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惟忠

《傷寒之研究》~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方證互略

處方之從脈證也。對舉以詳悉焉。然後或舉證而略方焉。或舉方而略證焉。見證而知方。見方而知證。所以使人自得於轉機之道也。如柴胡之於嘔。白虎之於渴。則證之所定也。故於此二者。舉證而略方焉。乾薑附子湯曰。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

桂枝附子湯曰。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此其於證。皆似柴胡及白虎而異。故舉證之所定。以略其方。使之不混也。曰此而有嘔。即有柴胡。此而有渴。即有白虎。如承氣之於胃實。四逆之於厥冷。則方之所本也。故於此二者。舉方而略證焉。

白話文:

處方的制定是基於脈象和症狀的診斷。在詳細理解脈象和症狀後,有的情況會先提出症狀而簡略處方,有的情況則先提出處方而簡略症狀。見到症狀可以知道應使用的處方,看到處方可以知道該對應的症狀。這樣做讓人能自行掌握病情轉變的方法。

例如柴胡用於嘔吐,白虎用於口渴,這是症狀確定的處方。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會強調症狀而簡略處方。乾薑附子湯描述的是:如果之前使用過下法,再次發汗後,白天煩躁無法入睡,但到了晚上就會平靜,既不嘔吐也不口渴。

桂枝附子湯描述的是:受寒八九天後,風濕交纏,身體疼痛煩亂,無法自行翻身,既不嘔吐也不口渴。這些症狀與柴胡和白虎的症狀相似但又不同,因此我們強調確定的症狀來簡略處方,確保不會混淆。如果出現嘔吐,就選擇柴胡;如果出現口渴,就選擇白虎。如同大承氣湯用於胃實,四逆湯用於厥冷,這是處方的基本原則。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會強調處方而簡略症狀。

調胃承氣湯曰。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又曰。傷寒吐後。腹脹滿者。此其於方。固具胃實者也。四逆湯曰。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又曰。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又曰。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茯苓四逆湯曰。發汗若下之。

病仍不解。煩躁者。此其於方。固具厥冷者也。故於此二者。舉方之所本。以略其證。使之不眩也。此而承氣湯曰。此里有實也。此而四逆湯曰。此欲厥冷也。故舉證而略方。舉方而略證者。欲使人辨其證於微也。又有承氣之略方焉者。如論曰。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

白話文:

調胃承氣湯的條文提到:如果患了太陽病,經過三天發汗治療仍不見好轉,並且出現持續像蒸氣般升高的熱度,這表示病情已經影響到胃部了。另外提到了傷寒後嘔吐,假如腹部脹滿,這裡指的也是胃部確實有實邪的情況。四逆湯的條文則說:假設又再進行強烈發汗,或加上燒針療法,還有當病人發熱伴隨著頭痛,但脈象反而沉伏,或者症狀沒有改善,全身疼痛時,就應該著手治療體內的寒虛狀況。再者,對於少陰病,如果脈象沉細,就需要及時溫補。茯苓四逆湯適用於發汗或瀉下治療後,疾病仍未緩解,且伴有煩躁不安的患者,這裡指的是因為體內有寒厥的現象。因此,對於這兩種情況,通過提出方劑的基本應用原則,來簡化並明確其對應的病狀,以避免混淆。在這裡,承氣湯所針對的是體內有實邪積聚的狀況;而四逆湯則是針對可能出現手足厥冷的寒虛狀態。之所以有時詳細說明證狀而簡化方劑,有時強調方劑而簡化證狀的描述,是為了讓人能夠從微小的證狀差異中辨別病情。此外,還有些關於承氣湯應用的簡化情況,例如經典理論中提到:患太陽病約八九天後,病狀類似間歇性寒熱(瘧疾狀)。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是也。又有白虎之略證焉者。如論曰。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又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讝語遺尿。若自汗出者。又曰。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是也。又有桂枝麻黃之略證焉者。如論曰。

脈但浮者。又曰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又曰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又曰脈浮虛者。宜發汗。又曰脈浮無餘證者是也。此皆使人審諦其證於若存若亡之中。的然處其方也。又有舉重而略輕焉者。如桂枝之脈證。而以麻黃。四逆湯之脈證。而以通脈四逆湯。舉大承氣湯。

白話文:

病人感到體溫升高而同時畏寒。這種情況下,通常是熱象較明顯而寒象較輕。如果這個人沒有噁心嘔吐的症狀,並且大小便基本正常,就是這樣的表現。另外,還有類似白虎湯適應症的簡略描述,比如說:若是患傷寒時脈象浮滑,這表明表面有熱象而體內可能有寒。再者,當三陽經同時受病時,可能會出現腹部脹滿、身體沉重、翻身困難、口唇麻木、面部不潔、胡言亂語、小便失禁等症狀。如果伴有自發性出汗,則說明體內有熱。

此外,還有涉及桂枝湯與麻黃湯簡略辨證的情況。比如說:如果脈象單純浮起,或者脈浮且伴隨其他特定脈象,這些都指示病邪在表,適合通過發汗的方式來治療。具體地,脈象浮動且快速,或者浮而虛弱,乃至於只有浮象而沒有其他明顯病徵時,也都指向可以採用發汗療法。

在這裡,都是要求醫者在看似微妙或不明確的症狀中,精確地辨識並對應到適當的治療方案。有時候,針對某些主要的脈證,可能會強調使用某種藥方,例如桂枝湯的脈證,有時可能會選擇使用麻黃湯來治療;對於四逆湯的脈證,有時則會考慮使用通脈四逆湯。又如在某些情況下,會直接提到使用大承氣湯等方劑。

而略小承氣湯之類是也。又有舉輕而略重焉者。如麻黃湯之脈證。而以桂枝湯。大柴胡或柴胡加芒硝湯之證。而以小柴胡湯。通脈四逆湯之證。而以四逆湯。舉小承氣湯。而略大承氣湯之類是也。此皆使人知不必拘輕重緩急之常例。而先後其處方之道也。此轉機之大者也。凡是皆或證或方。

略其所定之與其所本。互以發其活用者也。又有曰表裡證者。即指柴胡證言之也。此以其表之遠太陽。而其里之未及陽明。故取之於少陽。以表裡連言爾。蓋以其位於中間也。既位於中間。故但為之半猶可。謂為半表半裡不可也。何則。或雖既及少陽乎。猶有太陽之證也。或雖既及陽明乎。

白話文:

而略去使用像是小承氣湯這類藥方的情形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是,針對較輕微的症狀而忽略更嚴重的對應治療,例如:遇到麻黃湯適用的脈象和症狀,卻使用了桂枝湯;或者面對大柴胡湯或柴胡加芒硝湯的適應證時,僅给予了小柴胡湯;又或者在應該使用通脈四逆湯的情況下,卻只開出了四逆湯;以及在需要大承氣湯的時候,僅給予小承氣湯等類似情況。這些做法讓人明白,治療時不必完全拘泥於病情輕重緩急的一般規律,而應靈活地調整處方的先後順序,這是一種重要的治療策略轉換。總之,無論是針對特定的症狀還是選擇藥方,都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

這裡所說的「略其所定」與「其所本」,是指在原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變通應用。還有提到的「表裡證」,主要是指柴胡證的特點,因為這種狀態下的病邪既不在太陽經的表層,也還未深達陽明經的裏層,而是處於兩者之間的少陽位置,因此稱之為「表裡連言」,這是因為它位處中間的位置。正因處於中間,所以可以說它是半表半裡的狀態,但嚴格來說,不應簡單地標籤為半表半裡,因為有時候即便已經影響到少陽,病患可能仍表現出太陽經的某些症狀;反之,即使接近陽明經的特徵,也可能存在。

猶有少陽之證也。或太陽之未罷。而見陽明之證也。是皆有表亦有里者也。此何以不言之半表半裡。而言並病若轉屬轉入乎。表裡連言者。本是指中位之稱。而非半彼半此之稱也。然則表裡連言者。獨可於少陽。而不可於太陽陽明。可以知矣。故但為之半猶可。謂為半表半裡不可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學中的病症特徵。在中醫理論中,身體的狀態可以被分為「表」和「裏」兩種。「表」通常指的是外在的、急性或新發的症狀,如風寒感冒的發熱、咳嗽等;「裏」則指內在的、慢性或長期的症狀,如腹瀉、腸胃不適等。

「猶有少陽之證也。或太陽之未罷。而見陽明之證也。」這句表示患者可能同時表現出少陽、太陽或陽明三種不同經絡的症狀。少陽、太陽和陽明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生理系統或功能,例如少陽與膽、肝有關,太陽與皮膚、肌肉系統相關,陽明則與大腸、胃系統相關。

「此何以不言之半表半裡。而言並病若轉屬轉入乎?」這裡提到,這些症狀的表現方式可能是表裏同時存在,或者從一種經絡轉移到另一種經絡,而不僅僅只是半表半裡。這是在強調這些症狀的複雜性和變異性。

「表裡連言者。本是指中位之稱。而非半彼半此之稱也。」這裡解釋說,當我們說「表裡」時,實際上是指一個連貫的概念,而不是說某個症狀既在表又在裏,各佔一半。這是對「表裡」這個術語的正確理解。

「然則表裡連言者。獨可於少陽。而不可於太陽陽明。可以知矣。故但為之半猶可。謂為半表半裡不可也。」最後這部分指出,「表裡」連用只適用於少陽,而不適用於太陽和陽明。因此,對於少陽的症狀,可以簡單地說它是「半表半裡」的,但對於太陽和陽明的症狀則不能這樣說。這反映了在中醫診斷和治療中對不同經絡症狀的理解和處理方式。

總之,這段文字主要談論了中醫診斷中對不同經絡症狀的綜合評估方法,強調了症狀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以及在描述這些症狀時的準確性。

2. 方從表裡

脈證之有陰陽。而方劑之從之也。有專於表者。有專於裡者。有間於表裡者。此脈證有陰陽。而方劑有表裡也。三陽之為表也。惟熱之主焉。而又立表裡。以辨其淺深緩急也。太陽則桂枝。麻黃。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

大小青龍湯等。此皆其專於表之劑也。惟隨其脈證。而不拘其腹候也。陽明則白虎湯。豬苓湯。調胃大小承氣湯等。此皆其專於裡之劑也。必隨其外證與其腹候也。少陽則大小柴胡湯。柴胡加桂枝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黃芩湯等。此皆其間於表裡之劑也。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病症表現可分為陰陽兩類,而處方用藥也根據此區分來調理。其中,有的藥方專門針對表症(身體表面或較浅層次的病狀),有的專注於裡症(體內深層或機能失調的問題),還有的則用於調理表裡之間的病況。這是因為病症表現存在陰陽之別,而處方也相應地涵蓋了表、裡的不同面向。

對於屬於「三陽」範疇的病症,主要特徵是熱性為主,並且進一步根據病情的淺深、緩急來區分表裡。例如,在太陽病的治療上,使用桂枝、麻黃這類藥物,以及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等,這些都是專門治療表症的方劑,主要依賴脈象和病症表現來決定使用,而不特別局限於腹部症狀。

至於陽明病,常用的有白虎湯、豬苓湯,以及調胃大小承氣湯等,這些方劑主要針對裡症,治療時必須考慮到外在的病症表現以及腹部的具體情況。

在少陽病的治療上,則採用大小柴胡湯、柴胡加桂枝湯、柴胡桂枝乾薑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黃芩湯等,這些方劑適應於表裡之間的病況,能協調身體表層與內部機能的平衡。

總的來說,中醫方劑的應用是根據病症的陰陽屬性及表裡位置,靈活選擇最合適的治療策略。

亦必隨其外證與其腹候也。三陰之為里也。惟寒之主焉。未必立表裡。而辨其淺深緩急。亦猶三陽也。太陰則理中湯。桂枝加芍藥湯。及加大黃湯等也。然若脈浮發熱。則取之於表。以桂枝湯也。少陰則附子湯。真武湯。桃花湯。白通湯。四逆散。當歸四逆湯。甘草湯。桔梗湯。

白話文:

治療時必須根據病人的外在症狀以及腹部的情況來調整方劑。在三陰病範疇中,主要以寒為特徵,雖不一定立即區分表裡,但仍需辨別病情的淺深、緩急,這與三陽病的處理原則相似。對於太陰病,可以使用理中湯來溫中祛寒,如果伴有腹部滿痛時,則選用桂枝加芍藥湯,如果腹痛劇烈且有積滯,則進一步使用桂枝加大黄汤。然而,如果出現脈象浮動且發熱的症狀,則意味著病位偏向表面,此時可選用桂枝湯來治療。至於少陰病,治療方劑包括附子湯以溫陽驅寒,真武湯用於水氣內停,桃花湯用於腹瀉兼有血色,白通湯和四逆散、當歸四逆湯適用於回陽救逆、溫經散寒,甘草湯和桔梗湯則可用於相應的咽痛或肺部問題。

半夏散。苦酒湯等也。然若反發熱。則亦取之於表。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及麻黃附子甘草湯也。厥陰則四逆湯。通脈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吳茱萸湯等也。此皆莫論其專於裡之劑。亦必隨其外證與其腹候也。又有始於熱而入於寒者。

白話文:

半夏散、苦酒湯等,這些方劑也適用。然而,如果病症反發熱,就需要從表證入手,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等方劑。若是厥陰證,則需用四逆湯、通脈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吳茱萸湯等方劑。這些方劑雖然主要針對裡證,但也要根據外在症狀和腹部表現來選擇。此外,還有起初為熱證,後來轉變成寒證的病症。

如太陽有乾薑甘草湯。乾薑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四逆湯。茯苓四逆湯。真武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陽明有吳茱萸湯。四逆湯之類是也。有始於寒而出於熱者。如少陰有大承氣湯。厥陰有白虎湯。豬苓湯。白頭翁湯。小承氣湯。

白話文:

  • 太陽病:

  • 乾薑甘草湯:適用於治療因胃陽虛弱導致的病症。

  • 乾薑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四逆湯茯苓四逆湯真武湯:這些方劑均有助於回復身體的陽氣,適用於陽氣衰弱、肢冷、惡寒等症狀。

  • 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這系列方劑在桂枝湯基礎上增減藥物,適用於風寒侵犯伴有陽氣不足的情況。

  • 陽明病:

  • 吳茱萸湯:適用於治療胃寒吐逆等症狀,與四逆湯類似,都是針對陽氣受損的治療。

  • 病症從寒轉熱的情況,可能涉及到不同階段的治療,這裡未直接列出具體方劑,但提到了類似的病理過程。

  • 少陰病:

  • 大承氣湯:適用於治療實熱內結,症見腹脹痛、大便秘結等。

  • 厥陰病:

  • 白虎湯:用於清熱生津,治療高熱煩渴等熱盛傷津的症狀。

  • 豬苓湯:利水滲濕,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水液代謝失調的問題。

  • 白頭翁湯:專門針對濕熱下利,尤其是痢疾等腸道濕熱病症。

  • 小承氣湯:較大承氣湯作用輕,用於治療輕度的胃腸積熱,症見輕微腹脹、便秘等。

以上各方皆為經典中醫方劑,根據不同病情和體質,由專業醫師辨證施治。

小柴胡湯之類是也。凡三陽三陰之所主論。在於傷寒之機變焉。機變之百出。遂及於雜脈證。於是乎以其始於表者。屬於三陽。以其始於里者。屬於三陰。是故有熱之謂發於陽。以表之主熱也。無熱之謂發於陰。以里之主寒也。若夫及於雜脈證也。有表仍不解者。有其已解者。

如葛根黃連黃芩湯。五苓散。茯苓甘草湯。奔豚。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人參湯。黃連湯等。則兼表與里之劑也。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芍藥甘草湯。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桂枝甘草湯。半夏瀉心湯。

白話文:

小柴胡湯之類的方劑,便是針對三陽和三陰病機變化所使用的。這些病機變化多端,涉及各種複雜的脈象和症狀。一般來說,病初起於身體表面的歸為三陽範疇,而起於體內深層的則歸為三陰範疇。因此,有發熱現象稱為陽性發病,因為體表易表現為熱;沒有發熱則稱為陰性發病,因為體內深層本性偏寒。至於出現各種複雜脈象和症狀時,有些情況是表邪仍未解除,有些則已經得到緩解。

例如葛根黃連黃芩湯、五苓散、茯苓甘草湯、奔豚(一種病症)、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桂枝人参汤、黃连湯等,這些都是能夠同時調理表證與裏證的方劑。而像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芍藥甘草湯、厚朴、生薑、甘草與半夏人参汤、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桂枝甘草湯、半夏瀉心湯等,則是針對不同症狀,或偏重於裏證治療,或兼顧表裏調理的方劑。

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及桂枝加桂湯之於奔豚。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之於火逆。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之於火邪。梔子豉湯之於虛煩。白散之於寒實。茵陳蒿梔子蘗皮湯之於瘀熱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之於寒濕發黃。

白話文:

生薑瀉心湯:此方用於調理心中痞滿伴有嘔吐或下痢等症狀,主要成分包含生薑,用以驅散寒氣並和胃止呕。

甘草瀉心湯:此方適用於治療心下痞硬兼有嘔吐或下利等問題,核心藥物為甘草,旨在補中益氣,緩和胃部不適。

旋覆代赭石湯:本方針對胃氣上逆引致的嘔吐或噎膈等症狀,使用旋覆花與代赭石等藥材,能夠鎮逆止呕,和胃降氣。

大黃黃連瀉心湯:此方用於治療心下痞熱伴有便秘等情形,透過大黃與黃連等苦寒藥物清熱瀉下,以消除心下痞滿。

附子瀉心湯:適用於心下痞同時伴隨肢冷畏寒的情況,利用附子的溫陽作用,配合其他藥物以達到溫中瀉痞的效果。

桂枝加桂湯针对奔豚病(一種腹部氣機逆行引起的疼痛或悸動感),在原有桂枝湯基礎上增加桂枝用量,以增強溫通心陽、平衝降逆的功效。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針對火逆症(如心神不寧、失眠等),加入龍骨、牡蠣以收斂浮越的心神,安神鎮驚。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適用於因火邪導致的心神失常、驚狂等症,去除芍藥之陰柔,增添蜀漆等以清熱安神。

梔子豉湯適用於治療因虛弱導致的煩躁不安,梔子與豆豉相配,能清宣胸膈間的虛熱,緩解煩躁。

白散適用於寒痰凝結、胸膈痞塞等寒實內停的病症,用以散寒化痰,通利肺氣。

茵陳蒿、梔子、蘗皮湯對於因瘀熱積聚引起的黃疸有效,茵陳蒿清利濕熱,梔子與蘗皮協同退黃疸。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治療由寒濕引起的黃疸,麻黃發汗散寒,連軺(應為連翘,誤植為連軺)與赤小豆等藥清熱利濕,共同祛除寒濕黃疸。

大陷胸湯之於大結胸。小陷胸湯之於小結胸。瓜蒂散之結於胸中。十棗湯之引脅下痛。桃核承氣抵當湯之熱結膀胱。四逆湯之冷結膀胱。則皆專於裡之劑也。又有表裡遞用者。如桂枝湯之又於其氣上衝。茯苓甘草湯之又於厥而心下悸是也。夫脈證之有淺深緩急也。方劑之不無坦夷勁駿。

於是先切其脈。問心胸。按心下。探腹中。候少腹。試手足。熱耶寒耶。淺深是察。緩急是視。然後宜坦夷。宜勁駿。隨投則隨和矣。或汗。或吐。或下。莫適非和焉。夫三陽三陰之統脈證。而方劑之旋轉運用也。猶循環之無端也。惟仲景氏之術為然矣。

白話文:

【大陷胸湯】針對嚴重的胸腹結塊病症(大結胸)。【小陷胸湯】則用於較輕的胸膈部位結塊(小結胸)。【瓜蒂散】能夠解決積聚在胸口中的問題。【十棗湯】能夠引導肋下的疼痛得以紓解。【桃核承氣湯】即【抵當湯】能夠治療膀胱部位因熱而造成的阻滯。【四逆湯】則適用於膀胱因寒而導致的阻滯。這些都是專門針對身體內部病狀的藥方。

另外,有些藥方會根據病情在表和裡之間交替使用,例如【桂枝湯】不僅能處理外感風寒,還能緩解氣向上衝的症狀;【茯苓甘草湯】既能治療手腳冰冷,也能緩解心中悸動的現象。

脈象和症狀有其輕重緩急之分,因此,藥方的選擇也不可一概而論,有的平和,有的峻烈。首先,應仔細切脈,詢問患者心胸的狀況,按壓心下部位,檢查腹部及小腹部的反應,並且觀察手腳的溫涼。通過這些步驟來辨別病情的深淺和進展的快慢。然後,根據辨證結果,選擇適合的藥方,平和的或峻烈的,隨症施治,便能達到調和的目的。治療手段包括發汗、催吐或瀉下等,都是為了使身體恢復和諧平衡。

三陽經與三陰經所涵蓋的脈象和症狀,以及相應藥方的靈活應用,就像自然界的循環往復,沒有終點。這種高超的診療技術,正是張仲景所倡導的醫學精髓所在。

後之醫流。或必於脈。而不及腹。或必於腹。而不及脈。泥一而遺一。將欲以此而盡之耶。夫疾病之千品萬端。悉機於內。而形於外焉。乃候諸外。而察諸內者。惟脈之與證而已。仲景氏之論脈證也。有陰陽之分。有輕重之別。上之頭頂。下之四支。或心胸。或心下。或腹中。

或少腹。飲食之多少。前後之利不利。各其外候之具。並其脈診。千品萬端。莫所不盡焉。脈證之所以相依不離也。腹中之不可得而洞視。候之於皮上。則與脈診何異也。若必以脈診為臆度。則腹候亦無非臆度也。脈不必遠。腹不必近。均之在於外候。則脈猶證。證猶脈也。

腹何出乎證之外也。故曰。隨證治之。豈可泥其一而遺其一乎哉。又或專補氣之說。特癖坦夷之藥。謂非此則必害人。於是邪氣之太盛。愈守而不竣。終將不救矣。又或熾鬱滯之說。特癖勁駿之劑。謂非此則必不祛。於是精氣之既奪。益攻而不輟。遂將受敗矣。及此之時。告情而更醫。

白話文:

後來的醫學流派中,有些醫師只重視脈象而忽略腹部的診察,或者專注於腹部症狀而遺漏了脈象的分析。這樣固執於一面而忽略另一面,難道能指望用這種方法全面地掌握病情嗎?各種疾病的種類繁多,它們的根源在於體內,但表現於外在。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外在的表現和內在的變化來診斷,而其中最关键的兩個方面就是脈象和症狀。張仲景在討論脈象和症狀時,有陰陽的區分,以及輕重的不同。無論是從頭頂到四肢,還是心臟、胸部、上腹部或下腹部的問題,乃至飲食的多少、排泄的順暢與否等各類外在表現,加上脈診的結果,對於千變萬化的病症都能涵蓋無遺。脈象和症狀之所以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因為身體內部的情況無法直接窺視,而通過皮膚表面的脈象來判斷,其實與觀察症狀並無本質差別。如果認為脈診只是主觀猜測,那麼腹部的診察同樣也是主觀推斷。脈象並非遙不可及,腹部檢查也非觸手可及,它們都屬於外在的診斷手段,脈象就如同症狀,症狀就如同脈象,腹部的檢查結果自然也是症狀的一部分。因此說到治療時,應根據實際的症狀來施治,怎麼能執著於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呢?

再者,有些人專門強調補氣的理論,一味使用溫和平淡的藥物,聲稱非此法則會對病人造成傷害。然而,當邪氣過盛時,這樣保守不峻烈的治療方法,最終可能無法扭轉病情,導致無法救治。另外一些人則偏重於解除鬱滯的觀點,專門使用猛烈強效的藥劑,認為非此不能驅除病邪。但在病人元氣已經大損的情況下,再這樣猛烈攻擊而不停止,只會使病人更加虛弱,最終導致治療失敗。到了這個時候,病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感受,考慮更換醫生。

繼之以坦夷之藥。不日而痊者。間亦有之矣。至此而論曰。此前因我之勁駿之劑。其病已祛者也。不爾。彼之所與。與白飲何擇。又安能祛夫鬱滯乎。若又使渠論之。必曰。彼之為術。不問藏府。不察虛實。惟攻是務。塵芥死生。我乃與峻補之虛劑。救其元氣。倖免於死已。

倘猶委彼而逞其所為。則就於鬼籍必矣。彼則所謂慘刻之妄人也。其相非也。奚啻堅白。所謂圓枘而方鑿。何以能相入乎。夫癖坦夷之藥者。不知厚藥之妙也。癖勁駿之劑者。不見薄藥之效也。此其人一試。意不能忘。癖從此始也。其實則厚藥未必有妙。薄藥非必無效。要在於得其宜與否而已。

白話文:

接著用平和的藥物治療,很快就能痊癒的,也偶爾會出現。到了這裡,我便可以論斷,之前是因為我用了強力的藥劑,所以病症已經消除了。否則,他給的藥物和白開水有什麼區別?又怎麼能消除病患的鬱結呢?如果再讓他辯解,他一定會說我的醫術不注重臟腑,不辨虛實,只一味地猛攻,不顧生死。我卻給他用溫補的藥劑,救了他的元氣,才讓他死裡逃生。

如果仍然委託他,任由他胡來,那病人就必定會死。他就是所謂的冷酷無情的庸醫。他們彼此之間的矛盾,就好比黑白分明,就像圓木塞在方形孔洞裡,怎麼可能相容呢?那些偏愛平和藥物的人,不懂得重劑的妙處;那些偏愛強勁藥劑的人,看不見輕劑的效果。他們只試過一次,就銘記於心,從此便偏執己見。實際上,重劑未必有奇效,輕劑也不一定無效,關鍵在於是否用得恰當而已。

亦豈可泥其一而遺其一乎哉。補氣仲景氏之所不言也。論中惟見溫字一二。於理中丸曰溫藥。於四逆湯曰溫。然皆非補之義也。此本因痰飲為寒。吐利為寒。而二方之能治之也。稱以為溫已。然則與於小承氣湯及調胃承氣湯曰和何異。亦惟治之義已。豈可取之於補之義乎。後世溫補之說。

蓋取於此。可謂誤矣。且有溫藥。而無寒藥。後之所謂寒藥。蓋取於溫補之反。亦可謂誤矣。鬱滯亦仲景氏之所不言也。理之於物。猶影之於形也。厝形而言影。何不可言也。疾病物也。鬱滯理也。厝物而言理。何不可言也。假令眎以為水。莫觀非水焉。窺以為火莫候非火焉。

白話文:

難道可以只執著於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嗎?補氣是張仲景沒提到的。他的著作中,只出現過一兩個「溫」字。理中丸說溫藥,四逆湯說溫,但這些都不是補的含義。這兩個方劑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痰飲屬寒,吐利也屬寒,所以才稱它們為溫。那麼,這跟小承氣湯和調胃承氣湯說「和」有什麼區別呢?其實都只是治病的含義,怎麼能把它們理解成補的含義呢?後世所謂的溫補之說,就是從這裡來的,可謂錯誤。而且,有溫藥,卻沒有寒藥。後世所謂的寒藥,其實就是從溫補的反面推導出來的,也可以說是一種錯誤。鬱滯也是張仲景沒提到的。理之於物,就像影子之於形體一樣,有了形體就可以說影子,為什麼不能說呢?疾病是物,鬱滯是理,有了物就可以說理,為什麼不能說呢?假如你看到的是水,就不要認為它不是水;你看到的是火,就不要認為它不是火。

為氣為血。為有餘。為不足。亦莫不皆然焉。是故斷以為鬱滯。何病非鬱滯也。雖然。以影度形則必乖。以理推物則必失。理雖或可言乎。奈夫物何。又何言鬱滯之為。夫疾病之為物。千品萬端也。千品萬端。則不得不眩惑。於是仲景氏之誘人也。統以陰陽。系以脈證。統而不遺。

系而不滿。莫不隨其所在。而備其方法焉。則千品萬端。又何所眩惑乎。夫雖言百病之根柢於腹乎。外內感之邪。其謂之何。此不必言根柢於腹也。何則。人皆稟天地之氣。雖不知其所以然。而有風寒暑濕。行於其間焉。於是不拘於體之強壯羸弱。而時或感之矣。其既感之也。

白話文:

氣血是生命的根本,有餘不足皆會造成病症。因此,人們常將病因歸咎於鬱滯,但凡病皆鬱滯,這就太過片面了。雖然可以推論,但用影子推測形狀必然偏差,用理論推測事物必然失誤。理論固然可以說明,但面對具體事物,又該如何呢?疾病種類繁多,難免令人困惑。於是張仲景用陰陽統攝病症,以脈證串聯病理,涵蓋所有病症,卻又不流於繁雜。

每個病症都有其特定脈證,並有相應的治療方法,這樣一來,面對千百種疾病,就不會再感到困惑了。雖然有人說百病根源在於腹部,但外感內傷的病邪又該怎麼解釋呢?其實不一定要說根源在於腹部,因為人皆稟承天地之氣,雖然我們不知道其運作機制,但風寒暑濕等外邪會在人體中運行。不論體質強壯或虛弱,都有可能受到外邪侵襲。一旦感邪,就會……

總名為邪。邪之自外焉。則能為熱。脈必浮。是之為陽。其自內焉。則能為寒。脈必沉。是之為陰。陰陽各三矣。乃其於三陽也。惡寒發熱。是為太陽為表。於是與桂枝麻黃之劑。而發其汗。則其邪從去矣。汗本是一身之津液也。而今發之。能得不耗損乎。雖然。非此則無有夫邪之可解。

是以一旦發之耳。然夫邪之必有淺深也。或一旦而不解。漸為往來寒熱。是為少陽。為表裡。於是與柴胡之劑。而馳逐之。則其邪從去矣。此以其在於中間。發汗吐下。皆非其宜。是以馳逐之耳。及其最深也。遂為身熱惡熱潮熱。是為陽明。為里。於是與承氣之劑。而下之。

白話文:

病因總稱為邪氣。邪氣從外侵入,會引起發熱,脈象浮,這是陽邪;邪氣從內產生,會引起發寒,脈象沉,這是陰邪。陰陽各有三個階段。在陽邪的三個階段中,惡寒發熱屬於太陽,是表證。要用桂枝麻黃等藥發汗,使邪氣從汗液排出。汗液是人體津液,發汗難免會消耗津液。但如果不發汗,邪氣就無法解除。因此,只能暫時發汗。邪氣的深淺不一,有些病症發汗一次就可痊癒,有些則會逐漸發展為往來寒熱,屬於少陽,是表裡證。要用柴胡等藥驅逐邪氣,使它排出。因為少陽處於表裡之間,發汗和瀉下都不適合,只能驅逐邪氣。邪氣最深時,會出現身熱惡熱、潮熱,屬於陽明,是裡證。要用承氣湯等藥瀉下,使邪氣排出。

則其邪從去矣。胃本是津液之原也。而今下之。能得不涸竭乎。雖然。非此則無有夫邪之可除。是以一旦下之耳。此為三陽之概矣。其於三陰也。自利腹滿而時痛。是為太陰。而有理中桂枝加芍藥之方也。但欲寐。自利而渴。是為少陰。而有附子真武之方也。吐利厥逆。是為厥陰。

而有四逆吳茱萸之方也。此為三陰之略矣。而三陽三陰。又各有其變脈證。而方劑之從之也。奚暇枚舉焉。凡是皆外內感之邪。而不拘於體之強壯羸弱。豈可必言根柢於腹乎。雖言百病之根柢於腹乎。皆有外證具焉。是故非並外證。而推之。必有所不盡矣。姑舉一而言之。假令少腹之急結鞕滿一也。

白話文:

若能將邪氣驅除,則邪氣自然消散。胃本是津液的來源,如今要瀉下,難道不會使其枯竭嗎?雖然如此,但若不瀉下,就無法去除邪氣,所以才不得不一次性瀉下。這就是三陽病的概況。

三陰病則表現為:腹滿自利且時常疼痛,這是太陰病,可用理中桂枝加芍藥方治療。昏昏欲睡,自利且口渴,這是少陰病,可用附子真武方治療。嘔吐腹瀉,厥逆昏迷,這是厥陰病,可用四逆吳茱萸方治療。這就是三陰病的概括。

三陽三陰病又各有其不同的脈象和症狀,而藥方也應隨之變化,實在無法一一列舉。凡是這些病症,都是外感或內傷的邪氣所致,並不局限於體質強壯或虛弱,怎能說所有疾病都源於腹部呢?即使說百病之根源在於腹部,也必然伴隨外在的症狀表現。所以,若不結合外在症狀推論,必然有所遺漏。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患者少腹急痛,結塊硬滿,這就是一個外在症狀。

或手足煩熱。或四支厥冷。此為寒熱之分也。乃其所推之在外證。而處方之大不同也。均是在少腹。而候之於皮上。則未足以盡其分也。問其四肢。並之於此。儳足以盡之矣。於是其手足煩熱。為熱結膀胱。其四支厥冷。為冷結膀胱也。熱結。則桃核承氣湯。抵當湯。冷結。

則四逆湯也。急結鞕滿之雖一乎。惟是寒熱之分。盡之於四肢。豈非其所推之在外證。而處方之大不同耶。是故但按其腹。而不並外證。何以能盡矣也哉。夫仲景氏之誘人也。統以陰陽。系以脈證。千品萬端。莫所不盡焉。然則欲修仲景氏之術者。不可不盡其所盡。又何求之於他乎。

白話文:

有時手腳發熱,有時四肢冰冷,這就是寒熱之分,也就是病邪在體表表現出來的證候,因此用藥就會大不相同。這些寒熱都在小腹,而從皮膚上觀察,還不能完全分辨。如果詢問四肢的情況,並結合起來判斷,就能完整了解病情了。所以,手腳發熱,是因為熱邪結聚在膀胱;四肢冰冷,是因為寒邪結聚在膀胱。熱結用桃核承氣湯、抵當湯治療;冷結則用四逆湯。雖然都是小腹脹滿,但寒熱有別,而四肢表現出來就能完整反映,這就是病邪在體表表現出來的證候,因此用藥才會大不相同。所以,只按腹部,而不觀察外證,怎麼能完全了解病情呢?仲景先生醫術精妙,以陰陽為綱,以脈證為目,千變萬化,無所不包。想要學習仲景先生的醫術,就必須盡力學習,又何必再去求教別人呢?

然今此之不務。而取之於臆。必於脈。必於腹。或補氣。或鬱滯。泥一而遺一。厝物而言理。此皆未盡其所盡。所謂買櫝而還珠者也。豈足與議仲景氏之術矣也哉。

白話文:

然而現在這些都不去努力做到,卻憑自己的主觀推測來取得診斷結果,一定要從脈象、腹部症狀等方面入手,或者用補益氣血的方法治療,或者認為是氣機阻滯不通,拘泥於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另一個方面,把事物擺放的位置說得天花亂墜而不顧實際道理。這都是沒有完全達到應該做的極限,被稱為“購買盒子而歸還珍珠”的人,怎麼能和他們討論張仲景先生的技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