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之研究》~ 卷二 (7)
卷二 (7)
1. 咳喘各二道
咳喘之岐以陰陽也。凡各二道焉。亦必以熱以寒。猶嘔吐耳。此二者之為咳為喘者。或自外。或自內。雖均為咳為喘乎。寒熱之分。不可不辨矣。咳之為證。雖云有陰有陽。而輕重隨之。亦唯可以為一證耳。唯喘也有所異。喘之為證。獨多乎熱。而少乎寒也。熱之聚會乎為喘。
寒之奔騰乎為喘。熱之極也。寒之極也。惟其於極。寒之為甚。故寒之於喘。為極之極也。危殆之至也。既是為極之極。所以獨多乎熱。而少乎寒也。於熱乎猶可救。於寒乎不可救也。是故三陽有治法。而三陰無治法也。喘之為證。不可不畏矣。咳之於陰陽也。治法凡五焉。
而其於陽也。凡二焉。論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者。小青龍湯主之。曰傷寒中風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其於陰也。凡三焉。論曰。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或咳者。
白話文:
咳嗽和喘息的區別在於陰陽,各有兩種,也必定要區分熱證和寒證,就像嘔吐一樣。這兩種疾病導致咳嗽或喘息,可能是外感,也可能是內傷。雖然都是咳嗽或喘息,但寒熱之分不可不辨。咳嗽的症狀雖然有陰陽之分,但輕重程度不同,可以視為一種病症。但喘息則有所不同,喘息的症狀大多是熱證,少見寒證。熱邪聚集而導致喘息,寒邪奔騰也可能引起喘息。熱邪極盛,寒邪也極盛。因為寒邪極盛,所以寒證引發的喘息,是極端的狀態,非常危險。由於是極端的狀態,所以熱證引發的喘息較多,寒證引發的喘息較少。對於熱證還有救治方法,但對於寒證就無能為力了。所以三陽病有治療方法,而三陰病就沒有治療方法。喘息的症狀不可不畏懼。咳嗽的陰陽之分,治療方法共有五種,其中針對陽證的治療方法有兩種。論述如下:傷寒表證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且咳嗽,小青龍湯主治。又說,傷寒中風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咳嗽,小柴胡湯主治。針對陰證的治療方法有三种。論述如下: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痢,或咳嗽,……
真武湯主之。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曰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五者。皆咳之治法。而陰陽之別也。不可不審矣。喘之於陰陽也。熱可救。而寒不可救。故治法之關於此者。
惟在陽位。凡十有二焉。論曰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主之。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曰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者。小青龍湯主之。曰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
白話文:
真武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情況:當患者屬於少陰病,已經有六七天的腹瀉,並且伴有咳嗽、嘔吐、口渴、心煩及失眠時,應以豬苓湯為主進行治療。另外,對於少陰病患者,如果出現四肢厥冷,可能伴有咳嗽、心悸、小便不暢、腹部疼痛或腹瀉且排便時肛門有墜脹感,這種情況則建議使用四逆散來治療。以上這五種症狀,都是針對咳嗽的治療方法,並且根據病症的陰陽性質有所區分,這點在診斷和治療時必須仔細辨別。
對於陰陽兩種不同性質的喘息症狀,原則上來說,屬熱性的喘息較容易治療,而屬寒性的喘息則難以治療,因此在治療上必須謹慎地區分。
喘息的治療方法在陽性病位上總共有十二種情況。經典理論提到,對於太陽病,如果症狀包括頭痛、發熱、全身疼痛、腰痛、骨頭和關節疼痛、怕風、無汗且伴有喘息的,應該使用麻黃作為主藥。若太陽病與陽明病併發,出現喘息和胸部滿脹的情況,不適合使用下法(如瀉下),而應該以麻黃湯為主來治療。此外,若患傷寒且心下部位有水氣積聚,表現為咳嗽伴輕微喘息、發熱但不口渴的,適宜使用小青龍湯。再者,若患太陽病,本應使用桂枝治療,但醫生誤用了瀉下法導致腹瀉不止,且脈象急促的,
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曰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曰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曰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
腹滿而喘。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曰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曰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
白話文:
病情的外在表现尚未解除。如果出现喘息且伴随出汗的情形,应以葛根黄连黄芩汤为主来治疗。提到太阳病,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下法后出现轻微喘息,这是外邪未彻底解除的原因。此时,适宜使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作为主方。另外,如果在发汗治疗之后,病人依然出汗并伴有喘息,且没有高烧的情况,适合使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治疗。
至于阳明中风的状况,如果出现口苦、咽喉干燥、腹部胀满、轻微喘息、发热、怕冷,且脉象浮紧,描述了典型的阳明病症状。同样地,阳明病中,如果脉象浮紧、咽喉干涩、口苦,腹部胀满、喘息、发热、虽有汗出却不畏寒反恶热、身体沉重,若感到口渴想喝水、口干舌燥,这种情况推荐使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治疗。如果脉象浮、发热、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顺畅,则适用猪苓汤。
对于阳明病,如果脉象浮且无汗而喘息,适当的发汗治疗即可痊愈,这时应选择麻黄汤。另一种情况,阳明病中如果脉象迟缓,即便有汗出却不怕冷,病人通常会感到身体沉重、呼吸短促、腹部胀满并喘息,且伴有周期性的发热,这些症状提示病情较为复杂。
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曰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汗出讝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須下之。曰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皆宜大承氣湯。此十有二者。皆關於喘之治法。而惟在陽位者也。喘之為證。熱之極也。寒之極也。而在太陽則熱之所延及。
猶專於表。而未及於極也。故發汗以治之也。至陽明。則熱之所聚會。已專於裡。而殊極於此。故下之以救之也。既下之。尚恐其不及。不及則斃。故例曰。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模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眩者生。澀者死。又曰。直視讝語。喘滿者死。惟熱之極為然。
白話文:
除此之外,想要治療,可以攻治內在病邪。比如,患傷寒四五天,脈象沉伏而呼吸急促,伴隨出汗和神志不清,這是因為胃中積有燥屎,需要瀉下。又比如,病人小便不暢,大便時而難解時而易解,偶爾伴隨輕微發熱,呼吸急促無法平臥,也屬於燥屎積滯,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大承氣湯。上述十二種情況都與喘息的治療方法有關,而且都屬於陽位病證。喘息是熱邪或寒邪極盛的表現,在太陽經則熱邪還處於蔓延階段,尚未達到極盛,所以可以用發汗法治療。到了陽明經,熱邪已經聚集於內,病邪極盛,所以需要用瀉下法來救治。即使瀉下,也擔心藥力不足,不足則會導致死亡。因此古書記載,病情嚴重者,會出現神志不清、摸床抓衣、焦慮不安、輕微喘息、直視前方、脈象浮滑等,這些症狀出現時,病人還有救;如果脈象沉澀,則會死亡。書中還說,直視前方、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的,都會死亡,這都是因為熱邪極盛所致。
豈可不畏乎。至厥陰。則寒之所奔騰。已甚於內。而最極於此。所以為極之極也。危殆莫甚焉。其能可救乎。故例曰。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惟寒之極為然。豈亦可不畏乎。如喘家。則不在此數也。論曰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此惟在一時之處。而非通治喘之謂也。言其人若當其有表證也。處之以此為佳耳。故如喘家。則不在此數也。
白話文:
當然要害怕!因為到了厥陰,寒氣在體內奔騰,已經十分嚴重,而且最極端地集中於此,所以是極端的極端,危險至極。能救得回來嗎?所以古書記載,如果出現下痢、手足厥冷、無脈,灸之不溫,若脈不回來,反而微喘,就會死亡。只有寒氣極度嚴重才會這樣,怎麼能不害怕?不過,像喘病患者就不屬於此列。古書說,喘病患者應該服用桂枝湯,加厚朴、杏仁效果更好。
這只是針對某種特定情況,並不是治療所有喘病的通用方法。意思是說,如果患者同時伴隨表證,用這種方法治療最好。因此,像喘病患者就不屬於此列。