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編 傷寒要訣 (6)
第一編 傷寒要訣 (6)
1. 第十節,六淫病用藥法
俞根初曰:風寒暑濕燥火,為六淫之正病,亦屬四時之常病,選藥制方,分際最宜清析,舉其要而條列之。
一、風病藥
風為百病之長,善行數變,自外而入,先郁肺氣,肺主衛,故治風多宣氣泄衛藥,輕則薄荷、荊芥,重則羌活、防風,而杏、蔻、橘、桔,尤為宣氣之通用。且風鬱久變熱,熱能生痰,故又宜用化痰藥,輕則蜜炙陳皮,重則栝蔞、川貝及膽星、竺黃、蛤粉、枳實、荊瀝、海粉之屬,而竹瀝、薑汁,尤為化痰之通用。
白話文:
中醫大師俞根初說: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邪氣是常見的病因,也是四季常見的疾病。在選擇藥物和制定治療方案時,必須仔細分辨這些邪氣的差異。茲將其要點條列如下:
一、風病用藥
風氣是百病之源,變化多端,從體外侵入人體,首先會影響肺氣,而肺主衛氣,因此治療風病多用宣通氣機、疏散衛氣的藥物。較輕的風病可用薄荷、荊芥等藥物;較重的風病可用羌活、防風等藥物。杏仁、蔻仁、橘子皮、桔子皮等藥物具有宣通氣機的功效,是治療風病的常用藥。此外,風氣鬱久後會化熱,熱邪會生痰,因此治療風病還需要使用化痰藥物。較輕的風痰可用蜜炙陳皮等藥物;較重的風痰可用栝蔞、川貝以及膽星、竺黃、蛤粉、枳實、荊瀝、海粉等藥物。竹瀝、薑汁等藥物具有化痰的功效,是治療風痰的常用藥。
但風既變熱,善能爍液,故又宜用潤燥藥,輕則梨汁、花露,重則知母、花粉,而鮮地、鮮斛,尤為生津增液之良藥。至主治各經風藥,如肺經主用薄荷,心經主用桂枝,脾經主用升麻,肝經主用天麻、川芎,腎經主用獨活、細辛,胃經主用白芷,小腸經主用藁本,大腸經主用防風,三焦經主用柴胡,膀胱經主用羌活。前哲雖有此分別,其實不必拘執也。
白話文:
然而,風性一旦變熱,便容易灼傷津液,因此也需要使用潤燥的藥物。情況輕微的可用梨汁、花露,情況嚴重的則可用知母、花粉,而鮮生地、鮮石斛更是生津增液的良藥。
至於針對各經風症的藥物,如肺經主要用薄荷,心經主要用桂枝,脾經主要用升麻,肝經主要用天麻、川芎,腎經主要用獨活、細辛,胃經主要用白芷,小腸經主要用藁本,大腸經主要用防風,三焦經主要用柴胡,膀胱經主要用羌活。
古人雖然有這些分別,但實際上也不必過於拘泥。
二、寒病藥
外寒宜汗,宜用太陽汗劑藥;裡寒宜溫,宜用太陰溫劑藥,固已。惟上焦可佐生薑、蔻仁;中焦可佐川樸、草果,或佐丁香、花椒;下焦可佐小茴、沉香,或佐吳萸、烏藥,隨症均可酌入。
三、暑病藥
張鳳逵《治暑全書》曰: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終用酸泄斂津。雖已得治暑之要,而暑必挾濕,名曰暑濕;亦多挾穢,名曰暑穢,俗曰熱痧;炎風如箭,名曰暑風;病多暈厥,名曰暑厥;亦多咳血,名曰暑瘵;至於外生暑癤熱瘡,內則霍亂吐利,尤數見不鮮者也。故喻西昌謂夏月病最繁苛,洵不誣焉,用藥極宜慎重,切不可一見暑病,不審其有無兼症夾症,擅用清涼也。
白話文:
二、寒病藥
外感風寒宜發汗,應使用太陽經發汗藥物;內伏寒邪宜溫暖,應使用太陰經溫暖藥物,這已經是固定的了。此外,隨著症狀的不同,可以酌情加入:
- 上焦:薑、蔻仁
- 中焦:川樸、草果,或丁香、花椒
- 下焦:小茴、沉香,或吳萸、烏藥
三、暑病藥
張鳳逵在《治暑全書》中說:暑病的治療,首先使用辛涼藥物,然後使用甘寒藥物,最後使用酸泄藥物斂住津液。雖然已經掌握了治療暑病的方法,但暑病必定會夾雜濕氣,稱為暑濕;也常常夾雜穢氣,稱為暑穢,俗稱熱痧;炎風如箭,稱為暑風;多有暈厥,稱為暑厥;也多有咳血,稱為暑瘵;至於外生暑癤熱瘡,內則霍亂吐利,也是經常見到的。因此喻西昌說夏季疾病最繁雜,確實不假,用藥時極需要慎重,切不可一見暑病,就不仔細審查是否有兼症夾症,擅自使用清涼藥物。
以予所驗,辛涼宣上藥,輕則薄荷、連翹、竹葉、荷錢,重則香薷、青蒿,而蘆根、細辛,尤為辛涼疏達之能品;甘寒清中藥,輕則茅根、菰根、梨汁、竹瀝,重則石膏、知母、西參、生甘,而西瓜汁、綠豆清,尤為甘寒清暑之良品;酸泄斂津藥,輕則梅乾、冰糖,重則五味、沙參、麥冬,而梅漿泡湯,尤為斂津固氣之常品。
白話文:
根據我的經驗,辛涼宣上藥物,輕者有薄荷、連翹、竹葉、荷錢;重者有香薷、青蒿,其中蘆根、細辛,尤其具有辛涼疏通的能力;甘寒清中藥物,輕者有茅根、菰根、梨汁、竹瀝;重者有石膏、知母、西參、生甘,其中西瓜汁、綠豆湯,尤其具有甘寒清暑的功效;酸泄斂津藥物,輕者有梅乾、冰糖;重者有五味、沙參、麥冬,其中梅漿泡水,尤其具有斂津固氣的常規功效。
若暑濕乃濁熱黏膩之邪,最難驟愈,初用芳淡,輕則藿梗、佩蘭、苡仁、通草,重則蒼朮、石膏、草果、知母、蔻仁、滑石,而炒香枇杷葉、鮮冬瓜皮瓤,尤為芳淡清泄之良藥;繼用苦辛通降,輕則梔、芩、橘、半,重則連、樸、香、楝,佐以蘆根、燈草,而五苓配三石,尤為辛通清泄之重劑。
暑穢尤為繁重,輒致悶亂煩躁,嘔惡肢冷,甚則耳聾神昏,急用芳香闢穢藥,輕則蔥、豉、菖蒲、紫金錠片,重則蒜頭、絳雪,而鮮青蒿、鮮薄荷、鮮佩蘭、鮮銀花,尤為清芬闢穢之良藥。外用通關取嚏,執痧挑痧諸法,急救得法,庶能速愈。
白話文:
暑濕
若是因暑濕造成的陰濁熱黏之邪氣,最難快速痊癒,初期可選用氣味清淡之藥材,病情較輕者用藿梗、佩蘭、苡仁、通草,病情較重者用蒼朮、石膏、草果、知母、蔻仁、滑石,而將枇杷葉炒香後與新鮮冬瓜皮瓤一起使用,更是清淡利濕的良藥;後續可使用苦辛通降之藥材,病情較輕者用梔子、黃芩、橘皮、半夏,病情較重者用連翹、樸硝、香附、楝樹皮,並輔以蘆根、燈草,而五苓散配上三石湯,更是辛通利濕的強效藥劑。
暑穢
暑季穢氣尤為繁重,容易導致胸悶煩躁、嘔吐、肢體冰冷,嚴重者甚至會耳聾神志昏迷,此時應急用芳香祛穢之藥材,病情較輕者用蔥、豉、菖蒲、紫金錠片,病情較重者用大蒜、絳雪湯,而用新鮮青蒿、薄荷、佩蘭、銀花等草藥入藥,更是清香祛穢的良藥。另外,可配合外治的方法,例如疏通經絡的取嚏法,以及針灸拔痧等方法,急救得當,才能快速恢復健康。
暑風多挾穢濁,先郁肺氣,首用辛涼輕清宣解,如芥穗、薄荷、梔皮、香豉、連翹、牛蒡、瓜蔞皮、鮮茅根、綠豆皮、鮮竹葉等品,均可隨證選用;身痛肢軟者,佐絡石、秦艽、桑枝、蜈蚣草、淡竹茹等一二味可也;繼用清涼芳烈藥泄熱闢穢,如青蒿、茵陳、桑葉、池菊、山梔、鬱金、蘆根、菰根、芽茶、青萍、燈心等品;穢毒重者,如金汁、甘中黃、大青葉、鮮石菖蒲等,亦可隨加;如識蒙竅阻,神昏苔膩者,輕則紫金錠片,重則至寶丹等,尤宜急進。
白話文:
夏季風大多夾帶著穢濁之氣,首先會鬱積在肺氣中,首要用辛涼輕清的藥材來宣發解鬱,例如芥穗、薄荷、梔皮、香豉、連翹、牛蒡、瓜蔞皮、鮮茅根、綠豆皮、鮮竹葉等,可以根據症狀選用。
如果身體疼痛、四肢無力,可以加入絡石、秦艽、桑枝、蜈蚣草、淡竹茹等一兩味藥。
接著再用清涼芳香辛烈的藥物來清熱祛穢,例如青蒿、茵陳、桑葉、池菊、山梔、鬱金、蘆根、菰根、芽茶、青萍、燈心等。
如果穢毒較重,可以加入金汁、甘草黃、大青葉、鮮石菖蒲等。
如果辨別出清竅被阻,神志昏迷、舌苔膩,輕則用紫金錠片,重則用至寶丹等,應及時急救。
暑厥乃中暑之至急證,其人面垢肢冷,神識昏厥,急用芳香開竅藥,如行軍散、紫雪等最效;神蘇後,宜辨兼證夾證,隨證用藥。暑瘵乃熱劫絡傷之暴證,急用甘涼咸降藥,西瓜汁和熱童便服,歷驗如神;鮮茅根煎湯磨犀角汁,投無不效。暑癤乃熱襲皮膚之輕證,但用天荷葉、滿天星杵汁,調糊生軍末搽上,屢多奏效。
惟熱霍亂最為夏月之急證,急進調劑陰陽藥,陰陽水磨紫金錠汁一二錠,和中氣以闢暑穢;繼用分利清濁藥,地漿水澄清,調來復丹灌服一二錢,解暑毒以定淆亂,最良。次辨其有否夾食夾氣,食滯者消滯,如神麯、楂炭、枳實、青皮、陳佛手、陳香團皮、焦雞金、嫩桑枝等選用;氣鬱者疏氣,如香附、鬱金、陳皮、枳殼、白蔻仁、青木香等選用。
白話文:
暑厥是中暑中最緊急的病症,患者會臉色發黑,四肢冰涼,神志昏厥。應緊急使用芳香開竅的藥物,如行軍散或紫雪,效果最佳。神志清醒後,應辨別有沒有其他的合併症,並根據症狀用藥。
暑瘵是熱邪傷害經絡的急症,應緊急使用甘涼且帶鹹味的藥物,西瓜汁和熱童便服下,效果非常顯著。也可煎煮鮮茅根湯,磨入犀角汁,喝下後幾乎都能有效。
暑癤是熱邪侵襲皮膚的輕症,只要使用天荷葉或滿天星搗汁,調糊後塗抹上患處,就能多次奏效。
其中,熱霍亂是最嚴重的夏季急症,應緊急使用調節陰陽的藥物,紫金錠磨汁一兩到兩錠,和中氣以驅除暑穢。接著使用分利清濁的藥物,地漿水澄清後,調入來復丹二到三錢灌服,能解暑毒,平息混亂,效果極佳。接著辨別是否有合併食物或氣滯的問題,食物停滯者應消滯,可用神麯、山楂炭、枳實、青皮、陳佛手、陳香圓皮、焦雞金、嫩桑枝等藥材。氣鬱者應疏氣,可用香附、鬱金、陳皮、枳殼、白蔻仁、青木香等藥材。
若干霍亂證,其人吐瀉不得,腹痛昏悶,俗名絞腸痧,病雖險急而易愈,急用湧吐法,川椒五七粒和食鹽拌炒微黃,開水泡湯,調入飛馬金丹十四五粒,作速灌服,使其上吐下瀉,急祛其邪以安正,歷驗如神。
四、濕病藥
《內經》云:脾惡濕。濕宜淡滲,二苓、苡、滑是其主藥。濕重者脾陽必虛,香砂、理中是其主方;濕著者腎陽亦虧,真武湯是正本清源之要藥,他如風濕宜溫散以微汗之,通用羌、防、白芷,重則二朮、麻、桂,所謂風能勝濕也;寒濕宜辛熱以乾燥之,輕則二蔻、砂、樸,重則薑、附、丁、桂,所謂濕者燥之也;濕熱宜芳淡以宣化之,通用如蔻、藿、佩蘭、滑、通、二苓、茵、澤之類,重則五苓、三石,亦可暫用以通泄之,所謂辛香疏氣,甘淡滲濕也。
白話文:
霍亂證
有些人得了霍亂,上吐下瀉都很困難,腹痛昏沉,俗稱絞腸痧。這種病雖然來勢兇猛,但很容易治癒。應當立即用催吐的方法,用川椒五到七粒和食鹽炒至微黃,用開水泡湯,調入「飛馬金丹」十四到十五粒,迅速灌服,使病人上吐下瀉,緊急祛除邪氣以安頓正氣。這方法屢試不爽,效果如神。
四、濕病藥
《內經》上說:脾臟討厭濕氣。濕病宜用淡滲的方法治療,茯苓、澤瀉、薏苡仁、滑石是它的主要藥物。濕病重的病人脾陽一定虛弱,香砂、理中丸是它的主要方劑;濕氣重的病人腎陽也虧損,真武湯是治療根本、清除病源的要藥。其他如風濕應溫散發汗,一般用羌活、防風、白芷,嚴重時用茯苓、附子、桂枝,這是因為風能勝濕;寒濕應辛熱乾燥,輕則用肉蔻、乾薑、厚朴,重則用生薑、附子、丁香、桂枝,這是因為濕者應當燥之;濕熱應芳淡宣化,一般用肉蔻、藿香、佩蘭、滑石、通草、茯苓、茵陳、澤瀉等,嚴重時用五苓散、三石湯,也可以暫時用來通泄,這是因為辛香疏氣,甘淡滲濕。
惟濕火盤踞肝絡,膽火內熾,血瘀而熱,與濕熱但在肺脾胃氣分者迥異,宜用苦寒瀉火為君,佐辛香以通里竅,如梔、芩、連、柏、龍薈、清磷丸等,略參冰、麝、歸鬚、澤蘭,仿當歸龍薈丸法,始能奏效。
五、燥病藥
《內經》云:燥熱在上。故秋燥一症,先傷肺津,次傷胃液,終傷肝血腎陰。故《內經》云:燥者潤之。首必辨其涼燥、溫燥。涼燥溫潤,宜甩紫菀、杏仁、桔梗、蜜炙橘紅等,開達氣機為君。
白話文:
濕熱積聚在肝經脈絡,膽火旺盛,血液瘀滯伴隨發熱,與濕熱停留在肺脾胃氣分者有所不同,應以苦寒清熱瀉火為主藥,輔以辛香開通經絡,例如梔子、黃芩、黃連、側柏葉、龍薈、清磷丸等等,再配合少量冰片、麝香、當歸尾、澤蘭,仿照當歸龍薈丸的用法,才能見效。
秋季燥熱症狀,首先損傷肺部的津液,接著損傷胃液,最後傷害肝血和腎陰。因此,治療燥熱應以滋潤為主。首先要辨別涼燥和溫燥。涼燥溫潤,適合用紫菀、杏仁、桔梗、蜜炙橘紅等藥物,疏通氣機為主藥。
惡風怕冷者,加蔥白、生薑,辛潤以解表;咳嗽胸滿者,加蜜炙蘇子、百部,通潤以利肺;挾濕者,加蔻仁四分拌研滑石,辛滑淡滲以祛濕;痰多者,加瓜蔞仁、半夏、薑汁、荊瀝等,辛滑流利以豁痰;裡氣抑鬱,大便不爽,或竟不通而腹痛者,加春砂仁三分拌搗郁李淨仁、松仁、光桃仁、柏子仁、萎皮、酒搗薤白等,辛滑以流利氣機,氣機一通,大便自解;後如胃液不足,肝逆乾嘔者,用甜醬油、蔗漿、薑汁等,甘鹹辛潤以滋液而止嘔;陽損及陰,肝血腎陰兩虧者,用當歸、蓯蓉、熟地、杞子、鹿膠、菟絲子等,甘溫滋潤以補陰,且無陰凝陽滯之弊。溫燥涼潤,宜用鮮桑葉、甜杏仁、瓜蔞皮、川貝等,清潤輕宣為君。
白話文:
**怕冷怕風的人,**加入蔥白、生薑,辛溫潤澤以解表; **咳嗽胸悶的人,**加入蜜炙蘇子、百部,潤通肺氣; **濕氣過重的人,**加入蔻仁四分,研磨滑石,辛滑淡滲以除濕; **痰多的人,**加入瓜蔞仁、半夏、薑汁、荊瀝等,辛滑流利以化痰; **內氣抑鬱,大便不通或腹痛的人,**加入春砂仁三分,研磨郁李淨仁、松仁、桃仁、柏子仁、萎皮、酒搗薤白等,辛滑利氣,氣機一通,大便自然暢通; **胃液不足,肝逆乾嘔的人,**使用甜醬油、蔗漿、薑汁等,甘鹹辛潤滋養津液止嘔; **陽氣虛損,肝血腎陰兩虧的人,**使用當歸、蓯蓉、熟地、枸杞子、鹿膠、菟絲子等,甘溫滋潤補陰,且無陰凝陽滯之弊。 **溫熱乾燥或涼爽潤澤的體質,**宜用鮮桑葉、甜杏仁、瓜蔞皮、川貝等,清潤輕宣為君藥。
熱盛者,如花粉、知母、蘆根、菰根、銀花、池菊、梨皮、蔗皮等,酌加三四味以泄熱,熱泄則肺氣自清,肺清則氣機流利,每多化津微汗而解;如咳痰不爽,甚則帶血者,酌加竹瀝、梨汁、藕汁、芽根汁、童便等,甘潤咸降以活痰而止血;若痰活而仍帶血者,加犀角汁、鮮地汁等,重劑清營以止血;胃陰虛燥者,酌加鮮石斛、鮮生地、蔗漿、麥冬等,以養胃陰;便艱或秘者,酌加海蜇、荸薺、白蜜和薑汁一二滴,甘鹹辛潤,滋液潤腸以通便。
白話文:
如果體內熱氣過盛,可以選用花粉、知母、蘆根、菰根、銀花、池菊、梨皮、蔗皮等藥材,酌量搭配三四味藥材來清熱。熱氣消退,肺氣自然清涼,氣機流暢,大多會化解津液,微微出汗而痊癒。如果咳嗽痰液不暢,嚴重時甚至帶血,可以適當加入竹瀝、梨汁、藕汁、芽根汁、童便等,甘潤鹹降以化痰止血。若痰液暢通,但仍帶血,則加犀角汁、鮮地汁等重劑清熱解毒以止血。如果胃陰虛燥,可以加入鮮石斛、鮮生地、蔗漿、麥冬等,滋養胃陰。如果大便困難或便秘,可以加入海蜇、荸薺、白蜜,再滴入薑汁一兩滴,甘鹹辛潤,滋液潤腸以通便。
總之上燥則咳,嘉言清燥救肺湯為主藥;中燥則渴,仲景人參白虎湯為主藥;下燥則結,景岳濟川煎為主藥;腸燥則隔食,五仁橘皮湯為主藥;筋燥則痙攣,阿膠雞子黃湯為主藥;陰竭陽厥,坎氣潛龍湯為主藥;陰虛火旺,阿膠黃連湯為主藥;生津液以西參、燕窩、銀耳、柿霜為主藥;養血則歸身、生地、阿膠、雞血藤膠;益精則熟地、杞子、龜膠、魚鰾、豬羊脊髓。在用者廣求之。
白話文:
總的來說,上焦(肺部)乾燥會導致咳嗽,以明代醫家龔廷賢的「清燥救肺湯」為主藥;中焦(脾胃)乾燥會引起口渴,以東漢醫家張仲景的「人參白虎湯」為主藥;下焦(腎臟、大腸)乾燥會導致便祕,以明代醫家張介賓的「濟川煎」為主藥;大腸乾燥會導致食積,以清代醫家趙學敏的「五仁橘皮湯」為主藥;筋骨乾燥會導致痙攣,以清代醫家汪昂的「阿膠雞子黃湯」為主藥;陰液虧損而導致陽氣亢盛,以清代醫家王清任的「坎氣潛龍湯」為主藥;陰液不足而導致火氣旺盛,以清代醫家王清任的「阿膠黃連湯」為主藥;滋生津液以西洋參、燕窩、銀耳、柿霜為主藥;補血以當歸、生地、阿膠、雞血藤膠為佳;補腎益精以熟地、枸杞子、龜板膠、魚鰾、豬羊骨髓為主。臨牀上廣泛使用這些藥物。
此總論涼燥、溫燥、實燥、虛燥用藥之要略也。
六、火病藥
鬱火宜發,發則火散而熱泄,輕揚如蔥、豉、荷、翹,升達如升、葛、柴、芎,對證酌加數味以發散之。《內經》所謂「身如燔炭,汗出而散」也。透疹斑如角刺、蟬衣、蘆筍、西河柳葉,疹斑一透,鬱火自從外潰矣。實火宜瀉,輕則梔、芩、連、柏,但用苦寒以清之;重則硝、黃、龍薈,必須鹹苦走下以瀉之。
虛火宜補,陽虛發熱,宜以東垣補中益氣為主藥,李氏所謂「甘溫能除大熱」是也;陽浮倏熱,宜以季明六神湯為主藥,張氏所謂「解表已復熱,攻裡熱已復熱,利小便愈後復熱,養陰滋清,熱亦不除,元氣無所歸著,保元、歸脾以除虛熱」是也。
白話文: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涼燥、溫燥、實燥、虛燥四種燥證的用藥原則。
第六部分講述火病的藥物使用:
鬱火需要發散,發散後火氣就會消散,熱氣也會排出。輕揚的藥物如蔥、豉、荷、翹,可以升達的藥物如升麻、葛根、柴胡、川芎,可以根據病情酌情加入幾味藥進行發散。就像《內經》中所說「身體像燃燒的木炭,出汗後就能散熱」。如果出現疹斑像角刺一樣,可以用蟬衣、蘆筍、西河柳葉來透疹,疹斑一旦透出,鬱火就會從體外排出。
實火需要瀉火,輕微的可以用梔子、黃芩、黃連、側柏,只要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即可;嚴重的要用硝石、黃柏、龍薈,必須用鹹苦向下走的藥物來瀉火。
虛火需要補益,陽虛發熱,應該以東垣補中益氣湯為主藥,李氏所說「甘溫能除大熱」就是這個道理;陽浮倏熱,應該以季明六神湯為主藥,張氏所說「解表後又發熱,攻裡後又發熱,利小便後又發熱,養陰滋清,熱氣仍然不除,元氣無處安放,要用保元湯、歸脾湯來消除虛熱」就是這個道理。
陰虛火旺,由心陰虛者,阿膠黃連湯為主藥;由肝陰虛者,丹地四物湯為主藥;由脾陰虛者,黑歸脾湯為主藥;由肺陰虛者,清燥救肺湯為主藥;由腎陰虛者,知柏地黃湯為主藥;由衝任陰虛者,滋任益陰煎為主藥;若胃未健者,則以先養胃陰為首要,西參、燕窩、銀耳、白毛石斛、麥冬等品,是其主藥。
惟陰火宜引,破陰回陽為君,附、薑、桂是其主藥,或佐甘鹹如炙草、童便,或佐介潛如牡蠣、龜板,或佐鎮納如黑錫丹,或佐交濟如磁朱丸,或佐納氣如坎氣、蚧尾,或佐斂汗如五味、麻黃根,皆前哲所謂引火歸源,導龍入海之要藥。
白話文:
陰虛火旺
- 心陰虛:以阿膠黃連湯為主方
- 肝陰虛:以丹地四物湯為主方
- 脾陰虛:以黑歸脾湯為主方
- 肺陰虛:以清燥救肺湯為主方
- 腎陰虛:以知柏地黃湯為主方
- 衝任陰虛:以滋任益陰煎為主方
如果胃部功能不健全
- 首先調養胃陰,西參、燕窩、銀耳、白毛石斛、麥冬等都是主要藥材。
陰火宜引
- 破陰回陽為重要原則,附子、生薑、肉桂是主要藥材。
- 或搭配甘鹹藥材如炙甘草、童便,或介潛藥材如牡蠣、龜板,或鎮納藥材如黑錫丹, 或交濟藥材如磁朱丸,或納氣藥材如坎氣、蚧尾,或斂汗藥材如五味、麻黃根。 這些都是古代醫家提倡的「引火歸源、導龍入海」之要藥。
廉勘,陰火者,命門中之元陽也。一名元氣,又名真火,視之不見,求之不得,附於氣血之內,宰乎氣血之先,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經》所謂「丹田」,《難經》所謂「命門」,《內經》所謂「七節之旁,中有小心」,陰陽闔闢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百體皆潤,此中一線未絕,則生氣一線未亡,非解剖法所能知,非顯微鏡所能窺。故古昔大醫,診病決死生者,不視病之輕重,而視元氣之存亡。元氣不傷,雖病甚不死;元氣或傷,雖病輕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有先傷元氣而病者,此不可治者也;有因病而傷元氣者,此不可不預防者也;亦有因誤治而傷及元氣者;亦有元氣雖傷未甚,尚可保全者,全在臨證時,於四診中細心詳審也。病至陰火上升,元陽外越,有猝中證,有久病證。猝中多陽被陰逼,不走即飛;久病多陰竭陽厥,非枯則槁,藥一誤投,禍不旋踵。至若方藥,俞氏滋補劑中,法已大備,茲不贅述。
白話文:
廉勘,是指陰火,也就是命門中的元陽之氣。它也稱為元氣,又稱為真火,看不見摸不著,依附在氣血之中,主宰著氣血,其根本所在,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丹田」,《難經》中所說的「命門」,《內經》中所說的「七節之旁,中有小心」。陰陽開合與此有關,呼吸出入也與此有關。沒有火,卻能讓全身溫暖;沒有水,卻能讓全身滋潤。這中間的一線未斷,則生氣的一線也未亡,不是解剖法所能得知,不是顯微鏡所能窺見。所以古時候的大醫,診斷疾病決定生死,不看疾病的輕重,而看元氣的存亡。元氣沒有受損,即使病得很厲害也不會死;元氣受了傷,即使病很輕也會死。其中又有區別,有先傷元氣後生病的,這種病不能治;有因生病而傷元氣的,這種病不能不預防;也有因誤治而傷及元氣的;也有元氣雖傷但未很嚴重,還可以保全的,全在臨證時,從四診中仔細詳查。病勢發展到陰火上升,元陽外泄,有的是中風,有的是久病。中風大多是陽氣被陰氣所逼,不走就飛;久病大多是陰氣耗盡,陽氣虛弱,不是枯槁就是萎縮,藥物稍一誤投,禍患就會接踵而至。至於方藥,俞氏的滋補劑中,法方已經很齊全,這裡就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