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讀》~ 辯誤吐病脈證
辯誤吐病脈證
1. 辯誤吐病脈證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傷寒吐後腹脹者,與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太陽病的患者原本應該出現怕冷的症狀,但如果經過催吐治療後,反而不再怕冷,甚至不想靠近衣物,這是因為催吐導致體內產生虛熱煩躁。
太陽病通常會有怕冷和發熱的表現,但若病患自行出汗,不再怕冷發熱,同時關脈(手腕處脈象)呈現細數(細弱而快速),則可能是醫生誤用催吐法的結果。
- 如果在發病一、二天時誤用催吐,患者雖感到飢餓,卻無法進食;
- 如果在發病三、四天時誤用催吐,患者會不想喝稀粥,反而想吃冷食,但早上吃的東西到了晚上又吐出來,這都是因催吐不當引起的不良反應,屬於較輕微的治療錯誤。
另外,傷寒患者若在催吐後出現腹部脹滿的情況,可以服用「調胃承氣湯」來調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