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十章 傷寒壞證 (24)
第十章 傷寒壞證 (24)
1. 第三節,傷寒房復(附陰陽易)
廉勘,病後氣陰兩虛,早犯房事,真元大傷,而復觸外邪,深入下焦陰分,銷爍陰精,為病極重。其症頭重不舉,目中生花,腰脅痛,小腹裡急絞痛,憎寒發熱,或陰火上衝,頭面烘熱,胸中煩悶是也。宜用吳氏六味飲,加麥冬、豆豉、梔子,煎湯,調下燒裩散。若小腹急痛,脈灶足冷,須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煎成,調下燒裩散。
炳章按,余嘗治溫熱瘥後房復,頭重眼花,腰背痛,小腹裡急絞痛,串胯筋攣,身熱,心胸煩悶,便閉溲短,用鼠屎二錢、人中白三錢、晚蠶砂三錢、鮮生地五錢、搗生錦紋一錢、蜣螂蟲一錢、桃仁錢半、冬葵子三錢、川黃柏一錢、木通錢半、甘草梢八分,取其以濁導濁,效如桴鼓。經治驗多人,而不用燒裩散亦能取效。王士雄云:竹茹、花粉、韭白、滑石、白薇、川楝子、槐米、綠豆、甘草梢、土茯苓等藥,亦可採用。考古人房勞復,多為不治之症,如《千金方》曰:魏督郵顧子獻,傷寒瘥後,請華佗視脈曰,雖瘥,尚虛來得復,陽氣不足,慎勿勞事尚可,女勞則死,當吐舌數寸,其婦聞其夫瘥,從百餘里來省之,經數交接,三日發熱,口噤,臨死舌出數寸。凡大病新瘥,未滿百日,氣力未平復,而房室者,略無不死。有蓋正者,疾愈後六十日,已能射獵,以房室即吐涎而死。近一大夫,小得傷寒,瘥已十餘日,能乘馬往來,自謂平復,以房室即小腹急痛,手足拘攣而死。龐安常曰:新痙精髓枯燥,故犯房事必死,如前舉之類是也。
白話文:
第三節,傷寒痊癒後房事過度(附陰陽易)
廉勘所述:病人痊癒後,氣血俱虛,過早發生性行為,元氣大傷,又再次受寒邪侵襲,寒邪深入下焦陰部,損耗精氣,病情十分嚴重。症狀表現為頭昏沉、陽痿、眼花、腰脅疼痛、小腹部絞痛、畏寒發熱,或陰虛火旺,頭面發熱、胸悶煩躁。宜用吳氏六味地黃丸,再加入麥冬、豆豉、梔子,煎湯服用,配合燒裩散服用。若小腹劇痛,足部冰冷,則需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湯煎服,再配合燒裩散服用。
炳章按:我曾治療過多例溫熱病痊癒後因房事過度而復發的病例,症狀包括頭昏眼花、腰背疼痛、小腹部絞痛、大腿內側肌肉痙攣、發熱、心煩胸悶、便秘、尿少。我採用鼠屎、人中白、晚蠶砂、鮮生地、生錦紋、蜣螂蟲、桃仁、冬葵子、川黃柏、木通、甘草梢等藥物,運用「以濁導濁」的方法治療,療效迅速顯著。經多次驗證,即使不用燒裩散也能奏效。王士雄也提到:竹茹、花粉、韭白、滑石、白薇、川楝子、槐米、綠豆、甘草梢、土茯苓等藥物也可使用。古人記載,病後房事過度,往往是難以治癒的疾病。《千金方》記載:魏督郵顧子獻,傷寒痊癒後,請華佗診脈,華佗說雖然痊癒,但身體虛弱,不宜房事,否則有生命危險。顧子獻的妻子從很遠的地方來探望他,夫妻多次房事,三天後發熱,口不能言,臨死前舌頭伸出數寸。凡是大病初癒,未滿百日,體力未恢復,就發生性行為的,幾乎無一生還。另有一案例,病人痊癒後六十天,已經能夠打獵,但因房事而吐血身亡。最近有一位大夫,患輕微傷寒,痊癒十多天後,能騎馬,自認為痊癒,但因房事而小腹劇痛,手腳抽搐而死。龐安常說:新病痊癒,精髓枯竭,所以房事必死,以上諸例都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