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之研究》~ 卷四 (4)
卷四 (4)
1. 服法
醫之為術也。在於察機而處方焉。而其處方而作之也。在備銖兩升斗。及煎煮之法。銖兩升斗及煎煮之法備。而後藥可得而服也。乃其服之也。又各有法焉。不可不慎以守矣。如銖兩則姑舍諸。升斗之隨而不一也。煎煮之法。亦隨而不一也。不唯此而已。服法亦復不一也。其不一也。
各有其義而存焉。非苟而已。故煎煮之法。與其服法。抑雖復末也。而是助我轉機之術而成之者也。其為用也。不輕而重矣。緩急遲速多少。各有其法存焉。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湯。及加附子湯。桂枝加芍藥湯。及加大黃湯。桂枝加桂湯。小建中湯。
白話文:
醫生這個職業,關鍵在於觀察病人的症狀變化,然後開出藥方。而開藥方需要準確配藥,包括藥材的重量、容量,以及煎煮的過程,藥材的重量、容量以及煎煮的過程都準確了,藥才能服用。服用藥物也有各自的方法,不能不謹慎遵循。比如藥材的重量,要根據情況調整,容量也不一定都是固定的,煎煮方法也隨之而變。不僅如此,服藥方式也不盡相同,每種差異都有其道理,不是隨意的。所以煎煮方法和服藥方法,看似微不足道,其實是幫助轉變病情的關鍵,不可輕視。服藥的快慢、時間、劑量等,都有各自的規則,例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湯、加附子湯、桂枝加芍藥湯、加大黃湯、桂枝加桂湯、小建中湯等等,都是如此。
參伍。柴胡加桂枝。麻黃附子甘草湯。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如桂枝湯。則服至二三劑。如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白頭翁湯。則煮取一升。溫服一升。如吳茱萸湯。則分溫服七合。如桃花湯。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如桃核承氣湯。
白話文:
柴胡加桂枝,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水七升煮成三升,溫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如同桂枝湯,服用兩三劑即可。若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白頭翁湯,則煮成一升,溫服一升。若是吳茱萸湯,則分成七合溫服。若是桃花湯,則煮米至熟,去渣,溫服七合。若是桃核承氣湯,也依照此法。
則煮取二升半。分溫服五合。如葛根黃連黃芩湯。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如附子湯。當歸四逆湯。及加吳茱萸生薑湯。理中湯。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如真武湯。則服七合。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則煮取四升。溫服一升。如麻黃。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
白話文:
先煮取藥材至二升半,分次溫熱服用,每次五合,如葛根黃連黃芩湯。若用附子湯、當歸四逆湯或加吳茱萸生薑湯、理中湯,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次溫熱服用。真武湯則煮取三升,溫熱服用一升,一天三次。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則每次服用七合。麻黃湯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溫熱服用。
溫服八合。如大青龍湯。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如桂枝人參湯。則日再夜一服。如小青龍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桂枝加葛根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炙甘草湯。茵陳蒿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黃芩湯。及加半夏生薑湯。
白話文:
溫熱服用 8 錢。如「大青龍湯」,則煮取三升,溫熱服用一升。如「桂枝人參湯」,則一日二次,夜晚一次服用。「小青龍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桂枝加葛根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炙甘草湯」、「茵陳蒿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黃芩湯」,以及加入「半夏生薑湯」。
麻黃升麻湯。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如大承氣湯。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如黃連湯。則煮取六升。日三服。夜二服。如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如白虎湯。則煮米熟湯成溫服一升。
白話文:
「麻黃升麻湯」:將一斗水煮沸,收成三升,溫熱後服用一升。用量如同「大承氣湯」,將一斗水煮沸收成兩升,分為兩次溫熱後服用。用量如同「黃連湯」,將六升水煮沸,每日分成三次服用,每餐一次。用量如同「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將六升水煮沸,去除渣滓,再煎煮成三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每日三次。
「白虎湯」:將米煮至熟,再加入水煮沸,製成溫熱的湯,每次服用一升。
日三服。如竹葉石膏湯。則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如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則以水一斗一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如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如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
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如小陷胸湯。桂枝附子湯。赤石脂禹餘糧湯。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如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分溫三服。如桂枝麻黃各半湯。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溫服六合。
白話文:
每天服用三次。像「竹葉石膏湯」一樣,(先)煮成六升。去掉雜質,加入粳米。煮到米熟,湯成後去除米。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像「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一樣,(先)用水一斗一升。煮成三升。溫服一升。像「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一樣,(先)用水一斗二升。煮成三升。溫服一升。像「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一樣,(先)煮成六升。去掉雜質,再煎成三升。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像「小陷胸湯」、「桂枝附子湯」、「赤石脂禹餘糧湯」、「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一樣,(先)用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成兩次溫服。像「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一樣,(先)煮成三升。溫服一升。分成三次溫服。像「桂枝麻黃各半湯」一樣,(先)用水五升。煮成一升八合。溫服六合。
如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如黃連阿膠湯。則服七合。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則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如芍藥甘草附子湯。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服。如茯苓四逆湯。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如抵當湯。則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如茯苓甘草湯。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如豬苓湯。則再服。如梔子豉湯。及生薑豉湯。甘草豉湯。梔子蘗皮湯。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如小承氣湯。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二服。如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如甘草湯。
白話文:
像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就煮取兩升,溫溫地喝一升。像黃連阿膠湯,就喝七合。像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就煮取兩升半,溫溫地喝八合。像芍藥甘草附子湯,就煮取一升五合,分開溫溫地喝。像茯苓四逆湯,就煮取三升,溫溫地喝七合,一天喝三次。像抵當湯,就溫溫地喝一升,喝完就不再喝。
像茯苓甘草湯,就用四升水,煮取兩升,分開溫溫地喝三次。像豬苓湯,就再喝一次。像梔子豉湯、生薑豉湯、甘草豉湯、梔子蘗皮湯,就煮取一升五合,分開溫溫地喝兩次。像小承氣湯,就煮取一升二合,分開溫溫地喝兩次。像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就用三升水,煮取一升五合,分開溫溫地喝兩次。像甘草湯,就……
則服七合。如四逆湯。及加人參湯。通脈四逆湯。及加豬膽汁湯。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再服。如桂枝甘草湯。乾薑附子湯。則煮取一升。頓服。如桔梗湯。白通湯。及加豬膽汁湯。則再服。如調胃承氣湯。則少少溫服。如梔子厚朴湯。及乾薑湯。則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五合。
白話文:
如果服用「七合」劑量,例如「四逆湯」之類的方劑,並加入「人參湯」、「通脈四逆湯」,以及加入「豬膽汁」的湯藥,則煮取一升二合,分次溫服。
如果服用「桂枝甘草湯」、「乾薑附子湯」之類的方劑,則煮取一升,一次服完。
如果服用「桔梗湯」、「白通湯」之類的方劑,並加入「豬膽」汁的湯藥,則分次服用。
如果服用「調胃承氣湯」之類的方劑,則少量溫服。
如果服用「梔子厚朴湯」、「乾薑湯」之類的方劑,則以三升半的水煎煮,取一升五合的藥液。
三服再服。如大黃黃連瀉心湯。則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如附子瀉心湯。則內附子汁。分溫再服。其於丸散亦然。如五苓散。則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如文蛤散。則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如白散。則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
如十棗湯。則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一錢匕。羸人半錢匕。平旦溫服之。如陷胸丸。則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二升。溫頓服之。如抵當丸。則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如理中丸。則蜜和丸如雞黃大。
白話文:
服用三次後,再服用三次。若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則用麻沸湯兩升浸泡藥材一段時間,過濾去除渣滓,分次溫服。若使用「附子瀉心湯」,則加入附子汁,分次溫服。丸劑和散劑也一樣。若使用「五苓散」,則用白飲調和,一次服用方寸勺,一天服用三次。若使用「文蛤散」,則用沸湯調和一錢勺服用,湯水使用五合。若使用「白散」,則用白飲調和服用,強壯者服用半錢,體弱者減少用量。
若使用「十棗湯」,則用一升半水,先煮大棗,取八合,去除渣滓,放入藥末,強壯者服用一錢勺,體弱者服用半錢勺,早起溫服。若使用「陷胸丸」,則製作成一顆彈丸的大小,另外研磨甘遂末一錢勺,放入白蜜二合、水二升,煎煮取二升,溫熱後一次服用。若使用「抵當丸」,則將四味藥材研磨後分成四顆丸,用一升水煮一顆丸,取七合服用。若使用「理中丸」,則用蜂蜜調和丸劑成雞蛋黃大小。
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如瓜蒂散。則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如四逆散牡蠣澤瀉散。則白飲和。服方寸匕。如烏梅丸。則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故煎煮之法。即制攻守之具者也。
而服法之用。即就其攻守之事也。緩急遲速多少。其應之也。各有妙契。存於其中。故醫之為術也。在於察機而處方焉。而其處方而作之也。不唯在於銖兩升斗。及煎煮之法。亦莫不於服法焉。服法豈可不慎以守矣哉。發汗之法。於桂枝湯。則曰。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
白話文:
用沸騰的湯水數合和一丸藥。研磨成粉末,溫熱後服用。每天服用三次。例如「瓜蒂散」,取一錢匕的量,用一合香豉,用熱湯七合,煮成稀飯。去除渣滓,取湯汁和藥散一起服用,溫熱後服下。例如「四逆散」、「牡蠣澤瀉散」,則用白飲和藥散,服用方寸匕的量。例如「烏梅丸」,則將藥丸製成梧桐子大小。在進食前服用十丸,一天服用三次。逐漸增加至二十丸。所以,煎煮藥物的步驟,就是製成攻補藥物的工具。
但是服藥的方法,是要配合攻補的時機。緩慢、急促、遲緩、快速的服藥方式及其劑量,都有一定的道理。這些道理都蘊含在醫術之中。因此,醫術的關鍵在於觀察時機,然後開出藥方。而開藥方和製藥,不只注重劑量和煎煮方法,也必須考慮服藥的方法。服藥的方法豈能不謹慎地遵守呢?對於發汗的藥方,如桂枝湯,書中記載:「服藥後不久,喝熱稀粥一升多。
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當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乃於麻黃湯葛根湯。亦如之。唯不歠粥為異已。故曰。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惟服法為然矣。凡服藥之法。日再三為度。獨於發汗之法。促其服者。過常度若此。是故獨於發汗之法乎。方後惟曰溫服一升。而不載再服三服等字。以其服之至二三劑也。
白話文:
為了幫助藥力發揮,溫溫覆覆地喝藥,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全身微微冒汗,最好是汗出得細微,不要像水一樣流個不停,否則病症就無法根除。如果喝完一劑藥後病就好轉了,就暫停服用,不必喝完整劑藥。如果沒有出汗,就繼續按照之前的辦法再喝一劑,如果還是不出汗,下一劑藥的服用時間就應該縮短一點,在半日內喝完三劑藥。如果病情嚴重,就需要時刻觀察,喝完一劑藥後,如果症狀還沒有消失,就繼續服用下一劑。如果一直不出汗,就需要連續喝兩到三劑藥。
禁止吃生冷黏滑的食物,以及肉類、麵食、辛辣食物、酒、酪、臭味的食物等等。這些禁忌在服用麻黃湯和葛根湯時也同樣適用,唯一的區別是不可以喝粥。所以說,這跟桂枝湯的服藥方法一樣,休息和禁忌都一樣,只是服藥方法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一天服用藥物不超過三次,只有發汗藥需要加快服用速度,超出常規次數,因此在發汗藥的藥方後面只寫著「溫服一升」,而沒有寫「再服」「三服」等字樣,這是因為發汗藥需要服用兩到三劑。
獨於發汗之法。所以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者。蓋桂枝本以其香氣與辛味。能奏其效也。助之以熱粥之力。麻黃亦假此而勵其力。皆能得達於表。而發其汗也。當是之時。若糅吃以此等之物。恐彼奪桂枝之氣味。與夫熱粥之力。終喪其達於表。而發其汗之效也。
然則此等之物。何可不禁乎。不獨於發汗。凡當服藥之時。食飲之將奪夫氣味。而喪其效者。亦不可不禁也。故陷胸丸方後曰。禁如藥法。烏梅丸方後曰。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禁忌之不可全無也。可以知已。雖然。此唯禁之在服藥之前後。而非久之之謂也。故為全無禁忌。妄也。
白話文:
發汗時要忌口,不能吃生冷、黏滑、肉類、五辛、酒酪、臭味等食物。因為桂枝的香氣和辛味能發揮功效,熱粥也有助於發汗,麻黃也藉此增強效果,都能讓藥效到達體表,使人出汗。如果在服用這些藥物時吃這些食物,可能會影響桂枝的香氣和辛味,以及熱粥的效力,導致藥效無法到達體表,失去發汗的效果。
不僅僅是發汗,其他服用藥物的時間,如果飲食會影響藥效,也需要忌口。例如陷胸丸方後記載“禁如藥法”,烏梅丸方後記載“禁生冷滑物臭食等”,都說明忌口是必要的。雖然這些忌口只針對服藥前後,而不是長時間的禁令,但完全不忌口也是不對的。
又據此而久之。泥矣。
下之之法。必須惡寒止。小便濁。必須小便利。屎定鞕。必須汗多出。發潮熱。於是或宜調胃承氣湯。或宜小承氣湯。或先與小承氣湯。益審燥屎之候。而後及大承氣湯。此之為法也。故於調胃承氣湯。則曰。當和胃氣。即一升為一劑。少少溫服。於小承氣湯。則曰。微和胃氣。
勿令大泄下。又曰。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又曰。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又曰。若一服讝語止。更莫復服。又曰。若一服利。止後服。此以一升二合為一劑。分為二服也。大抵煎煮之法。雖有多少乎。煮取三升為常也。服藥之法。雖不同一乎。
白話文:
如果按照這種方法治療一段時間,病情就會好轉。
治療腹瀉的方法,必須等到惡寒消失、小便混濁、小便通暢、大便乾燥、出汗多、發熱等症狀出現,才能用藥。 根據情況,可以選擇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或者先用小承氣湯觀察大便情況,之後再用大承氣湯。 這就是治療腹瀉的原則。
調胃承氣湯的用法是,溫服一升藥液,可以緩解胃氣不和。
小承氣湯的用法是,微微緩解胃氣,不要瀉得太多,少量多次服用,讓身體稍微舒服一些。
第一次服用湯藥之後,應該換衣服,否則就不要再喝了。 換衣服了就不要再喝了。
如果喝了一劑藥,腹瀉就停止了,就不要再喝了。
如果喝了一劑藥,腹瀉就通暢了,就不要再喝了。
小承氣湯一劑用一升二合藥液,分兩次喝。
煎煮藥物的量雖然可能不同,但通常煮成三升。 服藥的方法雖然不盡相同,但都要遵循醫囑。
分服一升。亦為其常也。而今二湯之於煎煮與服法也若此。較之於常。則其作劑者。三之一。而其所服者。幾減其半。慎之至也。於大承氣湯。則曰。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未可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又曰。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
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出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又曰。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不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鞕。
白話文:
古代的藥方提到,每次服用藥物的量應為一升,這是一種常規做法。現在,對於煎煮和服用方法,就像這樣兩種湯。與常規相比,製藥的比例是三分之一,而服用的份量接近減半,這是極為謹慎的做法。
在大承氣湯的情況下,它指出,如果傷寒症狀持續六七天沒有大便,伴有頭痛和發熱,但小便清澈,表明症狀可能還在表層,不在內臟。又進一步說明,如果手腳冷汗不斷,這可能表示腸道已經硬化。大承氣湯可以適用於這種情況。然而,如果汗出過多,伴有輕微的發熱和畏寒,表明外在的症狀還沒有解除。如果發熱沒有出現潮熱的現象,則不宜使用大承氣湯。
再者,陽明病伴隨潮熱和稍微硬化的大便時,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如果大便並非硬化,則不適合使用此藥。如果在六七天內沒有大便,有可能存在乾燥的糞塊。要判斷是否存在乾燥的糞塊,可以少量使用小承氣湯。如果藥物進入胃後,肚子開始放屁,表明有乾燥的糞塊,可以進行治療。如果沒有放屁,只感到肛門初期的硬化。
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又曰。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鞕。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又曰。陽明病。讝語。發潮熱。
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又曰。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又曰。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又曰得下余勿服。此以二升為一劑。分為二服。
白話文:
如果之後會拉肚子,就不要用攻法的藥物,用攻法會導致腹脹難食。四五天後,即使能吃東西,也要用小承氣湯少量服用,讓病情稍微緩解。六天後,可以服用一升承氣湯。如果六七天都沒有排便,而且小便量少,即使不能吃東西,也只要在剛開始就用藥,之後一定會拉肚子。如果腹脹還沒完全穩定,用攻法藥物也會導致拉肚子。必須等到小便順暢,大便成形後,才能用攻法藥物。另外,如果陽明病患者出現胡言亂語、發燒、脈搏滑而快的症狀,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如果服用一升承氣湯後,腹中仍然有轉動矢氣的現象,可以再服用一升。如果沒有轉動矢氣,就不應該再服用。如果隔天沒有排便,脈搏反而變得細澀,代表身體虛弱,屬於難治之症,不能再服用承氣湯。另外,如果出現嘔吐不止,雖然有陽明病的症狀,也不可以用攻法藥物。還有,如果心下腹脹滿,也不可以用攻法藥物。另外,如果已經拉肚子,就不需要再服藥。這裡的藥量以二升為一劑,分成兩次服用。
其於煎煮與服法也若此。較之於常。則其作劑者。三之二。而其所服者。不及於三。以其非可數服之藥也。亦慎之至也。此之為服法也。
惟於白散十棗四逆之三方也。有強人羸者之辨。其所謂強人羸者。當就病而辨。不宜以常論也。大凡人之於常。各有其稟。稟有厚薄強弱之差。不可得而一也。及其受病也。未必不失其常。既已失其常。則向之強人。今反為羸者。而向之羸者。猶保其強。故曰。強人羸者。當就病而辨。
不宜以常論也。病有輕重緩急。藥有大毒小毒。劑有大小多少。參伍之而察其機。商量之而適其宜。是醫之術也。夫巴豆甘遂附子。皆是大毒之品也。故非其最重且急之病。則不用之矣。然猶且不能無輕重緩急。則何得無大小多少之略哉。乃察其機而適其宜。以料其勝藥之與否。
白話文:
對於煎煮和服用的方法也是如此。與平常相比,醫生開的劑量只有平常的三分之二,病人服用的藥量不到三分之一,這是因為這種藥物不能連續服用。醫生在開藥時也十分謹慎。這就是服用藥物的正確方法。
只有在白散、十棗、四逆這三種藥方中,要區分強人與羸弱的人。所謂的強人與羸弱的人,應該根據病人的病情來區分,不宜一概而論。一般來說,人體在平常狀態下,各人都有其固有的稟賦,稟賦有厚薄強弱之分,不能一概而論。當他們患病時,未必不會失去其常態。既已失去其常態,那麼原來的強人,現在反而成了羸弱的人;而原來的羸弱的人,卻仍然保持著強健的身體。因此說,強人與羸弱的人,應該根據病人的病情來區分。
不宜一概而論。疾病有輕重緩急,藥物有毒性大小,劑量有大小多寡,醫生要綜合這些因素來觀察病情,並權衡藥物的功效,使之適應病情的需要。這是醫生的本領。附子、巴豆和甘遂都是大毒之物,因此若非病人病情極其嚴重和危急,就不會使用這些藥物。然而,即使是這些藥物,也還有輕重緩急之分,那麼劑量的大小多寡豈能沒有呢?因此,醫生要觀察病人的病情,適應病情的需要,以估量藥物的功效。
惟醫之術為然。不然。或用藥之太少。而其力之微。不足挫其勢也。或其過多。則瞑眩之甚。殆且傷其正。所以有大小多少之略也。且夫證有一定。而藥不可移易。故醫之為術。料病之輕重緩急。與其人勝藥與否之強羸。然後大小多少。取之於其略。故人稟之厚薄強羸。在常而不在病也。
病人之強壯羸弱。在病而不在常也。故所謂強人羸者。當就病之輕重緩急。與勝藥與否而辨之。不宜以常論也。惟於斯三方。所以有強人羸者之辨者。以巴豆甘遂附子。皆為大毒之品也。於是乎強人一錢。或半錢。羸者半錢。或減之。大附子一枚。而乾薑三兩。是為大小多少之略也。
白話文:
醫術的關鍵在於用藥得當。用藥過少,藥力不足以抵禦病邪;用藥過多,則會造成頭昏眼花,甚至傷及正氣。因此,用藥需根據病情輕重緩急來決定劑量。每種病症都有其特定的藥物,不可隨意替代。醫生在用藥時,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以及患者體質的強弱,來決定藥物的劑量。患者的體質強弱,指的是平時的體質,而非患病時的體質。
患者的強弱指的是患病時的體質,而非平時的體質。因此,判斷患者的強弱,應根據病情輕重緩急以及對藥物的耐受性來決定,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巴豆、甘遂、附子都是劇毒藥物,強壯的人可以服用一錢或半錢,而虛弱的人則需要減半或更少。同樣地,大附子一枚,而乾薑則需三兩,這就是用藥劑量大小的原則。
亦惟服法為然矣。
於論脈證之中。及其方後發例者。往往而有之。各半湯曰。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桂枝二麻黃一湯曰。汗出乃解。桂枝二越婢一湯曰。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大青龍湯曰。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又曰。一服汗者。停後服。小青龍湯曰。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麻黃湯曰。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曰。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梔子豉湯曰。
白話文:
服藥的辦法只有這種方法。
在討論脈象和證候的過程中,以及在方劑後面所列舉的發例,時常有這種情況。各半湯說:脈象微弱而緩慢,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脈象微弱而惡寒,這是陰陽兩虛,不能再發汗、瀉下、催吐。面色反而有發熱現象,這是病情沒有要緩解的跡象,因為病人不能出一點汗,身體一定發癢。桂枝二麻黃一湯說:出汗後就痊癒。桂枝二越婢一湯說:脈象微弱,這是沒有陽氣,不能發汗。
《傷寒論》大青龍湯說:如果脈象微弱,出汗惡風,不能服用。服用了就會出現厥逆、筋惕肉瞤,這是逆證。又說:服藥後出了一身汗,停一會兒再服藥。《傷寒論》小青龍湯說:服湯後已經口渴,這是寒邪已經去除,症狀將要緩解。《傷寒論》麻黃湯說:服藥後病情已經稍微好轉,病人出現煩躁、閉目。病情嚴重的必定流鼻血,流鼻血後症狀就會緩解。《傷寒論》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說:發汗後會讓經絡受到振動,身體會發抖。《傷寒論》梔子豉湯說:
得吐者。止後服。桃核承氣湯曰。下者愈。又曰。當微利。抵當湯曰。下血乃愈。又曰。不下再服。抵當丸曰。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大陷胸丸曰。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大陷胸湯曰。得快利止後服。白散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
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柴胡桂枝幹薑湯曰。初服微煩。服後汗出便愈。十棗湯曰。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瓜蒂散曰。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甘草附子湯曰。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白話文:
嘔吐者:
止吐後再服用。桃核承氣湯中提到,(藥效)下行後病情就會好轉。又說,應該讓藥效稍微通利。抵當湯提到,下血後才能好轉。又說,不下瀉就再服用。抵當丸提到,傍晚時分應該會下血。如果不下,就再服用。大陷胸丸提到,一晚後應該要下瀉。如果不下,就再服用。達到下瀉的效果纔是有效。大陷胸湯提到,達到輕快的通利後再停止服用。
白散:
病在膈上必定嘔吐,在膈下必定腹瀉。若不腹瀉,服用熱稀粥一杯。
腹瀉過度者:
服用冷稀粥一杯。柴胡桂枝幹薑湯提到,初服時會有點煩躁,服後出汗就會好轉。十棗湯提到,如果服後腹瀉較少,病情未除,隔天再服用,並加半錢的藥量。達到快速通利後,再以稀粥調理。
瓜蒂散:
不嘔吐者,逐漸少量加量。達到快速嘔吐後再停止。甘草附子湯提到,初服時微出汗就能解除。能進食且出汗時,如果再次煩躁,服用五合。擔心一升藥量太多,宜服用六七合為佳。
白虎湯曰。發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茵陳蒿湯曰。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吳茱萸湯曰。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桃花湯曰。若一服愈。余勿服。白通加豬膽汁湯曰。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理中丸曰。服湯後。如食頃。
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凡此等之類。皆示處方之有將息者也。將息之適宜。服法盡於此焉。亦豈可不慎以守矣哉。
後世煎煮之法。作之不過一二錢之劑。或以水一盞半。或以二盞。煮取一盞。分之三五。頻頻服之。此其藥之與水。與煎煮之法。與其服法。何不似古法之如此其遠乎。亦將言人之稟賦。有古今之差耶。人之與天地參焉。稟賦豈有古今之差乎。且後世之與服法。病之在上者。
白話文:
白虎湯說:發汗後會胡言亂語。服用下藥後,額頭會出汗,手腳冰冷。
茵陳蒿湯說:小便應該通暢,尿液呈皁角汁狀,顏色鮮紅。一夜後腹瀉減輕,黃疸隨小便排出。
吳茱萸湯說:服用湯藥後病情反而加重,屬於上焦病症。
桃花湯說:如果服一劑就好了,其他就不要再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說:服用湯藥後脈搏突然浮出,表示會死亡。如果脈搏微弱而持續,表示會生還。
理中丸說:服用湯藥後,約過進食時間,
喝一碗熱粥,微微溫暖身體,不要揭開衣被。凡是這類藥方,都表示需要休養生息。休養生息的適宜方法,都在這裡了。豈能不謹慎地遵守呢?
後世煎煮藥湯的方法,通常只取一、二錢的藥材。有的用一杯半的水,有的用二杯,煮成一杯,再分成三到五份,頻繁服下。這種藥與水的比例、煎煮方法和服藥方法,怎麼會與古代方法相差如此之大呢?還是說人的體質有古今之別?人與天地萬物相參,體質怎麼會有古今之別呢?假使後世服藥的方法,病在上面的,
必先食後藥為宜。其在下者。必先藥後食為宜。嗟乎。是何屈乎理之殊甚也。夫藥也者。除病之品。食也者。養精之物。而各異其職。則藥自藥。食自食。固不可相混也。是以古之於服法。自一升至五合為一服。一日再三為度。惟於發汗之法乎。或促其服者。此固在一時之略。
而不在數日之攻。則何取之常度乎。故古之於服法。再三為度。而無有如以一盞之僅僅。分之三五。頻頻服之之法也。惟是服之不過再三。則食藥自不相混者。可以知矣。若乃分之三五。頻頻服之。則食藥自不相遠。食藥自不相遠。則不得不相混也。既已相混也。一則欲除病。
一則欲養精。二者其亦能不相鬥於內乎。今夫服吐下之藥。而不遠其食。則或並而吐下之。凡吐下之藥之見效也。速則在頃刻。遲不俟二時。因此而考之。食氣之行。亦當在一二時之際也。藥之能奏其效也。亦不得不假以行其氣。則何必先藥乎。又何必後食乎。然則如何而可乎。
白話文:
想要治病,最好飯後再吃藥,但如果病症在身體下方,就應該先吃藥再吃飯。真是奇怪,這兩種情況的道理差異如此之大!藥物是用來治病的,食物是用來滋養身體的,兩者功能不同,自然不能混在一起。因此古人服藥時,每次服用一升到五合,一天服三次,只有在發汗時,才可能縮短服藥時間,這只是一個臨時的辦法,並非要長時間這樣做。
古人服藥,一天服三次,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用一小杯藥分成三五次,頻繁服用。只要藥物服用不超過三次,食物和藥物就不会混淆在一起。但如果將藥物分成三五次服用,頻繁服用,那么食物和藥物就會相互靠近,難免會混在一起。一旦食物和藥物混合,一边想治病,一边想滋养身体,兩者在体内岂能不互相争斗?
现在服用吐泻藥,却离不开食物,就可能和食物一起被吐泻出来。吐泻药見效很快,最快的在頃刻之间,慢的也只需两三个时辰。由此推测,食物的消化也应该在一两个时辰内完成。藥物要发挥效果,也需要借助食物的消化,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先吃藥呢?又为什么一定要飯後呢?那么该如何服藥呢?
古之於服法。未嘗言食之先後也。食藥各異其職焉。固非可相混矣。惟是服之在再三。則相距之一時許。而食而藥。則食藥當不自相混耳。然則雖今之服法。亦宜措發汗之促其服者。自一升至五合為一服。日再日三。或晝三夜二。或晝二夜一。隨本論之法而服之。相距之一時許而食而藥。
食藥不相混。則其庶幾哉。又何必食前。必食後之為。又復何以一盞之僅僅。分之三五。頻頻服之之為。
白話文:
古時候關於服藥方法,從未提及食物的先後順序。食物和藥物各有其作用,自然不可混淆。只是在服藥過程中,需要間隔一段時間,而後才進食。這樣才能避免食物和藥物互相影響。
因此,即使是現代的服藥方法,也應注意服藥的間隔時間。對於發汗類藥物,建議每次服用一升至五合,一日服用兩到三次,或白天三次夜晚兩次,或白天兩次夜晚一次,皆依據藥方說明而服藥。每次服藥後,需要間隔一段時間,才能進食。
食物和藥物不混淆,才算得上是正確的服藥方法。何必拘泥於飯前或飯後服藥?又何必將一杯藥分成三五份,頻繁服用的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