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讀》~ 方 (1)

回本書目錄

方 (1)

1.

桂枝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劈),生薑(三兩切)

右五味㕮咀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歠稀粥一升助藥力溫覆一時許取微汗勿令如水流漓一服差停後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期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未愈更作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桂枝加桂湯,即於桂枝湯中加桂(二兩),成(五兩)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桂枝湯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桂枝加葛根湯,桂枝湯加葛根(三兩)

桂枝加苟藥湯,桂枝湯倍芍藥共(六兩)

桂枝加大黃湯,於加芍藥方中加大黃(一兩)

小建中湯,加芍藥方中加膠飴(一升)

桂枝新加湯,桂枝湯加芍藥(一兩),人參(三兩)

桂枝加附子湯,桂枝湯加附子(三枚)

桂枝去芍藥湯,桂枝湯去芍藥(一味)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去巧藥方中加附子(一枚炮)

桂子附子湯,去芍藥方增桂(一兩),加附子(三枚炮)

桂枝附子去桂加朮湯,前方去桂加朮(三兩)

桂枝去桂加苓朮湯,桂枝湯去桂加苓朮(各三兩)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桂枝湯去芍藥加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蜀漆(三兩洗)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龍骨(二兩),牡蠣(二兩),熬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三兩方,加桂湯更加牡桂(三兩)

桂枝人參湯,桂枝(四兩去皮),甘草(四兩炙),術(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桂枝甘草湯,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水煮一升頓服

甘草附子湯,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臍破),白朮(二兩),桂枝(四兩),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麻黃湯,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服八合覆取微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

葛根湯,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葛根加半夏湯,葛根湯加半夏半升洗

大青龍湯,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大棗(十二枚劈),石膏(如雞子大碎綿里),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濕粉樸之

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一兩),生薑(一兩),甘草(一兩炙(,麻黃(一兩去節),杏仁(二十四個去皮尖),大棗(四枚),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

白話文:

桂枝湯: 用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劈開十二枚)、生薑(切三兩),這五種藥材,加水七升,用小火煮到剩三升,濾掉藥渣,溫服一升。喝完藥後,稍微喝一點稀粥來幫助藥效發揮,然後蓋上被子保暖一小時左右,讓身體微微出汗,不要出太多汗像水流一樣。吃一劑藥如果見效,就停藥,如果沒出汗,就再服用一劑,方法和之前一樣。如果還是沒出汗,就縮短服藥的間隔時間,大約半天內吃完三劑。如果病情嚴重,可以一天一夜服用,如果還沒好,就要注意飲食,禁吃生冷、黏膩、肉類、麵食、五辛(蔥、蒜等辛辣刺激食物)、酒、乳酪、臭味食物等。

桂枝加桂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再加桂枝二兩,總共用五兩。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再加厚朴二兩、杏仁(去皮尖五十個)。

桂枝加葛根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再加葛根三兩。

桂枝加芍藥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將芍藥的量加倍,總共用六兩。

桂枝加大黃湯: 在桂枝加芍藥湯的基礎上,再加大黃一兩。

小建中湯: 在桂枝加芍藥湯的基礎上,再加飴糖一升。

桂枝新加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再加芍藥一兩、人參三兩。

桂枝加附子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再加附子三枚。

桂枝去芍藥湯: 將桂枝湯中的芍藥去掉。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在桂枝去芍藥湯的基礎上,再加炮製過的附子一枚。

桂子附子湯: 在桂枝去芍藥湯的基礎上,增加桂枝一兩,再加炮製過的附子三枚。

桂枝附子去桂加朮湯: 在桂子附子湯的基礎上,去掉桂枝,再加白朮三兩。

桂枝去桂加苓朮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桂枝,再加茯苓和白朮各三兩。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芍藥,再加煅燒過的牡蠣五兩、龍骨四兩、清洗過的蜀漆三兩。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用桂枝(去皮一兩)、炙甘草(二兩)、龍骨(二兩)、牡蠣(二兩),加水五升煮到剩二升半,濾掉藥渣,分三次服用。

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三兩方: 在桂枝加桂湯的基礎上,再加桂枝三兩。

桂枝人參湯: 用桂枝(去皮四兩)、炙甘草(四兩)、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加水九升,先煮白朮、人參、乾薑、甘草四味藥,煮到剩五升,然後放入桂枝,再煮到剩三升,濾掉藥渣,分三次服用。

桂枝甘草湯: 用桂枝(去皮四兩)、炙甘草(二兩),加水煮一升,一次喝完。

甘草附子湯: 用炙甘草(二兩)、炮製過的附子(去皮臍,破開二枚)、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加水六升煮到剩三升,濾掉藥渣,分三次服用。

麻黃湯: 用麻黃(去節三兩)、桂枝(去皮二兩)、炙甘草(一兩)、杏仁(去皮尖七十個),加水九升,先煮麻黃,煮到水量減少二升,撈出水面上的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二升半,濾掉藥渣,服用八合,蓋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不需要喝粥,其他注意事項和桂枝湯一樣。

葛根湯: 用葛根(四兩)、麻黃(去節三兩)、桂枝(去皮二兩)、芍藥(二兩)、炙甘草(二兩)、生薑(切三兩)、大棗(劈開十二枚),加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煮到水量減少二升,撈出水面上的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三升,濾掉藥渣,溫服一升。

葛根加半夏湯: 在葛根湯的基礎上,再加清洗過的半夏半升。

大青龍湯: 用麻黃(去節六兩)、桂枝(去皮二兩)、炙甘草(二兩)、生薑(切三兩)、杏仁(去皮尖四十個)、大棗(劈開十二枚)、石膏(像雞蛋大小,搗碎用棉布包起來),加水九升,先煮麻黃,煮到水量減少二升,撈出水面上的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三升,濾掉藥渣,溫服一升,讓身體微微出汗,如果出汗太多,就用爽身粉擦拭。

桂枝麻黃各半湯: 用桂枝(去皮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薑(一兩)、炙甘草(一兩)、麻黃(去節一兩)、杏仁(去皮尖二十四個)、大棗(四枚),加水五升,先煮麻黃,稍微沸騰一下就撈出水面上的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一升八合,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