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之研究》~ 卷三 (9)
卷三 (9)
1. 腹滿二道
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是也。其自陽位而遂之於陰位者。及其不大便者之於治法也。論曰。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是也。其在於陰位者之於治法也。論曰。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
宜四逆湯是也。其在於陰位。而不大便者之於治法也。論曰。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是也。腹滿之有陰陽。而其治法之分為十有九者若此。不可不審焉。且桂枝加大黃湯之於大實痛也。大承氣湯之於不大便也。亦不可無辨矣。彼則本太陽病。醫反下之。
遂及於此而已。故不曰太陰病。而曰屬。而其於證。非若口乾舌燥之比也。於是乎知其大實痛之非燥屎也。所以行大黃芍藥也。此則其六七日之前。蓋真武湯或附子湯之證。遂及於此而已。故直曰少陰病。而其於證。必口乾舌燥者也。於是乎知其不大便之果燥屎也。所以行之大黃芒硝也。
之二者之於辨。亦不可不審焉。
白話文:
腹滿的兩種情況及其治療方法,主要區分陰陽虛實。
首先,如果是因為過度嘔吐或瀉下導致的腹滿,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治療。如果是從陽位(上焦)發展到陰位(下焦)的腹滿,以及不大便的腹滿,治療方法如下:
如果是本屬於太陽病,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了瀉下法,導致腹滿且時痛,這屬於太陰病的範疇,應該使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如果腹痛劇烈,則應使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
如果是陰位(下焦)的腹滿,治療方法如下:
如果下利腹脹滿且身體疼痛,應該先溫暖其內臟,使用四逆湯治療。如果是陰位腹滿且不大便,治療方法如下:
如果是少陰病,持續六七天,腹脹且不大便,應該立即使用瀉下法,使用大承氣湯治療。
腹滿分陰陽,治療方法多達十九種,不可不仔細辨別。尤其是桂枝加大黃湯用於治療大實痛,大承氣湯用於治療不大便的腹滿,更需區分清楚。
前面提到的因本屬於太陽病,醫生卻錯誤使用瀉下法而導致腹滿的情況,只是發展到這個階段,所以不說是太陰病,而說「屬」太陰病。其症狀與口乾舌燥等不同,因此可以知道大實痛並不是因為燥屎(乾燥的糞便)引起的,所以使用大黃、芍藥。這是指在少陰病發病六七天之前的狀態,可能屬於真武湯或附子湯的病證,演變到這個階段而已。因此直接稱之為少陰病,其症狀必定是口乾舌燥,所以可以確定不大便是因為燥屎引起的,因此使用大黃、芒硝。
這兩種情況的辨別,也需要仔細審慎。
2. 腹痛二道
腹痛之有陰陽也。亦惟以熱以寒。其凡二道焉。而治法則十有二也。乃其寒與熱之為腹痛也。亦與其為腹滿,無以大異矣。腹痛腹滿,本是太陰之所分,而其定位也。雖然,熱之或及於此也,寒之或逼於此也,不得不滿,亦不得不痛。此二者之所以有陰陽也。乃其在於陽位,而不實於胃者之於治法,凡三焉。論曰: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者,法當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與小柴胡湯。曰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是也。其在於陽位,而實於胃者之於治法,凡三焉。論曰: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曰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曰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皆宜大承氣湯是也。其自陽位,而之於陰位者之於治法,凡二焉。論曰: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是也。其在於陰位者之於治法,凡四焉。論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真武湯主之。曰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曰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或腹痛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是也。腹痛之有陰陽,而其治法之分為十有二者若此,亦不可不審焉。又如寒疝及蛔蟲等之於腹痛,雖不在於此數乎,要皆屬於寒者也。是以其於方劑,必用附子烏頭乾薑蜀椒之類,可以見已。
白話文:
[腹痛的陰陽兩種情況]
腹痛可以分為陰性和陽性兩種,這兩種情況主要由身體的寒熱所導致。治療這種情況的方法共有十二種。不管是因為寒還是熱導致的腹痛,或是腹部脹滿,其實質並無太大區別。腹痛和腹部脹滿,本來就是太陰經所管轄的範疇,但是,如果熱氣或寒氣影響到這個部位,就會引起脹滿和疼痛,這就是腹痛有陰性和陽性的原因。
在陽性位置,如果胃部未受實證影響,治療方法有三種:一是使用小建中湯,如果效果不佳,再改用小柴胡湯;二是對於胃中有邪氣、胸中有熱氣、腹部疼痛且想嘔吐的情況,可使用黃連湯。如果胃部受到實證影響,治療方法也有三種:一是病人五、六天不大便,肚臍周圍疼痛,煩躁且時有發作,這可能是因為有燥屎堵塞,需使用大承氣湯;二是發汗後仍然腹部脹痛,需緊急排便;三是大便後六、七天仍不大便,腹部脹痛,需使用大承氣湯。
從陽性位置轉移到陰性位置,治療方法有兩種:一是醫生錯誤地下藥,導致腹部時常脹痛,可用桂枝加芍藥湯;二是劇烈疼痛,可用桂枝加大黃湯。在陰性位置,治療方法有四種:一是少陰病持續二、三天,到了四、五天,出現腹部疼痛、小便不順暢、四肢沉重疼痛、自行下痢,可能是水氣過多,可用真武湯;二是少陰病二、三到四、五天,腹部疼痛、小便不順暢、持續下痢、便血,可用桃花湯;三是少陰病四肢冰冷,可能伴有咳嗽、心悸、小便不順暢、腹部疼痛、下痢,可用四逆散;四是少陰病下痢如清水,身體內冷外熱,手腳冰冷,脈搏微弱,身體反而不畏寒,或者腹部疼痛,可用通脈四逆湯。
腹痛的陰性和陽性,治療方法共分為十二種,我們必須謹慎對待。另外,像是寒疝和蛔蟲等導致的腹痛,雖然不在此列,但這些情況都屬於寒性,因此在藥方中會使用附子、烏頭、乾薑、蜀椒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