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四編 調理諸法 (8)
第四編 調理諸法 (8)
1. 第二節,食物調理法
四、禽獸:至於禽獸之物,如雞肉、鴨肉、山雉、鷓鴣、犬肉、羊肉、鹿肉、鹿筋、貓肉,是至溫矣。燕窩、斑鳩、雁肉、鶴肉、鳧肉、竹雞、豬肉,是至平矣。兔肉、糜肉、糜筋,是至寒矣。但山雉、雞肉、鷓鴣性雖溫,而不免有發風壅毒之害;豬肉性雖平,而不免有多食動痰之虞。此禽獸之分其寒熱也。
五、魚介:他如魚鱉龜介蟲類,其鯽魚、鰱魚、鰣魚、海蝦、鱔魯,皆溫性也。鯉魚、鯊魚、鮑魚、鰍魚、銀魚、烏賊,皆平性也。鱧魚、鰻魚、田蛙、螃蟹、鱉肉、龜肉、田螺、蛤蜊肉,皆寒性也。但蝦肉性燥,不免動風助火之變;鱉、蟹性寒有毒,不免動氣破血之虞。此魚鱉介蟲之分其寒熱也。
再於諸味之中,又細分其氣辛而葷,則性助火散氣;味重而甘,則性助濕生痰。體柔而滑,則性通腸利便;質硬而堅,則食之不化,烹煉不熟,則服之氣壅。必審其於人之病症虛實是否相符,則於養生之道始得,且勝於藥多多矣。以上皆補益方法之綱要也。
白話文:
第二節,食物調理法
四、禽獸類:
禽獸類的食物中,雞肉、鴨肉、野雞、鵪鶉、狗肉、羊肉、鹿肉、鹿筋、貓肉,屬性最為溫熱;燕窩、斑鳩、雁肉、鶴肉、野鴨肉、竹雞、豬肉,屬性最為平和;兔肉、糜鹿肉、糜鹿筋,屬性最為寒涼。但需注意,野雞、雞肉、鵪鶉雖性溫,卻可能引發風邪或積毒;豬肉雖性平,但過量食用恐生痰濕。以上是禽獸類食物寒熱屬性的區分。
五、魚介類:
至於魚、鱉、甲殼類等水產,鯽魚、鰱魚、鰣魚、海蝦、黃鱔,皆屬溫性;鯉魚、鯊魚、鮑魚、泥鰍、銀魚、烏賊,皆屬平性;黑魚、鰻魚、田蛙、螃蟹、鱉肉、龜肉、田螺、蛤蜊肉,皆屬寒性。但需留意,蝦肉性燥,可能助長風熱或火氣;鱉、蟹性寒且有毒,恐影響氣血運行或導致瘀血。以上是魚介類食物寒熱屬性的區分。
此外,在各類食物中,又可細分其特性:
- 氣味辛香且葷腥者,容易助火散氣;
- 味道濃厚甘甜者,容易生濕化痰;
- 質地柔軟滑潤者,能通暢腸道、利於排泄;
- 質地堅硬者,不易消化,若未煮熟便食用,可能導致氣滯。
應根據個人體質與病症虛實選擇合適的食物,如此方能符合養生之道,效果甚至勝過藥物。以上均為滋補調理的關鍵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