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三編 證治各論 (59)
第三編 證治各論 (59)
1. 第二十節,漏底傷寒
(五)下利一日十數行,脈反實。(六)下利脈弦,大熱不止。此六者,雖對證施治,竭力挽救,效者甚鮮,不效者多。雖醫聖如仲景,《傷寒論》具在,善用其方者,亦未必方方奏效也。食古不化者,其亦深長思哉。
廉勘,漏底傷寒一症,曾見上海工部局《衛生冊》摘要云:西人之僑居海上者,今歲計有五十人患漏底傷寒症,內有七人,因感病甚深,不及醫治而卒。在上海地面,本不視此為險要重症,第細究各醫生之報告,間有雜以毛而敦熱症,使人誤認為漏底傷寒者,因兩病形式相同,且毛而敦病勢,較漏底傷寒為輕,故醫生竟有不能辨別,指鹿為馬,誤認居多。此症於將愈時,略一不慎,即行復病,亦與毛而敦大致無異。前數次有人由外埠暨本埠郵來病人血點,托化學所細為查驗,曾測得血內含有毛而敦之微生物在內。此種漏底傷寒傳染之始,由毒伏於萊蔬、蠣蛤、河水及穢水羼入之牛乳內;或其毒隱處塵埃,被風捲起,吹於口鼻之內;抑或由病人體中,遺禍於無病人。如此病症,冀圖倖免,尚非力所難能,且人人可以自操其權。只須將本局醫官刊發之傳單,取其所列檢治良法,自行採擇施用,則其病烏能為害。蓋食物不潔,毒入胃腸,即為病之基礎,而於地內萊蔬之毒最烈。自經穢物浸灌,發生種種漏底傷寒之危症,人慾預杜其害,務將貨食房所貯之生菜蔬,當與藏庋盆碗、刀叉、冷水、冰箱、牛乳、饅首,及其濾水器具,暨煮熟魚肉食物,分隔兩室,不相通連。貯物所內裝配洗滌盆碗器皿,每次食畢,就近收拾清潔,勿庸攜歸庖廚洗淨。僕前聞入述及浙省寧波之販運蛤蠣來滬者,其培養之法,用人糞浸灌。設人誤食生蛤,即易染受漏底傷寒之疾。觀此,則漏底傷寒之為病,於協風、協寒、協熱、協食外,更有胃腸蘊毒一端。故予治此症初起,每用藿香正氣湯,以百勞地漿水(于山中掘土二三尺深,加入清水,用木棒揚之百遍,澄取黃泥中清水候用)煎藥,臨服烊沖紫金片三分至五六分,輒多默收敏效者,解其胃腸蘊伏之菌毒也。至於風、寒、熱、食四端作瀉,俞君方法,大致已備,臨證時酌用可也。
白話文:
第二十節,漏底傷寒
(五)一天腹瀉十多次,脈象卻是實脈。(六)腹瀉、脈象弦細、高燒不止。這六種情況,即使對症下藥,全力搶救,治癒的很少,大多數都無效。即使是像張仲景這樣醫術高明的醫生,《傷寒論》的方劑也齊全,善於運用方劑的人,也未必每次都能奏效。只知死讀書而不融會貫通,實在應該好好反思啊!
關於漏底傷寒這種疾病,我曾經在上海工部局《衛生冊》的摘要中看到記載:今年在上海居住的西方人,有五十人患有漏底傷寒,其中七人病情嚴重,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死亡。在上海,人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很危險的重症,但是仔細研究各個醫生的報告,有些病例夾雜著傷寒和類似霍亂的症狀,讓人誤以為是漏底傷寒。因為這兩種疾病的症狀相似,而類似霍亂的病情比漏底傷寒輕,所以醫生常常不能區分,以致誤診很多。這種疾病在快要痊癒的時候,稍有不慎就會復發,這點和類似霍亂的疾病也差不多。之前幾次有人從外地和上海郵寄來病人的血樣,請化學研究所仔細檢驗,檢測出血液中含有類似霍亂的微生物。這種漏底傷寒的傳染來源,可能是毒素藏在蔬菜、牡蠣、河水和被汙染的牛奶中;或者毒素隱藏在灰塵裡,被風吹到人的口鼻中;或者是由病人傳染給健康人。要想避免這種疾病,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而且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採取措施。只要按照工部局醫生發放的傳單上列出的預防和治療方法,自行選擇使用,這種疾病就不會造成危害。因為食物不潔,毒素進入胃腸,是疾病的根本原因,而地裡生長的蔬菜毒性最強。經過汙物浸灌後,就會產生各種漏底傷寒的危症。人們要想預防這種疾病,必須把食品儲藏室裡存放的生蔬菜,與碗筷、刀叉、冷水、冰箱、牛奶、饅頭以及濾水器,和煮熟的魚肉等食物分開存放,不能互相接觸。儲物室內裝有洗滌碗筷的器皿,每次吃完飯後,就近清洗乾淨,不要拿到廚房再洗。我以前聽說浙江寧波運來上海的牡蠣,是用人糞水浸泡培養的。如果誤食生牡蠣,很容易染上漏底傷寒。由此可見,漏底傷寒的成因,除了風寒暑濕和飲食不節外,還有胃腸積毒這一方面。因此,我治療這種疾病初期,經常使用藿香正氣湯,用百勞地漿水(在山中挖土二三尺深,加入清水,用木棒攪拌一百遍,取澄清的黃泥水使用)煎藥,臨服用時加入紫金片三分到五六分,往往能很快收到療效,解除了胃腸裡潛伏的細菌毒素。至於風寒暑濕和飲食不節引起的腹瀉,俞氏的療法已經很完善了,臨床上可以酌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