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三編 證治各論 (3)
第三編 證治各論 (3)
1. 第五節,陰證傷寒(《內經》名中寒,即直中陰經真寒證)
【因】其人胃腎陽虛,內寒先生,外寒後中。如《內經》曰:陰盛生內寒。因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泄,不泄則溢氣去,寒獨留。留則血凝,血凝則脈不通,故中寒。中寒者,寒邪猝時直中陰經,陰邪橫發而暴也。病較傷寒為尤甚,當分三陰經證為首要。
【證】寒中太陰者,初起即怕寒戰慄,頭不痛,身不熱,口不渴,便四肢厥,上吐下利,脘滿腹疼,小便不利。舌苔白滑帶灰,甚或灰而滑膩,灰而淡白。寒中少陰者,初起惡寒厥冷,蜷臥不渴,心下脹滿,小腹絞疼,下利澄澈清冷,水多糞少,小便白或淡黃,甚則面赤煩躁,欲坐井中,身有微熱,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少飲即脘腹脹滿,復不能飲,甚或咽痛氣促,或鄭聲呃逆。
白話文:
【病因】此人由於胃腎陽氣虛弱,內在寒氣先起,然後外部寒氣接踵而至。正如《內經》所說:陰盛則生內寒。由於厥氣上逆,寒氣積聚於胸中而無法排解,導致寒氣獨自停留。寒氣停留會導致血液凝滯,血液凝滯則使脈絡不通,這就是中寒的原因。中寒是指寒邪突然直入陰經,陰邪橫發且來勢急劇。這種病症比一般傷寒更加嚴重,應首先區分三陰經的症狀。
【證狀】寒侵太陰的人,初期表現為畏寒震顫,頭不疼痛,身體不發熱,口不乾渴,四肢冰冷,上吐下瀉,胃部和腹部疼痛,小便不利。舌苔白色滑膩帶灰色,甚至灰色且滑膩,灰色且淡白。寒侵少陰的人,初期表現為畏寒寒氣,蜷縮不渴,心下脹滿,小腹絞痛,下利清澈涼冷,水分多而糞便少,小便色白或淡黃,甚至面部潮紅煩躁,想坐在井裡,身體有微熱,渴望喝水,但喝水後即吐,少量飲水後即感到胃部脹滿,又不能再次飲水,甚至可能出現咽喉疼痛呼吸困難,或者鄭聲呃逆。
舌苔淡白胖嫩,或苔雖灰黑,舌質嫩滑濕潤,或由淡白轉黑,望之似有芒刺干裂之狀,捫之則濕而滑。寒中厥陰者,初起即手足厥冷,上吐涎沫,下利清水有生腥氣,心下脹滿,湯藥入口即吐,手足指甲皆青,惡寒戰慄,甚則自汗淋漓,筋惕肉瞤,面赤戴陽,鬱冒昏沉。舌卷囊縮,舌苔青滑,或青紫而滑,或淡紫帶青,色黯質滑。
兩碗,沖生萊菔汁半盞,時時冷飲),以解附毒最良。
廉勘,陰證傷寒者,即直中太陰、少陰、厥陰之寒證也,故一名直中三陰真寒證,省曰中寒,近世通稱為冷痧急證。見其足蜷筋吊者,即名吊腳痧;見其眶腡癟者,即名陷癟腡痧;見其吐瀉腹痛者,即名霍亂痧,或名吐瀉痧。見形取名,以便通俗,而於病源病理,並不切實推求。就余所驗,其病多發於夏秋之間,每在亢旱酷熱之時,猝然大雨狂風,凡山中陰毒之渟水、住家陰溝之汙水,均被狂雨之大水衝入江河。諸凡淘米洗菜、煮飯煽茶,飲之食之者,無一不沾染其毒。中其毒者猝然暴發,病勢稍緩者,輕則但為寒瘧、為冷瀉,重則為陰霍亂,尚有三陰症狀可辨。勢急者,肝腎脾胃亦皆沾染其毒菌,治當先救脾胃。至若附子,固治陰毒之寒證,但生附子市肆多不備,只備淡附子,僅有溫燥寒濕之功,實無破陰回陽之力,其效能遠不如薑、桂、椒、萸,而其為大熱大毒,世皆熟悉其性,成則歸功於他藥,敗則歸咎於附子,似此俗情,則醫者何苦代為受過。故予治此證,棄而不用,別籌新法者此也。茲將歷驗者約略陳之。初起先解其陰毒,以止吐利腹痛,用鮮生薑四兩、原粒胡椒十粒、紫金片一錢,共搗取汁,冷飲一二盞,即將其渣和入黑、白芥子各一錢,鮮蔥白十枚,共搗成餅,先用麝香五釐、猺桂末一分,填入臍中,將餅罨在胸腹臍間上下,以小熨斗盛炭火燙熨之,以行其氣血,干則和薑蔥汁、燒酒、松節油等再熨,熨至手足溫和,吐利均止者生。另用燒糟搗艾葉包擦兩手足灣,以肢溫筋寬為度。然後用□囉唺酒(輕綠酸八滴、輕綠嗎啡八釐、酒醇六分,四相加,加□囉唺九分六,濃伊打、淡輕炭淡酸、印度麻酒各六分四釐,辣椒酒四分八,薄荷油六滴,樹膠粉四釐,紅糖露六錢,汽水加二兩調勻,每服分半至八分,依病之輕重加減服之。專治各種痧氣、霍亂症,極效)十滴或十五滴,和開水少許服之,其吐利腹痛自止。若吐瀉脫元,六脈沉微似伏,甚則脈絕者,急用薑汁磨廣木香一小匙,調當門子五釐,和入別直參三錢,重湯燉溫服之,脈至者生,不出者死。惟脈絕則兩手全無,須重按至骨間全無者,方是絕脈;若沉按忽隱忽現,則為脈陷下而已。
白話文:
舌象
- 舌苔淡白而厚,或苔雖灰黑,但舌質柔軟濕潤。
- 或由淡白轉為黑色,望上去好像有刺或裂痕,觸摸起來濕潤光滑。
寒中厥陰證
-
初起時手足冰冷,向上嘔吐涎沫,向下腹瀉清水,有腥氣。
-
心窩脹滿,湯藥入口即吐。
-
手足指甲發青,畏寒發抖,嚴重時大汗淋漓,肌肉抽搐,面赤發紅。
-
舌頭卷縮,舌苔青滑,或青紫而滑,或淡紫帶青,顏色暗淡,舌質光滑。
解毒治療
- 取新鮮蘿蔔汁半杯沖服,隨時冷飲,為瞭解附毒之良方。
《廉勘》
- 陰證傷寒,即直中太陰、少陰、厥陰之寒證,故又稱直中三陰真寒證,簡稱中寒,近代通稱為冷痧急證。
- 足部蜷曲抽搐者,稱為吊腳痧。
- 眼眶凹陷萎縮者,稱為陷癟腡痧。
- 吐瀉腹痛者,稱為霍亂痧或吐瀉痧。
- 見狀取名,便於通俗理解,但並不真正探求病源病理。
- 據我的驗證,此病多發生在夏秋季節,每當嚴重乾旱炎熱時,突然遭遇大雨狂風,山中陰毒的水溝、住家陰溝的污水,都被雨水衝入江河。
- 洗菜洗米、煮飯泡茶時,都會接觸到這些毒水。中了此毒的人會突然發病,病勢稍緩者,輕則只表現為寒瘧、冷瀉,重則為陰霍亂,尚有三陰症狀可供辨別。
- 病勢急者,肝腎脾胃皆染其毒菌,治當先救脾胃。
- 至於附子,雖能治療陰毒寒證,但生附子市面上不多見,只能用淡附子,而淡附子僅有溫燥寒濕之功,實無破陰回陽之力,其效能遠不如薑、桂、椒、萸,而其為大熱大毒,世人皆知其性,治好歸功於他藥,失敗則歸咎於附子,如此俗情,醫者何苦代為受過。
- 故我治療此證,棄而不用,另籌新法,茲將驗證過的方子簡述如下:
- 初起時先解其陰毒,以止吐利腹痛,用鮮薑四兩、原粒胡椒十粒、紫金片一錢,共搗取汁,冷飲一二杯,即將其渣和入黑、白芥子各一錢、鮮蔥白十枚,共搗成餅,先用麝香五釐、當歸末一分,填入臍中,將餅敷在胸腹臍間上下,用小熨斗盛炭火燙熨之,以行其氣血,幹則和薑蔥汁、燒酒、松節油等再熨,熨至手足溫和,吐利均止者生。
- 另用燒糟搗艾葉包擦兩手足灣,以肢溫筋寬為度。
- 然後用□囉唺酒(輕綠酸八滴、輕綠嗎啡八釐、酒醇六分,四相加,加□囉唺九分六,濃伊打、淡輕炭淡酸、印度麻酒各六分四釐、辣椒酒四分八、薄荷油六滴、樹脂粉四釐、紅糖露六錢,汽水加二兩調勻,每服分半至八分,依病之輕重加減服之。專治各種痧氣、霍亂症,極效)十滴或十五滴,和開水少許服之,其吐利腹痛自止。
- 若吐瀉脫元,六脈沉微似伏,甚則脈絕者,急用薑汁磨廣木香一小匙,調當歸子五釐,和入別直參三錢,重湯燉溫服之,脈至者生,不出者死。惟脈絕則兩手全無,須重按至骨間全無者,方是絕脈;若沉按忽隱忽現,則為脈陷下而已。
2. 第八章 傷寒兼證
傷寒為外感百病之總名,故張仲景醫聖著《傷寒論》,後賢推為通治六氣感證之要書。茲言兼證者,或寒邪兼他邪,或他邪兼寒邪,二邪兼發者也。其證約二十有一,條治於後。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說的是中醫中的「傷寒」一症,是所有由外部感染引起的疾病的統稱。因此,被尊奉為醫學聖人的張仲景寫了《傷寒論》一書,成為治療六種天氣變化所引起病症的重要參考書籍。現在提到的「兼證」是指寒邪和其他邪氣同時存在的情況,或者是其他邪氣和寒邪同時存在的情況。這種病情大約有21種,接下來會一一列出對應的治療方法。
3. 第一節,傷寒兼風(俗稱冷傷風,仲景《傷寒論》名曰中風)
【因】同一感受風寒,寒甚於風者為正傷寒,風重於寒者為冷傷風。冷傷風者,由其人猝傷冷風,或先感於寒,續傷於風,較四時感冒為重,故俗稱重傷風。
【證】頭痛身熱,惡風怕冷,鼻寒聲重,咳嗽清涕,痰多白滑而稀,或自汗而咳甚,或無汗而喘息。舌苔白薄而滑,甚或白滑而膩。
【脈】傷寒左手脈當浮緊,今反浮緩,右手浮滑者,此傷寒見風脈。《內經》所謂「傷於風者,上先受之」,風寒客於人,病入舍於肺,乃營衛並傷之候,《難經》推為五種傷寒之一。與正傷寒同而不同者,正傷寒多先傷足太陽經,冷傷風多先傷手太陰經也。
【治】自汗而咳者,先調營衛以治咳,桂枝橘皮湯加杏仁三錢去皮勿研,前胡二錢;無汗而喘者,先疏肺氣以定喘,新加三拗湯加減;此後痰稀咳甚者,小青龍湯去麻黃,加杏仁、橘紅,消痰止咳;痰多咳甚者,越婢加半夏湯,宣肺定喘。囑病人切禁酸冷油膩等物,病自除根。
白話文:
【成因】同一原因受到風寒,寒氣比風邪更勝者稱為正傷寒,風邪比寒氣更重者稱為冷傷風。冷傷風是由於人突然受到冷風侵襲,或是先受寒氣影響,後來又受風邪侵襲,比一般四季感冒更嚴重,所以俗稱重傷風。
【症狀】頭痛身熱,畏懼風寒,鼻寒聲重,咳嗽清涕,痰多白色滑而稀,或是自汗同時咳嗽加劇,或是沒有自汗而有喘息。舌苔白薄而滑,甚至白滑而膩。
【脈象】傷寒時左手脈象應當浮緊,現在反而是浮緩,右手脈象浮滑,這是傷寒見風的脈象。《內經》中說:「受風邪者,上面先受到侵襲」,風寒之邪侵襲人體,病情進入並停留於肺部,是營衛同時受傷的徵兆。《難經》認為這是五種傷寒之一。與正傷寒相同又不同的地方是,正傷寒大多先傷足太陽經,冷傷風大多先傷手太陰經。
【治療】自汗而咳嗽者,先調和營衛以治療咳嗽,桂枝橘皮湯加上三錢杏仁去皮不要研磨,二錢前胡;沒有自汗而喘息者,先疏通肺氣以平定喘息,新加三拗湯加減使用;之後痰稀咳嗽加劇者,小青龍湯去掉麻黃,加上杏仁和橘紅,化痰止咳;痰多咳嗽加劇者,越婢加半夏湯,宣通肺氣平定喘息。叮囑病人嚴禁食用酸冷、油膩的食物,才能將疾病根除。
失治誤治,往往延久不愈,釀成肺病,輕變痰飲、痰火,重變肺脹、肺癆,目見甚多,務望醫家病家兩慎之。
秀按,冷傷風一證,《內經》首先發明,謂: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府。其次張氏《傷寒論》,一則謂: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一則謂:太陽中風,脈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漸漸惡風,翁翁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主之。此皆後世所稱之風寒病也。後賢謂:有冒、傷、中之不同,冒風為輕,傷寒為重,中風為最重。故又泥於越人長沙之謂「風為中,與虛風猝倒為中風」,二病之名目相混,豈知古人傷與中字義無殊,如雲「風傷衛,寒傷營」是矣。若以惡風自汗與惡寒無汗兩症,辨傷風與傷寒之異,尚未可依為的據。惟一則但有頭痛鼻涕,而周身不痛,一則頭身俱痛,腰與骨節亦疼,一則脈浮緩,一則脈浮緊,症與脈顯然各別。至於汗之有無,正傷寒證固無汗,重傷風證亦有無汗者,故桂枝湯本是風寒發汗之劑,不過較麻黃為和緩耳,或謂其無汗能發,有汗能止者,騎牆語最足誤人。
白話文:
如果用藥不當,治療錯誤,往往會拖延病情,導致肺部疾病。輕微的會變成痰飲、痰火,嚴重的會變成肺脹、肺癆。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希望醫者和患者都要謹慎對待。
秀按,關於感冒,最早記載在《內經》中,書中說:風從外面進入人體,會讓人感到寒冷顫抖,出汗頭痛,身體沉重怕冷,治法是針對風府穴。其次,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太陽病,發熱出汗,怕風脈緩的,叫做中風;太陽病中風,脈陽氣浮而陰氣弱,陽氣浮所以會發熱,陰氣弱所以會出汗,怕冷戰慄,逐漸怕風,身體發熱,鼻子不通發乾嘔的,用桂枝湯治療。這些都是後人所說的風寒病。後來的醫家說:冒風、傷寒、中風有區別,冒風最輕,傷寒重一些,中風最重。所以有人拘泥於越人長沙所說的「風為中,與虛風猝倒為中風」,把這兩種病混為一談。其實古人所謂的「傷」和「中」意義相同,比如說「風傷衛,寒傷營」。如果根據怕風自汗和怕冷無汗這兩個症狀,來區分傷風和傷寒,還不夠準確。一是隻有頭痛鼻涕,而全身不痛,一是頭身都痛,腰和關節也疼,一是脈浮緩,一是脈浮緊,症狀和脈象明顯不同。至於有沒有出汗,正傷寒證確實無汗,嚴重的傷風證也會有無汗的,所以桂枝湯本是風寒發汗的藥劑,不過它比麻黃緩和一些。有些人說它沒有汗能發汗,有汗能止汗,這種模稜兩可的話最容易誤導人。
廉勘,重傷風一證,證雖極繁,而病人多不注意,病至難治,而醫家漫不經心,皆泥於傷風為小恙故耳。豈知咳嗽一日不除,病根一日不芟,故諺云:傷風咳嗽,郎中對頭。又云:傷風不醒便成癆。前哲如徐靈胎尚著《傷風難治論》,謂:傷風由皮毛以入於肺,肺為嬌臟,太寒則風氣凝而不出,太熱則火爍肺而動血,太潤則生痰飲,太燥則耗津液,太泄則汗出而陽虛,太澀則氣閉而邪結。並有視為微疾,不避風寒,不慎飲食,經年累月,病機日深,或成血證,或成肺痿,或成哮喘,或成怯弱,比比皆然。觀此則傷風之失治誤治,古今一例,無怪久嗆成癆者之層見疊出也。余治此證,每以危言警告,叮囑其戒口避風,自制疏風止嗽湯(荊芥穗錢半、蘇薄荷一錢、光杏仁二錢、廣皮紅八分、百部錢半、清炙草六分、紫菀二錢、白前錢半),屢投輒驗。既不太熱太燥太泄,又不太寒太潤太澀,故病者放心肯服。方雖平淡,收效殊多,惟好賭博、貪酒色、矯情執意者,難收全功,醫當忠告而善導之。若肯為醫者之言是聽,始可為之悉心調治,不聽則止,勿自取辱,招致醫藥無功之譏評也。
白話文:
「廉勘」症,屬於嚴重傷風的一種證型。雖然症狀繁多,但病人常不注意它,讓病情難以治療。而醫生也漫不經心,都因為輕視傷風為小毛病的緣故。殊不知咳嗽一日不除,病根就一日不除。所以有俗話說:「傷風咳嗽,郎中的對頭。」又說:「傷風不醒便成癆」。
以前的大醫家如徐靈胎還特別著有《傷風難治論》,說:傷風由皮毛侵入肺臟,肺臟是嬌嫩的臟器,太寒則風氣凝結而出不來,太熱則火氣灼傷肺臟而動血,太潤則產生痰飲,太燥則耗傷津液,太瀉則汗出過多而陽虛,太燥澀則氣道閉塞而邪氣聚集。如果把傷風看成小毛病,不避風寒,不注意飲食,時間久了,病情會日益加深,或變成血證,或變成肺癆,或變成哮喘,或變成體弱,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傷風的誤治和失治,古今皆然。難怪久咳成癆的患者層出不窮。
我治療此證,總是嚴肅地警告患者,叮囑他們忌口避風,自制「疏風止嗽湯」(荊芥穗半錢、蘇葉(薄荷)一錢、光杏仁二錢、廣皮紅八分、百部一錢半、清炙草六分、紫菀二錢、白前一錢半),屢次使用,效果顯著。此方既不太熱太燥太瀉,又不太寒太潤太澀,所以患者放心服用。雖然方子平淡,但收效甚多。只有好賭博、貪酒色、任性固執的人,難以收到全功。醫生應忠告他們並善加引導。如果患者肯聽醫生的話,才能悉心調治,否則就罷手,以免自找其辱,招致醫藥無功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