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六章傷寒脈舌 (1)

回本書目錄

第六章傷寒脈舌 (1)

1. 第六章傷寒脈舌

脈舌已詳前論總訣之中,茲又一再叮嚀,重語以申明之,誠以切脈、辨舌為臨證斷病、醫生行道之必要。證有疑似憑諸脈,脈有疑似憑諸舌。前論只詳六經脈舌,而切脈則診法若何,部分若何,常脈、怪脈若何;辨舌則形質若何,苔色若何,真苔、假苔若何,未曾一一申論,故特分切脈舉要、辨舌舉要兩道,以作臨病之指南針,然脈理精微,心中易了,指下難明;舌色顯著,既能目觀,又可手捫,辨舌較切脈尤為易。

舌色之確切,究不同脈理之微茫,但其苔之易於變化,較脈象為尤速,即假苔、染苔,亦必細觀而詳問。故臨病切脈辨舌,全憑活法推求,可意會不可言傳。經驗多,心思細,自能得診中三昧,今試晰言其要。

白話文:

脈象和舌苔的診斷方法,在先前的總訣中已經詳細說明了。現在再次叮嚀強調,因為切脈和辨舌是臨床診斷疾病、醫生行醫的必要手段。遇到症狀有疑似情況,可以憑藉脈象來判斷;脈象有疑似情況,可以憑藉舌苔來判斷。之前的論述主要講述了六經脈象和舌苔,但關於切脈的診斷方法,如如何分部、如何判斷常脈和怪脈;以及辨舌的形質、苔色、真苔和假苔,都未曾一一闡述。因此特地分為「切脈舉要」和「辨舌舉要」兩部分,作為臨床診斷的指南。然而,脈理非常精微,心中容易理解,但指下難以明確;舌色顯著,既能目觀,又可手觸,辨舌比切脈更加容易。

雖然舌色的診斷比脈象更為明確,但舌苔的變化速度比脈象更快,即使是假苔和染苔,也要仔細觀察並詳細詢問。因此,臨床上切脈辨舌,完全依靠活法推求,不可言傳,只能意會。經驗越多,心思越細,才能領悟診斷的奧妙。現在試著清晰地說明其中的要點。

2. 第一節,診法

切脈時,男先診左,女先診右。以中指先按關部(即手掌後高骨下,動脈應指處),次下前後二指,前指按寸口,後指按尺部。人長則疏排三指,人短則密排三指。人瘦則肌肉薄,宜輕取;人肥則肌肉厚,宜重取。初排指於皮膚上,輕手診之曰浮舉。浮以候神,凡脈浮舉有力不勁疾者,為有神;浮舉無力而渙散者,為無神。

繼乃排指於皮膚之下、肌肉之間,略重診之曰中尋,中以候胃,凡脈中候有力,應手中和而搏指者,為有胃;中候雖有力,應手急勁而勒指者,為無胃。終則重指切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間,重手診之曰沉按。

沉以候根,凡脈沉按有力有神,能應指而如按鼓上者,為有根;沉按無力無神,不應指而加入灰中者,為無根;沉按寸口數大,兩尺弦勁勒指者,亦為無根;沉按寸口應指,兩尺沉微欲絕者,尤為無根,以兩尺為根中之根也。至證之陰陽寒熱,在沉按中區分,為予數十年曆驗之秘訣。

白話文:

切脈時,男性先診視左手,女性先診視右手。用中指先按壓關部(就是手掌後方凸起骨頭的下方,動脈跳動處),然後依序向下按壓前、後兩指,前指按寸口,後指按尺部。若是高大的人,就將三指間隔較開,若是矮小的人,就將三指間隔較近。消瘦的人肌肉較薄,應該用輕柔的力道按壓;肥胖的人肌肉較厚,應該用較重的力道按壓。

一開始將手指輕輕地放在皮膚上,輕輕地診視脈象,叫做浮取。浮脈用來察看精神,如果脈象浮而有力,不急不快,說明精神充沛;如果脈象浮而無力,而且散亂無章,說明精神萎靡。

接著將手指按壓在皮膚下方的肌肉層,稍加用力地診視脈象,叫做中取。中取用來察看胃氣,如果脈象有力,應手規律而有力,說明胃氣充沛;如果脈象雖然有力,但是應手急促有力,而且約束手指,說明胃氣虛弱。最後將手指用力按壓在肌肉層深處,觸及筋骨之間,重重地診視脈象,叫做沉取。

沉取用來察看根氣,如果脈象有力有神,應指有力,如同按在鼓面上一樣,說明根氣充沛;如果脈象無力無神,按之不應,如同按在泥灰中一樣,說明根氣不足;如果沉取時寸口脈跳動過大,兩尺脈弦而有力,勒住手指,也說明根氣不足;如果沉取時寸口脈應指有力,兩尺脈沉細幾乎無法察覺,更說明根氣不足,因為兩尺脈是根氣中的根本。至於判斷陰陽寒熱的徵兆,則是在沉取脈象中辨別,這是多年臨牀驗證的祕訣。

總之,脈以胃、神、根三字為最要,此診寸關尺九候之要訣。

秀按,十二經動脈,上部動脈在頭,中部動脈在手,下部動脈在足,是為三部。一部三候,上部天,兩額之動脈,足少陽之頷厭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足陽明之地倉、大迎也;上部人,耳前之動脈,手少陽之和髎也。中部天,手太陰之太淵、經渠也;中部地,手陽明之合谷也;中部人,手少陰之神門也。下部天,足厥陰之五里也;下部地,足太陰之太谿也;下部人,足太陰之箕門也。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下部天,女子則取太衝;下部人,胃氣則候於陽明之衝陽,仲景謂之趺陽。此為《內經》「三部九候」之診法。迨戰國時秦越人出,著《八十一難經》,曰:脈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從此脈皆診於兩手,以圖簡便。俞氏雖亦從《難經》診法而和盤托出,洵診法之要訣也。

白話文:

總之,診脈以「胃」、「神」、「根」三字為最重要的,這是診斷寸關尺九種脈象的關鍵。

《難經》指出,十二經絡的動脈,上部在頭,中部在手,下部在足,稱為三部。每一部分有三個脈象,上部天部:額頭兩側的動脈,屬於足少陽膽經的頷厭;上部地部:兩頰的動脈,屬於足陽明胃經的地倉、大迎;上部人部:耳前的動脈,屬於手少陽小腸經的和髎。中部天部:手太陰肺經的太淵、經渠;中部地部: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中部人部:手少陰心經的神門。下部天部:足厥陰肝經的五里;下部地部:足太陰脾經的太谿;下部人部:足太陰脾經的箕門。下部的天部脈象可以反映肝的功能,地部脈象反映腎的功能,人部脈象反映脾胃氣的運化;中部的天部脈象反映肺的功能,地部脈象反映胸中的氣機,人部脈象反映心的功能;上部的天部脈象反映頭部氣血的運化,地部脈象反映口腔牙齒的健康,人部脈象反映耳目聽視的功能。下部的天部脈象,對於女性來說可以取足厥陰肝經的太衝穴;下部的人部脈象,胃氣盛衰可以從足陽明胃經的衝陽穴(仲景稱為趺陽)反映出來。這些都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三部九候」診法。直到戰國時期,秦越人寫了《八十一難經》,其中說:脈診有三個部位九種脈象,三個部位是指寸關尺,九種脈象是指浮、中、沉。從那時起,診脈都集中在兩隻手上,以方便操作。俞氏雖然也採用《難經》的診法,但卻將它們全部列出來,確實是診脈的重要方法。

3. 第二節,部分

《內經》云:善診者,按脈先別陰陽,審其清濁而知部分,按尺寸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又云:寸以射上焦,關以射中焦,尺以射下焦,此言三焦之脈位也。射者,言十二經之血氣,皆自下而射於其上,故《經》曰:氣口成寸,以決死生。但迫之使射,營周於身者,則由於心,故《經》曰:心主脈。

脈之所以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者,則在於經絡,故經曰經脈,絡曰絡脈。經起中焦,恆隨營氣下行極而上,故其診在寸;絡起下焦,恆附營氣上行極而下,故其診在尺。《經》故曰:經絡皆實,寸脈急而尺緩。經虛絡滿者,尺部熱滿,脈口(即寸口)寒澀;經氣有餘,絡氣不足者,脈口熱滿,尺部寒澀。

白話文:

精通診脈的人,會先辨別陰陽,觀察脈象的清濁來判斷病灶部位,再根據脈象的尺寸、浮沉、滑澀等特徵,了解病情的起源。古籍記載,寸脈对应上焦,关脉对应中焦,尺脉对应下焦,这是指三焦的脉位。所謂「射」,指的是十二經脈的氣血,皆由下而上運行,所以經書說:「氣口成寸,以決死生。」但促使氣血運行周遍全身的,是源於心臟,所以經書說:「心主脈。」

脈象之所以陰陽相通,如環無端,是因為經絡的關係。經脈起於中焦,隨著營氣下行到極點後再上行,因此診斷時要觀察寸脈;絡脈起於下焦,隨著營氣上行到極點後再下行,因此診斷時要觀察尺脈。經書中也說:「經絡皆實,寸脈急而尺緩。」經虛絡滿時,尺部熱滿,寸口寒澀;經氣有餘,絡氣不足時,寸口熱滿,尺部寒澀。

而經脈絡脈之往來運行,如環不絕者,則在於肺,故《內經》云: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又云,人一呼脈再行,一吸脈再行,蓋一呼一吸為一息,脈來一息四至為平脈。診脈之道,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之生死者,則宗《難經》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營衛相會,為五臟六腑所終始,故獨取寸口(即寸關尺三部)。

至若兩手寸關尺脈位,分配臟腑部分,《內經》雖有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季脅包藏臟腑),尺外以候腎,尺內以候腹中(內外者,一部中之內外,浮為外,沉為內,非兩條脈也)。辨見《金鑑》,柯韻伯云:凡臟腑近背者,皆候於外;近腹中者,皆候於內。《金鑑》謂:五臟皆當候於內,六腑皆當候於外,《內經》內外字,是傳寫之誤。

白話文:

脈絡中的氣血運行不息,如同環繞不絕,這是因為肺的功能。因此《黃帝內經》說:「脈氣流動,最後歸於肺,肺主宰所有脈絡。」又說:「人一呼,脈搏跳動兩次,一吸,脈搏跳動兩次。」一個呼吸稱為「一息」,脈搏一息中跳動四次為正常脈搏。

診脈的方法特別重視寸口脈,因為這裡可以判斷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根據《難經》的說法,寸口脈是脈絡的匯聚處,是手太陰經的動脈,營氣和衛氣在此交會,是五臟六腑氣血終結和發出的地方,所以診脈只取寸口脈(包括寸、關、尺三個部位)。

至於兩手寸、關、尺脈的位置和對應的臟腑部位,《黃帝內經》雖然記載:「尺內兩旁,就是季脅(季脅包藏著臟腑),尺外用來診察腎,尺內用來診察腹中(內外是指一個部位的內外,浮脈在外,沉脈在內,不是指兩條脈)。」

《金匱要略》也記載:「凡臟腑靠近背部者,都診察它的外側脈;靠近腹中者,都診察它的內側脈。」《金匱要略》還說:「五臟都應診察內側脈,六腑都應診察外側脈。」《黃帝內經》的「內外」二字,是傳抄時寫錯的。

中附上(關部),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按心、肺居膈上,肝、脾、腎居膈下,五藏俱注於膈,肝、脾、腎、膽、三焦,俱貫膈而上,心、心包絡、腎、三焦、腸、胃之脈,俱從膈而下,是膈為十一經必由之道);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寸部),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關前以候前,關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之明文。但細觀《靈樞》,經脈雖各有起止,各有支別,而實一氣貫通。故特藉手太陰一經之動脈,以候五臟六腑經氣之有餘不足,診病之表裡寒熱、氣血虛實,區區一寸之脈位,不必拘分,亦難盡驗。

白話文:

在關部,左側外側反映肝臟,內側反映隔膜。右側外側反映胃,內側反映脾臟。在寸部,右側外側反映肺,內側反映胸腔;左側外側反映心臟,內側反映膻中。前面反映身體前面,後面反映身體後面。向上延伸的部分,反映胸喉的狀況;向下延伸的部分,反映下腹部、腰部、股部、膝蓋、脛骨、腳部的狀況。雖然經脈各有起止和分支,但實際上是一氣貫通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手太陰經脈的動脈,來判斷五臟六腑經氣的盈虧,診斷疾病的表裡寒熱、氣血虛實。一寸脈位,不必拘泥於細節,也不可能完全準確。

故予診脈分部之法,首尊《內經》陰陽清濁之理,凡主表、主上、主氣屬陽,分而輕清者,皆側重於寸口;主裡、主血、主下屬陰,分而重濁者,皆側重於尺部。次遵仲景《傷寒論》脈法,以寸口、趺陽、少陰三者並列而論,是即寸關尺三部之別號,蓋推測仲景撰用《八十一難》,及「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慨然嘆其才秀」之語氣,知仲景亦必取寸關尺三部為診法。

由是以推,兩寸主上焦,心生血而主脈,肺藏氣而朝百脈,血氣者人之神,則左右不能畸輕畸重,故通稱寸口;兩關主中焦,《內經》謂「胃者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氣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診法一以胃氣為本,趺陽即陽明之衝陽,故特稱趺陽,其注意專重右關;兩尺主下焦,為脈道根中之根,內腎陰器之攸關,故特稱少陰,其注意專重左尺。詢先得我心之導師,此為診脈活法推求之要訣。

白話文:

因此,我診脈分部的法則,首先遵循《內經》陰陽清濁的道理。凡主表、主上、主氣的屬於陽氣,分部較輕清的,都側重在寸口脈;主裡、主血、主下的屬於陰血,分部較重濁的,都側重在尺脈。其次,遵循仲景《傷寒論》的脈法,將寸口脈、趺陽脈、少陰脈三者並列討論,這就是寸、關、尺三部的別稱。我推測仲景在撰寫《八十一難》和「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慨然嘆其才秀」時,一定是採用了寸、關、尺三部分脈法。

從上述推論,兩寸脈主上焦,心臟生血,主導脈絡,肺臟藏氣,統領百脈,血氣是人體的精神,所以左右不能過輕或過重,因此統稱為寸口脈。兩關脈主中焦,《內經》中說「胃是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氣都出於胃,在氣口脈上變現出來」,因此診脈法以胃氣為根本,趺陽脈就是陽明經的衝陽脈,所以特稱為趺陽脈,注意重點在右手關脈。兩尺脈主下焦,是脈道根中之根,與內腎陰器相關,所以特稱為少陰脈,注意重點在左手尺脈。向我指點迷津的老師,這是我推求診脈活法的要訣。

秀按,喻西昌釋仲景平脈首條曰:條中明說三部,即後面趺陽、少陰,俱指關、尺而言,然何以只言趺陽、少陰,蓋兩寸主乎上焦,營衛之所司,不能偏於輕重,故言寸口;兩關主乎中焦,脾胃之所司,宜重在右,故言趺陽;兩尺主乎下焦,腎之所司,宜重在左,故言少陰,與俞氏所見皆同。

廉勘,陳修園《傷寒論讀法》云:仲景一部書,全是活潑之天機。凡寸口與趺陽、少陰對舉者,其寸口是統寸關尺而言;與關尺並舉者,是單指關前之寸口而言。然心營肺衛,應於兩寸,即以論中所言之寸口,俱單指關前之寸口而言,亦未始不可。足太谿穴屬腎,趺陽穴屬胃,仲景用少陰、趺陽字眼,猶云腎氣、胃氣。少陰診之於尺部,趺陽診之於關部,不拘拘於穴道上所診,亦何不可。然仲景不言關、尺,只言少陰、趺陽者何也?蓋兩寸主乎上焦,營衛之所司,不能偏輕重,故可以概言寸口;兩關主乎中焦,脾胃之所司,左統於右,若剔出右關二字,執著又不賅括,不如只言趺陽之為得;兩尺主乎下焦,兩腎之所司,右統於左,若剔出左尺二字,執著又不賅括,不如只言少陰之為得。至於人迎穴在喉結,為足陽明之動脈,診於右關,更不待言矣。而且,序文指出三部二字,醒出論中大眼目,其說與俞氏所見亦同。若論脈位不必拘分,亦難盡驗,真多診識脈,閱歷有得之言。昔吳草廬曰:醫者以寸關尺,輒名之曰此心脈、此肺脈、此脾脈、此肝脈、此腎脈者,非也。五臟六腑,凡十二經,兩寸關尺,皆手太陰之一脈也。分其部位,以候他臟之氣耳。脈行始於肺,終於肝,而復會於肺,肺為出氣之門戶,故名氣口,而為六脈之大會,以佔一身焉。故診察脈位,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全在臨診時一片靈機。又按英醫合信氏日:中國所分三部九候,實難憑信。蓋周身脈管,皆由心系總管而出,散布四肢百體,流行貫通,豈兩手寸許之管,五臟六腑遂遍繫於此耶。且直通一貫,何以知三指分部,寸關尺必不紊耶。故謂一脈可驗周身之病則可,謂某部之脈,獨決某經之病則不可。合二說而觀之,手脈分寸關尺,按部可知其內臟病所,卻是一疑問題。考總脈管由心左下房而出,直插上房,而上離二寸許,即回屈而下,變作一拱,拱之上,歧為三大支:左二右一,離右支寸許,復歧為二,一由頸右達腦,一由右肩達手,此即右手寸口脈之源也。其左二支,一由頸左達腦,一由左肩達手,此即左手寸口脈之源也。周身皆有動脈,寸口獨分三部之理由,惟唐容川解釋,語尚明通,試節述其說曰:脈為血脈,西醫名為脈管。脈管之內,《內經》名營;脈管之外,皆其網膜,《內經》名腠理,為衛氣往來之所。故診脈有單論脈管者,脈管只是一條,數則均數,遲則均遲,細則均細,大則均大,皆是應心而動,故無三部之分。知此,則凡脈管中營分所主者,如小、散、芤、澀、革、弱等脈理均可識矣。亦有單論氣分者,氣附脈行,脈動而氣亦應之,氣升則脈浮,氣降則脈沉,氣盛則脈洪,氣衰則脈微,皆是隨氣呈露,故有寸浮尺沉、寸洪尺微之異,隨氣之部分,而異其強弱,所以有三部之別。知此,則凡脈管外氣分所主者,如弦、緊、滑、濡、牢、結等脈理均可識矣。總之,辨脈能知氣在脈外,血在脈中,脈之動根於心,氣之原生於肺,於仲景一切脈法,自然貫通。

白話文:

秀按,西昌釋仲景平脈首條說:條文裡明確說明三部,也就是後面趺陽、少陰,都是指關、尺而言。但是為什麼只說趺陽、少陰呢?因為兩寸主乎上焦,是營衛之所司,不能偏於輕重,所以說寸口;兩關主乎中焦,是脾胃之所司,宜重在右,所以說趺陽;兩尺主乎下焦,是腎之所司,宜重在左,所以說少陰,這與俞氏的觀點一致。

廉勘,陳修園《傷寒論讀法》說:仲景的整本書,全是活潑的天機。凡是寸口與趺陽、少陰對舉的,其寸口是統指寸關尺而言;與關尺並舉的,是單指關前之寸口而言。但心營肺衛,應於兩寸,即以論中所言之寸口,俱單指關前之寸口而言,亦未始不可。足太谿穴屬腎,趺陽穴屬胃,仲景用少陰、趺陽字眼,猶如說腎氣、胃氣。少陰診之於尺部,趺陽診之於關部,不拘拘於穴道上所診,亦何不可。然仲景不言關、尺,只言少陰、趺陽者何也?蓋兩寸主乎上焦,營衛之所司,不能偏輕重,故可以概言寸口;兩關主乎中焦,脾胃之所司,左統於右,若剔出右關二字,執著又不賅括,不如只言趺陽之為得;兩尺主乎下焦,兩腎之所司,右統於左,若剔出左尺二字,執著又不賅括,不如只言少陰之為得。至於人迎穴在喉結,為足陽明之動脈,診於右關,更不待言矣。而且,序文指出三部二字,醒出論中大眼目,其說與俞氏所見亦同。若論脈位不必拘分,亦難盡驗,真多診識脈,閱歷有得之言。昔吳草廬曰:醫者以寸關尺,輒名之曰此心脈、此肺脈、此脾脈、此肝脈、此腎脈者,非也。五臟六腑,凡十二經,兩寸關尺,皆手太陰之一脈也。分其部位,以候他臟之氣耳。脈行始於肺,終於肝,而復會於肺,肺為出氣之門戶,故名氣口,而為六脈之大會,以佔一身焉。故診察脈位,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全在臨診時一片靈機。又按英醫合信氏日:中國所分三部九候,實難憑信。蓋周身脈管,皆由心系總管而出,散布四肢百體,流行貫通,豈兩手寸許之管,五臟六腑遂遍繫於此耶。且直通一貫,何以知三指分部,寸關尺必不紊耶。故謂一脈可驗周身之病則可,謂某部之脈,獨決某經之病則不可。合二說而觀之,手脈分寸關尺,按部可知其內臟病所,卻是一疑問題。考總脈管由心左下房而出,直插上房,而上離二寸許,即回屈而下,變作一拱,拱之上,歧為三大支:左二右一,離右支寸許,復歧為二,一由頸右達腦,一由右肩達手,此即右手寸口脈之源也。其左二支,一由頸左達腦,一由左肩達手,此即左手寸口脈之源也。周身皆有動脈,寸口獨分三部之理由,惟唐容川解釋,語尚明通,試節述其說曰:脈為血脈,西醫名為脈管。脈管之內,《內經》名營;脈管之外,皆其網膜,《內經》名腠理,為衛氣往來之所。故診脈有單論脈管者,脈管只是一條,數則均數,遲則均遲,細則均細,大則均大,皆是應心而動,故無三部之分。知此,則凡脈管中營分所主者,如小、散、芤、澀、革、弱等脈理均可識矣。亦有單論氣分者,氣附脈行,脈動而氣亦應之,氣升則脈浮,氣降則脈沉,氣盛則脈洪,氣衰則脈微,皆是隨氣呈露,故有寸浮尺沉、寸洪尺微之異,隨氣之部分,而異其強弱,所以有三部之別。知此,則凡脈管外氣分所主者,如弦、緊、滑、濡、牢、結等脈理均可識矣。總之,辨脈能知氣在脈外,血在脈中,脈之動根於心,氣之原生於肺,於仲景一切脈法,自然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