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編 傷寒要訣 (5)
第一編 傷寒要訣 (5)
1. 第八節,六經治法
太陽宜汗,少陽宜和,陽明宜下,太陰宜溫,少陰宜補,厥陰宜清。
秀按,此千古不易之法。但病有合併,方有離合,故治有先後緩急彼此之殊。須如星家之推命,縱同此八字,而取用神有大不同者,取用或差,全不驗矣,醫家亦然。病不外此六經,治不外此六法,而錯綜變化之間,倘取用不真,縱方能對證,往往先後倒施,緩急失機而貽禍,況方不對證乎?故能讀古書,猶非難事,善取用神,實醫者之第一難也。
太陽、太陰、少陰,大旨宜溫,少陽、陽明、厥陰,大旨宜清。
吾四十餘年閱歷以來,凡病之屬陽明、少陽、厥陰而宜涼瀉清滋者,十有七八;如太陽、太陰、少陰之宜溫散溫補者,十僅三四;表裡雙解,三焦並治,溫涼合用,通補兼施者,最居多數。
白話文:
太陽病宜發汗,少陽病宜調和,陽明病宜瀉下,太陰病宜溫化,少陰病宜補益,厥陰病宜清熱。
我注釋,這是千古不變的治病法則。但病情有合併的情況,方劑也有變通,所以治療有先後緩急不同的區別。必須像星象家推算命運一樣,即使是相同的八字,也會因取用神不同而大相徑庭。取用不當,就完全無效,醫家也是如此。疾病不外乎這六經,治療方法也不外乎這六法,但在錯綜複雜的變化中,如果取用不真,即使方劑對症,也往往會先後倒置,緩急失當而貽害,更何況方劑不對症?所以,能讀懂古書尚非難事,善於取用神纔是醫者最大的難處。
太陽、太陰、少陰病,總的來說宜溫化;少陽、陽明、厥陰病,總的來說宜清熱。
我四十年餘來的經驗來看,所有屬於陽明、少陽、厥陰病而宜於涼瀉清滋的,十之七八;如太陽、太陰、少陰病宜於溫散溫補的,十之三四;而表裡雙解,三焦並治,溫涼合用,通補兼施的,最為多見。
秀按,時代不同,南北異轍,其大端也。且也受病有淺深,氣體有強弱,天質有陰陽,性情有剛柔,筋骨有堅脆,肢體有勞逸,年力有老少,風俗有習慣,奉養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憂勞和樂之別,醫必詳辨其時、其地、其人之種種不同,而後對證發藥,一病一方,方方合法,法法遵古,醫能是,是亦足以對病人而無愧矣。
陽道實,故風寒實邪,從太陽汗之;燥熱實邪,從陽明下之;邪之微者,從少陽和之。陰道虛,故寒濕虛邪,從太陰溫之;風熱虛邪,從厥陰清之;虛之甚者,從少陰補之,陽道雖實,而少陽為邪之微,故和而兼補;陰道本虛,而少陰尤虛之極,故補之須峻。
白話文:
時代不同,南北差異很大。而且,人的病症有輕重,體質有強弱,天賦有陰陽,性格有剛柔,骨骼有堅脆,四肢有勞逸,年齡有老少,風俗有習慣,飲食有富貴貧賤之分,心情有憂愁快樂之別,醫生必須仔細辨別這些因素,然後根據病情開藥,針對每種病症都制定不同的藥方,藥方必須合乎醫理,遵循古法,醫生能夠做到這些,才能對得起病人。
陽氣充足,所以風寒實邪,就從太陽經排汗;燥熱實邪,就從陽明經向下排泄;邪氣輕微,就從少陽經調和。陰氣不足,所以寒濕虛邪,就從太陰經溫暖;風熱虛邪,就從厥陰經清熱;虛弱嚴重,就從少陰經補益。陽氣雖然充足,但少陽經是邪氣輕微的通道,所以調和的同时也要補益;陰氣本来就虚弱,而少陰經更是虛弱的極致,所以補益必須迅速有力。
秀按,此六經證治,須用六法之原理也。故俗稱傷寒無補法者謬,惟用補法、下法,較汗、和、溫、清四法為尤難,難在剛剛恰好耳。
傷寒證治,全藉陽明。邪在太陽,須藉胃汁以汗之;邪結陽明,須藉胃汁以下之;邪郁少陽,須藉胃汁以和之;太陰以溫為主,救胃陽也;厥陰以清為主,救胃陰也;由太陰濕勝而傷及腎陽者,救胃陽以護腎陽;由厥陰風勝而傷及腎陰者,救胃陰以滋腎陰,皆不離陽明治也。
秀按,傷寒雖分六經,而三陽為要,三陽則又以陽明為尤要,以胃主生陽故也。若三陰不過陽明甲里事耳,未有胃陽不虛而見太陰證者,亦未有胃陰不虛而見厥陰證者。至於少陰,尤為陽明之底板,惟陽明告竭,方致少陰底板外露,若陽明充盛,必無病及少陰之理。蓋少陰有溫、清二法,其宜溫者,則由胃陽偏虛,太陰濕土偏勝而致;其宜清者,則由胃陰偏虛,厥陰風木偏勝而致。陽明偏虛,則見太陰、厥陰;陽明中竭,則露少陰底板。故陽明固三陰之外護,亦三陽之同賴也。如太陽宜發汗,少陽宜養汗,汗非陽明之津液乎。
白話文:
六经辨证论治,需要运用六法的原理。俗话说伤寒不可以用补法是错误的,只是用补法、下法比汗、和、温、清四法更难,难点在于要把握好分寸。
伤寒的治疗,关键在于阳明。邪气在太阳,需要借助胃液来发汗;邪气结于阳明,需要借助胃液来下之;邪气郁结少阳,需要借助胃液来调和;太阴以温为主,是为了救助胃阳;厥阴以清为主,是为了救助胃阴;太阴湿盛伤及肾阳,则要救助胃阳来保护肾阳;厥阴风盛伤及肾阴,则要救助胃阴来滋养肾阴,这些都离不开阳明的调治。
伤寒虽然分为六经,但三阳至关重要,其中阳明最为重要,因为胃主生阳。三阴不过是阳明表面的问题,没有胃阳不虚而出现太阴证的,也没有胃阴不虚而出现厥阴证的。至于少阴,更是阳明的根本,只有阳明虚竭,才会导致少阴底板外露。如果阳明充盛,就不会出现病及少阴的情况。少阴有温、清两种方法,适合温法的,是因为胃阳偏虚,太阴湿土偏盛导致;适合清法的,是因为胃阴偏虚,厥阴风木偏盛导致。阳明偏虚,则会出现太阴、厥阴证;阳明虚竭,则会露出少阴底板。因此,阳明不仅是三阴的外护,也是三阳共同依靠的。比如太阳宜发汗,少阳宜养汗,汗液不就是阳明津液吗?
風寒、風濕,治在太陽;風溫、風火,治在少陽;暑熱、燥火,治在陽明;寒濕、濕溫,治在太陰;中寒治在少陰;風熱治在厥陰。
秀按,六淫之邪,惟寒、濕傷陽;風、暑、燥、火,則無不傷陰。故治四時雜感,以存津液為要。
廉勘,凡六淫邪氣鬱勃,既不得從表透達,則必向里而走空隙。而十二臟腑之中,惟胃為水穀之海,上下有口,最虛而善受,故六經之邪,皆能入之。邪入則胃實,胃實則津液干,津液干則死。故有不傳少陽及三陰之傷寒,必無不犯陽明之傷寒。所以治法在二三日內,無論汗出不徹,或發汗不得,或未經發汗,但見口乾煩悶,舌苔白燥,或按之澀,縱有太陽表證,亦是邪從火化,此時急撤風藥,惟宜輕清和解,以存津液,陰液既充,則汗自湧出肌表而解,此發表時存津液之法也。若熱既入里,邪從火化,火必就燥,張長沙承氣諸方,皆急下之以存津液,不使胃中津液為實火燔灼枯槁而死,此攻裡時存津液之法也。但今人腸胃脆薄者多,血氣充實者少,故後賢又制白虎承氣、養榮承氣、增液承氣,參入潤燥濡液之劑,頻頻而進,令胃中津液充足,實邪自解。陰氣外溢則得汗,陰液下潤則便通,奏效雖遲,立法尤穩。
白話文:
風寒、風濕,治療在太陽經;風溫、風火,治療在少陽經;暑熱、燥火,治療在陽明經;寒濕、濕溫,治療在太陰經;中寒,治療在少陰經;風熱,治療在厥陰經。
秀按,六種外邪中,只有寒、濕會傷及陽氣;風、暑、燥、火則沒有不傷及陰氣的。因此,治療四時雜感,以保存津液為要。
廉勘,凡六淫邪氣鬱結不暢,無法從表皮透發,必定會深入體內,找尋空隙而入。而十二臟腑中,只有胃是盛放水穀的大海,上下都有開口,最虛弱而易受侵襲,所以六經的邪氣,都能進入其中。邪氣進入後,胃就會實熱,胃實熱則津液會乾枯,津液乾枯則會死亡。所以有許多不傳染到少陽經和三陰經的傷寒症,但必定會侵犯陽明經,傷及陽明經的傷寒症。所以治療方法,在二三日內,不論是否發汗不暢,或發汗無效,或未經發汗治療,但只要見口乾煩悶,舌苔白燥,或按壓舌苔時感覺粗糙,縱然有太陽經表證,也是邪氣化火所致,此時應立即停止使用發散風寒的藥物,改用輕清和解的藥物,以保存津液,當陰液充足時,汗液自然會從肌表滲出而解表,這就是發表時保存津液的方法。如果邪熱已深入體內,邪氣化火,火性必然會附著於燥邪,張長沙的承氣湯等方劑,都是急下攻裡,以保存津液,不讓胃中的津液被實熱灼燒乾枯而致死,這就是攻裡時保存津液的方法。不過,現在的人腸胃虛弱者居多,血氣充沛者較少,所以後來的醫家又制定了白虎承氣湯、養榮承氣湯、增液承氣湯,加入滋潤乾燥、潤澤津液的藥物,頻頻服用,使胃中津液充足,實邪自然會化解。陰氣向外發散就能發汗,陰液向下潤澤就能通便,雖然見效較慢,但治療原則十分穩妥。
凡傷寒病,均以開鬱為先,如表鬱而汗,里鬱而下,寒濕而溫,火燥而清,皆所以通其氣之郁也。病變不同,一氣之通塞耳。塞則病,通則安,無所謂補益也。補益乃服食法,非治病法,然間有因虛不能托邪者,亦須略佐補托。
秀按,病無補法,開其鬱,通其塞而已,固也。但其中非無因病致虛,及病不因虛而人虛之證,自宜通補並進。然通者自通其病,補者自補其虛,雖兩相兼,仍兩不相背也。其要訣,治寒病須察其有無熱邪,治熱病須察其有無寒邪,治虛病須察其有無實邪,治實病須察其有無虛邪,留心久久,自能識病於病外,而不為病所欺弄矣。
白話文:
所有傷寒病,都應該先以疏通郁結為首要。例如表層鬱結導致出汗,內裡鬱結導致腹瀉,寒濕鬱結需要溫暖,燥熱鬱結需要清涼,都是為了通暢氣血的鬱結。疾病變化不同,但都是氣機的通塞問題。氣機不通則生病,氣機通暢則平安,沒有所謂的補益之說。補益是飲食的方法,不是治療疾病的方法,但有些病人因為虛弱無法抵抗邪氣,也需要稍微輔助補益。
需要注意的是,治病沒有補益之法,只要疏通郁結,解除阻塞即可,這是治病的根本。但其中不乏因病致虛,以及病不因虛而人本身虛弱的證狀,自然應該通補並進。不過,通暢氣機是針對病症,補益身體是針對虛弱,雖然兩者兼用,但並不互相矛盾。要訣是,治療寒症要觀察是否有熱邪,治療熱症要觀察是否有寒邪,治療虛症要觀察是否有實邪,治療實症要觀察是否有虛邪,用心觀察,久而久之就能在病症出現之前就識別疾病,不被疾病所欺騙。
廉勘,邪實於表為表實,邪實於裡為裡實。既有實邪,斷不宜補於邪實之時。表實者宜發表,裡實者攻其里而已。若遇有內傷宿病之人,適患外感時病,不得用峻汗峻攻之法,必參其人之形氣盛衰,客邪微甚,本病之新久虛實,向來之宜寒宜熱、宜燥宜潤、宜降宜升、宜補宜瀉,其間或挾痰、或挾瘀、或挾水、或挾火、或挾氣、或挾食,務在審證詳明,投劑果決,自然隨手克應。故治外感或挾內傷,首必辨其虛中實、實中虛。
白話文:
判斷病症時,若邪氣停留在體表就叫表實,邪氣停留在內部就叫裡實。遇到實邪,絕對不能在邪氣盛的時候補身體。表實者應該用發散的方法治療,裡實者則要攻克裡面的邪氣。如果遇到有內傷宿疾的人,又剛好得了外感病,就不能用猛烈的發汗或攻邪的方法,一定要根據他們的體質強弱、外邪輕重、疾病的久新虛實、以往的寒熱燥潤、升降補瀉等情況,以及是否夾雜痰、瘀、水、火、氣、食等因素,仔細審慎地辨證,然後果斷用藥,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治療外感或伴有內傷的病症,首先要辨別虛實夾雜的情況。
2. 第九節,六經用藥法
俞根初曰:太陽宜汗。輕則杏、蘇、橘紅,重則麻、桂、薄荷,而蔥頭尤為發汗之通用。
秀按,木賊草去節烘過,發汗至易。浮萍發汗,類似麻黃,當選。
少陽宜和。輕則生薑、綠茶,重則柴胡、黃芩,淺則木賊、青皮,深則青蒿、鱉甲,而陰陽水尤為和解之通用。
白話文:
俞根初說:太陽病宜發汗。症狀輕微者,可用杏仁、蘇葉、橘紅;症狀嚴重者,可用麻黃、桂枝、薄荷,其中蔥頭更是發汗的通用藥物。
秀按:木賊草去掉節,烘乾之後,發汗效果更佳。浮萍發汗,類似麻黃,可以選擇使用。
少陽病宜調和。症狀輕微者,可用生薑、綠茶;症狀嚴重者,可用柴胡、黃芩;症狀淺表者,可用木賊、青皮;症狀深在者,可用青蒿、鱉甲,而陰陽水更是調和解表之通用藥物。
陽明宜下。輕則枳實、檳榔,重則大黃、芒硝,滑則桃、杏、五仁,潤則當歸、蓯蓉,下水結則甘遂、大戟,下瘀結則醋炒生軍,下寒結則巴豆霜,下熱結則主生軍。應用則用,別無他藥可代,切勿以疲藥塞責,藥穩當而病反不穩當也。惟清寧丸最為緩下之通用,麻仁脾約丸亦為滑腸之要藥。
白話文:
陽明經病宜瀉下。病症輕微者,可用枳實、檳榔等藥物;病症嚴重者,可用大黃、芒硝等藥物;大便滑利者,可用桃仁、杏仁、五仁等藥物;大便乾澀者,可用當歸、肉蓯蓉等藥物;小便不利,水腫積聚者,可用甘遂、大戟等藥物;大便不通,瘀血阻滯者,可用醋炒生軍等藥物;大便不通,寒氣凝結者,可用巴豆霜等藥物;大便不通,熱氣積聚者,可用生軍等藥物。
以上藥物應用時機明確,不可輕易替代。切勿用錯誤的藥物敷衍塞責,導致藥物穩當,而病情卻更加嚴重。唯清寧丸最為緩瀉通便的通用藥物,麻仁脾約丸亦是滑腸通便的重要藥物。
太陰宜溫。輕則藿、樸、橘、半,重則附、桂、薑、萸,而香、砂尤為溫運之和藥,薑、棗亦為溫調之常品。
少陰宜補。滋陰,輕則歸、芍、生地,重則阿膠、雞黃,而石斛、麥冬,尤生津液之良藥;補陽,剛則附子、肉桂,柔則鹿膠、虎骨,而黃連、官桂,尤交陰陽之良品。
厥陰宜清。清宣心包,輕則梔、翹、菖蒲,重則犀、羚、牛黃,而竹葉、燈心,尤為清宣包絡之輕品;清泄肝陽,輕則桑、菊、丹皮,重則龍膽、蘆薈,而條芩、竹茹,尤為清泄肝陽之輕品。
白話文:
太陰篇
太陰屬性寒涼,宜用溫補藥物治療。輕症時使用藿香、樸硝、橘皮、半夏等藥物;重症時使用附子、桂枝、生薑、肉桂等藥物。其中,香附、砂仁是溫補兼行氣的良藥;生薑、大棗也是溫補調和的常用藥物。
少陰篇
少陰屬性虛寒,宜用滋補藥物治療。滋養陰液,輕症時使用當歸、芍藥、生地黃等藥物;重症時使用阿膠、雞黃等藥物。其中,石斛、麥冬是生津液的良藥;補益陽氣,剛性藥物有附子、桂枝;柔性藥物有鹿膠、虎骨。其中,黃連、官桂是交補陰陽的良藥。
厥陰篇
厥陰屬性濕熱,宜用清瀉藥物治療。清宣心包,輕症時使用梔子、連翹、菖蒲等藥物;重症時使用犀角、羚羊角、牛黃等藥物。其中,竹葉、燈心是清宣包絡的良藥;清泄肝陽,輕症時使用桑葉、菊花、丹皮等藥物;重症時使用龍膽草、蘆薈等藥物。其中,條芩、竹茹是清泄肝陽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