰氣;用白通湯治療效果不佳、厥逆無脈、乾嘔煩躁,可以使用白通加豬膽汁湯治療,借用豬膽汁引導的作用,讓陽藥深入;服用湯藥後,脈象突然出現,表示死亡,正氣因為泄瀉而脫離;脈象微弱不斷,則表示生還,陽氣逐漸復原;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己下痢,這表示有水氣,可能會有咳嗽、小便量少、下痢或嘔吐,使用真武湯治療,以運脾化水為主;少陰病,下痢排出未消化的米飯,裡寒外熱、手腳冰冷、脈象微弱欲絕、身體卻不惡寒、臉色偏紅,使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少陰病,嘔吐、下痢、手腳冰冷、煩躁欲死,使用吳茱萸湯治療,自汗不止、裡寒下脫,這種下痢屬於下焦,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治療;少陰病四逆,可能會有咳嗽、心悸、小便不利、腹痛或泄利後重,使用四逆散治療,這是陽邪傳到少陰,陷入於裡,無法通達陽分,所以不適合使用苦寒攻伐,而採用利解的方式治療;少陰病,自利清水,心下一定會疼痛、口乾,需要緊急通便,熱邪傳入少陰,逼迫津水,導致自利,質地清澈沒有夾雜雜質,顏色偏青沒有夾雜紅黃,這是正陽邪氣太過,反而類似陰邪,但陽邪是從上焦傳來的,所以心下一定會疼痛、口一定會乾燥,如果是陰邪,則心下會滿而不痛、口中和而不渴,一定不會有這麼虛枯的症狀,所以需要緊急通便以搶救陰分。厥陰下痢排出未消化的米飯,裡寒外熱、出汗而厥冷,使用通脈四逆湯治療。下痢、腹脹、身體疼痛,先溫暖裡氣,再治療表證,溫裏四逆湯、攻表桂枝湯,總之先以溫裏為急;大量出汗、發熱不止、內裡緊迫、四肢疼痛,又有下痢、厥逆、惡寒,使用四逆湯治療;惡寒、脈象微弱、又反覆發作,發作時出血,使用四逆加人參湯治療。亡血本來就不適合使用薑附來耗損陰氣,陽虛又不應該使用歸芍來斂陽氣,因為發作後惡寒、陽虛下脫已經很嚴重了,所以使用四逆來復陽。因為陽脫而加人參,則陽藥更能發揮作用,陽氣生長則陰氣也會增長;如果誤用陰藥,一定會導致腹脹不食,或加劇泄利嘔逆,轉成下脫。下痢、手腳冰冷無脈,使用灸法治療;下痢、胡言亂語,表示有燥屎,適合使用小承氣湯通便。因為下痢則熱不凝聚、胃不實,怎麼會有胡言亂語,這一定是邪氣返回胃裡,內裡有燥屎,所以即使有下痢,結便仍然如常,所以使用小承氣湯輕微攻伐胃氣。大致而言,下痢脫氣十分危急,五奪之中,以這個最嚴重,所以不能厭煩詳細審視。下痢一天十幾次,脈象反而實,則表示死亡;傷寒發熱、下痢嚴重、厥症不止,則表示死亡。厥證只要發熱就不會死亡,因為發熱表示邪氣出現在表,而裡證會自然消除,下痢也會自然停止;如果下痢、厥逆、煩躁加重,則發熱是真陽外散的徵兆,陰陽兩傷,所以主死;傷寒發熱、下痢、厥逆、煩躁不能睡覺,則表示死亡,煩躁不能睡覺,是腎中陽氣盡絕的徵兆;下痢、手腳冰冷,都是危險的表徵,加上發熱、煩躁不能睡覺,不但虛陽發露,而真陰也已經耗盡,怎麼可能不死呢?《金匱要略》說:六腑的氣絕於外就會手腳冰冷,五臟的氣絕於內就會下痢不止,氣已經脫離了。這是參考陳素中的辨證大綱。

廉勘,傷寒協熱下利,十有七八,俗人不識,呼為漏底傷寒,往往妄用溫燥止澀之劑,以助熱邪,轉變危症,可悲也夫。然據前辨,皆以傷寒之下利以立法,其他泄瀉類證甚多,原因尤別,今舉其重要者,再辨於下。景岳云:泄瀉之本,無不由於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水穀精華之氣不能輸化,而泄瀉作矣。泄者,大便溏薄,或作或止;瀉者,大便直下,水去如注。雖分輕重,總屬脾傷,脾受濕而不能滲泄,傷闌門之元氣,而分利無權,併入大腸,遂致成泄,故腸鳴溺少,大便反快,是泄固由於濕矣。《難經》云:濕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鶩、曰濡、曰滑。飧泄者,完穀不化,濕兼風也。兼惡風自汗,腸鳴,脈弦者,宜胃苓湯加升麻、煨防風。又有久風入中,令清氣下降而不升,則風邪入胃,是木賊土也,故沖和之氣不能化,能令腹鳴而痛,完穀出而為瀉也,宜痛瀉要方合四苓散(焦白朮三錢、炒白芍五錢、新會皮錢半、煨防風錢半、茯苓四錢、豬苓三錢、澤瀉三錢)。若飧泄脈弦,腹痛而渴,及頭痛微汗,宜防風芍藥湯(煨防風三錢、炒白芍五錢、炒黃芩三錢);或飲食太過,腸胃受傷,亦致水穀不化,下者舉之,宜加減木香散(木香一錢、乾薑八分、黨參二錢、六神麯二錢、肉豆蔻一錢、新會皮一錢、焦白朮二錢、陽春砂五分、升麻八分、檳榔一錢)。溏泄者、腸垢汙積,濕兼熱也,其證脈數,溲赤澀,所下稠黏垢穢,宜黃芩芍藥湯,合益元散(黃芩三錢、白芍五錢、益元散八錢)。鶩溏者,澄清溺白,濕兼寒也,其證大便如水,其中稍有結糞者是也。若清冷如鴨糞,脈見沉遲,小溲清白,理中湯加橘紅、茯苓治之;若泄不已,更加附子。濡泄者(一名洞泄),身重脈軟,濕自勝也,由脾虛不能制濕,濕反勝而成病,故腹不痛,而腸鳴溺少,利下多水,宜五苓散主之。滑泄者,久下不禁,濕勝氣脫也,其證大瀉如竹筒直下不止,宜用扶脾丸(炒白朮二錢、茯苓三錢、新會皮錢半、姜半夏錢半、訶子皮錢半、炙甘草八分、烏梅二枚、乾薑錢半、藿香二錢、杜赤豆三錢、肉桂一錢、炒麥芽三錢、六神麯二錢,荷葉包燒飯為丸),或補中益氣湯加訶子、肉蔻,或四柱飲(人參、附子、茯苓、木香,加生薑、鹽少許),或六柱飲(即四柱飲加肉蔻、訶子)。其他尚有胃泄,則面黃而飲食不化,宜理中湯;脾泄則嘔吐而腹脹注下,如食後飽滿,瀉出即寬,宜香砂六君子湯;大腸泄則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而腸鳴切痛,宜五苓散加木香;小腸泄則溲澀而便膿血,小腹痛,先宜下之,繼用清利;腎泄則五更便泄,足冷腹痛,宜四神丸(肉豆蔻、破故紙、五味子、吳茱萸、薑棗為丸);肝泄則木來侮土,腹痛兼脹,脾虛故瀉,宜泄肝培土,劉草窗痛瀉方(炒白朮、炒白芍、新會皮、煨防風)。有因痰而泄者,胸滿瀉沫,右脈弦滑,甚則嘔吐,腹中覺冷,隱隱作痛,宜厚朴二陳湯(川樸、半夏、茯苓、陳皮、甘草);肥人滑瀉,多屬於痰;不食不飢,亦責之痰,宜青州白丸子(半夏、南星、白附子、川烏);有因食而瀉者,瀉下臭腐,噫氣作酸,腹痛、瀉後痛減,宜香砂胃苓湯(即胃苓湯加木香、砂仁),或保和丸,加砂仁、豆蔻。有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每至圊而不能便,似痢非痢,所下皆是糞水,莖中痛,乃寒濕化為濕熱也,宜八珍散(木通、車前子、焦梔子、扁蓄、瞿麥、滑石、甘草梢、大黃、燈草),加木香、檳榔。有傷酒而瀉,晨起必泄,素嗜飲,經年不愈者,宜葛花解酲湯(葛花、豆蔻、木香、陳皮、青皮、神麯、茯苓、乾薑、人參、白朮、澤瀉、豬苓、砂仁),或理中湯加葛根,吞酒煮川連丸(酒煮黃連一味為丸)。夏月暴注水瀉,脈虛細,口乾煩悶,腸胃之暑濕也,宜五苓散加煨葛根。兼脹者,加厚朴、茅朮;小便赤澀,加木通;兼煩,加山梔、淡竹葉。暑火瀉者,去官桂,加川連、黃芩炭;暑食瀉者,加神麯、木香;暑濕瀉者,加茅朮、滑石,兼嘔加半夏、厚朴、竹茹、藿香。若傷暑又傷生冷而化瀉者,宜連理湯(川連、人參、白朮、甘草、炮姜)。泄瀉雖有多端,大要不離乎脾傷積濕,治法則初用調中分利,繼用風藥燥濕,久則升提,滑須固澀,風兼解表,寒佐溫中,食者消之,痰者化之,虛者補之,熱者清之,隨證施治,自無不愈。此條乃參合吳云峰治泄瀉之心法也。

白話文:

傷寒協熱下利

傷寒伴有熱證而導致腹瀉,十有七八的人都不認識,俗稱漏底傷寒,而往往胡亂使用溫燥止瀉的藥物,反而加重熱邪,轉變為危重症狀,令人十分悲哀。不過,根據前面的辨證,這些做法都以傷寒下利為依據。除了傷寒外,還有很多類似的腹瀉證型,原因各異。現在列舉出其中重要的幾種,再做進一步的辨別。景嶽說:腹瀉的根本原因,都是飲食不節制、起居失時,導致脾胃受傷,水氣反而成為濕氣,穀物反而變成停滯,水穀精華之氣無法運化,於是腹瀉產生。腹瀉是指大便稀溏,時有時無;腹瀉是指大便直接瀉下,水液如注。雖然輕重不同,但總的來說都是脾虛所致。脾受濕氣而不能運化,損傷闌門之元氣,分利功能失控,導致水液直接進入大腸,於是形成腹瀉。因此,腸鳴、小便少,大便卻反而通暢,說明腹瀉的確是由於濕氣所致。《難經》中說:濕氣過多會形成五種腹瀉,即飧瀉、溏瀉、鶩瀉、濡瀉、滑瀉。飧瀉是指未消化的穀物排出,是濕氣夾雜風氣所致。兼見怕冷、自汗、腸鳴、脈弦,宜服用胃苓湯,並加入升麻和煨防風。還有久風入裡,導致清氣下降而無法上升,同時風邪入胃,這就是木賊土,因此沖和之氣無法運化,會導致腹鳴腹痛,未消化的穀物排出形成腹瀉,宜服用「痛瀉要方」合「四苓散」(焦白朮三錢、炒白芍五錢、新會皮半錢、煨防風半錢、茯苓四錢、豬苓三錢、澤瀉三錢)。如果飧瀉脈弦,腹痛口渴,還有頭痛微汗,宜服用「防風芍藥湯」(煨防風三錢、炒白芍五錢、炒黃芩三錢);或因飲食過度,腸胃受傷,也導致水穀無法運化,下焦虛弱而排出,宜服用「加減木香散」(木香一錢、乾薑八分、黨參二錢、六神麯二錢、肉豆蔻一錢、新會皮一錢、焦白朮二錢、陽春砂五分、升麻八分、檳榔一錢)。溏瀉是由於腸道汙垢積聚,濕氣夾雜熱氣所致。其證狀為脈數、小便赤澀、排便稠黏帶有汙穢,宜服用「黃芩芍藥湯」合「益元散」(黃芩三錢、白芍五錢、益元散八錢)。鶩溏瀉是指小便澄清呈白色,濕氣夾雜寒氣所致。其證狀為大便如水,其中稍有硬的糞便。如果小便清冷如鴨糞,脈象沉遲,小便清白,宜用理中湯加入橘紅和茯苓治療;如果腹瀉不止,再加附子。濡瀉(又名洞瀉)是指全身沉重、脈象無力,濕氣過於旺盛所致。由於脾虛無法制約濕氣,濕氣反而過度旺盛而致病,因此腹不痛,但腸鳴、小便少,排便多水,宜服用五苓散治療。滑瀉是指長時間止不住腹瀉,濕氣過於旺盛、氣虛所致。其證狀為大瀉如竹筒直下,無法停止,宜服用「扶脾丸」(炒白朮二錢、茯苓三錢、新會皮半錢、姜半夏半錢、訶子皮半錢、炙甘草八分、烏梅二枚、乾薑半錢、藿香二錢、杜赤豆三錢、肉桂一錢、炒麥芽三錢、六神麯二錢,用荷葉包起來煮成飯,做成丸劑),或「補中益氣湯」加入訶子、肉蔻,或四柱飲(人參、附子、茯苓、木香,加入生薑、少許鹽),或六柱飲(即四柱飲加入肉蔻、訶子)。

其他還有胃瀉,其證狀為面色發黃,飲食不化,宜服用理中湯;脾瀉則嘔吐而腹脹,大便瀉下,如飯後腹脹滿,瀉出後才感到寬鬆,宜服用「香砂六君子湯」;大腸瀉則進食後腹部緊迫,大便呈白色,而且腸鳴腹痛,宜服用五苓散加入木香;小腸瀉則小便不利而大便膿血,小腹疼痛,宜先下瀉,再用清利之劑;腎瀉則在五更時分排便腹瀉,足冷腹痛,宜服用「四神丸」(肉豆蔻、破故紙、五味子、吳茱萸、薑棗做成丸劑);肝瀉則肝木來侵犯脾土,腹痛兼脹,因脾虛而腹瀉,宜泄肝扶土,服用劉草窗痛瀉方(炒白朮、炒白芍、新會皮、煨防風)。

有因痰而腹瀉的,胸悶腹瀉泡沫,右脈弦滑,嚴重的話會嘔吐,腹部感覺寒冷,隱隱作痛,宜服用厚樸二陳湯(川樸、半夏、茯苓、陳皮、甘草);肥胖者滑瀉,多由於痰濕;不思飲食,也不覺得飢餓,也歸因於痰濕,宜服用「青州白丸子」(半夏、南星、白附子、川烏);有因飲食而腹瀉的,腹瀉物臭腐,噯氣發酸,腹痛,瀉後疼痛減輕,宜服用「香砂胃苓湯」(即胃苓湯加入木香和砂仁),或「保和丸」加入砂仁、豆蔻。有大便結塊腹瀉的,裡急後重,每次到廁所卻無法排便,似痢而非痢,排泄物都是糞水,肛門疼痛,這是寒濕化為濕熱所致,宜服用「八珍散」(木通、車前子、焦梔子、扁蓄、瞿麥、滑石、甘草梢、大黃、燈草),加入木香和檳榔。有因飲酒而腹瀉的,早晨起牀必定腹瀉,一向喜歡飲酒,經年累月都無法治癒的,宜服用「葛花解酲湯」(葛花、豆蔻、木香、陳皮、青皮、神麯、茯苓、乾薑、人參、白朮、澤瀉、豬苓、砂仁),或理中湯加入葛根,吞服用酒煮黃連做成的丸劑(用酒煮黃連一味做成丸劑)。夏日暴發性水瀉,脈象虛弱細小,口乾煩悶,這是腸胃的暑濕所致,宜服用五苓散加入煨葛根。兼有腹脹的,再加入厚樸和茅朮;小便赤澀的,再加入木通;兼有煩躁的,再加入山梔和淡竹葉。暑火瀉的,去掉官桂,加入川連和黃芩炭;暑食瀉的,加入神麯和木香;暑濕瀉的,加入茅朮和滑石,兼有嘔吐的,再加入半夏、厚樸、竹茹和藿香。如果既因暑熱又因生冷而導致腹瀉的,宜服用「連理湯」(川連、人參、白朮、甘草、炮姜)。

腹瀉的原因雖然有許多,但總的來說離不開脾虛積濕。治療方法的原則是,初期使用調和中氣、分利水濕的藥物,接著用風藥去除濕氣,長期使用升提之劑,滑瀉則須固澀,風邪則解表,寒證則溫中治療,食積則消之,痰濕則化之,虛證則補之,熱證則清之,根據證狀對症治療,自然都能夠痊癒。這條辨證是參合吳雲峯治療腹瀉的心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