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讀》~ 辨太陽病傳解 (6)

回本書目錄

辨太陽病傳解 (6)

1. 辨太陽病傳解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鞭;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辨太陽病傳解

傷寒病發十三天還沒好,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是因為體內有熱邪,應該用湯劑攻下。如果小便量少,大便應該通暢;但如果反而腹瀉,脈象卻平和有力,這是因為醫生用丸藥攻下,方法不對。如果病人是自發性腹瀉,脈象應該微弱虛弱,但現在脈象卻平和有力,這是因為體內陰陽失調,實熱內結,應該用調胃承氣湯治療。

傷寒病發十幾天,裡邊熱邪鬱結,而且反覆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應該服用大柴胡湯。如果只是胸部鬱結,沒有明顯的發熱,這是因為體內水液停滯在胸脅部位,而且只是頭部微微出汗,應該服用大陷胸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