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之研究》~ 卷四 (4)
卷四 (4)
1. 方從表裡
脈證之有陰陽。而方劑之從之也。有專於表者。有專於裡者。有間於表裡者。此脈證有陰陽。而方劑有表裡也。三陽之為表也。惟熱之主焉。而又立表裡。以辨其淺深緩急也。太陽則桂枝湯。麻黃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
大小青龍湯等。此皆其專於表之劑也。惟隨其脈證。而不拘其腹候也。陽明則白虎湯。豬苓湯。調胃大小承氣湯等。此皆其專於裡之劑也。必隨其外證與其腹候也。少陽則大小柴胡湯。柴胡加桂枝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黃芩湯等。此皆其間於表裡之劑也。
亦必隨其外證與其腹候也。三陰之為里也。惟寒之主焉。未必立表裡。而辨其淺深緩急。亦猶三陽也。太陰則理中湯。桂枝加芍藥湯。及加大黃湯等也。然若脈浮發熱。則取之於表。以桂枝湯也。少陰則附子湯。真武湯。桃花湯。白通湯。四逆散。當歸四逆湯。甘草湯。桔梗湯。
半夏散。苦酒湯等也。然若反發熱。則亦取之於表。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及麻黃附子甘草湯也。厥陰則四逆湯。通脈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吳茱萸湯等也。此皆莫論其專於裡之劑。亦必隨其外證與其腹候也。又有始於熱而入於寒者。
如太陽有乾薑甘草湯。乾薑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四逆湯。茯苓四逆湯。真武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陽明有吳茱萸湯。四逆湯之類是也。有始於寒而出於熱者。如少陰有大承氣湯。厥陰有白虎湯。豬苓湯。白頭翁湯。小承氣湯。
小柴胡湯之類是也。凡三陽三陰之所主論。在於傷寒之機變焉。機變之百出。遂及於雜脈證。於是乎以其始於表者。屬於三陽。以其始於里者。屬於三陰。是故有熱之謂發於陽。以表之主熱也。無熱之謂發於陰。以里之主寒也。若夫及於雜脈證也。有表仍不解者。有其已解者。
如葛根黃連黃芩湯。五苓散。茯苓甘草湯。小建中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人參湯。黃連湯等。則兼表與里之劑也。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芍藥甘草湯。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桂枝甘草湯。半夏瀉心湯。
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及桂枝加桂湯之於奔豚。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之於火逆。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之於火邪。梔子豉湯之於虛煩。白散之於寒實。茵陳蒿梔子蘗皮湯之於瘀熱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之於寒濕發黃。
大陷胸湯之於大結胸。小陷胸湯之於小結胸。瓜蒂散之結於胸中。十棗湯之引脅下痛。桃核承氣抵當湯之熱結膀胱。四逆湯之冷結膀胱。則皆專於裡之劑也。又有表裡遞用者。如桂枝湯之又於其氣上衝。茯苓甘草湯之又於厥而心下悸是也。夫脈證之有淺深緩急也。方劑之不無坦夷勁駿。
白話文:
脈象和證候有陰陽之分,而方劑的運用也必須跟隨這個原則。有的方劑專門針對表證,有的專門針對裡證,也有的介於表裡之間。這就是說,脈象和證候有陰陽,方劑也有表裡之分。
三陽病屬於表證,主要表現為熱證。但即使在表證中,也要區分淺深緩急。太陽病常用的方劑有桂枝湯、麻黃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等。這些方劑都專門針對表證,用藥時主要根據脈象和證候來判斷,不特別考慮腹部的症狀。
陽明病屬於裡證,常用的方劑有白虎湯、豬苓湯、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和小承氣湯等。這些方劑都專門針對裡證,用藥時必須考慮表面的症狀和腹部的症狀。
少陽病介於表裡之間,常用的方劑有大柴胡湯、小柴胡湯、柴胡加桂枝湯、柴胡桂枝乾薑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黃芩湯等。這些方劑的運用也要同時考慮表面的症狀和腹部的症狀。
三陰病屬於裡證,主要表現為寒證。雖然不特別強調表裡,但也要區分淺深緩急,這和三陽病是一樣的。太陰病常用的方劑有理中湯、桂枝加芍藥湯,以及加大黃的湯劑等。但如果出現脈浮發熱的情況,就應該從表證來治療,使用桂枝湯。
少陰病常用的方劑有附子湯、真武湯、桃花湯、白通湯、四逆散、當歸四逆湯、甘草湯、桔梗湯、半夏散、苦酒湯等。但如果反而出現發熱的情況,也要從表證來治療,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或者麻黃附子甘草湯。
厥陰病常用的方劑有四逆湯、通脈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吳茱萸湯等。這些方劑都主要針對裡證,但用藥時也要考慮表面的症狀和腹部的症狀。
還有一種情況是,疾病開始是熱證,後來轉變成寒證。例如,太陽病可能會用到乾薑甘草湯、乾薑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四逆湯、茯苓四逆湯、真武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陽明病可能會用到吳茱萸湯、四逆湯等。
另外一種情況是,疾病開始是寒證,後來轉變成熱證。例如,少陰病可能會用到大承氣湯。厥陰病可能會用到白虎湯、豬苓湯、白頭翁湯、小承氣湯、小柴胡湯等。
總之,三陽病和三陰病的主治方向,在於傷寒病情的變化。由於病情變化多端,就會出現各種複雜的脈象和證候。因此,要根據疾病開始是表證還是裡證來判斷,從表開始的屬於三陽,從裡開始的屬於三陰。所以,發熱是陽證的表現,因為表證主要表現為熱;沒有發熱是陰證的表現,因為裡證主要表現為寒。
至於複雜的脈象和證候,有些屬於表證但仍然沒有解除,有些屬於表證已經解除。例如,葛根黃連黃芩湯、五苓散、茯苓甘草湯、小建中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人參湯、黃連湯等,這些方劑屬於兼顧表裡的。
像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芍藥甘草湯、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桂枝甘草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以及桂枝加桂湯用於治療奔豚、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用於治療火逆、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用於治療火邪、梔子豉湯用於治療虛煩、白散用於治療寒實、茵陳蒿梔子蘗皮湯用於治療瘀熱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用於治療寒濕發黃、大陷胸湯用於治療大結胸、小陷胸湯用於治療小結胸、瓜蒂散用於治療胸中結滯、十棗湯用於治療脅下痛、桃核承氣抵當湯用於治療熱結膀胱、四逆湯用於治療冷結膀胱,這些都屬於專門針對裡證的方劑。
還有一些方劑屬於表裡交替使用的,例如,桂枝湯可以用於治療氣上衝,茯苓甘草湯可以用於治療厥症和心下悸。總之,脈象和證候有淺深緩急之分,而方劑的運用也有平穩和強勁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