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惟忠

《傷寒之研究》~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服法

醫之為術也。在於察機而處方焉。而其處方而作之也。在備銖兩升斗。及煎煮之法。銖兩升斗及煎煮之法備。而後藥可得而服也。乃其服之也。又各有法焉。不可不慎以守矣。如銖兩則姑舍諸。升斗之隨而不一也。煎煮之法。亦隨而不一也。不唯此而已。服法亦復不一也。其不一也。

各有其義而存焉。非苟而已。故煎煮之法。與其服法。抑雖復末也。而是助我轉機之術而成之者也。其為用也。不輕而重矣。緩急遲速多少。各有其法存焉。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湯。及加附子湯桂枝加芍藥湯。及加大黃湯桂枝加桂湯小建中湯

參伍。柴胡桂枝麻黃附子甘草湯。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如桂枝湯。則服至二三劑。如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白頭翁湯。則煮取一升。溫服一升。如吳茱萸湯。則分溫服七合。如桃花湯。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如桃核承氣湯

則煮取二升半。分溫服五合。如葛根黃連黃芩湯。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如附子湯。當歸四逆湯。及加吳茱萸生薑湯理中湯。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如真武湯。則服七合。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則煮取四升。溫服一升。如麻黃。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

溫服八合。如大青龍湯。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如桂枝人參湯。則日再夜一服。如小青龍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桂枝加葛根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炙甘草湯茵陳蒿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黃芩湯。及加半夏生薑湯

麻黃升麻湯。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如大承氣湯。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如黃連湯。則煮取六升。日三服。夜二服。如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如白虎湯。則煮米熟湯成溫服一升。

日三服。如竹葉石膏湯。則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如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則以水一斗一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如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如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

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如小陷胸湯桂枝附子湯赤石脂禹餘糧湯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如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分溫三服。如桂枝麻黃各半湯。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溫服六合。

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如黃連阿膠湯。則服七合。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則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如芍藥甘草附子湯。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服。如茯苓四逆湯。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如抵當湯。則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茯苓甘草湯。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如豬苓湯。則再服。如梔子豉湯。及生薑豉湯。甘草豉湯梔子蘗皮湯。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如小承氣湯。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二服。如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如甘草湯

則服七合。如四逆湯。及加人參湯通脈四逆湯。及加豬膽汁湯。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再服。如桂枝甘草湯乾薑附子湯。則煮取一升。頓服。如桔梗湯白通湯。及加豬膽汁湯。則再服。如調胃承氣湯。則少少溫服。如梔子厚朴湯。及乾薑湯。則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五合。

三服再服。如大黃黃連瀉心湯。則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如附子瀉心湯。則內附子汁。分溫再服。其於丸散亦然。如五苓散。則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如文蛤散。則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如白散。則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

十棗湯。則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一錢匕。羸人半錢匕。平旦溫服之。如陷胸丸。則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二升。溫頓服之。如抵當丸。則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如理中丸。則蜜和丸如雞黃大。

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如瓜蒂散。則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如四逆散牡蠣澤瀉散。則白飲和。服方寸匕。如烏梅丸。則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故煎煮之法。即制攻守之具者也。

而服法之用。即就其攻守之事也。緩急遲速多少。其應之也。各有妙契。存於其中。故醫之為術也。在於察機而處方焉。而其處方而作之也。不唯在於銖兩升斗。及煎煮之法。亦莫不於服法焉。服法豈可不慎以守矣哉。發汗之法。於桂枝湯。則曰。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

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當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乃於麻黃湯葛根湯。亦如之。唯不歠粥為異已。故曰。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惟服法為然矣。凡服藥之法。日再三為度。獨於發汗之法。促其服者。過常度若此。是故獨於發汗之法乎。方後惟曰溫服一升。而不載再服三服等字。以其服之至二三劑也。

獨於發汗之法。所以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者。蓋桂枝本以其香氣與辛味。能奏其效也。助之以熱粥之力。麻黃亦假此而勵其力。皆能得達於表。而發其汗也。當是之時。若糅吃以此等之物。恐彼奪桂枝之氣味。與夫熱粥之力。終喪其達於表。而發其汗之效也。

然則此等之物。何可不禁乎。不獨於發汗。凡當服藥之時。食飲之將奪夫氣味。而喪其效者。亦不可不禁也。故陷胸丸方後曰。禁如藥法。烏梅丸方後曰。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禁忌之不可全無也。可以知已。雖然。此唯禁之在服藥之前後。而非久之之謂也。故為全無禁忌。妄也。

又據此而久之。泥矣。

下之之法。必須惡寒止。小便濁。必須小便利。屎定鞕。必須汗多出。發潮熱。於是或宜調胃承氣湯。或宜小承氣湯。或先與小承氣湯。益審燥屎之候。而後及大承氣湯。此之為法也。故於調胃承氣湯。則曰。當和胃氣。即一升為一劑。少少溫服。於小承氣湯。則曰。微和胃氣。

勿令大泄下。又曰。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又曰。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又曰。若一服讝語止。更莫復服。又曰。若一服利。止後服。此以一升二合為一劑。分為二服也。大抵煎煮之法。雖有多少乎。煮取三升為常也。服藥之法。雖不同一乎。

分服一升。亦為其常也。而今二湯之於煎煮與服法也若此。較之於常。則其作劑者。三之一。而其所服者。幾減其半。慎之至也。於大承氣湯。則曰。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未可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又曰。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

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出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又曰。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不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鞕。

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又曰。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鞕。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又曰。陽明病。讝語。發潮熱。

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又曰。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又曰。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又曰得下余勿服。此以二升為一劑。分為二服。

其於煎煮與服法也若此。較之於常。則其作劑者。三之二。而其所服者。不及於三。以其非可數服之藥也。亦慎之至也。此之為服法也。

惟於白散十棗四逆之三方也。有強人羸者之辨。其所謂強人羸者。當就病而辨。不宜以常論也。大凡人之於常。各有其稟。稟有厚薄強弱之差。不可得而一也。及其受病也。未必不失其常。既已失其常。則向之強人。今反為羸者。而向之羸者。猶保其強。故曰。強人羸者。當就病而辨。

不宜以常論也。病有輕重緩急。藥有大毒小毒。劑有大小多少。參伍之而察其機。商量之而適其宜。是醫之術也。夫巴豆甘遂附子。皆是大毒之品也。故非其最重且急之病。則不用之矣。然猶且不能無輕重緩急。則何得無大小多少之略哉。乃察其機而適其宜。以料其勝藥之與否。

惟醫之術為然。不然。或用藥之太少。而其力之微。不足挫其勢也。或其過多。則瞑眩之甚。殆且傷其正。所以有大小多少之略也。且夫證有一定。而藥不可移易。故醫之為術。料病之輕重緩急。與其人勝藥與否之強羸。然後大小多少。取之於其略。故人稟之厚薄強羸。在常而不在病也。

病人之強壯羸弱。在病而不在常也。故所謂強人羸者。當就病之輕重緩急。與勝藥與否而辨之。不宜以常論也。惟於斯三方。所以有強人羸者之辨者。以巴豆甘遂附子。皆為大毒之品也。於是乎強人一錢。或半錢。羸者半錢。或減之。大附子一枚。而乾薑三兩。是為大小多少之略也。

亦惟服法為然矣。

於論脈證之中。及其方後發例者。往往而有之。各半湯曰。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桂枝二麻黃一湯曰。汗出乃解。桂枝二越婢一湯曰。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青龍湯曰。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又曰。一服汗者。停後服。小青龍湯曰。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麻黃湯曰。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曰。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梔子豉湯曰。

得吐者。止後服。桃核承氣湯曰。下者愈。又曰。當微利。抵當湯曰。下血乃愈。又曰。不下再服。抵當丸曰。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大陷胸丸曰。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大陷胸湯曰。得快利止後服。白散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

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柴胡桂枝幹薑湯曰。初服微煩。服後汗出便愈。十棗湯曰。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瓜蒂散曰。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甘草附子湯曰。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白虎湯曰。發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茵陳蒿湯曰。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吳茱萸湯曰。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桃花湯曰。若一服愈。余勿服。白通加豬膽汁湯曰。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理中丸曰。服湯後。如食頃。

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凡此等之類。皆示處方之有將息者也。將息之適宜。服法盡於此焉。亦豈可不慎以守矣哉。

後世煎煮之法。作之不過一二錢之劑。或以水一盞半。或以二盞。煮取一盞。分之三五。頻頻服之。此其藥之與水。與煎煮之法。與其服法。何不似古法之如此其遠乎。亦將言人之稟賦。有古今之差耶。人之與天地參焉。稟賦豈有古今之差乎。且後世之與服法。病之在上者。

必先食後藥為宜。其在下者。必先藥後食為宜。嗟乎。是何屈乎理之殊甚也。夫藥也者。除病之品。食也者。養精之物。而各異其職。則藥自藥。食自食。固不可相混也。是以古之於服法。自一升至五合為一服。一日再三為度。惟於發汗之法乎。或促其服者。此固在一時之略。

而不在數日之攻。則何取之常度乎。故古之於服法。再三為度。而無有如以一盞之僅僅。分之三五。頻頻服之之法也。惟是服之不過再三。則食藥自不相混者。可以知矣。若乃分之三五。頻頻服之。則食藥自不相遠。食藥自不相遠。則不得不相混也。既已相混也。一則欲除病。

一則欲養精。二者其亦能不相鬥於內乎。今夫服吐下之藥。而不遠其食。則或並而吐下之。凡吐下之藥之見效也。速則在頃刻。遲不俟二時。因此而考之。食氣之行。亦當在一二時之際也。藥之能奏其效也。亦不得不假以行其氣。則何必先藥乎。又何必後食乎。然則如何而可乎。

古之於服法。未嘗言食之先後也。食藥各異其職焉。固非可相混矣。惟是服之在再三。則相距之一時許。而食而藥。則食藥當不自相混耳。然則雖今之服法。亦宜措發汗之促其服者。自一升至五合為一服。日再日三。或晝三夜二。或晝二夜一。隨本論之法而服之。相距之一時許而食而藥。

食藥不相混。則其庶幾哉。又何必食前。必食後之為。又復何以一盞之僅僅。分之三五。頻頻服之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