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三編 證治各論 (115)

回本書目錄

第三編 證治各論 (115)

1. 第十四節,夾陰傷寒(一名傷寒夾陰證)

【因】世俗謂傷寒房室,為夾陰傷寒,其實此證是房復也。若真正夾陰傷寒者,乃食陰也。谷如白,外感頭疼發熱口乾,身痛惡風等症,其中有夾陰一二分者,有夾陰二三分者。從古至今,無人議論及此,亦不見於方書也。余遇此等證,見其夾陰證候,察其六脈毫釐絲忽之間,明知夾陰之深淺,投溫暖之劑,酌其輕重,一藥而愈矣。夫陰有三陰:足太陰脾、足厥陰肝、足少陰腎。

此陰非少陰、厥陰之陰,乃陰寒之陰。正當感冒風寒,而誤食冷物,或先食冷物,而又感冒風寒,此冷物入於胃,邪傳於脾,而為太陰之夾陰,是曰夾陰傷寒。

【證】其證胸膈䐜滿,腹脹閉塞,面目及唇,皆無色澤,手足冷,脈沉細。或腹痛少神,亦不因嗜欲,但內傷冷物,直中太陰,及損動胃氣而成。若誤投巴豆之類,必愈不快,或吐而利,一二日後,遂致不救。蓋不知寒中太陰也,太陰者,脾之經也。

【脈】大抵寒中太陰者,脈多沉細,如外感夾陰,脈得浮大而軟。浮大主外感,濡主陰寒。若純陰證,脈當沉遲而微;若純系外感,脈當浮大而緊,俗醫安知之。

【治】若傷冷物,陰寒之夾陰,宜理中湯(方見前)加青皮、陳皮,或枳實理中丸(即理中丸加枳實),及五積散之類,陰寒既退,元陽復而愈矣。又或飲食之時,恣意一飽,傷陽明胃,及太陰脾,是曰夾食傷寒。須用兼消導之類,如保和丸、楂曲平胃散(方均見前),腸胃流通,其病即去。

又有咳嗽痰喘,傷食夾陰者;有咳嗽痰喘,傷寒夾陰者。有感寒夾陰者;有傷風夾陰者。有傷食腹痛夾陰者;有腹痛嘔惡,傷寒夾陰者。治法不一,方不備列,各隨現證治之。

秀按,若房室後飲冷,致孤陽飛越者,多為陰盛夾陽症,亦非夾陰傷寒也。《傷寒折衷》《類證》篇四,辨論甚詳。近世因色欲而兼感傷寒,誤作夾陰傷寒,其治法亦有用理中湯加減者,此大謬特謬,實速死之道,不可不禁戒之也。

廉勘,闢夾陰傷寒之說,前《康健報》有謝金聲君,採先哲陸九芝、徐靈胎、喻嘉言諸說,辨正甚詳,茲補錄之,以辟世俗之謬妄。謝金聲曰,茲讀陸九芝論曰,夾陰之說,天下同之,而吾蘇為尤甚。試問陰而曰夾,通乎不通?天下豈有不可通之說,而謂生死系之者,此所謂陰,其為陰經之陰乎,抑竟以男為陽,女為陰之陰乎?自平人惟虛是尚,而無奈病症是男,其年正強,其形體又充盛,則所說氣血兩虧,小船重載,素體嬌弱之三虛字,皆不得出諸口。而潛窺其人,或當新婚,或蓄少艾,一有寒熱外感,即無不以夾陰為辭。不幸病者偏有太陽病之惡寒脈浮弱;傷暑病之脈弦細芤遲,足脛冷,洒洒然毛聳;厥陰證之熱深厥深,而脈沉伏等象,為之湊集於其間,適足以實其夾陰之言,而病家亦不敢不信。或其父兄問之而對曰無者,則曰不問可也,即問之亦不肯說。吾於脈自有憑,蓋即藉此數種之脈,與證言之耳。黠者又遁而之他,改作病前奪精之說,則奪字即足聳聽,且有夢遺、夢泄,或並本人亦未經心,而其言更無扦格,此所以可作三虛外一條出路也,否則如此年壯氣盛何?徐靈胎曰:陰證無發熱之理,藥亦無補寒之法,乃有溫熱之邪,認作陰證,又以夢泄房勞之後,而得外感,謂為陰證,更屬奇談。吳又可云:即使房事後得病,病適至行房,亦不過比他人略重,到底總是陽證,即四逆亦為陽逆。劉松峰曰:世間原有一種寒疫,其人必不發熱也,或因過服寒涼所致,到其時亦必無身熱。周揚俊曰:房勞亦有屬陽症者,前因曾患房勞,便用溫藥,殺人多矣。綜數說以觀之,惟有發熱不是陰症,陰症必不發熱,則世間夾陰傷寒一說,直可削而去之,以救天下之館甥,以全少年之伉儷。乃津津樂道者,只用桂枝三分,謂為夾陰秘法。而三分之桂枝,尚不見十分壞象,因即以未見壞象之桂枝為據,而一切賴以澈熱,賴以救陰之要藥,悉付一勾,轉以鉗不言夾陰之口。而病始不以門外漢目之,及其表不解而成壯熱,仍用犀角之涼。邪既陷而發為陽厥,又用鹿角之溫。凡所謂寒熱溫涼,皆用過者,此即夾陰說階之厲也。而其時病者之婦,有因此而貽笑於戚黨者矣,有因此而失歡於舅姑者矣,且有因此而以身殉者矣。若無其事,不容置辯;即有其事,亦不知病不因此。如靈胎諸人之言者,而病家一聞夾陰,方且引為已咎,一若本是不起之證,非醫藥所能為,哀哉病家。其如太陽證,有惡寒脈弱;傷暑證,有足冷脈芤遲;厥陰證,有厥逆而脈沉者,皆為外感病應有之事,且皆是陽證,並非陰證。而果為陰證,又必無發熱哉。然此種常見之脈證,而一作夾陰,則動關生死,他人即未能悉知此,則不可不理會也。若其人果荒淫無度,以至於病,自當如《經》言「醉飽入房太甚,發為筋痿白淫」,《金匱》所言「臥不時搖動,當得血痹虛勞之證者,而不必作發熱宜汗之病」也。又況其所謂夾陰病,不可救者,但指一次入房而言,豈有一次之入房,而直可因此殞命哉。

白話文:

第十四節,夾陰傷寒(又名傷寒夾陰證)

【原因】 一般人說的傷寒是性行為後引起的,稱為夾陰傷寒,其實這種情況只是性行為後的疲勞。真正的夾陰傷寒,是因為吃了寒涼的食物。例如,感冒時出現頭痛、發燒、口乾、身體疼痛、怕冷等症狀,其中有一兩分的症狀是夾陰引起的,也有兩三分的。從以前到現在,沒有人討論過這種情況,也沒有任何醫書提到過。我遇到這種情況,發現有夾陰的症狀,仔細診斷脈象的細微變化,就能了解夾陰的深淺程度,然後使用溫熱的藥物,根據病情輕重調整劑量,通常一劑藥就能治好。陰有三陰:足太陰脾、足厥陰肝、足少陰腎。這裡說的陰,不是少陰、厥陰的陰,而是陰寒的陰。當感冒風寒時,誤食了寒冷的食物,或者先吃了寒冷的食物,然後又感冒風寒,這種寒冷的食物進入胃裡,邪氣傳到脾,就形成了太陰的夾陰,這就稱為夾陰傷寒。

【症狀】 這種病的症狀是胸部和膈膜脹滿,腹部脹氣閉塞,面色、眼睛和嘴唇都沒有光澤,手腳冰冷,脈象沉細。或者腹痛、精神不振,並非因為貪圖享樂,而是因為內傷寒冷的食物,直接傷到太陰脾,導致胃氣受損。如果誤用巴豆之類的瀉藥,病情會更加嚴重,可能會吐或拉肚子,一兩天後就會死亡。這是因為不了解寒氣侵犯了太陰脾,太陰脾是脾的經脈。

【脈象】 寒氣侵犯太陰脾的人,脈象大多是沉細的,如果外感風寒又夾陰,脈象會是浮大而軟。浮大表示外感,軟表示陰寒。如果是純陰證,脈象應該是沉遲而微;如果純粹是外感,脈象應該是浮大而緊。一般的醫生怎麼會了解這些呢?

【治療】 如果是因為吃了寒冷的食物導致的陰寒夾陰,應該使用理中湯(方子在前面)加青皮、陳皮,或者枳實理中丸(就是理中丸加枳實),以及五積散之類的藥物。陰寒退去後,元氣恢復,病就好了。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吃飯時吃得太飽,傷到了陽明胃和太陰脾,就稱為夾食傷寒。應該使用兼具消食導滯作用的藥物,例如保和丸、楂曲平胃散(方子都在前面),使腸胃暢通,病就會痊癒。

還有咳嗽痰喘、夾雜飲食傷的夾陰;咳嗽痰喘、夾雜傷寒的夾陰;感冒風寒夾陰;傷風夾陰;飲食傷導致腹痛的夾陰;以及腹痛噁心,夾雜傷寒的夾陰。治療方法不盡相同,藥方也不能一一列舉,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

秀按語: 如果性行為後飲用冷飲,導致體內虛陽浮越,大多是陰盛夾陽的症狀,也不是夾陰傷寒。《傷寒折衷》和《類證》第四篇,對此有詳細的辨論。現在很多人因為性慾而感冒傷寒,誤認為是夾陰傷寒,就用理中湯加減來治療,這是非常錯誤的,會加速死亡,必須要禁止這種做法。

廉勘語: 關於闢除夾陰傷寒的說法,之前的《康健報》有謝金聲先生,採納了先哲陸九芝、徐靈胎、喻嘉言等人的觀點,詳細地辨析了這種說法,我現在補充記錄下來,以此來駁斥世俗的錯誤觀念。謝金聲說,現在讀到陸九芝的論述,夾陰的說法,天下皆同,而我們蘇州尤其嚴重。試問陰而說夾,說得通嗎?天下哪有說不通的道理,卻說這關乎生死呢?這裡說的陰,到底是陰經的陰,還是把男人當作陽,女人當作陰的那個陰呢?平時人們都說身體虛弱,但遇到病人是男的,正值壯年,體格又很強壯,就說不出氣血兩虧、小船重載、素體嬌弱這些虛弱的說法。暗地裡打聽才知道,他可能是新婚,或者養著年輕的小妾,一旦有感冒發燒,就都歸咎於夾陰。不幸的是,病人偏偏又有太陽病的怕冷、脈弱;傷暑病的脈弦細、芤遲、腳冷、發抖;厥陰證的發熱深入、手腳冰冷、脈象沉伏等情況,這些都正好應驗了夾陰的說法,病人家屬也就不敢不相信。如果父兄問起,患者回答沒有性生活,醫生就會說不用問了,即使問了,他們也不肯說。我診脈有自己的依據,就是根據這些脈象和症狀來判斷的。有些人就換個說法,說是病前房事過度,這「奪精」的說法就很嚇人,加上可能有夢遺、夢泄,或者本人也沒有注意,所以這種說法就更難駁斥,這就成了除三虛之外的另一條路。不然的話,如此年輕力壯,怎麼會有這種病?徐靈胎說:陰證不可能會發熱,用藥也不可能用補寒的藥物,現在有溫熱的邪氣,卻認為是陰證,又因為夢遺房事之後,感冒了,就說是陰證,真是荒謬。吳又可說:即使房事後得病,只是正好生病時發生了性行為,也不過是比其他人稍微嚴重一點,本質上還是陽證,即使是四逆,也是陽逆。劉松峰說:世上確實有一種寒疫,這種人一定不會發熱,或者是因為過度服用寒涼的藥物導致的,到了發病的時候也一定不會發燒。周揚俊說:房事也可能屬於陽證,之前有人因為房事過度,就使用溫熱的藥物,結果害死了很多人。綜上所述,發熱就不是陰證,陰證一定不會發熱。那麼世俗所說的夾陰傷寒的說法,就可以直接廢除了,以此來拯救天下的年輕人。現在那些津津樂道的人,只用三分的桂枝,說是夾陰的秘法。而三分的桂枝,還看不出明顯的壞處,就以此為依據,把那些能退熱、救陰的重要藥物,全部拋棄,反而鉗制人們說夾陰的嘴。一開始,還不會把你看作是門外漢,等到病情加重,變成壯熱,又用犀角的寒涼藥。邪氣已經陷入體內,轉而出現陽厥,又用鹿角的溫熱藥。所有所謂的寒熱溫涼的藥物,都用過了,這就是夾陰說的危害啊!到那時,病人的妻子,會因此被親戚嘲笑,會因此失寵於公婆,甚至有人因此而喪命。如果沒有這種事,也沒法辯解,即使有這種事,也不知道病不是因為這個引起的。正如靈胎等人所說的,病人家屬一聽到夾陰,就認為是自己的錯,好像這個病本來就治不好,不是藥物能解決的,可悲啊!他們要知道太陽病會有怕冷脈弱;傷暑病會有腳冷脈芤遲;厥陰病會有手腳冰冷、脈象沉伏,這些都是外感病應該有的現象,而且這些都是陽證,並非陰證。如果真的是陰證,又怎麼會發熱呢?這些常見的脈象和症狀,一旦被認為是夾陰,就關乎生死,其他人可能不了解,但是我們不能不理會。如果這個人確實荒淫無度,導致了疾病,應該如《經》所說,「酒醉飽食後行房事過度,會導致筋萎白淫」,《金匱》所說,「臥床時經常搖動,會導致血痹虛勞的病症,而不一定是應該發熱、發汗的病」。更何況所謂的夾陰病,不可救藥的,只是說一次性行為,難道一次性行為就會導致死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