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讀》~ 辨少陰病脈證 (3)
辨少陰病脈證 (3)
1. 辨少陰病脈證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燥者死。
煩乃心煩,躁是身躁,煩者陰邪內盛,孤陽有不得自安之意;不煩而躁者,孤陽巳拒於外,在內絕無陽氣也,即不下利亦死。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微陽尚有故可治。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其脈即出者愈。
下利完穀不化,則裡寒明矣,而外反發熱,謂之裡寒外熱。手足雖冷,身反不惡寒,是陰盛格陽於外也。然陽氣雖格於外,尚在軀殼之間,未曾散失,逐退陰邪,陽氣立返,脈亦當即出,故曰其脈即出者愈。至若白通證,身不發熱,則陽氣內外俱微,服藥後令陰漸退陽漸復,則脈亦當漸出;若暴出,則微陽外散矣,故曰暴出者死,微續者生。兩論不同,各有意義。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上條不言汗出,此多一汗出證。大抵見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者,無論有汗無汗,均宜通脈四逆主治。外有甘草瀉心一證,亦完穀不化,與此相似,然有心下痞鞭,乾嘔,心煩可據。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火性急速,迫水下行,利中之獨異者。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論急下證類敘及之。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此陽氣下陷證也,溫上灸百會也。扁鵲灸虢太子之五會穴,即此,在頭頂陷中取,內經下者舉之之義。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燥,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系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其自愈處,未下利時全在脈緊上看出,既下利後全在手足反溫上看出。其下利之故與脾家實腐穢當去條同。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兩條證同,而一死一可治者,全在四逆與手足冷上分出。蓋手指至肩,足指至髀樞,名四肢,四逆者,皿肢盡冷也。手指至腕,足至踝,名手足,手足冷者,冷止在手足也。輕重固自有分,然何至死生各異,不敢強解。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知者,灸少陰七壯。手足不逆冷,較手足逆冷尤輕,即吐利脈不至者,亦不須通脈湯,但灸少陰可愈。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上言手足不逆冷者可治,因論及一身手足盡熱者,少陰論中無便血方,非缺文也。其曰熱在膀胱,已指出病根,不必另議方治。不見太陽論中云,熱結膀胱,血自下,下者愈,早有桃核承氣湯主治,不必再說。論中僅有此遙遞法。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桃花湯凡兩見,前條有腹滿小便不利證,故與腹痛小便不利並錄。此不言腹滿,止言下利便膿血,故次於便血後。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白話文:
少陰病患者若出現四肢冰冷、惡寒,身體蜷縮,脈象微弱或摸不到,且沒有心煩但身體燥熱,則預後不良。
心煩是指心裡煩躁,身體燥熱是指身體感到燥熱。心煩代表陰邪內盛,陽氣虛弱,難以自保;而沒有心煩但身體燥熱,則表示陽氣已經被逼到體表,體內已沒有陽氣,即使沒有腹瀉也會死亡。
若少陰病患者惡寒蜷縮,但偶爾又感到心煩想脫衣服,則尚可治療,因為微弱的陽氣仍然存在。
少陰病患者若出現腹瀉稀薄的米湯樣大便,內寒外熱,手腳冰冷,脈象微弱將絕,但身體卻不覺得惡寒,且伴隨面紅、腹痛、乾嘔、咽喉痛,或腹瀉停止、脈象摸不到等症狀,則應服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如果脈象在服用藥物後恢復,則可痊癒。
腹瀉排出未消化的食物,說明內寒明顯,但體表卻發熱,這就是所謂的裡寒外熱。雖然手腳冰冷,但身體卻不覺得惡寒,這是因為陰盛之氣將陽氣逼至體表。但是,陽氣雖然被逼到體表,仍然存在於身體內,尚未完全散失,只要驅除陰邪,陽氣就會恢復,脈象也會恢復正常,所以說脈象恢復則可痊癒。如果脈象恢復得太快,說明微弱的陽氣外散了,所以脈象快速恢復則預後不良,緩慢恢復則可以痊癒。這兩種說法不同,但各有道理。
少陰病患者若出現腹瀉稀薄的米湯樣大便,內寒外熱,手腳冰冷,且伴有汗出,則應服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前面一條未提及汗出,此條則多了一個汗出的症狀。總之,少陰病患者只要出現腹瀉稀薄的米湯樣大便,內寒外熱,手腳冰冷,不論是否有汗出,都應該用通脈四逆湯治療。甘草瀉心湯治療的症狀也類似,同樣是未消化的食物腹瀉,但伴有心下痞塊、乾嘔、心煩等症狀,以此區別。
少陰病患者若腹瀉清水樣大便,顏色青綠,心下必痛,口乾,則應立即使用大承氣湯瀉下。大承氣湯性急,能快速瀉下,這是瀉下法中獨特的治療方法。
少陰病患者如果持續六七天,腹部脹滿且沒有大便,則應立即使用大承氣湯瀉下。關於急下法的論述中也有提及。
少陰病患者若腹瀉,脈象微弱而澀滯,嘔吐且出汗,但頻繁更換衣物後反而感覺寒冷,則應溫暖其上半身,並灸百會穴。這是陽氣下陷的表現,溫暖上半身並灸百會穴可以治療。扁鵲為虢太子施灸的五個穴位,就是這個意思,在頭頂的凹陷處施灸,《內經》中也有記載。
少陰病患者若脈象微弱細小而沉沒,只想臥床休息,出汗但不心煩,想嘔吐,持續五六天后,腹瀉再次出現,並伴有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則預後不良。
少陰病患者若脈象緊,持續六七天后出現腹瀉,脈象突然變弱,手腳反而溫熱,脈象的搏動感消失,這是病情好轉的徵兆,即使伴有煩躁和腹瀉,也會自行痊癒。其自行痊癒的跡象,在腹瀉前完全體現在脈象緊上,腹瀉後完全體現在手腳變溫上。其腹瀉的原因與脾胃積滯腐敗需要排出類似。
少陰病患者若出現嘔吐、腹瀉、煩躁、四肢冰冷,則預後不良。
少陰病患者若出現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煩躁不安,危及生命,則應服用吳茱萸湯治療。這兩條證狀相似,但一個預後不良一個可以治療,區別在於四肢冰冷和手腳冰冷的程度。四肢冰冷是指從手指到肩膀,從腳趾到髖關節都冰冷;手腳冰冷是指冰冷僅限於手腳。輕重程度固然有差別,但為什麼會導致預後不同,不敢妄加解釋。
少陰病患者若出現嘔吐腹瀉,但手腳沒有冰冷反而發熱,則不會死亡,如果脈象摸不到,則灸少陰穴七壯。手腳沒有冰冷比手腳冰冷輕得多,即使嘔吐腹瀉且脈象摸不到,也不需要服用通脈湯,灸少陰穴即可痊癒。
少陰病患者若持續八九天,全身手腳都發熱,這是熱在膀胱的表現,必然會便血。前面提到手腳不冰冷可以治療,這裡又提到全身手腳都發熱,少陰病的論述中沒有治療便血的方劑,這並不是缺漏,因為它已經指出病根在膀胱,不必再另議方劑治療了。太陽病的論述中提到熱結膀胱,則會便血,便血則痊癒,並用桃核承氣湯治療,不必再說了,這裡只是間接提及。
少陰病患者若腹瀉排出膿血,則用桃花湯治療。桃花湯在前面也出現過,前面一條有腹部脹滿、小便不利,所以與腹痛、小便不利一起記載。此條未提及腹部脹滿,只提及腹瀉排出膿血,所以排在便血之後。
少陰病患者若腹瀉排出膿血,可以針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