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惟忠

《傷寒之研究》~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藏府三焦

五藏六府者。仲景氏之所不論也。惟於藏論心。於府論胃膀胱。時又論三焦也。然皆與後世之所說。大不同也。何者心胃膀胱。及三焦之悉具於內。不可得而窺也。不直索之於內。而各索之於外也。乃索之於外也。設其部位。而為三焉。大抵膈間為心位。為上焦。從心下至臍上。

為胃位。為中焦。少腹為膀胱位。為下焦。各具其外候。而與其相符。則為能盡而不遺也。猶直索之於內也。夫在膈間。則其人之所自知。而外候之所不及也。如曰心中痞。曰心中窒。曰心中懊憹。曰心中疼熱。曰心煩。曰心悸。曰心中悸而煩。曰心中滿而煩。曰心中溫溫欲吐。

曰心中結痛。曰結胸。曰胸中塞。曰胸中煩。曰胸滿。曰胸脅滿。曰胸脅苦滿。曰胸脅煩滿。曰胸滿脅痛。曰胸滿煩驚。曰胸脅滿而嘔。曰胸中滿而煩。曰胸中實。曰胸中有熱。曰氣上衝心。曰氣上撞心。曰氣上衝胸。曰氣上衝咽喉。曰其氣上衝。曰氣從少腹上衝心。曰氣痞。

曰氣逆。曰膈內拒痛。曰膈上有寒飲之類是也。至心以下。則不惟其人之自知。而外候以符之也。如曰心下痞。曰心下鞕。曰心下滿微痛。曰心下痞鞕。曰心下鞕滿。曰心下痞鞕而滿。曰心下滿而鞕痛。曰心下因鞕。曰心下痛。按之石鞕。曰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曰正在心下。

按之則痛。曰心下痞。按之濡。曰心下鞕滿而不痛。曰心下必痛。曰心下急。曰心下悸。曰心下結。曰心下支結。曰微結。曰脅下滿。曰胸脅下滿。曰脅下滿痛。曰脅下鞕滿。曰脅下痞鞕。曰胸下結鞕。曰脅下痛。曰引脅下痛之類是也。若夫胃膀胱。則專據外候以符之也。如不大便。

或難或鞕。為胃實。潮熱讝語煩躁。或腹滿痛。或繞臍痛。或喘冒不能臥。或下利讝語。為胃中有燥屎。惡熱讝語。為胃氣不和。乾噫食臭。為胃中不和。大汗出煩渴。為胃中乾燥。腹中痛。為胃中有邪氣。自下利。為胃中虛冷。下之後。為胃中空虛。少腹鞕滿。或急結。小便自利。

其人如狂。或發狂。或一身手足盡熱。為熱結膀胱。亦為熱在下焦。少腹滿。按之痛。手足厥冷。為冷結在膀胱。下利不止。小便不利。為利在下焦。當吐者。為屬上焦。吐與下。為犯胃氣及上二焦之類是也。因是而觀之。心胃膀胱。及三焦之為上中下之部位。各具其外候。

而與其相符。則能盡而不遺也。豈可與後世之直索五藏六府及三焦於內。纏繞為之說。不得其實者。同類而語也矣哉。且夫人之所以生者。惟氣之與血也。氣之與血。無不在於飲食。故飲食者。氣血之原也。其入於胃。而化為氣血。充盈四體。潤養一身。此乃人之所以生也。

如其糟粕余液。則出為前後也。乃飲食之各有分。而前後之自從之。此之為得常也。若其飲食之太多太少。而前後之或清或濁。或數或澀。非難則鞕。或秘或溏。此之為失常也。雖藏府及三焦之悉具於內。不可得而窺乎。稽之飲食之與前後。則惟胃中之可以度也。乃具其外候。

而與其相符。則能盡而不遺也。猶直索之於內也。且夫人之於身也。內焉藏府三焦。外焉四肢九竅。各有官司。不可一缺焉。既而不可一缺也。孰取孰舍。孰重孰輕。孰親孰疏。孰先孰後。雖然。其最要者。莫逾於胃焉。生也在於茲。死也在於茲。疾湊於茲。藥適於茲。故人身之為要也。

胃之為最焉。惟胃中之可稽而度也。有飲食與前後之在。則外候之不得不肇於此。既其餘液之從胃溉致於膀胱。而為前溲也。膀胱之可稽而度者。有清濁數澀之在。則外候之亦不得不由於此。如膈間。則固其人之所自知也。因審其所知。而取之於外候也。亦猶胃膀胱也。故雖藏府及三焦之悉具於內。

不可得而窺乎。既設上中下之部位。各具其外候。而與其相符。則能盡而不遺也。猶直索之於內也。所以惟於藏論心。於府論胃膀胱。時又論三焦也。此豈若他藏府之不可得而窺。而外候之無可稽而度也矣哉。自素難之說藏府三焦。而後世直索之於內。議論紛呶。五為六。六為五。

心包命門。實如洞視然。遂至盡配之藥曰。入某藏。之某經。補其藏。導某經。論仲景氏之所未論。而聳動人心耳。此其說之出乎議論也。不乖其實者幾希。假令發解藏府。極盡其布置色味。斷續長短。大小分寸。脈理之所通。經絡之所繫。而烏能得窺度其藥之合五七味。若十數味。

為一方也。既服之後。復能別入某藏。之某經否。補某藏。導某經否。果能治其疾乎。又將為害乎哉。夫既肝腎肺脾膽。心包命門。大小腸之不可得而窺。而外候之無可稽而度也。又何有治法之可索也。仲景氏之所以不論及於此也。因是而觀之。與以吾之淺膚之識。搜索夫難窺難度之藏府也。

寧服膺仲景氏之教。以就此易窺易度之外候也。然後能識此藥之敵彼之疾。不過而謬。則吾其愉快也已矣。是故至如肝腎肺脾膽。心包命門。大小腸之不可得而窺。而外候之無可稽而度也。則姑舍㫋。吾將惟從夫心胃膀胱。及三焦之為上中下之部位。各具其外候。而與其相符。

則能盡而不遺也已矣。

2. 榮衛

榮衛之出乎素難焉。後世敷演其說。傷寒為陰邪。為在榮分。中風為陽邪。為在衛分。配麻黃於榮。配桂枝於衛。且以所為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見以為即未發熱。必惡寒者也。此等之類。殊為不通。何則。陰陽本是表裡之統名也。傷寒中風者。輕重之別也。陰陽以統表裡。

輕重以別風寒。非以風寒為陰陽也。故陽邪陰邪。惟以三陽三陰言則可。以傷寒中風言則不可也。無熱與未發熱不同。無熱者。本以三陰言。無表證之謂也。有熱為表。故其有熱而惡寒者。知其在表位。故曰。發於陽也。無熱為里。故其無熱而惡寒者。知其在裡位。故曰。發於陰也。

此主病位而言之也。未發熱者。雖未見其熱。而頓將發者也。而非若三陰之無熱也。對已字而云未。惟言有其先後已。云無雲未。辭亦自別。豈可混同以視之乎。又豈可以風寒為陰陽乎。夫榮衛者。氣血之別稱也。素難之所說。詳悉莫以尚焉。榮衛之名。蓋昉於此。而其書則成於仲景氏之後也。

謹按本論。言榮衛者。僅二三。因審其語脈。不似仲景氏之辭氣也。且治法之於榮衛。必不可不言。則何不肇之於桂枝麻黃之初乎。此果後人之說。謬混於此者歷然也。氣血字。論中一無有也。雖然。於發汗吐下後。及下利之證。每論亡津液。津液越出。及亡血之等。殊為緊要。

則其旨雖不同。而其名言之也。為不大相遠矣。然如仲景氏之所論。則所見盡在於外證焉。後世遂取之於臆。有汗多亡陽。下多亡陰等之說。而汗多亡陽。見於大青龍湯救逆湯之條。及陽明篇。然其云亡陽及虛。皆非古義。亦必後人之說耳。桂枝二越婢一湯之條曰。無陽。

少陰篇曰。亡陽。又曰。陽已虛。亡無通。陽謂表也。無陽者。謂表證已解也。陽已虛者。謂表證已解。惟精氣未復也。即與陰陽俱虛同。古義為然矣。

古語曰。百病生於氣。氣即俠氣。勇氣。浩然之氣。氣力。血氣之氣也。言病機百出。一由氣血之鬱結也。後世誤解。為心氣之氣也。謂人之苟苦思勞心於事。則必敗心矣。因名以心氣不足。與之以藥。欲以救且補之也。夫藥也者。性之偏焉者也。豈可能補其不足乎。又豈可能救其勞苦乎。

若惟言因其勞苦。而氣血鬱結。致此之疾。則猶可。然後隨其脈證。而處之方。則其何不可乎。假令人之苦思勞心於事於此。乃其事之頗從己之意。則必不俟藥。而思弭心弛矣。若不從己之意。則愈苦愈勞。而思奚弭。心奚弛矣。當是之時。莫有能救且補之之良藥也。醫乃命之字。

而稱勞疫。則人亦乞之藥。豈非惑之已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