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通俗傷寒論》~ 第六章傷寒脈舌 (19)
第六章傷寒脈舌 (19)
1. 丙、六經舌苔歌
俞根初先生原著
本會文牘員周越銘補撰歌括
白話文:
俞根初先生原創了以下內容,由本會的文書人員周越銘進行補充和編寫成口訣形式:
[丙、六經舌苔歌]
這是俞根初先生原先創作的內容, 由我們機構的文書工作人員周越銘, 進行補充並編寫成易記的口訣。
請提供具體的"六經舌苔歌"內容以便於我進一步翻譯。
2. 第一節 太陽經腑舌苔歌
太陽初起舌無苔,即或有苔亦微白。白薄白潤是其常,痰多白膩滑白濕。淡白嫩滑是虛寒,全白而干化火然,白薄燥刺肺津失,或是溫病兼風寒,若是素來血燥熱,苔雖微白舌反紅。若見淡紅仍挾濕,此乃秉受不相同。一經入腑傳膀胱,蓄溺蓄熱辨為要。蓄熱舌苔雖白厚,白厚之中不幹燥。蓄溺白中微兼黃,薄而潤滑形分曉。
白話文:
在太陽病剛開始的時候,舌頭上通常是沒有舌苔的,就算有的話,那也只會是非常淺的白色。正常的狀況下,舌苔呈現白色且薄又濕潤。如果舌苔出現大量的白色且帶有膩滑感,這可能是因為體內痰多。
舌頭呈現淡白色且光滑柔軟,可能表示你有虛寒的情況。當舌苔全部變成白色而且乾燥,這可能代表你的身體正在產生火氣。如果舌苔白色且薄,但同時舌頭上有刺痛感和乾燥,這可能表示肺部的津液流失。這可能是溫病與風寒併發的徵兆。
如果你平時就容易有血燥熱的問題,即使舌苔只是微白,但舌頭卻轉為紅色。如果看到舌頭是淡紅色並且帶有濕氣,這可能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致。當病情進入到膀胱腑,我們要區別的是蓄溺還是蓄熱。蓄熱的舌苔雖然會變厚且白,但並不會乾燥。蓄溺的舌苔在白色中會稍微帶點黃色,且薄且潤滑,我們可以從這些特徵來分辨。
3. 第二節 少陽經腑舌苔歌
少陽病主表裡間,表裡分形苔不一。偏於半表多白苔,或則舌尖現白色,或在一邊或兩邊,總之有表不離白。偏於半里舌多紅,即白亦間多雜色,或則尖白中心紅,或則中紅邊尖白,或則中白舌尖紅,或則尖白舌根黑,或則尖白舌根灰,總之裡多不甚白。黃灰苔少白苔多,其病猶是表證多。
若紅苔多白苔少,或雜黃黑是里多。邊白滑潤中黑黃,仍是半表半裡分。白粗如粉邊紅紫,溫疫之邪伏膜原。若見苔色白如齒,膜原穢濁不待言。胸中有寒丹田熱,舌苔雖白不可攻。無論滑膩及滑厚,苦辛和解法亦從。若見尖白根黃黑,或則中黃邊白灰,皆是半表半裡證,須將白色多少裁。
白多尚是表邪多,和解兼表不可失,或用柴胡桂薑湯,或用柴胡枳桔湯,上焦得通汗自出。若是黃灰黑色多,或生芒刺或乾裂,看色雖然是白苔,表邪未盡里已結,和解兼下法為宜,柴胡陷胸湯最吉,或用張氏大柴胡,正使里邪從下泄。倘若舌色多鮮紅,或白帶紅多起刺,法用和解急兼清,因為膽火正用事,或用柴胡白虎湯,蒿芩清膽亦可治,膽熱一退相火清,其邪自然不復熾。
白話文:
在這一節中,我們探討的是少陽經腑的舌苔特徵。少陽病的特點在於它介於表裡之間,因此,舌苔的表現也會因表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如果病勢偏向半表,舌苔多會呈現白色,可能是整個舌頭泛白,或者是舌尖部分出現白色,甚至只有一邊或兩邊有白苔,但只要病在表,舌苔就一定離不開白色。
然而,當病勢偏向半里的時候,舌頭多數會顯現紅色,即使有白色的苔層,也常夾雜其他顏色。這種情況下,舌苔可能呈現尖端白中心紅,或者中心紅邊緣尖端白,又或是中間白舌尖紅,甚至尖端白舌根部呈現黑或灰色,但總體來說,這類病態舌苔的白色不會很濃厚。
當黃灰苔比白苔多,病情多半還是偏向表證。相反地,如果紅苔比白苔多,或是夾雜黃黑色,表示病在裡多。如果舌邊緣是白色且濕潤,中心卻是黑黃色,這依然是半表半裡的徵狀。舌苔呈現白色且粗糙如粉,邊緣有紅紫色,通常是由於溫疫之邪伏在膜原,舌苔白如齒垢,表示膜原內有穢濁物。胸中有寒氣,丹田部位卻有熱感,即使舌苔是白色的,也不該採用攻法。無論舌苔是滑膩還是滑厚,都應該採用苦辛和解的方法。
若看到舌尖白舌根黃黑,或是中間黃邊緣白灰,都是半表半裡的病證,必須根據白色苔層的多寡來判斷。白色苔層多,表示表邪仍多,治療時應兼顧表證,可用柴胡桂薑湯或柴胡枳桔湯,這樣上焦得以疏通,自然會出汗。若黃灰黑色苔層多,舌面有芒刺或乾裂,即使舌苔表面是白色,也表示表邪未盡而裡邪已結,此時應採用和解兼下的療法,柴胡陷胸湯是最佳選擇,或用張氏大柴胡湯,讓裡邪從下排出。
如果舌色多呈鮮紅,或白中帶紅且有刺,治療方法應為和解兼清,這是因為膽火正在發作,可用柴胡白虎湯或蒿芩清膽湯來治療,一旦膽熱消退,相火也會平息,病邪自然就不會再熾烈。
4. 第三節,陽明經腑舌苔歌
陽明苔色必見黃,正黃多主裡實證。黃白相兼邪在經,微黃而薄邪猶淺。黃中若見燥色苔,病邪入菔形已顯。淺黃薄膩熱尚微,深黃厚膩熱太盛。老黃焦黃或夾灰,或黑起刺熱極甚。黃膩多濕黃滑痰,黃而垢膩必夾食。黃中若有黑點形,溫毒濁穢交相雜。黃厚不燥色紫青,非夾冷酒必冷食。若見黃而灰黯者,痰飲寒瘀必互結。
陽明宜下人皆識,詎知下法正宜籌。苔黃而滑不可下,黃燥熱甚始堪投。若見芒刺並黑點,或有裂紋或生瓣,此為熱極胃津干,尤亦急下毋觀望。舌根厚膩舌尖白,中不甚干亦不滑,舌形短質不能伸,宿食膠痰伏不達。舌苔黃厚紋多裂,舌上又見青紫色,但看舌質不甚干,必是陰寒內夾食,輕重緩急辨分明,庶幾用下無差忒。
更有薑黃苔色舌,並及淡松花色苔,津潤而寒陽土敗,症多不治命堪哀,黃兼黑色為微醬,證自土邪傳水中。口燥唇乾兼大渴,雖用下奪不為功。舌生苔厚如黴色,此屬傷寒並夾食。胃傷脾困下難通,有死無生可立決。
廉勘,以上三種舌色,俞氏未曾論及,予嘗親見此舌,故特補列。
白話文:
[第三節,關於陽明經腑的舌苔判讀]
在陽明經腑的情況下,我們常會看到舌苔呈現黃色。如果舌苔呈現的是正常的黃色,這通常代表體內有實證存在於內臟。若黃色與白色相間,表示邪氣尚在經絡中。若是淡淡的黃色且舌苔薄,則顯示邪氣還處於初期階段。
如果黃色的舌苔中出現乾燥,這表示病邪已經深入,影響到肉體的健康狀況。舌苔呈淡黃色且帶有些許膩感,這代表體內熱度尚未過高;反之,若舌苔呈現深黃色且厚膩,則說明體內熱度已非常嚴重。當舌苔出現老黃、焦黃,甚至夾雜灰色或黑色,或是出現刺狀,這表示體內的熱度已達到極致。
舌苔黃膩可能代表有濕氣,舌苔黃滑則可能代表有痰。如果舌苔呈現黃色且污濁,那可能是因為食物積滯。如果舌苔黃色中夾雜著黑點,這可能表示身體中有毒素或濁氣。若舌苔呈現黃色且厚,但不乾燥,顏色偏紫或青,那可能代表吃了冷酒或是冷食。如果舌苔呈現黃色且帶有灰色,這可能代表有痰飲和寒瘀的問題。
對於陽明經腑的情況,人們都知道應該使用下法治療,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恰當地使用這種方法。如果舌苔黃色且滑,就不適合使用下法。只有當舌苔黃色且乾燥,體內熱度很高時,才適合使用下法。如果舌苔上有芒刺、黑點,或是有裂紋、生瓣,這表示胃部津液已乾涸,必須立即使用下法,不能等待。
如果舌根部的舌苔厚膩,舌尖部分則呈現白色,舌頭既不乾燥也不滑膩,舌頭的形狀縮短,舌質無法伸展,這可能是因為舊食和痰液積聚在體內,未能排出。如果舌苔黃色且厚,舌面有裂紋,舌頭上又出現青紫色,但舌質並不乾燥,這可能是因為體內有陰寒和食物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清楚地辨別病情的輕重緩急,才能確保使用下法不出錯。
還有一種舌苔呈現薑黃色,或是淡松花色,舌苔濕潤但卻冰冷,這表示脾胃功能衰弱,這種情況大多無法治癒,令人悲傷。如果舌苔呈現黃色且夾雜黑色,這可能是因為體內的土邪傳到了水,造成口乾、脣裂、極度口渴的症狀,即使使用下法也無法改善病情。如果舌苔厚得像黴菌,這可能是因為感冒或是食物積滯造成的。如果胃和脾受到損傷,下法可能難以發揮作用,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死亡。
俞氏並未提到以上的三種舌苔顏色,但我曾經親眼見過這些情況,所以特別在此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