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讀》~ 辨太陰病脈證

回本書目錄

辨太陰病脈證

1. 辨太陰病脈證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鞭。太陰、陽明俱屬土,同主中州,病則先形諸腹。陽明為陽土,陽道實,故病則胃家實而非滿也;太陰為陰土,道虛,故病則腹滿而不能實也。凡風燥熱三陽邪犯陽明,寒與濕二陰邪犯太陰。陽邪犯陽則能食而不嘔,陰邪犯陰則不能食而吐;陽邪犯陽則不大便,陰邪犯陰則自利。證俱相反,可認。若誤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在陽邪則懊憹而煩,在陰邪則胸下結鞭,倘再誤攻,必到利不止而死。此太陰病之提綱也,後稱太陰病,俱指腹滿言。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自利者,不因下而利也。凡利津液下注,外證多渴,其不渴者,屬太陰之寒病也。上節無方,此出方治,以不渴兩字認太陰,此是辨寒熱利之金針,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有為欲愈。

凡陰邪病,陰或四肢煩疼,或身體疼痛,俱為有表證,即風邪也。既稱太陰病,無有不傷寒濕者,略兼風邪,即名太陰中風。若止感風而無寒濕,未有不發熱者,並不入太陰也。其欲愈之徵,全在脈長上見,以長則氣治也。至若陽微陰澀,仍是太陰病脈耳。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土。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脈浮,表邪不少也,雖見腹滿,仍宜汗解。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表裹不解,有先里後表法。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此但腹滿時痛而無吐利證,且本非太陰病,從誤下太陽得來,故可加芍藥加大黃,否則溫之猶恐未效,而可寒之乎。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此言人平素本有太陰病,雖感熱邪,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用,恐動脾氣。太陰為病,若何其脈,則弱;其病則續自便利也,即此可以見太陰病之本脈。

白話文:

[辨太陰病症脈象]

太陰病症表現爲腹部脹滿、嘔吐、食慾不振。腹瀉嚴重,時常伴隨腹痛。如果使用瀉下療法,可能導致胸下部形成硬塊。太陰與陽明均屬土性,都主管人體的中焦(消化系統)。當疾病發生時,首先會在腹部顯現症狀。陽明爲陽性土,陽性的通道傾向於實症,所以病症表現爲胃部實滿。太陰爲陰性土,陰性的通道趨於虛症,病症表現爲腹部脹滿而無法充實。風、燥、熱三種陽性邪氣侵犯陽明;寒與溼兩種陰性邪氣侵犯太陰。陽性邪氣侵犯陽性通道,表現爲食慾亢進但不嘔吐;陰性邪氣侵犯陰性通道,則表現爲無食慾並伴有嘔吐。陽性邪氣侵犯陽性通道,可能引起便祕;陰性邪氣侵犯陰性通道,則可能引發腹瀉。這些病症表現恰好相反,容易辨別。如果誤用瀉下療法,會導致胃部空虛,外來邪氣刺激膈肌。在陽性邪氣中,會出現煩躁不安;在陰性邪氣中,胸下部則會形成硬塊。若再次錯誤地進行攻擊治療,必然導致腹瀉不止,甚至死亡。這是太陰病症的核心概念。

腹瀉但不口渴屬於太陰病症。因爲體內有寒,應當採取溫熱療法,推薦服用四逆湯等藥物。

腹瀉並非由下泄引起。通常腹瀉伴隨津液下注,外部症狀多爲口渴。但不口渴的腹瀉,屬於太陰的寒性疾病。上一節沒有提供具體處方,此處給出治療方法。通過"不口渴"二字識別太陰病症,這是辨別寒熱腹瀉的關鍵。應時刻記住這一點,以免誤診。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象陽微陰澀且長,預示病情將有所好轉。

陰邪病症,無論四肢煩疼還是身體疼痛,均爲表面症狀,表明風邪存在。既然稱之爲太陰病症,必定與傷寒和溼氣有關。稍微受風邪影響,即可稱爲太陰中風。若僅感染風邪而無寒溼,通常會發熱,並不會進入太陰階段。病情好轉的跡象完全體現在脈象變長上,因爲長脈意味着氣血恢復。然而,陽微陰澀的脈象,仍然是太陰病症的特徵。

太陰病症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之間(亥至丑時)有緩解的趨勢。

太陰病症脈象浮起,可採用發汗療法,推薦使用桂枝湯。

脈象浮起表明表邪尚未消退。即使腹部脹滿,也應優先考慮發汗療法。

腹瀉、腹部脹滿、身體疼痛的患者,應先調理內臟,再治療表症。調理內臟推薦四逆湯,治療表症推薦桂枝湯。

對於表裏症狀同時存在的情況,有先裏後表的治療方法。

原本爲太陽病症,醫生卻錯誤地下瀉,導致腹部持續脹滿、疼痛,這屬於太陰病症。推薦使用桂枝加芍藥湯。若腹痛劇烈,推薦桂枝加大黃湯。

這裏只描述腹部脹滿、間歇性疼痛的症狀,沒有提及嘔吐或腹瀉。且原本並非太陰病症,而是由於對太陽病症的錯誤治療所致。因此,可以考慮加用芍藥或大黃。否則,僅採取溫熱療法恐怕效果不佳,更不應採用寒涼療法。

太陰病症,脈象虛弱,患者持續腹瀉。即使需要使用大黃和芍藥,也應減量。因爲患者胃氣較弱,容易受到刺激。

太陰病症如何判斷?其脈象虛弱,病狀爲持續性腹瀉。這足以體現太陰病症的基本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