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惟忠

傷寒之研究》~ 腹滿二道

腹滿二道

腹滿亦有陰陽矣。其凡二道焉。而治法則十有九也。陽之主熱也。陰之主寒也。熱之與寒。皆為腹滿焉。而太陽少陽之在於肌表與胸脅也。則不及於此矣。惟發汗吐下之後。或為腹滿者。既是非其本位也。至於陽明。乃為腹滿者。以其熱之實於胃也。腹滿本是太陰之所分。而非陽明之所分也。

陽明之薄於太陰。而其熱之熾。遂延於其鄰。以為腹滿者也。此其於腹滿。是之為陽位矣。太陰之為腹滿者。以其寒之客於腹。此為其正位也。少陰厥陰之為腹滿者。此二者亦不遠於太陰。而其寒之凝。升達於其上者也。此其於腹滿。是之為陰位矣。陰陽之別。在於寒之與熱。

寒熱之分。在於胃實之與自利。腹診之差。在於鞕之與濡。脈候之辨。在於浮之與沉。此為其概矣。腹滿之雖太陰之所分乎。析為寒熱二者焉。熱之極於胃實也。雖滿之在於腹乎。下之而瘳。故其於方劑。以承氣湯為之主也。寒之極於自利也。雖滿之在於腹乎。溫之而痊。故其於方劑。

四逆湯為之主也。即其在於陽位者之於治法。凡八焉。論曰。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曰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曰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曰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曰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皆宜大承氣湯。曰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曰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

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曰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此皆其在於陽位者之治法也。其在於陽位。而證之相交者之於治法。凡四焉。論曰。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曰陽明病。脈浮而緊。

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讝語遺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曰陽明中風。脈眩浮大而短氣。

腹部滿。脅下及心痛。又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此皆其在於陽位。而證之相交者之治法也。其在於陽位。而不及胃實者之於治法。凡二焉。論曰。發汗後。

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曰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此皆其在於陽位。而不及胃實者之治法也。其在於陽位。而似於陰位者之於治法也。論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

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是也。其自陽位而遂之於陰位者。及其不大便者之於治法也。論曰。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是也。其在於陰位者之於治法也。論曰。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

宜四逆湯是也。其在於陰位。而不大便者之於治法也。論曰。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是也。腹滿之有陰陽。而其治法之分為十有九者若此。不可不審焉。且桂枝大黃湯之於大實痛也。大承氣湯之於不大便也。亦不可無辨矣。彼則本太陽病。醫反下之。

遂及於此而已。故不曰太陰病。而曰屬。而其於證。非若口乾舌燥之比也。於是乎知其大實痛之非燥屎也。所以行大黃芍藥也。此則其六七日之前。蓋真武湯附子湯之證。遂及於此而已。故直曰少陰病。而其於證。必口乾舌燥者也。於是乎知其不大便之果燥屎也。所以行之大黃芒硝也。

之二者之於辨。亦不可不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